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表彰曹德旺,為美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你怎麼看?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九度視頻

近日,美國俄亥俄州州長邁克·德萬恩(Mike DeWine)在位於代頓市的福耀美國公司,向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董事長曹德旺頒發表彰信,以表彰曹德旺對該州發展所作的傑出貢獻。表彰信透露,福耀集團在美投資,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刺激了當地經濟增長,對邁阿密河谷的發展產生了顯著影響。

曹德旺是一位人尊敬的實幹家,一心一意做企業,而且他一直很專注,幾十年來,雖然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目前福耀已成為奔馳、寶馬、賓利、奧迪、通用、克萊斯勒、大眾、豐田、本田、路虎等全球幾乎所有知名整車廠的供應商。

近些年來,福耀玻璃的營收與淨利潤也保持了持續的增長,2018年營收達到202.25億元,淨利潤達到41.2億元。

同時,福耀玻璃上市後一直在不斷地回饋投資者,上市以來累計分紅23次,累計分紅金額158.63億元,其中A股分紅138.14億元,港股分紅20.49億元。算得上是一家名副其實的良心公司。

但並沒有像其他企業家一樣盲目進行多元化,沒有去搞金融,玩網際網路,而是繼續深耕本行業做汽車玻璃,不斷鞏固福耀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

前幾年福耀玻璃到美國辦廠,去年還上了美國前總統策劃出品的紀錄片,在2014年的時候,福耀買下了通用汽車遺留在俄亥俄州莫蘭生產線所在地,花了約一年的時間,將這個舊生產線改建成為其在美國的第一個陣地,由於誕生了福耀美國公司。

說實話,福耀到美國辦廠確實是得到美國主流媒體肯定的,因為這可以為美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美國雖然是製造業大國,但近些年主要依賴技術專利和金融消費驅動經濟,製造業的優勢也是集中在軍工及高端裝備,在美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之際,就業是美國當前最為看中的。

除了福耀玻璃外,川普也在邀請富士康到美國辦廠,說明了美國對製造業回流的渴望,川普上臺後還推動了大規模的減稅計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針對製造業,這本身和川普「重塑製造業」的目標是相吻合的。

對福耀玻璃而言,美國就全球第二大的汽車市場,對汽車玻璃的需求比較大,本身可以為福耀玻璃充分的市場需求,而將工廠設在美國,如果我們從成本上來看的話,美國的人工成本肯定是比國內要高的,工人生產效率低於國內,但製造汽車玻璃需要的原材料美國成本更低,而且美國使用天然氣和工業用電成本也更低,可以有效地彌補人工成本壓力。

而且,把工廠設在美國,可以減少大量運輸成本,美國工廠的產品賣給美國,可以降低很大的成本。經過幾年的發展,福耀美國近三年營收出現了大幅增長,而淨利潤也成功地實現了扭虧為盈。

福耀玻璃在美國辦廠,現在看來對雙方確實都是雙贏的。

對美國而言,一方面可以穩定當地的稅收,在當年通用汽車離開時,當地政府損失了巨大的稅收來源,福耀玻璃美國工廠規模不斷做大,可以為當地政府帶來穩定的稅收。

另一方面,可以幫助美國解決就業問題,莫瑞恩市政府承諾從第三年開始,每年支付20萬美元補償金給福耀,五年至少補償100萬-180萬美元,僱傭員工越多補償額越高。俄亥俄州政府則承諾,達到僱傭美國當地員工1500人以上,五年內至少補償1300萬-1500萬美元給福耀。同樣僱傭人數越多,補償金額越高。

對福耀玻璃而言,可以擴大產能,進一步打開新的市場,進一步做大規模,鞏固自己的行業龍頭地位。同時,可以對為未來進一步國際化積累經驗,在美國工廠成功扭虧為盈步入正軌後,可以預見的是,福耀玻璃國際化會提速,未來會將美國工廠的經驗向其他國家推廣,比如開設德國工廠。

