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公司衛生間擠母乳 「奶瓶媽媽」委屈又尷尬

2020-12-20 東南網廈門頻道

  鼓勵支持母乳餵養還需要社會更多關注。(資料圖片)

廈門晚報訊(記者 吳笛)寶寶還在吃奶,但是媽媽要上班怎麼辦?只能背著擠奶器和瓶瓶罐罐來上班,找個空當把奶擠出來裝在奶瓶裡下班後帶回家。這群職場女性被稱為「奶瓶媽媽」。

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堅持母乳餵養的職場女性應該得到社會應有的關注。她們面臨的尷尬拷問著企業人性化管理。

【奶媽故事】

倉庫擠奶

剛解開衣服男同事就進來拿東西

這周,李女士就要退出「奶瓶媽媽」的隊伍了。她的寶寶已經母乳餵養14個月,她也當了10個月「奶瓶媽媽」。說起這段經歷,她用「一把辛酸淚」來形容。

在我市一家金融機構工作的她,休完4個月產假後重返工作崗位,公司依據相關法律給她的「特權」是可以提前一小時下班。不過,由於工作原因,平時加班是常態,對李女士來說要提前下班是不可能的,「特權」能落實到位的也只是可以準時下班。

李女士說,雖然提早下班不可能,但不用加班已經很滿足了,至少可以準時回家餵奶,不會讓寶寶餓得哇哇大哭。

吸奶器、冰格、冰袋、防溢乳墊,加上各種配件,李女士隨身攜帶的背包足有十幾斤重。每天背著這個大包上下班,瘦弱的她有些吃不消了,後來她只能再買一個包放在家裡,這樣有些配件就不用天天帶去公司了。

看看這些裝備,就知道擠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公司沒有專門的母嬰哺乳室,對李女士來說,找個合適的地方擠奶最難。四處尋找,她在倉庫找到一間存放貨物的小黑屋。小黑屋裡沒有燈,每次擠奶她都要帶上檯燈。

有幾次,她剛解開衣服擠奶,有同事來拿東西。如果是女同事還好,遇到男同事她就得手忙腳亂地穿衣服。後來同事們都知道她在倉庫擠奶,需要拿東西就都讓女同事來。就這樣,每天兩次到小黑屋擠奶,她堅持了10個月。

為什麼不向公司申請哺乳室呢?李女士說,別的同事都是這麼過來的,自己克服一下也就過來了。

【廁所擠奶】

冬天凍得發抖,最後乾脆辭職

王衛和兒子。 吳笛 攝

  「奶瓶媽媽」必備的背包。(資料圖片)

王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母愛10平方活動特別推廣者、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也是福建省目前唯一的一名哺乳輔導。她的兒子已經5歲了,剛出生時因為患新生兒肺出血,出生兩個小時就送去搶救,還下了病危通知書。

寶寶不在身邊,王衛只能每隔兩三個小時把奶吸出來,一次大約10毫升,每天去醫院送兩次奶。寶寶脫離危險回到她的懷抱時,母子已經分別了11天。在母乳餵養中遇到諸多困難的她,得到了國際母乳會的幫助,正是這次接觸,促使她走上了母乳餵養公益推廣的路。

回歸職場後,王衛也成了「奶瓶媽媽」。公司沒有哺乳室,她找來找去,最後選擇在女廁所擠奶。每層樓有兩間女廁所,有一次她正在其中一間擠奶,另一間有人在上大號,為了保持空氣流通她打開了窗戶。當時正是寒冬,北風一吹,脫了衣服的王衛凍得瑟瑟發抖,那一刻的委屈讓她刻骨銘心。

王衛發現,很多同事對母乳餵養不太了解,所以沒人倡議設哺乳室也就不奇怪了。有一天她正在衛生間擠奶,同事敲門,她胸前掛著擠奶器就開了門。同事嚇了一跳,問這是幹什麼。王衛說擠奶,同事好奇:擠什麼奶?

