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比漢語落後5000年

2020-12-11 地圖資源特產

中國在6570年前就發明了漢字,因此,漢語的歷史已經有6570年。英國人在1570年前才發明了英文。漢語比英語領先5000年。

我說一副對聯。

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傍晚洗衣,弄碎一片晚霞。

如果翻譯成英語:

The night carry water,Carry back two moons。

In the evening laundry,Break up a piece of sunset cloud。

你們比較一下,英語的意境比漢語差了十萬八千裡。

追溯英語的歷史發展時,我們通常將它分為三個時期:(一)古英語(Old English),從公元450年至1150年;(二)中古英語(Middle English),從公元1150年至1500年;(三)現代英語(Modern English),從1500年至今。

現在,很多家長讓小孩子幼兒園就學英語。我堅決反對。應該首先讓孩子把漢語學好。漢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中國人用漢語寫出了多少名傳千古的詩詞歌賦啊。

《桃花源記》

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後面的省略。

希望每一個中國人,學習好漢語。多多閱讀唐詩宋詞,多閱讀古代美文,把漢語發揚光大。希望我們的同胞發憤圖強,建設好我們偉大的祖國。

等我們中國再一次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時候,所有的洋人都會主動學習漢語的。

本文由百家號:地圖資源特產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英語思維方式要比漢語思維方式落後上千年
    這裡我們先簡單舉幾個例子,1:漢語, 1985年10月, 英語, October 1985(10月 1985);2:漢語,中國新疆烏蘇市古爾圖鎮,英語,Gultu Town, Wusu City, Xinjiang, China(古爾圖鎮烏蘇市新疆中國);3:漢語,祝你生日快樂,英語,Happy birthday to you(快樂生日祝你);4:漢語,爺爺和外公,英語,Grandpa and grandpa
  • 英語是落後的,漢語是先進的,只是我們跪了太久!
    ,英語在某些方面的說,的確是一種落後語言。對這樣的結果,Drummond解釋說:「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成年人中,有30%已經超過10年沒見過農場。」其實,中國的90後的不少人除了開心農場以外也沒有見過農場,但是應該還是知道雞蛋來自於雞、牛排來自於牛的,因為這就是咱漢語的優勢。
  • 英語正在深度侵入漢語 300年後漢語會消亡嗎?
    所以,我只是把它看成是30年後漢語的普遍文本。當然,前提是如果沒有措施制止漢英混雜蔓延滋長的話。最嚴重的後果將是:漢語不再是單獨能夠表情達意的語言體系。上面引用的這段話,只懂漢語不懂英語的人看不懂寫不了;只懂英語不懂漢語的人同樣看不懂寫不了。中國人必學英語才能看懂自己的漢語。漢語,作為中華文明的載體和基礎,可能要發生根本性動搖。
  • 漢語比英語要「囉嗦」
    之前談過求異思維是西式思維的一大特點,所以反映在英語語言中則是儘量避免重複。講英語的人對於隨意重複相同的音節,詞語或句式往往感到厭煩。因此在能明確表達意思的前提下,英語裡會儘量採用替代,省略或變換等方法來避免重複。但是漢語習慣於重複詞語,有時是為了保持語法的正確,有時是為了促進結構的整齊,勻稱;有時既是語法的需要,也是修辭的需要。
  • 漢語和英語有這些差別,全民英語熱之下的漢語未來
    漢字象形,相當於繪畫,英語表音,相當於音樂,繪畫太具象,而音樂太抽象。東西文明的發展由此產生了重大的分野。 漢字從形、音、意三過程作用於人的大腦,相當於語言的1.0時代,英語省略了形這一個過程,通過音、意直接入腦,相當於語言的2.0時代。
  • 英語教育落後中國20年?日本反思落後原因
    華輿訊據東方新報報導 根據EF英孚教育2019年11月發布的全球英語能力指標報告,日本人的英語能力連續4年被認定為「不流利」級別,從2011年的14位下降到去年的53位,落後於菲律賓(20位)、韓國(37位)、中國(40位)等亞洲國家。
  • 廣州小北有家中文堂 每年超5000老外免費學漢語
    原標題:小北有家中文堂老外免費學漢語 每年超5000人次在學廣報記者蘇俊傑攝   據大洋網報導,在中國,許多人都有學英語被「虐」過的體驗;外國人學漢語又是怎樣的體驗呢?在廣州小北地鐵站D出口,有一家免費的「中文堂」,每個工作日下午都會開課,大多數時候,社工們用法語授課,一年裡到這裡學習的外國人達5000多人次。
  • 學好英語重要,學好漢語更重要
    英語是毒藥,是毒瘤,是逼瘋中國學生的兇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把英語超母語地位,除非它要成為英語國家。我們中國14億人,全球將近20億人說漢語,沒有理由全民去學英語,更不用擔心不學英語就會落後。中國是漢語語言環境,周邊很多國家也基本上是漢語語言環境,學了英語我們也不用,反而浪費大量財力物力。英語成為高考必考科目,扼殺了多少漢語人才進入好大學深造,這是對中國漢語文化的打擊。
  • 漢語還是英語?人類文明的終極選擇
    而且中華文明海納百川,拉丁文居然也在漢字系統裡派上了用場,新中國研究出了應用拉丁文的漢語拼音。 簡體字+漢語拼音,成為了脫盲大殺器新中國成立僅僅用了15年,全國15歲以上的文盲率就從80%下降到了52%,到了2000年,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的文盲率已經下降到6.72%。
  • 英語教育落後中國20年?日本反思落後的原因
