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是竹筍上市季節,外婆照例又給孩子做了他愛吃的「筍乾豆」——就是用最嫩的筍乾和豆子煮在一起,曬乾後的小零食,好吃又健康。
筍乾豆好吃,但是豆子吃多了容易放屁,於是小朋友整天「屁呀,屁呀」,真是不太雅觀。越是不讓說,小孩就說得越起勁,讓人好氣又好笑。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到了萬能的法寶——繪本。比起父母的嘮叨和說教,故事傳遞的教導和指引,更容易被兒童接受。於是,《深夜放屁大賽》這本書就來到了家裡。
作為「童書界諾貝爾獎」林格倫紀念文學獎得主,享譽世界的日本繪本巨匠荒井良二的經典之作,《深夜放屁大賽》爆笑暢銷25年,沒有孩子不愛它!
果然,一拿到書,小孩就一遍一遍地看,我問,喜歡嗎?孩子大聲說,媽媽,我真是太喜歡它了!
我也陪著小朋友一起讀過好多遍,驚詫於「屎尿屁」故事的背後竟然這麼有趣有料,經典繪本果然名不虛傳。
阿原是動物園的飼養員,有一天他發現動物園裡的動物白天總是在睡覺,但是到了飯點又會大口大口吃東西,到底怎麼回事呢?阿原開始擔心起來,於是他決定晚上過來看看動物們在幹什麼。
到了晚上,廣場裡聚集了很多動物,原來它們竟然在半夜辦起了「放屁大賽」,這讓阿原目瞪口呆。「原來動物們白天犯困是因為晚上要參加『放屁大賽』呀,要是這麼回事兒,那我就放心了。」阿原自言自語。
放屁說明動物們消化系統不錯,這也是它們身體健康的表現嘛。動物們如此,人也是這樣。看到這裡,我問孩子:「動物們放屁是身體健康的表現,那我們人呢?」孩子撇撇嘴:「人也一樣呀,身體健康就會放屁。」
因為一遍一遍地讀這個故事,孩子平時反倒不怎麼說屁了。因為放屁很正常嘛。
有的朋友比較注重形象,只要孩子一說屎尿屁就大聲呵斥,其實大可不必。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3-5歲定為人格發展的「生殖器期」,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對他們自己的排洩物「屎尿屁」感興趣,這是天性使然,如果孩子讓你看他拉出來的「粑粑」,不要驚訝,泰然處之。
同時這段時間也是孩子的「汙言穢語敏感期」。因為「屎尿屁」在大人眼裡代表著髒兮兮,只要一提起,大人們的反應就很大,馬上會制止,所以這些詞在孩子眼裡就很有力量,覺得好玩,孩子們反而說得更起勁。
「救命啊!」聽到孩子們在呼喊,阿原趕忙過去看。哎呀,大猩猩正把自己的便便往籠子外面扔呢。
怎麼回事呢?原來小朋友見大猩猩老是睡覺不起來,就朝大猩猩扔石頭,所以大猩猩才會還擊。
阿原的眼裡充滿了淚水。
我問孩子:「為什麼阿原流眼淚了?」
「因為小朋友朝大猩猩扔石頭,然後大猩猩也朝小朋友扔便便。」
我:「那你覺得這樣做可以嗎?」
「不可以。扔石頭是不對的。還有動物園裡的動物我們也不能向它們餵食物,它們會生病的。」
書裡什麼也沒有說,只有一張阿原流眼淚的圖,但是孩子們該懂的都會明白。
動物們為了獲得深夜放屁大賽的冠軍,到了飯點使勁吃東西,白天呼呼大睡也不運動,然後突然咣當全倒在地上暈倒了。阿原急得團團轉,很快,動物醫院的醫生來了,原來是吃多了,幸好動物們吃了藥就好了。阿原趕緊低頭道歉:「讓大家擔心了,真不好意思!」
吃飽了要運動一下,不然可要發胖;一次不能吃太多,要不然就會向動物們一樣生病;生病了就要看醫生,這些動物們經歷的事情,懂得的道理,小朋友看了繪本也會感同身受,比大人單純地教導印象更深刻。
喜劇的高級境界是不強行搞笑,一切順其自然,卻讓你捧腹大笑。好的繪本也是這樣吧,不故作童真,孩子眼裡就是這樣的,看著看著就哈哈大笑,合上書本,還能感受到滿滿的愛。作者一定有一顆溫柔的心,才能創作出《深夜放屁大賽》這麼棒的作品。
我是虎皮柚子,一名教育工作者,喜歡閱讀與寫作,歡迎關注。
很高興在這裡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