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考研、公考可否兼得?細緻中肯的分析

2020-12-17 深藍法考

每一屆法科生都會面臨,法考還是考研?或者兩者兼顧?但現實情況往往是顧此失彼,又或者兩邊都撲了空。寒假就要到了,相信這個問題又擺在了新的一屆考生面前,深藍整理了萬國名師黃徐前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建議,希望對新同學有所幫助。

為什麼要考研?

雖然進入了法考時代,但對每個法科生的道路選擇而言,變化不多,擺在我們面前的還是那三個清晰的選項:法考、考研、公考。大家在面對這三個選項時,如何選擇?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對法學院的同學而言,考研是大家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選項,絕大多數的人都有過考研的念頭,希望自己的學歷能更上一層樓以及知識的儲備能更深厚。尤其是現在社會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之後,很多同學都打算考研。但考研之路,其修遠兮,我先給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考研的看法。

首先,我們從小學、初中、高中、走向大學,現在大學也快畢業了,面臨著抉擇,到底是考研還是就業。對每一位法科生來說,如果你覺得這一生中,一定要有研究生的經歷,那麼你就選擇考研,但一定要在最該學習的年紀,把該學的都學了,不論是研究生學歷還是將來想繼續深造博士生,都要一鼓作氣一次拿下。因為如果你走上工作崗位,再想回過頭來想靜下心學習,在目前的社會壓力下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如果你決定好了就趁年輕努力實現這些想法

其次,法律這個職業有一個重要特徵,學了法律並不是萬事大吉了,也不是過了司考或者考上研究生學習就靜止了。恰恰相反,這個行業需要終身學習。如果考上研究生,有了這一經歷,那麼將來在做法律實務或者相關問題研究時,你看問題的角度或研究問題的思路會有非常堅實的基礎,這是我認為考研能帶給我們的最重要的益處。通過三年研究生更細緻化的學習,形成自己看待問題的方式。我覺得這是考研成為大家的選項的重要原因,如果條件允許,應該拼搏一次。

為什麼要考公考?

除了考研,公務員考試也是擺在大家面前的另一選擇。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同學都選擇了公務員,這也是大多數法科生都會走的一條路。那對於公務員,大家知道多少了解多少呢?

我有兩個看法。

首先,當我們談到公務員時,腦海中肯定會蹦出這樣幾個關鍵詞:工作穩定,收入不錯,社會地位高,看起來一輩子都會非常穩定。但是,當你接觸身邊的公務員朋友,尤其是基層公務員,你會發現,當我們畢業時,他們考上公務員,每個月已經能拿四五千的工資了,而我們還在為找工作奔波。這時,你也許會認為公務員是一個很好的選項,但事過境遷,幾年以後,當你拿三四千的月薪時,他們的工資仍然不變,等到你月薪上萬時,有一天,他們會很高興地跟你說,「我漲工資了」「漲了多少?」「500塊的車補。」

這時你才發現,公務員意味著怎樣的穩定。我個人覺得,如果你追求穩定的職業,那公務員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但選擇公務員也意味著你要用心奉獻,毫無怨言。絕大多數基層工作者,他們都拿著比較低的工資為這個社會默默奉獻,我感觸很多,因為身邊有非常多在基層工作的朋友。當你在馬爾地夫旅遊,或者在歐洲度假,這部分同學卻奔波在各個鄉村和城鎮,為某個村通上水電,開展扶貧工作等辛苦操勞,所以,公務員也是一個講奉獻的職業。

為什麼要考法考?

不論是公考,還是考研,將來要做法律實務,作為法科生必須面臨的都是法考。

法考是法律人必須面臨的一場洗禮,為什麼這麼說?結合公考來看,如果你想選擇公務員這條路,你會發現,作為法科生,你肯定希望考跟自己專業相關的,如法檢及相關的法律崗位,而現在對於公務員的報考條件,有明確規定,如果你要報考這些崗位的公務員的話,法考是一個前置性的條件,如果你連這個前置性的條件都不具備,那你就會失去很多報名資格。

此外,有的同學會考慮,在大學畢業時,先不考法考,直接考研或者公務員,對這個問題,大家要這樣看待,如果你能在全國的考研大軍中脫穎而出,那麼,以你的能力和努力,過法考是沒有什麼懸念的。

如果覺得自己考不上研究生,那更應該考法考,因為你總得就業。當然,也有另外一些人既不考研也不考公考,想直接就業,我認為這樣更應該考法考,因為你想就業,無非做律師、法律顧問或者法務,隨著改革深入,很多崗位都對法律職業資格有要求,證書的適用範圍不斷擴大,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做選項,法考都是法律人必須面對的洗禮。

魚和熊掌怎麼兼得?