擠一瓶奶,得花十幾分鐘。有一次好不容易擠了滿滿一瓶,她準備倒進儲奶袋時,不小心碰翻了瓶子。剛擠出的奶一滴不剩,讓她心疼得要命,更難過的是兒子的一頓「飯」就這麼沒了。

做了幾個月「奶瓶媽媽」,她終於下決心辭了職。王衛說,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工作可以再找,但屬於媽媽和寶寶的哺乳親密時光很短暫。

相關焦點

  • 哺乳尷尬!長沙職場新媽媽無奈躲在衛生間擠奶
    漫畫/餘寧山  記者 唐江澎 匡春林 實習生 姜婷  上班後只能躲在衛生間或會議室擠奶,白天上班晚上堅持哺乳精力難以兼顧……對於新媽媽而言,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連日來,記者針對長沙市職場新媽媽的哺乳情況進行調查時發現,許多媽媽表示苦不堪言,並稱經常遭遇尷尬。  媽媽經歷  堅持哺乳體味各種辛苦和尷尬  去年9月,莉莉(化名)有了自己的寶寶小可。莉莉送給孩子兩樣最珍貴的禮物——自然分娩和母乳餵養。
  • [媽媽吐槽團]背奶媽媽的痛 躲衛生間擠奶好心酸
    背奶的艱辛只有媽媽們自己知道,什麼躲在衛生間吸奶、領導覺得耽誤工作而發火……,很多媽媽都經歷過。但是,為了寶寶,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今天,蔻蔻就和大家說說背奶媽媽的痛與樂。1、寶媽「向日葵向太陽」吐槽:公司沒有母乳室 躲衛生間擠奶我在一家小公司,壓根沒有母乳室。我只能帶著裝備去衛生間吸奶。
  • 中國背奶媽媽:為堅持母乳餵養忍受巨痛,有人躲公司衛生間擠奶
    《2019職場新媽生存現狀白皮書》數據顯示:91.78%的媽媽在重返職場後會選擇以背奶的方式繼續母乳餵養之旅。03 在廁所擠的奶,我不想要早上7點,李青餵完寶寶,帶上背奶包,裡面裝著藍冰、儲奶袋、奶瓶、吸奶器,擠上地鐵,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上午11點,李青瞅準有個小會議室空著,趕緊帶上工具開始擠奶。
  • 520母乳餵養日 一起做個快樂的背奶媽媽
    尤其對於職場媽媽來說,工作壓力大,時間緊迫,還要面臨哺乳環境的影響。職場媽媽如何堅持母乳餵養,做一個健康快樂的背奶媽媽?找個私密吸奶的地方由於並不是所有工作單位都能提供較好的擠奶場所,作為職場人的背奶媽媽們總是遭遇不少尷尬。
  • 背奶媽媽有多苦?衛生間、地下室、庫房都有她們的身影!
    新媽媽正常的產假也就4個來月,娃還在嗷嗷待哺,雖然妞妞媽很想親自哺乳,但是一想到下個月就要重返職場了,妞妞媽不得不提前一個月開始了上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為了讓孩子儘快適應奶嘴,她提前一個月開始用吸奶器將奶水吸出來,再用奶瓶喂。
  • 37°母愛—致敬每一位堅持母乳餵養的職場媽媽
    這是篇新聞圖集,照片中的幾位主人公都是特別普通的職場媽媽,而照片中的幾位背奶族媽媽讓人特別動容的是:即使身在職場,她們也竭盡所能找一個合適的地方為自己的寶寶擠奶,不管環境多尷尬都始終堅持母乳餵養。在這篇圖片新聞的背後,無意看到記者手記,沒想到做這個專題新聞的攝影記者張悅也是一位背奶族媽媽,她說:「有一天,在外採訪,奶漲得厲害,趁著同事下車吃午飯的時間,就躲在車上為孩子吸奶,這一過程需要耗費半個多小時。半個多小時後,同事們吃完飯,陸續回到車中,我不得不慌忙地收好奶瓶,整理好衣衫,繼續趕往下一個採訪地點。那一天,直到下午五點多,我才吃上東西。」
