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總是分心?家長試試「斯特魯普效應」,提高孩子注意力

2020-12-20 貞媽育兒記

文丨貞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悠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但是學習成績卻遲遲上不去。老師認為悠悠成績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她在上課的時候總是容易分心。有好幾次課堂走神的時候都被老師當場提醒了,可是悠悠卻還是不能夠集中注意力。

類似的情況悠悠父母也有注意到,平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明明很簡單的內容卻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去完成,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很容易分心。不是想吃水果,就是要去廁所,總之就是不能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學習。其實孩子做事分心的情況很常見,父母們不妨嘗試一下「斯特魯普效應」。

一、什麼是「斯特魯普效應」?

在1935年的時候,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進行了一項非常有趣的實驗。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不同的代表顏色的文字塗上了與之完全不相一致的顏色,然後讓實驗者回答所看到的字體顏色。比如說在「紅色」這個字上塗上了紫顏色,隨後再讓參加實驗的人們對此進行判斷。在實驗的進行中,實驗者們的反應會變得很慢,並且常常會回答錯誤。

這就是著名的斯特魯普效應,它反映的是人體的大腦對於文字以及顏色所表現出的不同的反應速度,相對而言,個體對於文字的反應更快,所能表現的專注力更強。於是文字變成了優勢反應,而顏色則隨之成為了非優勢反應。

而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學習本身枯燥無味,這便使得孩子將其看作是非優勢反應,相對有趣的環境幹擾刺激則被孩子當成了優勢反應。於是環境刺激對於孩子學習產生幹擾的作用就不難被理解了。

二、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注意力很低呢?

1.生理方面的原因

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中,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注意力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對於年齡相對小一點的孩子而言,他們可以保持注意力的時間會相對短一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保持注意力的時間會有所增長。

2.興趣方面的原因

如果孩子所進行的事情是他們不感興趣的,並且他們不認為會從中獲得樂趣,這便使得他們很難對此保持足夠的注意力。孩子們的潛意識中更加希望能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想要了解的事情上,也就是說孩子的注意力低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不感興趣。

3.教育方面的原因

在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如果總是喜歡逼迫著孩子作出行動反應,孩子就會在一種被動的環境中受到幹擾。比如說父母在輔導孩子功課時,急著去糾正孩子所犯的錯誤,那麼孩子的思路就會被打斷,專注的狀態也會隨之受到影響。

如果父母們能夠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那麼對於孩子的學習等很多方面都會有非常大的好處,提升了效率的同時也會讓孩子更少出錯。

三、家長怎麼才能提高孩子注意力呢?

1.為孩子營造一個少幹擾的環境

對於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的孩子而言,父母為其營造一個缺少環境幹擾的空間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孩子更加能夠擺脫複雜的環境刺激,進而把專注力放在單純的某一件事情之上。

比如說,在孩子的書桌上父母儘量少擺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玩偶,簡單的環境布置更加有助於孩子進入到專注狀態。

2.注重協同專注力的影響

在孩子學習時,如果父母也可以在一旁看書,那麼孩子受到協同專注力的影響也更加能夠進入到專注的狀態之中。父母為孩子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行為示範,使得孩子不知不覺中受到了積極的影響。

3.適當地對任務布置做出簡化

父母在給孩子安排任務時,儘量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方式進行表達,過於複雜的任務布置可能會讓孩子被更多的優勢反應所幹擾,簡化的任務輸出更加能夠讓孩子找到明確的目標,在行動力方面也更加能夠積極主動一些。

在改善孩子身上某一行為習慣時,父母們既要保有足夠的耐心,同時又要去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一味地要求孩子改變,卻不理解孩子內心的無助和無奈,這樣的教育引導顯然會是無效的。激發孩子的內在興趣更加容易把孩子所在進行的事情當成是優勢反應。

你家孩子平時做事會分心嗎?你平時是怎麼應對的呢?