也有人不僅想考法考,同時也想考研和公考。怎麼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個人的觀點是:魚和熊掌可以兼得,首先大家一定要樹立這樣的觀念,這三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不是說考了法考,就不能考研,也不是說選擇了考研這條路就要放棄法考,起碼在法科生這裡這兩者可以兼得。

具體而言,從三個維度來判斷

首先面對的就是時間是否衝突

法考時間是每年9月的第三個周末,但是公考,如國家公務員考試,定在十一月份,而考研呢,十二月底或一月初,在時間上三個考試存在著幾個月的時間跨度和空檔,時間上不存在衝突。

其次,內容上是否有重合呢?有的人會顧慮法考側重考查法條和現有的法律制度,而考研則更加側重理論性的知識檢測,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經過這麼多年我們發現,法考過程中,你所學的相關法律制度和法條,其實是學習法律最基礎的東西,因此,參加法考的同學再考研是有深厚的理論功底的,因為法考的範圍和學科內容比考研廣且多,因此,從內容上看,大家完全可以在備戰法考時,同時為考研做積累和準備。

如何魚和熊掌兼得?

無數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我們,在法考、考研、公考的選項上並不存在衝突,如果考法考和考研並進,我希望大家這樣來準備,在準備法考的過程中,你就要對想要報考研究生的領域有所側重了,也就是說,在複習法考時,如果你將來打算考民商法學的研究生,那麼你就在備考法考時對民商法專業的有關的領域側重複習,這樣不就是在複習法考的過程中儲備考研的知識點嗎?

所以,在時間不衝突,以及內容上也有重合的前提下,只要備考方法有所側重,就能成功,我這不是憑空的講,而是已經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告訴我們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相關焦點

