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地鐵站女孩踢踹母親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
許多網友評論:真正應該教育的是母親!
白巖松直言:「絕不是生理上當了母親,我們就是天然的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一個大行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承擔的責任起碼51%控股。不要總是埋怨別人,先改變自己吧!否則熊孩子會越來越多的!」
身邊無數這樣的例子,但卻絲毫引起不了成年人的重視。
甚至我們身邊的親人,教育孩子總是我行我素,或者壓根就不管,放任自成才。
其實,大多數孩子都是被無知的父母給坑慘了。
看似小時候的溺愛是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一旦走出社會,各種問題明顯暴露。
社會是個大集體,我們終會在這個大課堂上學會做人做事的真理。
沒有人忍讓你,沒有人遷就你,甚至沒有人包容你。
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溺愛,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孩子能力的一種扼殺,而且還會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身邊無數家長總是不明白,自己年老後孩子為什麼不能像小時候愛他們一樣愛護老人。
當你埋怨孩子不夠孝順的時候,是否想到自己的教育是否到位?
自己是否做了最好的啟蒙老師,帶好了頭。
其實,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甚至我們能從孩子的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也能從父母的身上看到孩子的。
就連說話的語氣、發脾氣時的歇斯底裡都一模一樣。
這是因為長時間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有了效仿的能力,甚至是條件反射。
所以說,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外婆是一個勤勞的農村婦女,很早外公就去世了,外婆一個人拉扯著媽媽和兄弟三個,一直到他們彼此都成家,有了孩子,還幫忙帶孩子。
但成家後的孩子都遇到一個很現實的家庭問題:懶。
媳婦埋怨外婆沒有把孩子教育好,但只有外婆自己知道自己受了多少苦,這麼多年,總以為給孩子的愛不夠多,苦活累活都自己幹,只想給孩子最好的。
但其實,這樣不僅讓孩子養成了不勞而獲的心態,更讓孩子喪失了自我能力的鍛鍊和培養,以及自力更生的能力。
父母能陪伴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啊,受之以魚,不如受之以漁,教會孩子生存的本領才是父母一輩子 應該學的必修課。
但很多人卻並不明白這一點,甚至覺得讓孩子享受才是愛孩子的一種方式。
父母愛孩子沒有錯,但太過溺愛就是傷害!
無數貧困家庭的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甚至是不讓孩子形成心理反差,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把孩子養成了假富二代。
為什麼說是假的呢?因為真正的富二代,一定是經濟實力充裕的。
而那些平民家庭,硬是把孩子從小培養成了假富二代,讓孩子有了不學無術的想法,但其實這樣更是害了孩子。
所以說,做家長是一門學問。
或許,我們用了很短的時間做了父母,但卻要用一輩子學會如何做別人的父母。
與其讓孩子陷入不能自拔的虛幻中,倒不如教會孩子生存的意義,和自力更生,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已動手。
但卻並不是給孩子灌輸:「我們家很窮,我們買不起」的概念。
學會理性消費,學會正確的認識自我,才是父母應該教給孩子的基本素養。
不卑不亢,不自卑,不怯懦,用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動力!
其實,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效應。
比如:家庭中最大的矛盾之一——婆媳矛盾。
如果說人在做天在看是迷信,那麼父母在做,孩子在看絕對是真理。
你用怎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父母、公婆,孩子將會用怎樣的方式對待年老的你,真真的。
因為,從小孩子們就在家庭環境中,學會了父母為人處事的態度和方法,甚至是對待老人的方式。
在接受了教育後,孩子們的認知或許會發生改變,但藏在骨子裡的認知,才是根深蒂固的影響孩子一生的。
他們甚至會覺得,父母都不會感恩,都小肚雞腸,我怎麼可以大度?
所以,家長應該傳遞給孩子的是一種正能量,且能激發孩子前進的。
特別是有家庭矛盾的家庭,無論大人怎樣鬧矛盾,千萬別讓孩子看到人性醜陋的一面,否則,他的一輩子都藏在陰影中,甚至不懂什麼才是真的對,什麼才是真的錯。
End!
作者:零點心聲
今日話題:願每個人都能在每個階段,學會如何做孩子的榜樣,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而不是等木已成舟,還摸不著頭腦,一味地埋怨孩子不懂事,但其實是自己的錯。
關於此次事件,你有怎樣的看法和意見
歡迎評論區留言 討論!
關注我,讓你的心靈更加美!
在你最孤獨的時候,聆聽你的每一次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