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曾經就生活在父母的爭吵中,裝滿了來自己父母的情緒垃圾,長大了,都無法倒掉這些垃圾。
或許,你遇到太多的不公、受了太多的委屈,承受著莫大的壓力,壓抑了太多的情緒,無能為力,又無可奈何。
可是,爸爸媽媽們,我們已為人父母,我們已經長大。孩子的心理健康與未來,不應該在我們一次次肆意妄為的情緒發洩中被慢慢的摧毀掉。
作為父母,我們要擁抱和接納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一樣是財富,它可以提醒我們是個鮮活的人,有著七情六慾豐富情感的人。
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面對與調整這些負面情緒,而不要把這些變成一把把尖刀去傷害別人,更不要把這些垃圾無意識的丟給自己的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如何讓自己擁有一個很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呢?
第一、接納情緒,無論是自己,還是孩子與家人,要接納大家都會有負面情緒。
第二、當自己情緒來的時候,可以嘗試通過讀書、抄書、冥想、運動等方式來緩解自己的情緒。
第三、不管是媽媽還是爸爸,除了婚姻家庭孩子以外,應該有自己的好友、閨蜜、哥們,當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找個好友聊聊天,也是調整的一種方式。
第四、找到自己的興趣與愛好,當情緒不好的時候,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來轉移負面情緒。
第五、把自己變成與孩子同齡的狀態,讓自己真的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與孩子似無忌憚的玩一會兒,似乎也是一种放松的好方法。
讓我們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而不要讓孩子成為我們情緒的垃圾桶,讓自己成為情緒的主人,也幫助孩子成為他們情緒的主人,擁抱情緒,鑄就和諧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