  • 考研和考公,該如何選擇?學長:可兼得
    考研和考公是我們應屆畢業生的兩條不同方向的選擇,前段時間有很多同學在評論下方問我一些關於考公和考研怎麼選擇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今天一併在這裡進行分享。關於考公和考研,很多同學詢問的是國考和考研如何選擇,因為一般來說國考時間在每年的11月,而考研時間在12月,可以說兩者之間只有短短的一個月,所以說就考研和國考之間確實是一個難以兼得的選擇。
  • 法考與考研的區別
    2020年法考已經結束,2021年的考研馬上就要開始。當法學生邁入大四的關口,或者是畢業以後,法考和考研都是大家從事法律職業必須要選擇的方向。2018年,從司考轉向法考的過程中,考試的形式和通過機制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 考研VS法考:法學生到底應該如何選擇?魚和熊掌能兼得嗎?
    對於每一個法學生來說,如果有什麼是能一擊即中內心的,那一定就是「法考」兩個字。法考,即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2017年以前,也被稱為司法考試。都會有一些還沒通過法考的畢業生在踏入社會之前會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法考還是考研?法考是這個專業領域的敲門磚,沒有它就意味著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少之又少,而研究生學歷又是職場中一項很能打的出裝,到底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 公考、考研失敗,我還有機會入職數據分析嗎?
    其實,她們在決定考研的時候,就為自己做好了詳細的規劃,在考研正常學習的同時,也不放過每個找工作的機會。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兩手準備,如今大部分考研、公考失敗的同學還在面臨著巨大的「同輩壓力」......
  • 法考&考研二者兼顧的考研歷程
    在2019年一年,我接連準備法考和考研,並都順利通過,法考客觀題210,主觀題126,考研初試378(政治73 英語81 法學綜合105 國際法學119)。下面我主要從院校及專業的選擇,法考與考研的兼顧與銜接,以及複試的準備幾個方面分享我的考研歷程。
  • 迎公告倒計時,2020軍隊文職筆試時間與省考會撞車?兩者可否兼得
    對於2020公告發布的時間、新的招考政策、深度的解讀分析,本號從今日起連續刊發五篇深度文章進行預測預判。2020年註定將濃墨重彩地載入中國史冊,除了全國抗擊疫情、美國打壓中國,還有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首次季度GDP負增長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為了緩解就業形勢,今年各省市都加大了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力度,成倍數增加了招聘考試指標。
  • 這個專業考研再考公務員,鐵飯碗變成金飯碗!
    對很多想要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同學來說,最糾結的是考研還是考公,本科應屆生不知道先考哪個比較好,碩士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學歷和專業,在浩浩蕩蕩的公考大軍中有多大的招考優勢,今天學姐給大家介紹一個先考研再考公更有優勢的專業——法學類專業!
  • 法學專業大三了,考研和法考如何抉擇?4種模式利弊分析
    對於考研和法考的關係,小編總結了四個模式,並對每一種模式的利弊進行了比較分析,給正糾結於法考和考研選擇的學弟學妹們一點參考。這種模式的好處是,法考和考研雖然側重各有不同,但是知識點本身是一樣的,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體系。據我身邊的人透露,在考研時,也會運用法考複習的知識去做答。這種模式的不足是,比較適合法考+專碩模式,因為專碩是全國統考,複習起來沒有學說那麼精那麼細,沒有很多需要拓展的內容。
  • 經驗分享:司法考試與考研能否兼得?學姐這樣說!
    司法考試和考研可以兼得嗎?先考研還是先準備司法考試呢? 今天為了幫學弟學妹們快速解決這些問題,學姐今天就來揭開司法考試和考研的神秘面紗讓同學們不再疑惑!能否兼得 司法考試是從事法律職業的敲門磚,考研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的跳板,是獲得廣闊發展前景的重要平臺,這兩個考試對於立志從事法律職業的同學來說意義重大。
  • 粉筆公考
    粉筆公考簡介 ~數百萬用戶正在使用的公考、教師、司法、考研、建造、醫療、會計考試的提分利器~~高品質直播課
  • 粉筆app官網下載_粉筆公考官網下載_18183軟體下載
    數百萬用戶正在使用的公考、教師、法考、考研、建造、會計、醫療考試的提分利器,你備考過程中的最佳小幫手! 粉筆app官網下載,給你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安全便捷高效的軟體下載就來18183!   【粉筆app官網下載遊戲資料】 粉筆是全網首家公考一站式服務平臺
  • 會計考研,考公,考cpa,該怎麼抉擇?
    ,我們邀請高頓CPA研究院老師來重點分析下。考研研和考CPA的時間節點不一樣,兩者考試上並不存在衝突,考cpa並不妨礙考研,反之也一樣!2021年考研日程表:考研初試是大四上學期12月份考,複試一般在大四下學期的4月份左右。
  • 應屆畢業生考公務員好考嗎?
    好不好考,得看從哪方面來對比。因為難度都是相對的。同類考試縱向對比,公考難度肯定<考研,也<法考。同類考試項目對比,對於應屆生來說,國考<省考。從宏觀來說,這樣對比有沒有意義,有,因為對比可以幫你具體分析每個考試的難度。
  • 公考培訓機構的老師這麼厲害,他們為啥不去考公務員?深度剖析!
    想考研的有考研培訓班,想考公務員的有公務員培訓班,這兩類是培訓市場的兩大主體。其餘的還有很多,比如英語四六級培訓,會計師培訓,法考培訓,教師資格證培訓,人力資源師培訓等等。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大家經濟收入不斷提升,人人都想為提升自己去投資,為了以後能在職業發展中獲取更大的競爭力。考公務員現如今越來越受歡迎。無論競爭再怎麼慘烈,人們的考公熱情始終不減。
  • 政考網:學員講述自身公考經驗
    19年公考,本崗位筆試第一,面試第一,在政考網成功上岸。備考了三個月的時間,每天的學習效率都挺高的。沒想到在政考網備考公考,會有如此好的成績。今天我就來講述一下政考網的優勢。我當初備考公考,選擇在政考網報班學習,報名之後對我進行了AET測評,通過測評結果,分析我的基礎學習情況,對我的學習能力和記憶能有了一定的了解,為我制定學習計劃和課程,分配輔導老師,每天監督我的學習情況,平時在複習的過程中,隨時諮詢輔導老師,很耐心的為我講解,這一點我是非常感謝政考網的。
  • 【莘莘學子】 法考、考研經驗乾貨分享
    你是否困於畢業後考研和工作的兩難抉擇? 你是否在尋找法學之路的指明燈和引路人?2月3日晚,法學院學生會學術部以線上會議的形式舉辦了法考、考研經驗分享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17級王靖宜師兄:在法考中取得客觀題222分、主觀題137分的優異成績,目前在律所實習。
  • 公考小白零基礎可以上岸嗎?
    近年來,由於經濟形勢不穩和職業心態轉變等原因,公務員考試難度越來越大,競爭壓力呈現常態化趨勢,各地平均上岸率在2.2%—3.5%,形勢極為嚴峻,因此對於公考小白們更加要充分準備。報考第一步如何篩選崗位。「報名報的好,上岸沒煩惱」,報名是公考當中的第一步,所以篩選崗位極其重要。
  • 考研大揭秘!我可以考研嗎?考研考公能同步進行嗎?
    考研本身其實並不是很難,但是由於考研的跨度時間長,並且對於主力軍都是大四即將畢業的學生,這些學生容易受到秋招、春招等的誘惑而放棄考研,從而使得研究生的報錄比看上去讓人覺得膽怯。所以只要你能堅定下來,就一定可以備戰考研~考研即參加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 人生分叉口:考研還是考公?哪個更難?
    我參加過考研,中間去工作過幾年,之後決定參加公考,我的人生經歷應該是足夠回答這個問題了,簡單直白一點:考研更難。當時跟著阿甘掌握學了不同模塊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像數量關係中的帶入法、特殊值法;資料分析中的插板法和直除法,邏輯推理的推理公式和圖推題的二十五條規律……當時基本上就是做到哪一塊就看到哪一塊。
  • 省考之際記錄一些關於公考的回憶
    在公考方面南薔可謂是當代範進,自2014年開始到現在已經考了六年,基本是有試就考,還經常去外省遠徵,但從·來·沒·進·過·面·試,可以說是一個有著豐富落榜經驗的選手。但南薔並沒有放棄考公務員,甚至還考出了經驗,考出了樂趣。回想起第一次進國考考場的心情,和現在進考場的心情可以說是天差地別。所以接下來來給大家回憶幾次印象比較深刻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