    根據EF英孚教育2019年11月發布的全球英語能力指標報告,日本人的英語能力連續4年被認定為「不流利」級別,從2011年的14位下降到去年的53
  • 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之爭:漢語是落後的語言?(語文的演變10)
    語文的演變0210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之爭漢語是落後的語言?如英語、法語、俄語、拉丁語等等。表意文字是用象徵性書寫符號記錄詞或詞素的文字體系,不直接或不單純表示語音。如漢字。人們常說漢字是表意文字,其實這是大致而言的。漢字在甲骨文階段已出現大量的假借字和形聲字,已不是一種純粹的表意文字。今天漢字更是以兼表意與表音的形聲字為主,所以請不要以為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是絕對對立的。
  • 學術會議按慣例使用英語 漢語將淪為科學看客
    那天是2006年國際弦理論大會安排的專場報告會,在霍金回答聽眾提問之後曹懷東、朱熹平出場。   申愛華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的博士生,與會場裡的許多聽眾一樣,他主要是來「追星」的。由於報告均使用英文,且沒有漢語翻譯,他說:「估計除了搞微分幾何的一小部分人,大多數聽眾跟我一樣也沒聽懂多少。」
  • 專家:漢語夾帶英文是「漢字落後論」思想作祟
    今日上午,活動的發起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敏生,中國發明協會副會長、王碼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人民日報海外版科教部原主任、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傅振國,北京創造學會常務理事宇文永權等四位專家學者,受邀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保衛漢語」為主題與網友進行了交流。
  • 在21世紀,漢語能取代英語稱霸世界嗎?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語言有英語、漢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和阿拉伯語。世界語言按人口數量排行圖:漢語的使用人數大約12億,西班牙語的使用人數有4.2億,而不到4億使用者的英語卻成為了世界通用語,卻是為何?
  • 李光耀廢除新加坡漢語教育,建議中國全面學習英語,最終被打臉了
    漢語是全世界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六種工作語言之一,聯合國的任何文件都要有一份中文版的。漢語和漢字經過了數千年歷史的沉澱,承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是祖先留給咱們最重要的財富。不過近代以來不少人都主張廢除漢語和漢字,魯迅曾經這麼主張過,被稱為「新加坡國父」的李光耀也曾經建議中國廢除漢語。
  • 漢英混雜現象蔓延 英語深度侵入讓漢語危機四伏
    所以,我只是把它看成是30年後漢語的普遍文本。當然,前提是如果沒有措施制止漢英混雜蔓延滋長的話。  最嚴重的後果將是:漢語不再是單獨能夠表情達意的語言體系。上面引用的這段話,只懂漢語不懂英語的人看不懂寫不了;只懂英語不懂漢語的人同樣看不懂寫不了。中國人必學英語才能看懂自己的漢語。  漢語,作為中華文明的載體和基礎,可能要發生根本性動搖。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只要我在位一天,漢語就永遠不會成為國語
    後來曾經華人民間團體曾經向李光耀提過建議,給他說出了用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諸多好處,不過最後都被李光耀給拒絕了,甚至他還表示,只要他在位一天,那麼漢語就永遠不會成為官方語言,由此可見其堅決程度。1965年,隨著李光耀的第一次講話,伴隨而來的就是這個城市國家的真正獨立。
  • 國人從清朝開始學英語,如今換英國人學漢語,過半學校開漢語課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當時相對落後的情況促使我們必須強迫自己去學習包括英語在內的外語,只有這樣,才能通過交流和學習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但是,外語成為升學,職稱等硬約束限制,卻也造成一些問題。虎哥一直很佩服英國人的眼力見,隨著中國國力和影響力日益上升,聰明的英國人已經開始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他們知道未來屬於中國,跟著中國混才有前途,預計到2020年,將有高達40萬英國人在學習漢語。
  • 俄羅斯將英語取消,把漢語正式納入「高考」
    最近10年內,學習漢語的俄羅斯人數量增長速度驚人,到現在學習漢語的人數已經達到5.6萬人之多,可以說這是除了英語之外學習最多的外國語言。並且近期俄羅斯將英語取消,把漢語正式納入俄羅斯「高考」。其實在2014年時就開始制定漢語考試模型了,隨著俄羅斯人對學漢語的興趣不斷增加,他們開始在12個地區進行了專業的討論與測試。一方面是我國現在足夠強大了,使得很多國家能夠重視中國了,而學習中國的語言就是最好的體現。另一方面是漢語的歷史實在太誘惑人了,學習方式、組詞、造句方式和其他語言有著天壤之別。
  • 漢語的英語
    漢語的英語:Chinese。 這是一本英語書,不是漢語書。 This is an English book, not a Chinese book.  英語的名字與漢語的名字不同。 English names are different from Chinese n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