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得到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為童年時期,正是塑造三觀和性格的時期。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外場時經常會很害羞,認生,其實這是正常現象。但是有些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變得開朗起來,有些孩子卻會變得更加害羞和認生,其實這些都和家庭教育離不開。
迴避型人格有四種比較常見的表現
第一,拒絕與不熟悉的人相處,喜歡獨處
大部分迴避型人格的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他們並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或者害怕與人相處,由此開始拒絕所有不熟悉的人。他們的獨處,一半是因為自己喜歡,一半是因為不得不選擇獨處。
第二,喜歡逃避
其實這一點和第一點是差不多的,因為迴避型人格的孩子不懂得如何正確的與人相處,所以他們會選擇直接逃避這種接觸。這個類型的孩子,一旦遇到自己不喜歡或者不會做的事情,就會選擇躲進自己的避風港。
第三,玻璃心
迴避型人格的孩子不僅不懂得與人相處,也不懂得與自己相處。他們經受挫折的能力太弱,以至於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如果自己的付出被無視,就會想要放棄,縮回自己的小世界。
第四,沒有安全感,極度自卑
很多迴避型人格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共同點,那就是沒有安全感。在這類孩子的心中,即使是父母親人都不能得到全部的信任。但是這並不是因為孩子過於自大,相反的,是因為孩子過於自卑。
他們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以至於在面對別人的好意時,心中反而會產生疑惑和惶恐,害怕對方的好意只是一時的,所以總是遲遲不敢接受。
有些孩子有良好正確的家庭教育,所以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的性格也慢慢開始變化。有些孩子卻在這個重要的時間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和引導,最後內向害羞的性格完全轉化成迴避型人格。
特別是在青年少時期,如果在這個階段,孩子害羞認生的性格還沒有改變的話,孩子極有可能形成迴避型人格。而形成這樣性格的原因,也少不了錯誤的家庭教育。
錯誤的家庭教育,使得孩子形成「迴避型人格」。當然!家長也不需要太過於緊張,正確的教育就足以讓孩子慢慢改變,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給予孩子足夠安全感
安全感到底有多重要,相信不用多說了,即使是一個成年人也同樣需要足夠的安全感,更不要說是心智還並不成熟的孩子。
2,不要老是拒絕孩子的需求
在孩子鼓起勇氣向家長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家長應該認真地傾聽,而不是一味地使用自己的年齡優勢,拒絕孩子的要求。
3,適當的給予孩子肯定
適當的誇獎可以使人更加自信,這個道理對成年人來說同樣適用,對於孩子來說就更是如此。孩子常常被肯定,才會更加自信,面對外人的時候,才能時刻抬起自己的頭。
收起成年人的驕傲,給孩子以尊重
現在很多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想的總是太過於簡單,教育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並不是什麼都不用做,孩子就會朝著你想要的方向去發展的。想要好好地教育孩子,家長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收起你作為成年人的驕傲,不要把孩子不當一回事。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只要多一點點的換位思考,在說出每一句話之前都好好地想一想,不要動不動就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可以隨意地對待。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有些時候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有些時候甚至會影響到孩子,對下一代的教育方式。
更多關於早教和育兒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關注紐哈頓國際早教,我們會及時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互動,轉發關注,點讚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