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94歲離休老幹部每天學習超8小時,用150萬字讀書筆記,210本剪報...

2020-12-20 揚中新聞發布

「幹部可以離休,但終身學習不能休。我們作為老人,一定不能與新時代脫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初心就是認真學習,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啊!」

說這番話的老人,是原中共揚中市委黨校副校長高雲書,他94歲高齡,有著70多年黨齡。自1986年離休後,他每天在家堅持學習至少8小時,以理論學習為主,一年365天無一例外,至今已寫有30多本讀書筆記,至少150萬字,並完成210本剪報合集。

近日,記者採訪了這位已過耄耋之年的老人,耳聞目睹了他樂觀向上、學無止境的晚年生活。

200本筆記不嫌多,日習8小時還嫌少

1927年9月,高雲書出生在山東濰坊,49年解放後隨一批幹部到江南來,先是在句容縣委辦公室任秘書工作,1953年來到揚中,先後在揚中團縣委、宣傳部、三茅公社等處工作近40年,離退前是揚中市委黨校的副校長。

離休後,高雲書每天學習的時間不少於8小時,他家中訂閱了《中國老年報》《揚子晚報》《書法報》《中國剪報》等6種不同類別的報紙,以及《銀潮雜誌》《特別文摘》《時政選編》3種雜誌刊物,客廳的書柜上放著一摞摞學習筆記和剪貼本共計200多本,全部都用牛皮紙和膠帶粘牢保存,見過的人無不驚嘆佩服。

「我在山東時的老首長對我人生的影響很大,他是做地下工作的,整天在槍林彈雨中,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相比他而言,我每天讀點書看點報又有什麼呢?而且以前清官鄭板橋就是在我的老家濰坊做縣令,他全部財產只有一匹騾子和一大堆書。只有不停止地學習,才是人生的第一需要,是幹好工作的武器和法寶。」高雲書告訴記者,這就是他堅持學習的動力所在。

理論學習不放鬆,讀書筆記藏初心

高雲書的書桌不大,檢字表、雜誌報紙、舊書,還有一堆堆剪報將桌面擠滿,顯得有些雜亂。下午三點,他拿著剛送來的報紙坐下,開始做剪報工作。他先細讀了每篇文章,然後將自己需要的知識剪下來貼在本上。他把剪報本分成6大類:養生類、生活飲食類、時政類等,細緻入微。桌旁,是一本展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和一本寫滿了字的筆記本。

「這是市委老幹部局為每一位離休幹部建立的包含《黨章》等重要學習資料在內的政治學習檔案盒,這本習主席的思想學習綱要我看了兩遍,把我思考出來的感言寫在讀書筆記裡,後來又愛不釋手地把整個綱要抄了一遍。」

一旁書柜上,擺放著《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他不僅細讀每一篇文章,還在標題上或是文中重要句子和段落下面劃了直線、圈了點、做了標註。

「周恩來總理說過,人要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習主席也說過,我們黨靠學習創造了歷史,更要靠學習走向未來。這兩句話簡單深刻,讓我備受感動,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學習呢?」高雲書說。

4句箴言訴衷腸,學無止境是幸福

「有的報紙上字太小,他就用放大鏡邊看邊寫,經常學到很晚,整個人坐在書桌前一動不動,吃飯都喊不動,但全家人都很支持他,子女們受他影響,都很喜歡閱讀、書法。」高雲書的妻子朱默漪說。

高雲書如今四世同堂,子女在各領域都各有建樹。說起學習秘訣,他笑道:「秘訣倒沒有,但我悟出了4句學習真理:天天有盼頭,天天嘗甜頭,天天有收穫,天天有奔頭。每天盼著送報的人來,每天讀書看報就是一種幸福,每天收穫了一些新的知識後,每天就奔著新的一天去了。人生就是這樣,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事並為之堅持。」

