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清香,味怡情,淡若蘭花,四季常品之,皆是人間仙露

2020-12-20 城主說茶

茶,

清香,飄逸。

香自遠,味怡情。

淡若蘭花,濃似茉莉。

四季常品之,兩腋清風生。

綠白黃青紅黑,三杯兩盞淡茶。

皆是人間仙露飲,喝之品之清神志。

感嘆茗茶之事脫俗,唯覺超凡入聖之感。

酒入惆悵不及香茶一碗,彌久飄散助我逍遙人間。

若是坐下來喝茶,當然是一件非常令人愜意之事。約上好友,在一個悠閒的午後,喝上自己喜愛的茶葉。在茶湯入肚之後,什麼煩心的事大概都被拋之腦後,茶中仙。

喝茶就是這麼令人快樂。

那麼古代的文人墨客,對於茶是一種什麼體會呢,也許元稹的一首茶詩能夠給我們答案。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宰相。元稹聰明機智過人,少時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給世人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佳句。

《一字至七字詩·茶》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元稹的茶詩千百年來被人稱道,寫出了茶的美好與詩人才情的巧妙碰撞。這是一首寶塔詩,如果精心排布的話,非常的賞心悅目,是後事效仿的範本。

茶詩很多,因為茶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而且在茶的領域,傳統詩詞被發揮的特別的極致,如果對茶詩有興趣的話,以後多多涉及茶詩和各位分享。