來源:財經宋建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曹德旺去美國投資開廠?你怎麼看?
    當然,曹德旺也是國內各大財經媒體的網紅,頻頻出現在各大財經媒體,很多人都喜歡曹德旺的言論。曹德旺最讓人留下深刻記憶的有兩件事情:一個是,作為企業家,他是憑業績成就了自己的輝煌;自辦廠以來,他「沒送過一盒月餅」,這種以人格做事的做派,為廣大網友所讚賞。
  • 紀錄片大火 現實中曹德旺的美國工廠怎麼樣了
    在曹德旺確定投資意向之後,美國地方政府的稅收與補貼政策給予了福耀極大的利好,當地甚至將工廠前方的道路都改名為「福耀大道」,對新工廠的到來寄予厚望。曹德旺在美國辦工廠的事吸引了導演史蒂文·博格納爾和朱莉婭·賴克特。他們是代頓本地人,長期關注當地工業退潮和勞資關係等議題,曾跟蹤拍攝了通用汽車俄亥俄州代頓工廠倒閉關門的過程。
  • 曹德旺講述《美國工廠》背後故事
    從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歷時近3年時間、拍攝長達1200多個小時的《美國工廠》,講述中國企業福耀玻璃在美國建廠、為當地帶來就業的故事,反映了美國「鐵鏽地帶」的經濟困境,折射了中美兩國之間的文化鴻溝。
  • 曹德旺:在美國開工廠並不容易
    不僅如此,當地還有一條路也被命名為「福耀大街」,因為福耀工廠的成立,將為當地帶來數千個工作機會。去美國建玻璃廠和所有選擇出海的公司一樣,能否與當地文化融合是一個永遠無法迴避的問題。福耀面臨的困惑、不解和選擇,其他公司也會面臨,只是恰好有一部攝像機,記錄下這一過程,才讓我們有機會一窺曹德旺如何在美國站穩腳跟。這部攝像機出現的地點包括:工廠、宿舍、食堂、員工聚會、福耀中國工廠、專用飛機,甚至管理層機密的內部裁員討論……如此大的自由度簡直是創作者的天堂。
  • 獨家專訪曹德旺:美國的工會制度已經不適合製造業發展
    新京報:你第一次看完《美國工廠》什麼感受? 曹德旺:我的管理層跟我一起去看,他們嚇得不行,擔心紀錄片會引起工會的糾紛,還有人說曹總太善良,被美國人利用了。我後來跟他講,你過度解讀了,你看不懂它在講什麼。
  • 曹德旺主演,歐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獲奧斯卡獎的背後
    今天,是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進行頒獎禮的日子,《美國工廠》喜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而該紀錄片男主角的正是被稱為」中國首善「的曹德旺。01.《美國工廠》紀錄片的起源曹德旺被網友戲稱為今年唯一入圍奧斯卡的中國人。據他本人透露,拍攝時間長達4年半,從美國到中國,資料片長可放1320小時,之後被剪成115分鐘。
  • 提供就業也是做慈善——觀《美國工廠》有感
    這次利用度假的時間看前段很火的《美國工廠》紀錄片,算是補課了。這部片可以探討的內容真的挺多。影片中有一段中國團隊負責人數落美國人,說得美國人都抬不起頭來:你(美國員工)一個月放8天假,周末都有假,一天8小時,已經很爽了。這些工人(中國員工)一個月只休息1-2天。……(美國員工)8小時算100美金吧,中國有句古話說,你拿多少錢做多少事,要對得起這份錢嘛。我覺得說到點上了。
  • 奈飛紀錄片《美國工廠》聚焦福耀工廠 來聽聽曹德旺自己怎麼說
    最近奈飛(Netflix)公司的一部紀錄片《美國工廠》在國內刷屏。標題名為「美國工廠」,但實際聚焦的卻是美國福耀工廠的中國主人——玻璃大王曹德旺。中國人到美國做了老闆,同時帶去的還有中國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式,被中國人管的美國工人能接受嗎?博弈也就發生了。
  • 中國民營大佬曹德旺「跑路」美國背後:稅收負擔太高
    圖為曹德旺(資料圖)今天早上起,一則消息就在朋友圈刷屏:中國民營企業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投資6億美元在美國莫瑞恩建造的汽車玻璃廠正式投產。稅負遠 看李嘉誠,近看曹德旺,投資海外在企業家圈子裡比比皆是:山東太陽紙業將投資超過10億至13億美元在美國阿肯色州建廠,中國天源紡織也將投資2000萬 美元在阿肯色州設立服裝製造廠……和川普所言中國「偷走了美國的工作機會」不同,曹德旺此次從通用手中低價收購的廢棄工廠,滿負荷狀態下能給當地提供 2500個工作崗位。企業家們為什麼紛紛往外跑?
  • 因為《美國工廠》又火了一次的曹德旺,這麼看待中美「信任赤字」
    滿意《美國工廠》,每個人能看到不同的世界隨著由歐巴馬夫婦擔任製片人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的播放,曹德旺和他的美國工廠引發了國內外的熱議。這部歷時四年多的紀錄片記錄了曹德旺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開辦工廠,遭遇了一系列由文化和制度差異引發的衝突。
  • 勞動·創造·奮鬥——青春勵志故事:曹德旺
    林坤也是曹德旺所資助的上千名學生中,和曹德旺如此當面交流的第一人。曹德旺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施恩不圖報。如果你接受別人的幫助,你永遠要記住;你做過的好事不要總記在心上。你幫助別人的事情,隨時都可以忘記。這是做好人的一個標準。」 「當時家裡窮到每天只能吃兩餐」曹德旺的身世充滿了傳奇色彩。