本文由貞媽育兒記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總開小差怎麼辦?家長不用急,不妨試試「斯特魯普效應」
    做事總愛開小差,是很多孩子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很多家長都對此感到十分頭疼。其實有時候很多事情在冥冥之中都是有關聯的。比如,對於孩子缺乏專注力這樣一個問題,家長可以適當的運用「斯特魯普效應」。所謂的「斯特魯普效應」,是來自心理學上的一個測試。
  • 「斯特魯普」效應:提高孩子的學習注意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在去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總是說孩子好動、不專心,所以林女士多次直接批評孩子。結果有一天,孩子沒辦法完成家庭作業時,說:「我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不了」。當孩子用這個作為完不成作業的藉口時,林女士終於覺得不對勁。作為父母,她非常焦慮,不知道如何教育或引導兒子。
  • 孩子學習老走神?學會用「斯特魯普」效應,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因此有一個出色的注意力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呢?李女士分享出了她的經歷,孩子今年已經上中班了,每天回家都要完成一些作業。但孩子卻總是分心,原本10分鐘就能寫完的作業,硬生生拖成了1個小時。老師也經常找李女士談話,表示孩子在學校裡一點都不專心學習,十分好動。
  • 孩子容易分心?「斯特魯普效應」:要先確定優勢反應比較重要
    所以現在也導致孩子越來越分心,現在的小孩子做事總是很容易就會分散自己的精神,總是不能夠就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面去,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同時會去分散自己的精神,導致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能夠專心,總是會出錯之類的。現在的孩子是越來越容易分心了,現在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不能夠去全神貫注地做好,總是會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去分散精神,導致孩子的做事效果不佳。
  • 孩子做事分心,注意力不集中?掌握這四個方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一、 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小孩子好玩的天性直接導致他們更容易分心,因此,為了讓孩子保持專注,家長們要及時幫孩子清除那些導致他們分心的障礙。首先,家長們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儘量保持安靜,布置也要越簡單越好,並將可能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事物全都移走,以避免孩子分心。
  • 孩子老是開小差?「斯特魯普」效應:確定孩子的優勢反應很重要
    相信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或多或少遇到孩子因為專注力不夠的原因,而造成作業拖拉或者正確率下降的問題,或許很多家長認為是孩子故意不想要認認真真學習,從而就會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或者是責罵。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出現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問題呢?鄰居家的孩子濤濤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孩子讀書總是走神?家長試用「斯特普魯效應」,提高孩子專注力
    所以說,家長總是很苦惱孩子愛走神的主要原因就是專注力,孩子的精神無法集中,上課總是東張西望,有小動作被老師批評,都有一部分是因為專注力較低。可以說孩子讀書的走神問題,已經成為了孩子成長路上的攔路石。面對這種問題,家長總是會對孩子採取高壓政策,比如說藉助批評和動手的方式,希望能夠以這種行為給孩子一定壓力,因此讓孩子能夠自發的提高專注力。
  • 孩子分心開小差?「斯特魯普」效應解釋原因,確定優勢反應很重要
    怎麼才能讓孩子「坐得住」,已經成為許多父母急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實際上早在1935年,一位心理學家就針對兒童專注力不高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假設:「斯特魯普」效應。01孩子「坐不下」的科學解釋——什麼是「斯特魯普」效應【實驗內容】
  • 孩子總是活潑好動愛分心?培養專注力,很多家長忽視了這一點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斯特魯普專門針對兒童專注力問題做了一些研究,並提出了「斯特魯普」效應。他做了這樣一個實驗,用紅顏色的筆寫了一個表示顏色的詞(非紅色)和其他的詞彙,然後讓一孩子看了詞語之後說說他們的意思。他發現,孩子們表述顏色詞語所用的時間要遠長於其他詞彙。
  • 趣味心理學 | 斯特魯普效應:你能準確讀出文字的顏色嗎
    那斯特魯普效應都有哪些用途呢?診斷精神心理疾病斯特魯普試驗也被用來診斷某些精神或者心理問題,例如痴呆,精神分裂症,中風後的腦損傷,和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等等。醫師可以通過此效應來測試病人的大腦的某些方面是如何運作的,特別是涉及到的患者注意力的方面。
  • 孩子專注度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要打罵,試試「斯特普效應」
