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最近比較鬱悶,3歲的寶貝兒子晨晨這段時間對於放屁這個情況特別敏感,正是豌豆和蠶豆上市的季節,老人特別喜歡吃,所以餐桌上時常出現這類型的食物,對於家人偶爾出現的放屁現象,晨晨每次都會意外驚喜的拍手大笑:「奶奶放屁啦!」「爺爺的臭屁好臭啊!」「媽媽連著放了個連環屁」……這樣的狀況在家還好,畢竟都是家人,可是晨晨出門散步的時候也會對別人的放屁同樣感興趣,時常「童言無忌」的讓別人紅著臉下不來臺。
小美找我求助:「晨晨這樣的狀況家長應該怎麼引導?」
美國心理學家艾裡克森將人的心理發展劃分為了八個階段,這些階段包括四個童年階段、一個青春期階段和三個成年階段。每一個階段有這些階段應完成的任務,並且每個階段都建立在前一階段之上,這八個階段緊密相連。
其中2-4歲屬於「兒童早期」,這一階段的兒童開始從完全依賴成人照顧,慢慢走向獨立自主。孩子們在這個階段會學會了控制大小便,並體驗到一種自主感。他們之所以對「屎尿屁」感興趣,是因為他們能通過「屎尿屁」來認識、探索並掌控自己的身體,體驗到自己可以控制、影響自己的行為,從而為學習、遵守外部世界的規則奠定基礎。
孩子從2歲開始有性別意識,3-5歲階段的孩子對汙言穢語很敏感,因為他們發現這些詞彙很有力量,能引起大人的強烈反應。這些話大人看來是不文明的、不雅的,一般孩子說出來,大人都會表現得很反感,會阻止孩子,不讓他們說。孩子注意到這一點(自己的話能讓大人產生強烈的反應),反而說得越發興起。
屎、尿、屁,這些在大人的觀念裡有點羞於啟齒的東西,在孩子眼裡卻是非常平常的東西更是他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對於它們,孩子既覺得熟悉,有覺得十分好玩和有趣,要知道,出生沒多久的小嬰兒,在聽到自己不經意間放出的屁聲時,都會被逗笑呢。
崔玉濤說過:「如果是我來回答孩子該在什麼時候接觸健康科普知識這個問題,我會說:就是現在。」
發現孩子對屎尿屁感興趣,可以適當給予孩子性教育了,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並做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
針對孩子講髒話的行為,家長不去關注,採取忽視法,孩子慢慢就會覺得沒有意思了,也就不會再故意去說了。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那些越少被父母關注、經常在生活中受挫的孩子或是處於情感饑渴狀態的孩子,越愛說「屎尿屁」之類的話,一方面,是出於補償作用,想以此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是他們更多地感受到了這些「汙言穢語」的詞語能對他人產生影響,比別的詞更有力量,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表達和宣洩負性情緒。
知道了孩子對屎尿屁的「特殊興趣」心理原因,也了解了基本的應對方法,在引導孩子認知身體時,家長可以利用繪本這個好工具。
屎尿屁的引導,推薦在日本暢銷25年經典繪本,持續加印,2019再刷再版紀錄,有24項國際大獎加身,日本人引以為傲的藝術大師,人人都愛的頑童大叔荒井良二經典代表作——《深夜放屁大賽》。
《深夜放屁大賽》以動物園的動物和管理員阿原為主要人物,通過阿原餵養動物們時發現最近動物們有點反常,大白天竟然都在呼呼大睡,而且變得特別能吃展開故事。
管理員阿原決定晚上偷偷觀察一下動物們在搞什麼鬼。午夜的鐘聲響起,動物們都悄悄聚集在廣場上。阿原仔細一看,動物們竟然在舉辦放屁大賽!廣場上「噗噗」、「噗嘶」聲此起彼伏,還夾雜著一言難盡的味道。只見大猩猩、小象、河馬、兔子、長頸鹿、獅子全都各顯神通,為了贏得比賽使出渾身解數,放出最響、最臭、最特別的屁!
阿原一邊默默地看著,一邊為大家加油。就這樣,在緊張、搞笑又充滿氣味的氛圍中,放屁大賽一晚比一晚精彩。然而,為了比賽暴飲暴食的動物們很快就消化不良,全都病倒了……
這是一本充滿聲音、氣味和動作的爆笑故事,也是所有孩子鍾愛演繹和討論的超級話題。
1. 在這本書裡,可以引導孩子認知身體,自我保護。
放屁說明消化系統不錯,是身體健康的表現
吃得多,拉的便便也多
憋屁,可能會小臉漲的通紅
吃得多也不一定就能放出屁來
放屁也可能噴出大便和小便來
屁可能不響卻很臭
2. 在這本書裡,可以引導孩子了解暴食、玩水、熬夜等問題,助力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吃得太多可能會生病
水裡放屁是冒泡泡
晚上熬夜,白天就沒精神了
3. 在這本書裡,可以引導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理解他人。
大猩猩在睡覺,孩子們朝大猩猩扔石頭,大猩猩用便便還擊,不可以這樣對待別人,要尊重別人,理解別人
這本《深夜放屁大賽》就是這樣一本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寓教於樂的親子共讀繪本。它通過爆笑的故事和誇張的圖畫讓孩子了解到「屎尿屁」背後的故事,幫孩子正確認知身體,學會自我保護,養成良好習慣,體會溫柔的愛,走出自我中心,笑與愛貫穿整個童年,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有愛更有笑的人。
我是宸媽,專注於青少年教育教養,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點讚、關注和評論,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本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