夜邀明月對飲茶,晨請朝霞獨幽啜。

茶帶給了詩人無盡的享受,詩人也把茶寫在了詩句中,寫在了作品裡,更是記在了自己的夢想中。

茶之事,百說不厭,今天一切都在這首詩中。

相關焦點

  • 「水中君子」,於茶味中品味禪意
    茶闡一味,於茶味中品味人生 古人說「茶是水中君子,酒是水中小人」,古時的文人騷客仕途不順就喜歡隱逸,隱居到山裡可以採茶、制茶,以茶養性,以茶怡情,茶中尋趣。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茶正好滿足了他們清高淡雅的性格。茶之質,茶之性,正好順應了人的內心需求與精神的寄託。活火煮清泉,將透亮的茶湯倒入茶碗中,凸顯出茶清淡潔淨的品性。茶至無味仍餘香,人若無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就是平實簡約,雅致純清。
  • 茶道:君子如水淡如茶
    茶之字,自李唐而始出於紀史,陸羽始撰《茶經》,去「荼」一畫而出茶。茶之始其已蓋不可考,陸羽云:「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即可知,自上古先賢之時,茶蓋為飲品而長流於世。《詩》曰:「採荼薪樗,食我農夫」。即可知在先周及春秋的時候,茶便進入了普通民眾的生活。
  • 茶六品
    而今空山人去遠,回首流水落杏花,茶人茶事,還需不斷品味。童子扇爐煮茶,嫋嫋茶煙,詩人詩興大發,且飲且唱,古人之興,茶酒皆可興發。而對於生活志趣,遠不止於此。其覺書有書品、畫有畫品,琴品、蘭品,水可品,茶可品,人更可品,萬物皆可品。而將茶品提升到藝術高度的,代不乏人,如唐之陸羽、宋之趙佶、明清田藝蘅、許次紓、冒襄等。茶道之品可分人品、茶品、水品、火品、茶器品及茶室品。
  • 幫你避免只會說「清香」的尷尬
    青島市嶗山區地處黃海之濱,素有北國小江南之稱。一方水土養一方茶,嶗山綠茶初聞一股淡淡的清香飄入鼻腔,再聞能感覺到一種豌豆香味,不免有一種『念天地之悠悠,獨茶香而繚繞』的感懷。板慄香自帶食物溫暖的屬性,糖炒慄子的甜香和水煮板慄的淡香,沒有什麼比食物更能恰如其分的安撫人心了。煩躁的時候,悲傷的時候,泡上一壺茶,靜心安神。
  • 100句茶葉文案,句句清香走心
    20.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21.茶煙一縷輕輕揚,攪動蘭膏四座香。22.寫茶之味,快意通達,23.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24.寫茶之形,唯美驚豔,25.黃金碾畔香塵細,碧玉甌中白雪飛。26.寫飲茶之感,就更引人入勝了,27.茗津七碗腋生風,自在逍遙駕日虹。
  • 那些名字唯美好聽的茶,君可否品過(三)
    那些名字唯美好聽的茶,已經深深地吸引了我,真希望有機會能每一款都品上一杯。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一部分的茶,今天我們所要了解的主角是哪幾款茶呢?先不告訴大家,我們留個懸念…… 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了四川峨眉山的一款茶,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嗎?
  • 一杯一茶,一茶一花,美麗的花裡一定都有著一個美麗的魂靈!
    有一杯茶,就有一分靜,在一個人的靜靜中品濃品淡喝茶,再因茶而品生活,品世道人生。一杯一茶,一茶一花,美麗的花裡一定都有著一個美麗的魂靈。茶中淡淡的苦澀,有南北風雨的浮塵,有四季風霜的味道,有風雨過後平平靜靜的淡。
  • 人心若能如茶,便清和靜雅
    人生的幸福如茶,當生活中、工作中或事業中取得了收穫和成績時,就如一杯剛衝好的濃釅的茶,翻滾著、蒸騰著,是那麼的耀眼、那麼的誘人,遠遠地就能感受到他那份熱情和不平凡,讓人羨慕、讓人垂涎;但這一切總歸會要歸於平淡,如一杯綠茶,衝了三遍,慢慢地變得不再濃釅,最後變成了一杯白開水;亦如乾陵前武則天的無字碑
  • 蘭花貴就好?不是的,四季蘭,花香清而不濁,芳香四季,點綴四季
    在大家的認知中,應該是蘭花越貴越好吧?其實不然,不一定是越貴的蘭花越好,喜歡的適合自己的蘭花才是好的,不是嗎?小編就很喜歡四季蘭,四季開花,花香清而不濁,芳香四溢,價格也不貴,文中圖片的四季蘭就是小編養的,這盆價格才幾塊錢一苗,花朵也挺好看的。
  • 感恩茶讓世間充滿愛,讓忠孝禮儀得到傳承