如今,高雲書仍然含英咀華、筆耕不輟,他對生活學習的態度是永不褪色的精神禮讚。□ 楊蝶飛

相關焦點

  • 寫8萬字的讀書筆記怎麼就這麼難
    3月24日,有位自稱是陝師大的學生在網絡發帖求助,稱畢業前需交8萬字的讀書筆記。「我們都在忙著實習和找工作,哪有時間寫這個?」通過網絡諮詢,如果找人代寫,需要花費好幾千元的費用。記者證實,陝師大目前對本科生執行《大學生必讀書目成績考核辦法》中規定,學生在校期間,每學期選讀的書籍不少於2本,每讀完一種書,要認真撰寫不少於5000字的讀書筆記或小論文。
  • 筆記讀書法,超實用的讀書方法
    即使只記下這本書的作者、書名、閱讀時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堅持寫讀書筆記,這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讀書筆記就是你與書的對話。讀再多的書,如果不去主動思考輸出就相當於吃飯消化不良。1、作者在書中介紹了一個超實用筆記法:「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
  • 2014年市直離休幹部參觀學習活動方案
    離休幹部家屬陪同參觀活動每人交210元,費用自理(70周歲以上者交180元)。離休幹部單位工作人員每人交210元。,能夠適應外出參觀活動,離休幹部管理單位要把好老幹部健康狀況第一關,確保本次參觀活動的順利進行。
  • 60年堅持給本報投稿 剪報冊子有20多本 攝影師給94歲老通訊員拍...
    得知志願者們要來家裡拍照,袁立燦老人比往常早起1個小時,女兒袁小萍特地為他搭配了紅色毛衣和藍色格子圍巾。「爸爸這樣穿真精神!」袁小萍多年來一直在父母身邊照顧,特別是在父親高位截癱這18年來,每天寸步不離。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兩位老人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錯,袁小萍曾被武漢晚報社、武漢市老齡辦評為武漢市十大孝子(女)。
  • 陝師大要求學生畢業前交8萬字讀書筆記—新聞—科學網
    「眼看著就要畢業了,現在學校讓交好幾萬字的讀書筆記,我們都在忙著實習和找工作,哪有時間寫這個?」3月24日,自稱是陝師大的學生在網絡發帖求助,稱學校在畢業前需要交10萬字的讀書筆記。 25日上午,在陝西師範大學長安校區內,多名學生證實,陝師大目前對本科生執行《大學生必讀書目成績考核辦法》中規定,學生在校期間,每學期選讀的書籍不少於2本,每讀完一種書,要認真撰寫不少於5000字的讀書筆記或小論文。沒有完成讀書任務或畢業前考察成績為不合格的學生,不能畢業。一名學生算了一筆帳:「本科四年一共是8個學期,每學期2篇,算下來實際上是8萬字。」
  • 貴陽南明區委老幹部局走訪慰問抗戰離休幹部
    貴陽網訊 近日,南明區委老幹部局走訪慰問抗戰離休幹部,旨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銘記歷史,傳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當天,南明區委老幹部一行分別看望慰問了95歲的南明區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李捷、92歲的南明區委統戰部原副部長靳成、92歲的南明區婦幼保健醫院離休醫生陳繼聰及91歲的南明區民政局代管離休幹部李宗華,與老同志們一起共憶難忘烽火歲月,共話革命精神傳承。「老同志身體狀況怎麼樣?現在生活上是否有什麼困難?」
  • 大學生4年寫7本讀書心得近200萬字 求職屢失敗
    熊少毅捧著他7本厚厚的讀書筆記。大學期間專注讀書曾寫200萬字讀書筆記 自辦校園報 獨走尼泊爾卻因榮譽「單薄」求職屢遭失敗 不得已請學校為自己出具「實力證明」一封令人心酸的就業求助信「我是一名品學兼優的、不夠好的學生。
  • 花垣縣稅務局離休老幹部萬元特殊黨費謝黨恩
    新湖南客戶端7月2日訊(通訊員 全修忠)2019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國家稅務總局花垣縣稅務局92歲高齡的離休老幹部夏遠略自願向組織繳納特殊黨費一萬元,花垣縣稅務局特此舉行「初心 使命 傳承
  • 讀書筆記大全:怎樣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怎樣做讀書筆記 2013-08-22 11:32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石家莊市第六中學慰問離休老幹部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2020年9月2日下午,石家莊市第六中學黨總支書記兼校長王憲軍、副書記王宏銳、辦公室主任李冬輝等一行四人,來到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現年92歲的離休老幹部姚光弟家中
  • 老幹部處走訪慰問抗日戰爭時期離休幹部
