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閩南風味小吃管煎市場上已經難尋其蹤 製作方法(圖)

2020-12-25 閩南網

  石獅街頭各種地道的閩南風味小吃可以說是如數家珍,但今天記者要向大家介紹的這一富有閩南地方特色的民間傳統餚饌,如今在市場上已經難尋其蹤。這種小吃叫做管煎,用豆腐皮裹上糯米飯捲成管狀再切塊下油鍋煎至豆腐皮焦黃,管煎也因此得名。

管煎

  每年的正月初九是閩南民間傳統習俗拜天公的日子,正月初八一早每家每戶便開始準備拜天公的供品,這一天如果你到各家走訪一番,定能發現一些平時難得一見的閩南傳統美食。初八早上,永寧鎮子英村的李女士像往年一樣早早就開始著手準備製作管煎。

  「30幾年前我的奶奶教會了我製作管煎的手藝,每年正月初八我都會製作管煎。」李女士告訴記者,為了讓管煎的口感更好些就得將淘洗好的糯米倒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而佐料則給糯米起到了提香的作用,外表看似簡單的管煎,裡面的佐料卻十分豐富,有蝦仁、乾貝、三層肉條、花生米、蔥花。說話間,製作管煎的前期工作已經準備就緒。隨後李女士將之前備好的蔥油倒入鍋中加熱後再倒入清水、醬油、味精,然後加入糯米和佐料下去炒制,管煎製作成功與否,與炒制糯米這一環節是十分關鍵的。

  「在炒制過程中得不停地翻鏟鍋中的糯米,這樣不僅能使糯米與佐料的香味融合更加充分,還能防止糯米出現焦糊。」李女士說,直至糯米熟透便可進行卷管煎的環節,按照每張豆腐皮兩碗糯米飯的比例,一大鍋糯米飯很快就已經全部捲成了管煎。此時,經過高溫炒制的糯米飯和豆腐皮結合,一種獨特的香味在屋內飄散開來。

  不過想品嘗管煎還得經過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將管煎放入油鍋中煎至表面焦黃,然後蘸上閩南風味的甜辣醬,其口感表皮焦脆,而裡面的糯米飯鬆軟香Q。(記者 李少鈞)