    有緣有分,有水有茶。緣是水,分是茶,十分之水遇七分之茶,茶矣十分也, 有情有義,三倆足矣。一杯淡淡有情懷的感恩茶,聞見清香淡雅,細細品來,別有一番香醇的滋味。感恩茶憑藉其特有自然醇香、品味獨特、回甘幽長的口感,得到眾多茶友的喜愛跟好評!一杯透著琥珀色的好茶呈現在你的眼前,端起,飲畢,幡然醒悟——人生如茶,先苦而後甜,簡單純粹之味,方是幸福。魯迅曾說:「有好茶喝, 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首先就必須練功。
  • 蘭花開品優化技藝
    蘭花開品優化技藝蘭花的開品是指蘭花綻放後「相貌」的好與差。「開品好」,就是說花的形、色、姿、韻都能達到較理想的狀態。影響蘭花開品好壞的因素很多,蘭草的壯弱及植料、肥料、光照、水分等都有影響。那麼,如何才能讓蘭花開品到位呢?主要是抓好蘭花的栽培和管理,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 品春茶,不負人間四月天
    輕輕地抿一口茶,會感覺到整個春天都被吸進體內。 對於愛茶人來說,春茶喝的不僅僅是一杯茶,而是整個曼妙的春天。 春天的滋味兒 若說春天是什麼樣子的?不用看別的,單看那一杯春茶就夠了。
  • 蘭貴人茶,烏龍茶之「添香加味」茶,湯色橙黃喉韻強勁,回甘生津
    何為「蘭貴人」茶? 屬於烏龍茶中的 「添香加味茶」:「蘭貴人」 茶,學名 「人參烏龍茶 」、「 甘草烏龍茶 」。屬於烏龍茶中的 「添香加味茶」,歸為 「再加工茶」 或 「複合茶」 類。 「蘭貴人」 茶原產於臺灣省:「蘭貴人」 茶歷史悠久,是中國歷代宮廷貢茶,原產於我國臺灣省。因其色味清香、入口甘甜、回味悠長,飲後口舌之中會產生一種莫名複雜混合的香味,故稱為 「蘭貴人」。
  • 美文欣賞 記憶深處的淡淡清香
    當人們將目光聚焦在誘人的花香之時,青草正謙卑而倔強地生長,無聲無息,無拘無束,榮枯、冷暖任由他去。我更喜歡書籍的淡淡墨香。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君子交友平淡有度、淡然若水,小人交友像美酒那樣甜膩,君子平淡而互相親密,小人看似熱情,卻容易斷絕。
  • 品一杯踏雪蘭妃,開啟一個春天
    民間早有「春宜香茗」之說,而從養生和保健的角度來講也是春飲香茗。我國大部分地區是季風氣候,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季極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裡,春風復甦,陽氣生發,給萬物帶來了生機,但這時人們卻普遍感到睏倦乏力,表現為春困現象。
  • 愛喝茶不知道什麼茶好喝?高山烏龍茶先來一斤嘗嘗!
    這款是臺灣高山茶,大禹嶺烏龍茶,一杯大禹嶺,品飲寶島中央山脈的雄渾。大禹嶺茶,產自位於海拔2500米左右的中央山脈大禹嶺茶園,那裡四季雨霧繚繞,年均溫不超過20℃,茶葉生長緩慢,一年只採收春尾和秋末兩季,因此產量較少,加上其特別的口感,大禹嶺茶一直以來都是高山茶的代表。
  • 平淡的日子,好玩的生活,「味無味」才是人間至味
    (二)當年,乾隆下江南,久慕西湖龍井之名,特來杭州品茶。待茶農泡好,乾隆輕啜幾口,一時沒能感受其中真味,頗為失望,遂提筆寫下四字:「淡而無味。」又喝了幾口,忽面露異彩。細細觀之,湯色碧綠,芽芽直立。幾番啜飲,回味甘甜,唇齒留芳,再寫八字:「無味之味,乃是至味。」大凡香重濃而不清,味重苦而不醇,色重深而不淨,都不能說是好茶。明人熊明遇在《羅岕茶記》中說:「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俱非上品。」
  • 人間有味是清歡
    當你品出野菜清香勝於山珍海味,便覓得 " 清歡 "。
  • 普洱茶「最忌諱」衝太猛,想要茶味香濃,牢記6個泡法
    我們都知道,茶是世界公認的三大健康飲品之一。茶的種類很多,像普洱茶就茶葉中比較常喝的一種,而且一年四季皆可飲用,不同季節飲用,所得的功效也不同。普洱熟茶茶性溫和,更適合在秋冬季節品飲,因為這個時候有一杯熟普來暖暖身體是相當舒服的。
  • 味濃香永高山綠,唯有人間竹葉青
    「茶的亂像,不在茶,在人心」,茶存在的意義一直未曾改變,只是人心太浮躁。很多人認為,慢生活等有錢了的時候再去享受吧。其實不然,慢生活只要自己願意,自己給自己留一襲寧靜的空間即可。你可以選擇讀書,只需要一張書桌就能靜下心來自我反省,最好那種是一茶一書一世界閱讀狀態,除此之外,更加簡單的慢生活方式,就是喝茶。李治說,「情知天上蓮花白,壓盡人間竹葉青」,欣賞茶杯中竹葉青的色澤、形態變化,吹著徐徐微風,輕抿一口,便是春天的味道。而獨自品飲竹葉青更是一種難得的體驗——衝泡一杯明前春,觀茶葉在杯中上下沉浮,茶芽直立,湯色清澈,清香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