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丁克」第一次傳入中國,就受到了一些知識分子的追捧。隨著社會壓力的日益沉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加入了「丁克」一族。
但是很多老人卻無法容忍年輕人的選擇和決定,想著法兒地讓年輕人「早生貴子」。
張曉(化名)和周輝(化名)便是一對「丁克」情侶。二人相戀6年後,在周母的催促下領了證辦了婚宴。當主持人在臺上問周母的願望時,周母回答:希望能趕緊抱上孫子。張曉和周輝在一旁面面相覷。
晚上,賓客都走光後,周輝來到父母房間,把他和張曉丁克的決定告訴了父母,父母聽後問周輝,和張曉在一起6年都沒有懷孕,是不是張曉有什麼問題才讓周輝決定丁克。周輝解釋說倆人沒有任何問題,就是不想要孩子。周父周母互相遞了個眼神便將周輝打發回了房間。
婚後第三天,張曉和周輝便出發去外地度蜜月。
蜜月還沒結束,周輝就接到了妹妹的電話。妹妹在電話那頭開心地對周輝說,家裡的一隻母雞不知道怎麼回事竟飛到了周輝和張曉在二樓的臥室,還在床上下了雞蛋。母親很高興,把這事到處說,現在家裡每天都會來很多村民來看那隻仍在周輝新床上下蛋的母雞。
周輝問妹妹,他們的臥室在二樓,臨走時是把門窗都關好後才走的,那隻母雞怎麼會跑到他們房間的床上下蛋呢?
周輝不明白,但是張曉卻知道是怎麼回事,因為她從小就知道一個關於「母雞在床上下蛋」的故事。
話說古時候有一個秀才,娶了媳婦後就勤奮讀書,希望他日能一舉高中光耀門楣。秀才的母親見兒子與兒媳成婚一年多都沒有懷孕,便將罪責怪在了兒媳身上。
一日,趁秀才和兒媳都不在家,便將一隻母雞和幾個雞蛋抱到了兒子和兒媳的床上。等秀才和兒媳回來,其母便故意讓左鄰右舍看見那只在床上「下蛋」的雞,還諷刺兒媳說,連雞都知道要在床上下幾個蛋,你這只不會下蛋的雞,還佔著被窩不下蛋,留著有什麼用?
這就是「不下蛋的雞」的由來。
周母是在拿雞來警告張曉。
周輝和張曉回家後,一進家門張曉就笑著問那只在她床上下蛋的雞在哪裡,小姑子回答說,還在嫂子的床上。
張曉聽後二話不說,拿起門後的門栓就往二樓的臥室走去。
不一會兒就聽見臥室裡雞的慘叫聲。
等房間裡沒了動靜,張曉提著血淋淋的雞從樓上下來把雞扔給周輝說,去,把雞毛拔了,開膛破肚衝洗乾淨,晚上咱們喝雞湯。
周輝接過雞剛轉身要走,張曉又接著說,待會咱們去街上買張新床,房間裡的床和被褥都一併給扔掉。
周輝的母親在一旁尷尬地說不出話來。
越來越多的夫妻不願生兒育女,恣意地享受著二人世界的自由生活。而作為老一輩的父母卻仍把「傳宗接代」看得無比重要,甚至很多老年人都把兒媳當作了生孩子的工具。
「你嫁過來就要給我們生孫子」,是很多老人認為對兒媳合理的要求和最基本的為人兒媳的義務。可是,兒媳不是工具,婚姻不是利用,年輕人有年輕人自己的選擇和生活方式,硬要他們接受自己的安排,未免太自私了。
你覺得張曉做的對嗎?對於丁克,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