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風颳了十多年,不少愛書人士對實體書店還是情有獨鍾。
為了吸引更多人走進書店,新華書店總店和科技巨頭阿里雲合作開出的智慧書店近日亮相,北京日報(ID: Beijing_Daily)記者第一時間前去探訪體驗。
「刷臉」識會員不用手機不用卡
走進位於北禮士路的新華書店總店城市書房的正門,右手邊就是人臉識別導購區域。在機器前站立半秒鐘,系統就會根據你的面部特徵識別出會員信息。
「系統給我推薦了《追風箏的人》,正想買呢,這麼懂我?」
當你站在導購機前遇到這樣的場景,不用驚奇。
在完成人臉識別後,根據年齡、性別以及你在店內的購書歷史,書店的後臺可以智能推薦你可能感興趣的圖書。據說,當你使用次數越多,它就越聰明,推薦的書籍越合你的口味。
常逛書店的人經常會有這樣的煩惱:拿著長長的書單,請書店工作人員幫你用電腦查出圖書所在的貨架位置,再拿筆一一記下。如果前面排隊的人書單長,你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查到自己想要的書在哪。
有了智能導購機,找書也就「不求人」。在智能識別你所感興趣的圖書後,它會精確告訴你圖書所在的位置。
「一書一碼」自助機上買書
插入身份證,選擇書櫃,從打開的書門裡拿出想買的幾本書,屏幕上就自動識別出你買的是哪本書,微信或支付寶付款後,就能直接帶走暢快閱讀啦。
如果在付款前,你簡單翻閱後發現拿出來的書不想買了,只需要點擊返回,櫃門重新打開,把不想要的書隨意放在書架的任意位置,這本書就會自動從你的購物清單上消失,繼續購買想買的書就好。
不少讀者感到納悶,書櫃裡有上百本書,幾十個種類,機器怎麼知道購買者拿出來的是哪一本?
最關鍵的是,當你不按照取出的位置,而是把書隨意放回書櫃的任意位置,它竟然又能準確識別出放回的是哪本書。
據介紹,這個自動購書功能利用的是RFID(射頻識別)技術。
當讀者選定圖書後,通過書內的RFID碼,設備可以一次識別多本不同圖書、快捷支付。
這種技術在圖書館已經很常見,應用到圖書零售領域應用後,可以實現圖書的快速盤點、自助查詢和購買,大大減少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熱力圖」幫忙智能布店
除了讀者看得見、摸得著的智能服務,智慧書店還「腦」、「眼」配合,在後臺實時分析不同性別、年齡讀者在店內不同區域、不同書架前的停留時間,分析出店內熱力圖。
店長介紹,書店內有多個路由器大小的白色小盒子,這些小盒子除了為店裡提供Wi-Fi網絡,還能和店裡各個角落的攝像頭聯網,並識別到進入店內的手機信號。通過這些信息,書店就能精準地進行書店圖書陳設和品類調整。
店長給北京日報(ID: Beijing_Daily)記者舉了個例子,店裡放著蒲團的這個樓梯區,過去擺放著歷史、地理等圖書。後來經過店內熱力圖分析發現,很多讀者喜歡呆在這裡,所以店內就把暢銷書等大家最歡迎的書擺放在這個區域,讓大家找書更方便順手。
另外,熱力分析發現,兒童區在整個書店內熱度最高,可見來店內的顧客不少都是帶著孩子或為孩子選購書。
於是,店裡就有意加強了兒童精品圖書的選品,例如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和DK集團合作的精品兒童圖書系列,店裡現在種類最全,吸引了不少讀者前來。
文並攝:孫奇茹
監製:王然
編輯:塗露芳 張力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