相關焦點

  • 石獅特色名小吃:永寧大師煎包
    石獅有個「永寧大師煎包」遠近聞名。說起「永寧大師煎包」無人不曉。1976年,蔡明亭隨著父親在永寧老街舊菜市旁自家門店開了一家煎包店營生,從此做起了包子的生意,這一做就是30多年,並且註冊了「永寧大師煎包」商標,於2009年開始了連鎖經營之路。在短短30多年裡,它不但成為石獅的地方特產、著名的地方小吃,而且還成為泉州風味小吃、福建省名小吃。
  • 八閩千姿:閩南「古早味」小吃走起品牌文化路(圖)
    圖為海外僑胞魂牽夢縈的泉州傳統名小吃——肉粽。   「我們力求在品嘗『古早味』肉粽的同時,能帶動大家對閩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並將小吃融入文化,打造小吃的文化品牌。」藍雄輝如是說。  沿著古城區一路走去,這樣的品牌形象比比皆是,「在保護傳統小吃文化之餘,我們更注重的是傳承和創新,品牌打造刻不容緩。」泉州風味小吃同業公會會長、水門國仔面線糊掌門人謝錫國說道。
  • 閩南臺灣美食蚵仔煎(海蠣煎)製作方法 營養價值(圖)
    蚵仔煎(閩南語為ou2a3zian1,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臺灣地區,廣東潮汕的經典小吃。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
  • 閩南小吃蘿蔔糕,就像是不下廚男生一學就會,蒸熟再煎看著就好吃
    閩南小吃蘿蔔糕,就像是不下廚男生一學就會,蒸熟再煎看著就好吃。說到小吃相信很多朋友都是不會陌生,這生活中出現的小吃那就是非常多,出門就可以看到在街頭有著許許多多的特色小吃,這些小吃看著就讓人想吃,各有各的的風味。
  • 新年尋味石獅美食
    10月6日央視二套播出的《2020中國夜市全攻略:福建石獅》專題,將鏡頭對準熱鬧的金相夜市、古浮大排檔和八卦街,從香煎青蟹、白灼沙蝦、油炸小鰻魚、炣雜魚等大排檔必點菜,到拳頭母、牛肉羹、芋圓、海蠣煎、花生湯等琳琅滿目的古早味小吃,石獅美食,又一次在全國範圍內實力圈粉。
  • 風靡臺灣的小吃——海蠣煎,如何才能做出正宗的閩南味道
    因為地方小吃之所以叫地方小吃,就是因為食材的專屬地域性,所以只能成為心中的一道遺憾,畢竟都不是為了一道小吃能特意飛過去的土豪家庭。剛畢業那年去廈門旅遊,吃過當地的一道海蠣煎,本地人稱之為蚵仔煎。說到蚵仔煎,大概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多年前的經典臺灣偶像劇《轉角遇到愛》,額,我好像又暴露年齡了。
  • 這些閩南經典小吃,你會做嗎?學習了解盡在本篇內容。
    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東亞文化之都泉州,不管是五星級酒店,抑或是街邊的老店,或者是巷口的小攤中,還是在普通市民家中的餐桌上,都可以見到圖中美食的身影。這四樣是福建地區十分經典的特色美食――醋肉,五香卷,安海菜粿,崇武魚卷。
  • 閩南小吃糯米粿做法:糯米糰包花生醬入鍋蒸(圖)
    用刷子在糯米粿表面刷上一層熟油,避免外皮粘手。  在閩南地區有一種小吃叫糯米粿,外皮Q而光滑,內餡是香甜的花生醬。這種小吃相傳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如今已經少有人製作並售賣。近日,記者來到石獅市區城隍街一家製作糯米粿20多年的小店,近距離探訪這一閩南特色小吃是如何製成的。過程:糯米糰包花生醬入鍋蒸  朱先生今年52歲,與妻子陳女士一起開店製作糯米粿。
  • 廈門的海蠣煎,一道有著地道閩南情懷的小吃!
    海蠣煎,又叫做蚵仔煎,用閩南語則是叫做e a jian ~對閩南語的叫法很是親切,因為好多年前喜歡看的一部臺灣偶像劇就有經常提到這個名字。現在的蚵仔煎並不是臺灣的獨有小吃,在福建的閩南地區(特別是廈門、泉州等地),以及廣東的潮汕地區都很有特色。在廈門,蚵仔煎叫海蠣煎,街頭巷尾都能瞄見海蠣煎的小攤,其中還不乏一些經營了幾十年的老店。而潮汕地區則稱呼為蠔仔煎,因為廣東人會將海蠣叫做蠔~同一樣小吃,做法在不同的城市也有一些細小的區別。
  • 舌尖上的福建,盤點泉州十道特色美食小吃,第二個是我的最愛
    到崇武不僅要欣賞下入圍國家地理十大最美古城的風光,當然還要品嘗一下當地最具特色的小吃。崇武魚卷是閩南一道特色食物,其主要原料為精選優質魚,其中又以馬鮫、鰻、鯊等最佳,高質量的魚卷,入口柔潤清脆,咀嚼時齒頰留香,既沒見魚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種特有的清鮮滋味。崇武人出外探親訪友,喜歡帶上他們的特產魚卷,表達心意。
  •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閩南潤餅菜,一口咬盡閩南風味
    潤餅菜,是中國閩南地區、潮汕地區,及臺灣地區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也是閩南人從小吃到大的食物之一。 潤餅菜的特點是清脆爽口,鹹甜適中。包的過程也與吃北京烤鴨極其相似,但是潤餅的口感更加多樣。
  • 就這幾道廈門風味小吃,他一做就是30多年
