孩子老是開小差?「斯特魯普」效應:確定孩子的優勢反應很重要

2020-08-28 巧媽回憶錄

相信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或多或少遇到孩子因為專注力不夠的原因,而造成作業拖拉或者正確率下降的問題,或許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故意不想要認認真真學習,從而就會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或者是責罵。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出現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問題呢?

鄰居家的孩子濤濤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雖然孩子很聰明,學習成績也算過得去,但經常有老師跟濤濤媽媽反映孩子平常上課的時候小動作不間斷,這樣的行為會干擾到其他同學的學習,還會影響到整個課堂的紀律,而濤濤媽媽也因為這個問題跟孩子談過很多次,但每次孩子表示自己就是坐不住。

著名的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也曾經說過,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由此可以說明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怎麼才能讓孩子老老實實坐在座位上學習已經成為許多父母都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個問題。

早在1935年有一位心理學家就針對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的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也就是我們要分享的重點:斯特魯普效應。

1935年美國心理學家JohnRiddlyStroop做了一項實驗,在實驗中他將人們分成了兩組,一組研究對象所看到的顏色文字和文字上的顏色是一致的,而另一組研究對象,他們所看到的顏色文字和文字上的顏色是有衝突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一組研究對象看到的單詞是黃顏色,而單詞的含義也是黃色,而另一組研究對象看到的單詞是黃顏色,但單詞的含義可能是綠色的。

而需要研究對象做的就是迅速的說出單詞的顏色,結果發現,前者出錯率較低,回答花費的時間較少,而後者出錯率就會高出很多,並且在回答的時候會有明顯的猶豫。

後來的研究者通過對字色矛盾的經典「斯特魯普」實驗總結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

在stroop(斯特魯普)任務中,讀詞是優勢反應,顏色命名是非優勢反應,在進行表達的時候,如果表達內容和反應的優劣勢發生衝突就會出現幹擾現象。

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延伸,可以說明孩子的學習是非優勢反應,而外界的幹擾和內心的影響是優勢反應。對於孩子來講,他更容易被外界的幹擾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而枯燥無味的學習內容對孩子來講是一個沉重的壓力。

而這個效應能夠給家長帶來的啟示就是,只有明確分辨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優勢反應和非優勢反應,才能夠更好的針對性的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的水平,從而讓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都有明顯的提升。

還有哪些外部原因會導致孩子出現專注力水平下降,甚至出現拖延狀況呢?

第一、孩子對學習缺乏濃厚的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當孩子對於自己所需要完成的任務並不感興趣時,孩子就會不由自主地開始走神,就比如說孩子寫作業時注意力並不集中,那麼孩子就有可能會把注意力放在一旁的鉛筆或者是其他文具上,開始胡亂的畫畫等等,因為孩子對於學習缺乏濃厚的興趣,所以總是能夠被其他的外界刺激所深深的吸引。

第二、家長不良的陪伴方式

在很多家庭當中,我們會看到很多父母都需要陪伴在孩子身旁輔導孩子完成學習任務。但這個過程當中,父母的表現卻是截然不同的,有的父母會選擇在旁邊玩手機。而手機發出來的聲音,甚至可以蓋過孩子思考的聲音,而有些追求完美的家長卻會選擇陪著孩子一起學習。

玩手機的行為會讓孩子被手機發出的聲音所影響。而陪孩子一起學習的父母卻會因為牢牢的盯著孩子的行為舉止,從而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因此,孩子的解題思路也會因為家長的過於關注而被幹擾。

家長應該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第一、為孩子營造一個環境刺激較小的良好學習氛圍

從上面我們可以得知外界的幹擾對於孩子來講很多時候會成為優勢的反應,而孩子也會給出更加明顯的應答。而孩子的應答比如說走神開小差是我們家長不願意見到的。

因此作為家長需要儘量減少孩子所能夠接觸到的外界刺激,孩子的自控能力還是比較弱的,僅僅想要憑著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來要求孩子在充滿外界刺激的環境中做到專注,這幾乎是強人所難。而單一安靜的環境更容易讓孩子靜下心來。

第二、採用舒爾特表格訓練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家長可以嘗試使用舒爾特表格作為輔助道具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這種方法也比較容易操作,具體的做法就是在紙上畫上25個小方格,然後將25個數字無序地填入方格中,最後再讓孩子按照從小到大或者從大到小的順序開始數數。

但這裡要注意的是,孩子在數數的過程中,還需要用手指指向正確的位置。用時越少,孩子的專注力水平就越高,多進行一些這樣的集中訓練,也會對孩子的專注力提升有好處。

第三、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專注力

著名的幼兒研究專家蒙特梭利說: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但在日常生活中卻有許多家長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孩子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但家長因為按捺不住想要關懷孩子的心,就會不由自主地向孩子進行詢問。