  • 職場女性哺乳尷尬:單位沒配備哺乳室 躲廁所擠奶
    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記者調查發現,隨著母乳餵養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新晉「80」「90」後媽媽加入到母乳餵養的大軍中,甚至在重返職場後,當起了「背奶」媽媽(利用工作間隙存儲母乳,下班後帶回家餵寶寶的職業女性)。但現實情況是,「背奶族」卻時時遭遇著尷尬。
  • 同樣是母乳餵養,媽媽親自餵好,還是用奶瓶餵好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媽媽們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所以就會千方百計增加乳汁,進行母乳餵養,大多數媽媽也會選擇親自餵養,但是有些特殊情況,或者媽媽投入事業,不方便餵養母乳的,有人會選擇把母乳擠出來了,用奶瓶餵養。是媽媽親自好,還是用奶瓶餵養好?
  • 「深度好文」母乳媽媽必看,母乳該如何正確保存、解凍、加熱?
    如果寶寶不喝奶瓶該怎麼辦?吃不完的母乳應該如何處理?擠奶、背奶怎樣才能更輕鬆?母乳家庭裡有哪些容易忽略的誤區?這裡,布穀媽媽就來講講母乳餵養中存奶、熱奶、擠奶、吃奶四大關鍵問題。此外,媽媽們也會發現,自己擠出來的母乳的顏色每天會有不同,這是因為母乳顏色的變化與媽媽的飲食有關,通常是正常現象,也無須擔心。但如果儲存過的母乳,從冰箱拿出來時發現顏色有變化,很有可能就是變質了,就不要給寶寶吃了。
  • 餵母乳被指責,新手媽媽委屈落淚,旁觀者:你不是餵奶長大的嗎?
    又覺得自己不能得到別人的諒解,心裡很委屈。仿佛是她的委屈被別人聽到了,一個坐在到同側的人說:「你不是餵奶長大的嗎?多體諒一點不好嗎?」就因為這一句話,瞬間點燃了她對面人的火氣,兩人開始了言語上的矛盾。看著兩人愈來愈有肢體衝突的傾向,小麗說:你們別吵了,這一站我下車。
  • 用奶瓶餵孩子母乳到底好不好?看看這些建議
    大多數媽媽都是職場女性,往往在寶寶出生後4-5個月後就需要回到工作崗位上。為了給寶寶充足的營養,很多媽媽都不忍心斷奶,選擇加入「背奶族」的行列。在每個媽媽心中,母乳不僅是寶寶的「口糧」,也承載著媽媽滿滿的愛,只要寶寶健康成長,媽媽就心滿意足。中國營養協會也建議:媽媽應該堅持純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
  • 母乳媽媽是採用親餵還是「奶瓶餵」?「容器」不同,區別顯而易見
    母乳餵養的好處被越來越多的寶媽所認識到,但同樣是母乳媽媽,採用的方式也有兩種。一種是親喂,抱起寶寶直接餵養;一種是先將奶水擠出,然後用奶瓶餵寶寶。「不就是看重母乳的營養成分嗎?母乳都是一樣的,怎麼餵還有區別嗎?」一位寶媽發出如此疑問,這裡可以明確地告訴各位寶媽,的確有區別,而且顯而易見!
  • 「背奶媽媽」全攻略,純經驗、乾貨,請收藏
    產假結束後,每一個媽媽都要面臨家庭和工作的抉擇。背奶媽媽是一個溫暖又無奈的職業,為了工作不得不重返職場,為了孩子的口糧,不得不成為無數背奶媽媽中的一員;日常的吸奶場所,從儲藏間到辦公室,偶爾還需要躲在廁所。分享一下我的背奶心得,給新手媽媽一個參考,希望能幫到即將重返職場的你。