    包廂、卡座、陽臺、大廳,什麼樣的用餐方式都有,中餐、茶點、小吃,想吃的品類這裡都有。而我要介紹的是這裡赫赫有名的風味菜。鷺江賓館的風味菜由經驗老練的大廚主管,在鷺江賓館已30多年有餘,一代傳承的味道,讓他們家的風味菜更加正宗好吃。鷺江的風味菜,幾乎都是現做現賣的,很多點心甚至都是手工製作而成,工藝非常講究。
  • 品味泉州風味小吃 領略泉州煙火氣
    風味小吃泉州風味小吃是閩南菜系流派中重要的一員,是閩派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泉州風味小吃同業公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泉州特色風味小吃品種繁多,據統計,泉州有文字記載的地方特色小吃就有140多種。代表性的有土筍凍、面線糊、洪瀨雞爪、捆蹄、安海菜粿、英都麻糬、海蠣煎、嫩餅菜、肉粽、炒湖頭米粉、花生仁湯、八寶芋泥、雞卷……記者請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元老級註冊中國烹飪大師、閩菜泰鬥程振芳,泉州風味小吃同業公會有關負責人等為中外賓朋推薦一些有代表性的泉州風味小吃,由於版面有限,不免掛一漏萬,就像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理事洪泓說的:「領略泉州煙火氣,你就要深深地咬上一口
  • 閩南傳統風味小吃 | 泉州水丸、泉州潤餅皮
    泉州水丸以魚肉為主要製作食材,是閩南地區傳統的風味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閩南語「丸」與「圓」同音,具有圓滿、圓融的寓意,因此成為閩南民間祭祀禮敬場合常用的食物,具有泉州民俗學研究的價值。▲視頻戳這裡,快來圍觀吧▲泉州水丸製作步驟:1、精選新鮮鯊魚(海魚),洗淨去頭去骨,刮魚泥,裝碗備用2、準備鹽,糖,味精,地瓜粉,清水3、在魚泥中加入少量清水、鹽、味精、糖,攪拌約四十分鐘至魚泥有粘性(若魚泥過幹,可適當加入清水),加入地瓜粉
  • 《舌尖上的中國3》來閩南探班?綠島為閩南美食代言
    小寬是《舌尖上的中國》在閩南的味覺探子,是總導演陳曉卿的飯搭子。他遊至閩南,在石獅綠島酒店吃到了一碗蘿蔔飯,從此,這碗蘿蔔飯無數次出現在他的筆下。  「出品這款蘿蔔飯的餐廳是石獅的綠島餐廳。這是石獅最著名的餐廳,幾十年來一直以食材講究用心聞名。
  • 石獅這攤海蠣煎,老闆很「拽」,海蠣煎也很「拽」!
    「老闆,要一份海蠣煎!「 要說石獅的海蠣煎,幾乎無人不知的就是「福記」了。 海蠣每天一早是從東石來的,洗乾淨擺在攤子前,一看就很飽滿新鮮。
  • 讓老石獅人回味不窮的這些美食 你品嘗過哪些?
    市民林先生說起清珍飯店裡的餐具,是富有閩南特色、畫著公雞圖案的「雞公碗」。清珍飯店主營石獅風味大眾飲食,深受人們歡迎。­  在石獅人眼中,清珍是當時最「高大上」的飯店,承載著許多人家三代人的舌尖記憶。市民小陳說:「當時流行去中百相親,看完對象後,媒人趁機了解雙方的意思,若雙方都對上眼,便相約到清珍去吃一頓。」長久以來,清珍飯店裡人來人往,菜餚飄香,也留下了許多人的相親記憶。
  • 一道特色海蠣煎,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海鮮裡的絕品!
    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樣喜歡吃各種美味小吃呢?那提到小吃,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閩南小吃吧!在閩南有各種各樣的特色風味小吃,閩南當地人歷來特別講究飲食方面,而且在飲食上還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閩南小吃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還產生了各種歷史典故和佳話。閩南小吃具有鮮、香、淡的特點,不僅注重各種口味,而且還十分注重營養,尤其在色香味上可謂是一絕。
  • 和你去泉州赴一場美食約會,盤點那些具有閩南特色的可口小吃
    燒肉粽燒肉粽是閩南著名小吃,每個地區的粽子口味都各有特色,而燒肉粽的靈魂就在於,糯米的製作,與粽子中的用料。肉粽米需要經過浸泡與翻炒,其中粽子可根據口味加入五花肉,蝦米,香菇,鹹蛋黃,板慄,口感無敵,而且吃過便十分難忘。2.
  • 感受閩南風土人情,品嘗美味小吃,盡覽當地美景!
    美食小吃說到這裡一定會讓許多旅途中的吃貨大流口水,福建小吃品種繁多是中國漢族特色小吃的一部分,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中原人南下和閩越族融合所形成的飲食文化。到福建一定不能錯過的小吃:七星魚丸、扁肉燕、棒棒雞、土筍凍、鼎邊糊、光餅、海蠣煎、沙茶麵……七星魚丸具有色澤潔白,有彈性而不膩,餡香而松,口味清甜爽滑等特點,久負盛名。扁肉燕是福州傳統的漢族小吃之一,據說這道菜還有一個典故,有平安吉祥的喻意,因此在本地節日和婚宴上必不可少一道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