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楠媽媽今年4月諮詢過我,當時有人造謠說人大附中早培不續約了。我當時告訴她的消息是早培續約了。但她還是煎熬了3個月。
小楠起步晚,3年級才開始學奧數,這在當下普遍流行學前就開始學奧數的海澱區,屬於後知後覺。
好在小楠在媽媽的帶領,學習奧數的進度很快。現在五年級的小楠,已經考入了一些機構的高端班了,杯賽也獲得一等獎,但始終沒考入集訓隊,每次考試總是差了一兩道題的樣子。
尤其是小楠媽媽知道今年小升初,去年入過早培營的海澱區孩子,即便沒有關係(如後文所說的恩師通道)之類的,也有被人大附中分校錄取的成功例子之後,便更在意今年早培招生情況。
只是即便疫情再怎麼翻來覆去,早培招生通知一直沒公布,直到7月22日八中公布8少8素招生計劃之後,家長們期盼已久的人大附中早培招生通知也發布了。
小楠媽媽看完招生信息以後,並沒感到驚喜,反而是心裡更沒底了。
今年,人大附中網站多了一封致有志報名早培家長的公開信,詳情如下:
小楠媽媽看到這封信,以後她有幾點想不明白:
01.以前人大附中早培招生,從來沒出過這樣的信。今年為什麼要出這樣的信?
02.以往早培項目並不刻意強調智力超常因素。按公眾理解,智力是否超常去測智商就可以做到,這次為什麼要強調呢?
03.為什麼要強調1%-3%的概念?難道真的要重視智商測試嗎?
04.早培的相關培訓早就遍地開花,已經是舊聞了。針對這類事情,人大附中只在2013年發出過律師函性質的公文,要求某機構登報導歉,當然,那機構也是乖乖地登報導歉了。但公認真正培訓有效的主流奧數機構,在早培裡依然佔有極高的錄取率。
今年人大附為什麼又舊事重提?是受什麼刺激了嗎?
帶著這些疑問,小楠媽媽又找到我,希望我能給她一些現成答案。
可惜,我這裡也沒有。
對於今年人大附早培招生及未來走向,我分析如下:
01.當初我確認早培繼續辦,確實是有內部信息。並非憑空推測。
02.早培入營,對小升初能否被人系錄取影響巨大。2019年入營的海澱區優秀生大部分被提前錄取,即便沒有機構背景的也有成功案例。
因而,今年早培尤其能否通過復篩,將成為家長們激烈爭奪的升學項目。
03.與早培招生相關聯的,是從今年海澱小升初518大逆襲(相關信息,請在公眾號搜索框內自行查閱「陪伴小升初60天」系列,自行腦補,大意是六強在5月18日以後急速招優秀生。)
04.LLL[注]年紀大了,並非超人,早培招生事項還是校長主抓,LLL把關。
05.早培招生核心老師作用及在招生中的各自影響力,我不知道。
06.統上,被家長們公認有效的與早培關係密切的機構,多出自於北大數學院,並早已帶有資本背景,主要的是:高思、樸新(王書寧)、簡明(季民)、優才、傑睿、王進平以及納約的魏博宇。
自己孩子通過就讀的課外培訓機構著名老師(如北大出身的)的推薦從而被六強錄取,這種方式叫「恩師通道」。
恩師通道,在歷年早培的招生過程中,還是好使的。
但在2020年的小升初過程中,這些主流機構起的作用不明顯,恩師通道威力不如想像的那麼大。
因而在時間更為短促的2020年早培選拔中,什麼通道現在都不好說有比較大的把握。
小楠一直不是集訓隊成員,杯賽獎項也不突出。這讓小楠媽媽一直很著急。在過去幾年,像小楠這種情況能否入營,還要看孩子現場發揮,也就是俗稱的「靠天吃飯」。
這次早培從流程上看,時間緊,環節少,並且取消了入營,考試量顯然也要減少。拋開人為操控因素不提,成敗的偶然性更大。
2020年,無論升學風雲如何變化,能夠確認的一點便是:
LLL在中國教育界的地位,在海澱區已無人能撼動。
補充個插曲:
當初我得到早培繼續辦的消息時,同時得到的半公開消息則是今年沒有點招,統通搖號。但到後來6月份的時候,有家長透露了更深內幕,其實當時已經有一些內部人士認定統通搖號這事情就行不通。結果也是公眾所看到的那樣。
說到人大附中為什麼不直接採用智商測試作為篩選依據,有一些歷史故事。人大附中在過去幾年曾經兩次大規模採用神測方式先篩選學生,結果先篩掉了很多優秀生,招生效果都不成功。
今年繼續這麼做的可能性不大。
所謂面向智力超常兒童的說法,僅僅是官話而已,但會刺激眾多家長瘋狂去拉著自己家孩子測智商,智商高了就拿來作為申請早培的科學依據。
誇張嗎?這是將要發生的大概率事件。
很多智商測試機構早已經預約滿了。比如有家打著中科院旗號的智商測試機構,這幾年賺得盆滿缽滿。
早培招生,世人矚目,還將會有什麼奇葩事情發生,小楠媽媽和其他家長們都在拭目以待。
[注]LLL---請自行百度 「劉姥姥」。文中小楠是化名。
京城知名教育博主,微信公眾平臺「無言升學新講堂」創辦人。
公認育兒有成的爸爸典範,少時受木村久一思想影響,立意於子女的早期培養,並於生子之後付諸實踐。在陪孩子升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並樂於指導周圍家長,被家長們稱為「升學的指路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