    根據中辦、國辦關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活動有關通知和中組部電話通知要求及北京市委老幹部局要求,9月2日下午,老幹部處處長左正中與工作人員到家中看望抗日戰爭時期離休幹部李志。
  • 77歲老人自費出書 400頁 55萬字 全是格言警句
    昨天,江都77歲退休幹部丁文洪特地背著厚厚的三本書送至本報,這是由他花了兩年半時間,編著的55萬字《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語彙》。獨自編寫400頁書寫滿格言警句在書的前言後面一頁,印著「謹以此書獻給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建城2500周年」的文字。
  • 腦癱小夥用一根手指寫玄幻小說 9年敲出210萬字(圖)
    因為手指僵硬的原因,毛晗濤只能用右手的食指敲擊鍵盤,一分鐘只能敲出十多個字。  9年來,毛晗濤用這根食指敲擊了210萬字的玄幻小說,其中129萬字發表在小說網站上,收穫了1400元稿費。拿了稿費後的毛晗濤信心十足:「有人看我的小說,我就開心,我堅持寫小說一輩子。」  小毛是腦癱患者,更是一位自強不息的作者。他的夢想是寫出好看的故事,能夠養家、能收穫愛情。
  • 深圳三位離休老幹部踏上圓夢之旅
    文/圖 羊城派記者 郭起 通訊員 趙雅婷 鍾全「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想趁著我還能站起來的時候,到我們處的高鐵站看看」深圳鐵路公安處離休老幹部解吉文在接到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揚州"讀霸"3年讀書300餘本 寫足6萬字微博書評
    世界讀書日臨近,一個名為「滄海笑」的騰訊微博用戶引起了很多市民的注意。3年讀書300餘本,購書近2000冊的記錄,讓不少網友稱其為「讀霸」。這位「讀霸」將自己讀每一本書的書評全部發在騰訊微博上,3年來共計6萬餘字。
  • 「讀書就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寧波90歲老太太王蟾閨的書香生活
    報紙發布的是《中央關於十四五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文章的關鍵處都用波浪線標註出來,空白處有紅筆摘錄:我國具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批註者是90歲高齡的象山離休幹部王蟾閨。
  • 先進事跡材料範文:離休幹部事跡材料(5篇)
    他還利用自己擅長的攝影技術,組織帶領老幹部局、老年大學攝影愛好者聚焦**改革開放成果,用鏡頭向全區幹部群眾反映出**區日新月異的變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作品《豐收》等相繼獲得市區攝影大賽一等獎。在他的帶動下,區老幹部的活動有聲有色,多次獲得區委區政府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好評。**年初支部換屆,**品望所歸,高票當選為**區離休老幹部黨支部書記,他帶領著全區離休老幹部跨進一個新時代。
  • 衢州小夥成腦癱玄幻寫手:9年寫210萬字 把夢想寫進小說
    因為手指僵硬的原因,毛晗濤只能用右手的食指敲擊鍵盤,一分鐘只能敲出十多個字。­  9年來,毛晗濤用這根食指敲擊了210萬字的玄幻小說,其中129萬字發表在小說網站上,收穫了1400元稿費。拿了稿費後的毛晗濤信心十足:「有人看我的小說,我就開心,我堅持寫小說一輩子。」­  小毛是腦癱患者,更是一位自強不息的作者。他的夢想是寫出好看的故事,能夠養家、能收穫愛情。
  • 鄉城縣領導赴瀘定向離休老幹部許廣海同志發放「中國人民志願軍...
    鄉城縣領導赴瀘定向離休老幹部許廣海同志發放「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2020-10-25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象山90歲老太太王蟾閨的書香生活:「讀書就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報紙發布的是《中央關於十四五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文章的關鍵處都用波浪線標註出來,空白處有紅筆摘錄:我國具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批註者是90歲高齡的象山離休幹部王蟾閨。老太太告訴記者,離休25年來,她每天都要花一兩個小時讀書看報,摘抄做筆記;每天都堅持看新聞節目,看著國家和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她心情愉悅,渾身通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