那麼這個時候家長的介入就會讓原先的看書的優勢反應迅速的退居二線,而家長帶來的外界幹擾,則會在這一刻成為新的優勢反應,因此這也就會打擾到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所以說,在孩子已經沉浸在某項事物的魅力當中時,家長最需要做到的就是不打擾,不中斷,不介入。

希望今天分享的這個斯特魯普效應能夠讓各位家長更快地幫助孩子走出專注力不足的窘境。

相關焦點

  • 孩子分心開小差?「斯特魯普」效應解釋原因,確定優勢反應很重要
    怎麼才能讓孩子「坐得住」,已經成為許多父母急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實際上早在1935年,一位心理學家就針對兒童專注力不高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假設:「斯特魯普」效應。這條假設明確了優勢反應對非優勢反應的幹擾情況,對於父母的現實意義在於,只有分辨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優勢反應和非優勢反應,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 孩子容易分心?「斯特魯普效應」:要先確定優勢反應比較重要
    因此也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情況,導致孩子雖然是跟其他孩子一樣學習,但是效果確實很差。孩子注意力專注力不足是會影響到孩子學習效率,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效果,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有一定的影響。2、影響孩子的能力對於孩子的教育以及班上,雖然父母的教育培養是比較重要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孩子的本身,沒有去專注做好每一件事情的話,那麼孩子的能力也是不能夠得到提升的。
  • 孩子做事總開小差怎麼辦?家長不用急,不妨試試「斯特魯普效應」
    做事總愛開小差,是很多孩子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很多家長都對此感到十分頭疼。其實有時候很多事情在冥冥之中都是有關聯的。比如,對於孩子缺乏專注力這樣一個問題,家長可以適當的運用「斯特魯普效應」。所謂的「斯特魯普效應」,是來自心理學上的一個測試。
  • 孩子做事總是分心?家長試試「斯特魯普效應」,提高孩子注意力
    類似的情況悠悠父母也有注意到,平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明明很簡單的內容卻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去完成,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很容易分心。不是想吃水果,就是要去廁所,總之就是不能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學習。其實孩子做事分心的情況很常見,父母們不妨嘗試一下「斯特魯普效應」。一、什麼是「斯特魯普效應」?
  • 趣味心理學 | 斯特魯普效應:你能準確讀出文字的顏色嗎
    這種由於某種因素的幹擾,被刺激者難以集中精力對特定刺激作出反應的現象叫&34;。心理學中,斯特魯普效應(Stroop effect)指優勢反應對非優勢反應的幹擾。例如當測試者被要求回答有顏色意義的字體的顏色時,回答字本身的意義為優勢反應,而回答字體顏色為非優勢反應,若字體顏色與字意不同,被測者往往會反應速度下降,出錯率上升。由於優勢反應的幹擾,個體難以迅速準確對非優勢刺激作出反應。
  • 「斯特魯普」效應:提高孩子的學習注意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對於大腦發育還不完全、自控力差的孩子來說,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確實非常困難。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斯特魯普」效應的基礎上,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提高學習成績。什麼是「斯特魯普」效應?「斯特裡普效應」指的是心理學中一個主導反應對一個非主導反應的幹擾。一般採用視覺色彩作為幹擾對象,識別出真正的色彩是什麼,從而提高集中程度。具體實驗操作如下:把實驗分成兩組。準備一些卡片來寫顏色的單詞。
  • 孩子學習老走神?學會用「斯特魯普」效應,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對於那些注意力很強的孩子,他們在學習的時候不容易走神,能夠把老師講的內容全都記下來。在考試的時候,很容易就能取得一個出色的成績。因此有一個出色的注意力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呢?李女士分享出了她的經歷,孩子今年已經上中班了,每天回家都要完成一些作業。但孩子卻總是分心,原本10分鐘就能寫完的作業,硬生生拖成了1個小時。
  • 父母總是關注孩子的缺點,「優勢效應」:發揮孩子的優勢才是關鍵
    如果讓家長說出自家孩子的缺點,估計父母都能說出一大堆,事無巨細,從粗心馬虎到開小差,做事不認真等等大概能列出一籮筐,但是要讓家長說說孩子的優點,估計家長們只能用一些表面的詞彙來形容,類似善良性格好這類寬泛而沒有」靈魂」的詞語。那麼是孩子身上真的沒有優點嗎?眼裡只有孩子的缺點,其實原因就在於負面偏見。
  • 孩子讀書總是走神?家長試用「斯特普魯效應」,提高孩子專注力
    第一:&34;是什麼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個效應的來源是在1935年,有一位心理學家針對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低的問題做了一項實驗,實驗的人被心理學家分為了兩組:每組都會獲得一組有著顏色的英文單詞,但是第一組的英文單詞的詞義和顏色是對應的,而第二組中英語單詞的詞義和顏色則是不同的。
