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告訴我,她2歲半的兒子最近學會罵人了,經常說「打死你「「臭屁「「臭大便」,有時候玩著玩著就說出髒字,說完還笑,家裡制止過他許多次了可他還是罵,有時候好像就是故意說出來一樣,這讓媽媽特別難堪,到底該如何引導孩子改正說髒話這個壞毛病呢?
親子教育專家說:2-3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接受的信息都會儲存在潛意識中,因此說「髒」話本是這個年齡段無意識的行為,但是父母不恰當的阻止卻強化了他說髒話的行為。
了解孩子說髒話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這幾種:
1、善於模仿。
是聽別人說的,尤其是父母、祖輩,或者現在各種網絡電視直播中看到別人在說的,寶寶正在學習階段,刻意模仿。我們幼兒園的一個男孩子,經常會說「我X,我K……」 這些話他用的非常順暢,讓我吃驚,後來爸爸來接娃,溝通中我發現,在爸爸的口頭語中也是經常出現的。
我們還經常聽到孩子們說屎尿屁,其實三、四歲左右的孩子對排便的動作和排洩出來的東東特別感興趣,排洩這件事情對他們來說十分神奇。他們可能看見小狗狗拉屎撒尿都要駐足觀看。因此,他們會用排洩物來罵髒話,這是源於他們的興趣,實際上他們並不明白他的汙言穢語是什麼意思。
2、緩解壓力。
他的願望得不到滿足,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可能遇到的最大挫折,他們會儘自己所能來發洩心中的不滿,以舒緩自己的壓力。他們可能會大聲哭鬧,會摔東西,也會說出自己覺得最最惡毒的語言。
3、博得關注。
孩子出於好奇開始說髒話,沒有分辨好壞的辨識能力。年齡小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父母可能會覺得好玩,甚至會哈哈一笑;年齡大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父母則會生氣,訓斥孩子。但是效果都是一樣的,都是得到了大人的關注。
微博上很多網友在吐槽
孩子到3歲之後,隨著詞彙量的急劇增長,越來越會說話,偶爾還會罵人,說髒話,甚至會說出找死,等帶有攻擊性的詞彙來威脅別人,在行為上,他們也常常出現一些過度的行為,比如當他們得 不到滿足時會拳打腳踢或吐口水。,這會讓父母非常吃驚,有些家長還會認定:「孩子學壞了!」
要讓孩子不說髒話,大人就要以身作則。
不要對孩子說髒話的行為太敏感或者太關注,反而適得其反。
自然對待孩子的「屎尿屁」敏感期。
如果孩子是為了吸引注意,父母就要選擇漠視,忽視他的行為,不在意、不評價。不要去強化,你的責罵、制止都只會讓孩子對說髒話更感興趣。
當然,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會通過罵人或威脅性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知道了罵人的作用,甚至很多時候他們是為了激怒對方才故意罵人的,媽媽在對待這種罵人情況時態度必須堅決果斷。此時,如果媽媽發火,孩子就達到了激怒大人的目的。
除此之外,父母要通過遊戲、故事等方式把正確的言行舉止演示給孩子,讓孩子知道怎樣才是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什麼樣的行為是別人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