    1、孩子的學習效率低當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相應的專注力,如果不停地被外界事物影響分心,孩子很難在學習上有所突破,甚至還會把之前學習的內容忘記,跟不上學習的進度。由此可見,如果孩子得專注度低,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影響很嚴重,父母有時間應該多花時間和精力,在培養孩子專注做事上下功夫,不妨合理運用斯特普效應來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寫作業經常走神?家長試試「斯特普效應」,提升孩子注意力
    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做作業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是必須面對的任務,也是必須做好的事情。但是有很多父母卻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走神。這種情況的出現對於孩子影響是非常大的,更是特別容易導致他們的學業成績下降。
  • 孩子做事總是不能有始有終,了解「蔡戈尼效應」,就會找到方法
    送孩子去學畫畫,每次總是畫到一半就放棄了。 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沒耐心,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煩惱。如果這種做事的態度一直持續下去,長大了就會一事無成。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不必焦慮,利用「 蔡戈尼效應 」要正確引導,讓孩子能正確認識事物,並明白堅持下去的理由,不會輕易放棄。
  • 孩子做事愛磨蹭?「比馬龍效應」,幫助孩子變成「時間掌控者」
    比馬龍效應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者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熱切的期望與讚美能夠產生奇蹟: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為達到他的要求。在孩子做事磨蹭的時候,就需要父母合理的利用「比馬龍效應」來積極的引導孩子去完成一件事情。
  • 孩子做事不集中,家長要如何引導,才能提高他們的注意力?
    你為什麼總是坐不住?"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孩子就是有多動症一樣,總是坐不住。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就可以因此得出孩子專注力非常差的結論。孩子專注力差,簡單點說就是孩子注意力總是不能集中,老是對出現三心二意的現象。
  • 孩子做事懶散不專注,家長要巧用「閾限法」,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最近很多家長來反映自家孩子專注力很差,無論在家做作業還是在學校學習,總是喜歡亂動,視線也是十分容易被外界吸引,老師已經批評投訴了好幾次,自己也教訓了孩子好幾次,但孩子就是無動於衷。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做事專注力不夠1、 被所在的生活環境幹擾孩子日常會受到各種手機電腦和遊戲的幹擾,這些都會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從而無法認真學習的,特別是部分家長還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和電腦,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家長要給予孩子好的學習環境。
  • 孩子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拖拉,明明一會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卻要寫幾個小時,而且家長一時沒看住,孩子可能就跑去做別的事情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說明專注力比較差,無法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如果不及時改正的話,會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
  • 孩子不自律怎麼辦?家長可以試試「馬蠅效應」,孩子秒變上進王
    2、 注意力不集中專注能提高做事情的效率不少家長苦惱孩子不自律怎麼辦?雖說督促孩子自律很困難,但自律是對孩子的成長負責,聽之任之絕不是好的選擇,家長應有規劃性的引導他們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可以試試&34;,讓孩子秒變上進王。
  • 孩子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試試這六個小妙招,提高孩子專注力
    讓大腦高速運轉不出差錯的,則是一個人的注意力,它起到指揮思維的作用。所以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孩子們來講,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隨著年齡的遞增,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這樣才能將知識吸收進來,轉化成能量。但是很多家長抱怨孩子的注意力也就那麼三分鐘的熱度,幹什麼都是一會兒,這也讓家長們操碎了心。
  • 孩子做事老磨蹭,注意力不足?家長試試這麼做,有奇效
    不同年齡的孩子專注力存在差異,例如5-7歲孩子有意注意可持續15分鐘左右;7-10歲兒童是20分鐘左右;12歲以後在30分鐘左右。孩子做事不專注現象並不少見,不過要知道小孩子本來專注力就比不了大人。有時家長、老師在學習上無意間給他帶來過多壓力,誘發了孩子的逆反抵抗心理,導致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兒。建議:不管在幼兒園還是家裡,都要注意給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寬鬆的氛圍,以便孩子能主動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