  • 奶瓶換下了母乳,寶也就斷奶了
    當寶寶開始吃母乳和配方奶之外的東西時,這斷奶啊,也就開始了。嗯,這個時候,奶瓶作為主角早就等著出場了。對於平時比較少接觸奶瓶的寶,麻麻用奶瓶來餵他配方奶或擠出的母乳時,別指望小傢伙能馬上接受。小南再潑一盆冷水,最開始的幾次,小傢伙一看遞過奶瓶的人是麻麻,很可能完全拒絕哦。 這是為啥?
  • 母乳親餵和奶瓶餵養,有什麼區別?
    母乳親餵和奶瓶餵養區別很大,母乳親餵比奶瓶餵養要好很多。分享一下我的案例:我兒子剛出生的時候也是用奶瓶餵養的。因為孩子太小,吃奶對他來說太費勁了,經常是吸了幾分鐘沒吃飽就睡著了,然後睡了大概半個小時又餓了。
  • 哺乳媽媽餵奶遇三重尷尬 哺乳時間形同虛設
    記者實際調查發現,很多新媽媽其實都熱衷於母乳餵養,但上班後無法保證哺乳時間,辦公樓裡沒有擠奶室需要在衛生間打遊擊,公共場所大都沒有餵奶室,媽媽們堅持母乳餵養需克服多重困難。  尷尬一:1小時哺乳成擺設  隨著母乳餵養知識的普及以及問題奶粉事件的發生,越來越多的「80後」媽媽自願選擇母乳餵養的哺育方式。
  • 母乳餵養的那些尷尬事,這件事很多媽媽都不好意思說,太尷尬了
    公共場合哺乳作為母乳媽媽,在公共場合哺乳是躲不過去的一個坎。前段時間北京西單地鐵站出現了一副大海報,簡單的寫了兩句話:「媽媽你為什麼躲在這麼狹小的角落裡餵我?」「寶貝,你不要害怕,媽媽會努力找到屬於你的小食堂」。把公共場合哺乳的問題再一次推到了大家的面前,吸引了很多人駐足圍觀。
  • 這一份背奶媽媽指南,讓你上班和母乳餵養兩不誤
    有些媽媽生完寶寶後,為了更好的照顧寶寶,放棄了工作,這群人叫全職媽媽。U還有一些媽媽生完寶寶後,重返職場打拼,但為了給寶寶更好的營養,堅持母乳,這個群人叫背奶媽媽。背奶媽媽,指的是女性生完娃以後,回到工作崗位,仍然堅持母乳餵養,把吸奶器、儲奶器具帶到公司,利用工作間隙到處找地方,衛生間、茶水間、甚至辦公桌底下,給寶寶擠奶,可能還會遭遇別人異樣的眼光、遇到男同事的尷尬。 走過背奶這條路的媽媽,都有難言的心酸歷程。 「吸一次要二十分鐘到半小時,工作忙的時候根本抽不出時間去吸奶。」
  • 母乳餵養2.5年媽媽自述:母乳雖好,除了有奶餵要解決的問題很多
    3、母乳餵養有利於產後媽媽身體的恢復,還有助於產後媽媽減肥。4、母乳餵養在方法上比較簡單快捷、方便、及時、衛生、奶水溫度適宜,減少了感染細菌的可能。有很多家庭需要依靠老人幫忙帶孩子,老人對母乳餵養的媽媽不諒解,會造成極大的婆媳矛盾,進而引發夫妻矛盾。比如媽媽要工作,背奶,老人不會加熱母乳,還會覺得清洗消毒太麻煩,矛盾不斷,媽媽既要工作還要背奶,下班回家還要照顧孩子,這樣身心透支的狀態,沒有幾個媽媽能堅持下去。
  • 母乳餵養2.5年媽媽自述:母乳雖好,除了有奶餵要解決的問題很多
    母乳餵養的這些好處,是配方奶不具有的。1、母乳餵養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讓孩子少生病。2、母乳餵養可以增強母嬰感悟,增加嬰兒的安全感,有利於成年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3、母乳餵養有利於產後媽媽身體的恢復,還有助於產後媽媽減肥。4、母乳餵養在方法上比較簡單快捷、方便、及時、衛生、奶水溫度適宜,減少了感染細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