  • 《美國工廠》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曹德旺:我認真的看了三遍,客觀...
    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600660,股吧)《美國工廠》,晉身美國電影的最高殿堂。   去年一部好萊塢紀錄片《美國工廠》,讓福耀玻璃位處美國的玻璃工廠,以及福耀掌門人曹德旺進入高光時刻。影片內中美企業管理的差異,文化的衝突,讓觀片後引發的輿論熱潮在中美兩國間久未平息。
  • 歐巴馬夫婦+曹德旺,這部電影《美國工廠》自帶流量就火了!
    近日,由歐巴馬夫婦旗下影視製作公司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在奈飛推出,引發了觀眾們的熱議,在豆瓣電影這部影片的評分也高達8.5分。紀錄片《美國工廠》講述了普通工人在全球化中的悲歡生活——2016年10月福耀玻璃在美國中西部俄亥俄州的代頓市投產,福耀的到來當地帶去大量工作崗位,給他們帶來了希望,但隨著兩國不同企業文化差異日漸明顯,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衝擊。長期居住在鎮上的紀錄片導演史蒂文·博格納爾和朱莉婭·賴克特夫婦用攝像機記錄了這一切。
  • 曹德旺在美國投資5億建廠,給員工開13美元時薪,為何被罵冷血
    有了目標,便要開始為之努力,在1976年的時候,曹德旺開始了真正的商業道路,起初曹德旺是在當地的一家玻璃廠做採購工作,即採購市場上較好的玻璃種類來生產銷售。除此之外,在曹德旺71歲的時候,因為看上了美國的市場,隨即花費5億美元將福耀玻璃的工廠建在了美國,並且僱傭了大量的美國工人,但這也帶來了許多的麻煩,中國的企業有著濃厚的中國式管理規定,講究的是工作的效率以及辛勤的勞作。
  • 白手起家的曹德旺,為什麼賺了錢往美國投資?本尊透露:投資划算
    在曹德旺的引導下,福耀集團經過了32年歲月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公司。福耀集團公司生產的玻璃,不僅僅用在國內的銷售上,就連國外的玻璃銷售佔比範圍也特別寬廣。說到曹德旺國外的玻璃銷售,很多人都會吐槽曹德旺的外國投資行為,白手起家的曹德旺在發達之後,為何不在國內投資而跑到國外投資呢?
  • 曹德旺跑了?曹德旺稱無心逃跑,但想給政府提個醒
    我認為我是正確的,警告中國人你一定要小心,要考慮如何提高國家競爭力的問題,不要整天拍馬屁、不著邊際的胡說八道。你這些問題不解決,那中國的這些企業都倒完了怎麼辦?我說話不是為自己說,只是說要注意美國的這方麵條件要比中國好。在那邊投資也發現這個問題。福耀製造的市場銷路65%在中國,我跑出去幹什麼呢。但不等於說不出去投資。因為你想變成全球公司,必須在國外投資。
  • 玻璃大王——曹德旺:警告兒女不退美國籍不得繼承百億遺產
    在一次採訪中他還有這麼一段話:「我跟美國人講,我把綠卡還給你,我不要了。」「如果兒女有意見不退美國國籍,以後就不能繼承我的財產。中國70%的汽車、全球25%的汽車,用的都是曹德旺公司的玻璃。曹德旺在自傳《心若菩提》中寫道:我的很多經商的理念與人生觀,都來自我的父親。「男人有沒有本事,並不在於看了多少書,關鍵要看做了什麼事,以及怎麼做事。」
  • 看奧斯卡紀錄片《美國工廠》
    前幾天看了奧斯卡得獎紀錄片《美國工廠》感觸很深,我覺得這部片子是在呼喚美國製造業的回歸。當然片子所反應的內涵很多,每個人的解讀也不同。曹德旺是我崇拜的偉大企業家,也是當代網紅。曹先生做了很多節目,我也看了好多。今天我想聊聊我的一些感想。
  • 謝謝你,曹德旺先生
    這部片子講的是中國玻璃大王,福耀創始人,富豪榜單常客曹德旺在美國投資建廠的故事。影片以2008年金融危機,通用汽車在俄亥俄州代頓工廠倒閉,整個社區陷入蕭條為背景。鏡頭緊接著轉到2015年,曹德旺在當地投資5億美元,在倒閉的廠子建立了一家汽車玻璃廠,並宣布僱傭當地2000名工人。看起來這是個雙贏的故事。
  • 曹德旺點評新能源汽車!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在騙補貼?
    美國有特斯拉,而我們則有蔚來汽車。說不好聽點,這年頭你要是不懂點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知識,那你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今日,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先生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看法在網絡上大火,曹德旺表示,新能源汽車本質上是電動車,有些企業稱其為新能源汽車無非是想拿補貼,但企業靠補貼是活不長久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這塊可能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泡沫,可能最後又會浪費很多錢,又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