  • 孩子上課開小差怎麼辦
    孩子上課開小差怎麼辦2020-12-03 18:02:0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有些孩子常常上課不專心聽講,注意力分散。那麼,孩子上課開小差怎麼辦?@視覺中國  有的孩子在學習時坐不住,常常在看書寫作業的時候思想開小差,不是東張西望,就是翻這翻那,或者做小動作,對學習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給適度的壓力。凡學校、家庭布置的作業,不論在平時或假期,一律督促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堅持每天檢查孩子的課堂作業和詢問在校學習情況,讓孩子感到一定的壓力。
  • 孩子總是開小差?要對症下藥!
    最近,有些家長私信我,表示他們曾試著將我分享的訓練項目給自己的自閉症寶寶訓練,雖然有一定起色,但是,他們發現,孩子總是在開小差,怎麼辦?所謂開小差,就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常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動作,例如到處亂看,捏衣服角,抖腿等。需要說明的是,孩子學習開小差,我們需要分開來看,不同的類型,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幹預。1、孩子開小差的動作是否屬於「自我刺激行為」。
  • 孩子上課開小差,聰明父母:將「路徑依賴理論」轉為「學習思維」
    「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開學伊始,小雪的媽媽有些發愁,她已經接到好幾次接到小雪班主任的電話,老師反應孩子課堂上不認真聽講,總是容易走思,學習成績也大不如前,有時看著孩子在聽課,卻眼神飄忽,心思都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
  • 如何改變孩子開小差的毛病
    我有個鄰居,他孩子跟我孩子在一個學校同一年級(不在同一班)。昨天我在樓下碰到他,自然的攀談起孩子的期中考試和學習的問題,他就跟我說,他孩子的老師找過他,說孩子最近比較浮躁和容易開小差······。他說孩子在家蠻聽話的,做題也蠻認真。即便這樣他的成績還是出現了下滑,老師還找了家長說孩子在學校比較浮躁······。
  • 孩子專注度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要打罵,試試「斯特普效應」
    ,還帶動其他同學開小差,經常有很多小動作,這讓老師非常惱火。老師希望閨蜜可以好好教育孩子,跟孩子溝通一下,希望能夠引導孩子不要再影響其他人的學習了。對於閨蜜女兒糖果的這種情況,其實不妨利用「斯特普效應」,來幫助孩子提升他們的專注度。
  • 孩子上課開小差?用好「路徑依賴」原則,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家長和孩子之間最大的矛盾大概就是學習了,父母總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但是有些孩子只要一學習就會犯困,平時在教室上課也是這樣,總是在無意中走神,根本聽不進老師講什麼。正如小可一樣,小可媽媽經常為孩子在課堂上的開小差而頭痛。剛剛開學沒幾天,小可的班主任已經打了幾次電話,內容都是說小可上課不認真,總是開小差。
  • 孩子上課開小差、寫作業磨蹭怎麼辦?
    上課總是開小差家長老師您好。我的孩子四年級了,上課總是開小差,老師講的知識學不會。每天都得輔導他,到晚上十點半才上床休息。我該怎麼辦呢?第一,跟孩子談心。心平氣和地問問孩子是認真聽課了,但聽不懂,還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好好聽。如果認真聽了沒聽懂是學習方法不對,要訓練學習方法。如果沒認真聽,是注意力不集中,就要訓練注意力。第二,手把手地教給孩子學習方法。
  • 孩子開小差,精神不集中?該怎麼辦?
    但家長們會不會發現個問題,就是關於孩子經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上課的時候要麼眼神在發呆,要麼就會拿著橡皮或者筆捏來捏去的,開小差,反正就是心思不在課堂上,不知道神遊去哪了。這是為什麼呢?怎麼辦呢?曾經看過一個育兒視頻,就是說關於如何糾正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問題,我覺得說的非常有道理,轉來給大家參考一下。
  • 孩子老是在公眾場合躺下大哭…如何終結「哭鬧反應」?
    孩子老是在公眾場合躺下大哭…如何終結「哭鬧反應」?(本文摘自《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一書,以下為摘文。)「我不要回家,我不要回家!我還要玩,我不要回家......」阿豪說完,馬上就躺在地上。「你這孩子真的讓我受不了,每次都給我難堪,總是會挑時間、挑地點,老是在人多的地方給我躺在地上。幹嘛?讓大家看啊?
  • 孩子學習開小差,多半是注意力不集中,學會3招輕鬆應對
    導語:好多家長反應孩子在學習上不夠認真,尤其是上課聽講時候,經常是處於&34;狀態,再有就是日常的作業時間,心思壓根就沒有放在作業上。默默就是這樣的孩子,已經二年級的他,家庭作業幾乎沒有在十二點之前完成過,不管作業多少,一直都是這樣開小差磨時間。當然老師說他課堂上也是不認真,所以成績方面默默幾乎都是墊底的,再這樣下去媽媽很擔心他的學習。
  • 心理學 Stroop 效應
    Stroop 效應 Stroop效應(斯特魯普效應)源於Stroop於1935年做了一個實驗,利用的刺激材料在顏色和意義上相矛盾,要求被試說出字的顏色,而不是念字的讀音,結果發現,說字的顏色時會受到字義的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