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陳棟 通訊員 葉倦
82歲高齡的魏阿婆,一個月前不慎被轎車撞飛,骨盆碎成了十幾塊,怎麼治?
不動手術阿婆沒希望重新走路,但如果做常規手術,創面大出血多,高齡老人肯定吃不消。這個看似難以解決的難題,卻因為準確運用微創手術,不僅出血量極少,而且僅用2個螺絲釘就讓阿婆可以重新坐起來了。
8旬老太遭遇車禍骨盆碎成十幾塊
9月,魏阿婆遭遇車禍,受傷十分嚴重,當場就失去意識,生命垂危。被送到台州中心醫院後,接診醫生給的診斷很長——創傷性休克,骨盆骨折:左骶骨翼骨折、左恥骨上下支骨折、左髖臼骨折,陣發性房顫,重度貧血,低蛋白血症。
每個都是非常嚴重的情況。
幸運的是經過搶救,阿婆逐漸恢復神智,生命體徵也逐步平穩。情況好轉後,老太太被送到骨科繼續治療——她的骨盆骨折還需要修復。
阿婆心臟的情況很不好,房顫經常發作,每分鐘心跳最高達180多次,隨時有心臟驟停和腦中風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傳統的骨科手術修復骨折,風險極高。因為傳統手術需要開大刀,將阿婆碎裂的骨盆復位,然後再用鋼板固定,手術創傷大,手術當中出血量也會很大,風險極高。
保守治療可行麼?醫生們分析後,給出的答案也是不行。保守治療的話,阿婆至少需要臥床1個多月。臥床一個多月,高齡患者長期臥床會有很高的風險,很容易出現肺部感染、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這些風險都可能是致命的。
用兩個螺絲釘拼回支離破碎的骨盆
10月15日,經過半個月的調養,魏阿婆的身體狀況已經好轉了很多,達到接受手術的標準。
考慮到阿婆的特殊情況,骨科組織了科室討論,專家丁凌志和同事們經過詳細討論後,為阿婆量身定製了一個微創治療手術方案——經皮螺釘固定術。
手術非常成功,耗時僅1小時左右。
主刀醫生把小的碎裂部分,小心翼翼一一復位。因為穿插巧妙準確,這碎成十幾塊的骨盆,最終用兩根釘子就成功連貫在了一起。據了解,這看似簡單的原理,實際上技術要求非常高,需要醫生對解剖結構非常熟悉,具有很豐富的經驗。
全套手術做下來,魏阿婆身上的出血量只有區區1毫升,連半個礦泉水瓶蓋都不到。
術後兩小時就能坐起來了
術後,阿婆身體狀態良好,全身上下只有2個1釐米不到的刀口。因此阿婆並沒有感到明顯的不適和疼痛。
術後不久,骨科專家丁凌志來指導老太太康復鍛鍊,讓她試著坐起來。聽到這話,阿婆自己和邊上的家人都吃驚不已:「不是開玩笑吧?剛做好手術就能坐起來了,這麼快?」
當阿婆在丁凌志的攙扶下順利地坐起來後,全家人都激動鼓掌。
丁凌志表示,以往人們在骨折之後大多是進行傳統開放手術,但傳統開放手術創傷大、恢復慢,尤其是年齡大,或者身體狀況較差的傷者甚至因為難以承受手術打擊而無法手術。相比傳統開放手術,骨折微創手術的創傷要小得多,恢復也更快,即便是年齡大、身體狀況較差的傷者也能承受,成為醫患雙方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