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3月起,西部網民生熱線不斷接到外地遊客有關臨潼區土特產店「瑪卡」騙局欺詐顧客的投訴。根據數據統計,投訴多集中在臨潼區一家名叫「香農」的土特產商店。
讓人感到驚訝的是,投訴者卻大多說不清這家「黑店」所處的位置,因為他們均是通過黑車司機被「介紹」到店裡,商店周圍沒有明確的路標,離開後很難再找回去。
記者以遊客身份跟隨黑車司機探訪了包括「香農」在內的三家土特產批發商店,發現這些「特產店」都以「黑車拉客—循環推銷—藥託設局」的統一模式運行,儼然已成為一個穩定的「產業連鎖」。
「特產店」藏身鄉村沒名字 來去全靠黑車接送
8月18日,為了順利找到網友舉報的「黑店」,記者在臨潼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門前主動找到了一名沒有正規運營手續的司機。得知記者想買一些陝西的特產後,司機表示,自己可以免費將記者送過去。
「真的不用錢,那你不是虧了?」記者問。
對方一邊拿出一張「會員積分卡」,一邊回答,「車費能賺幾個錢,我們是為了賺補貼,臨潼在發展旅遊經濟,我們給遊客介紹,政府會給每人30塊錢的補貼。」
記者看到,司機手中的積分卡背面有好幾個紅色的小印章,「我們帶一個人就拿印章統計,一段時間後結算。」
從兵馬俑出發大概十分鐘,黑車司機將車子拐進一條小巷子裡。正當記者疑惑之際,汽車已經在一棟民房前停穩。
民房大門前掛著一塊巨大的「陝西特產」招牌,沒有別的名字。一進門,幾名售貨員給記者拿了一個塑封的「會員卡」,稱拿著會員卡可以免費品嘗,還可以優惠。一名售貨員引導著往前走,一邊仔細打聽著記者的年齡、職業。
記者從售貨員口中得知,這家沒有名字的店,正是網友投訴時被提及最多的「香農」土特產店。
藥託裝行家幫忙砍價 打成粉後重量多一倍
記者在商店內部看到,這間房子被高大的貨架隔成了一個通道形狀,兩邊擺滿了果乾、紅棗等特產。沒走幾步,繞到了中藥展櫃,檯面上展示著靈芝、金銀花、川貝、西洋參等中藥材。
記者注意到,有幾個南方口音的中年婦女在藥材展櫃附近徘徊,見到記者走上前去立馬就跟記者攀談起來。
「妹妹,瑪卡真是好東西,女人可以美容祛斑、男人補腎,但這店裡賣的是國內產的,質量一看就不好,不要買。」聽到中年婦女這樣說,櫃檯售貨員立馬接話,「你們好眼光,我這有秘魯進口的特級瑪卡,一克12元帶給你。」隨後,她從櫃檯拿出一個小盒子,顏色比櫃檯上的更加金黃。
中年婦女表示價格太高,7塊錢左右才會考慮,經過幾番講價之後,雙方最後以7塊錢成交。售貨員麻利的也幫記者裝好了一小袋瑪卡。
隨後,售貨員引導著讓進入一個小房子稱重。中年婦女表示要磨成粉之後再稱,可以除去機器的損耗。售貨員說,大姐真懂行,並勸說記者也將瑪卡磨成粉之後裝袋稱重。記者表示需要再考慮之後走出了小房子。
從中藥區走出去後又是一個土特產展銷區,拐了一個彎以後,重新出現了跟剛剛一模一樣的中藥展銷區。在這個櫃檯前,售貨員正在向一對年輕的夫婦推銷產品。為了弄清楚騙局,記者假裝在附近選購商品。隨後,記者看到這對年輕夫婦被帶進了另一個小房子。
正當記者準備走近時,幾個售貨員圍了上來,「不買的不能看,要看就要打粉稱重!」記者一邊表示想要看看瑪卡打完粉以後的樣子,一邊繼續往前走,幾名售貨員直接把記者扯住「這是我們老闆的規定,不想買就早點出去,不要找麻煩。」
正在記者與售貨員理論僵持時,小房子裡的爭吵聲音傳來,「你不是說100克左右嗎,打完粉怎麼重了一倍多,我不要。」「已經磨成粉了,不買不行,你不能走。」……周圍的售貨員看著情況不對,強行將記者推出了特產店。
「瑪卡」設局騙遊客 臨潼黑特產店成連鎖
隨後,記者又跟隨黑車司機到達臨潼區綠誠果業專業合作社附近的一家土特產店。進門照樣領會員卡,店內也是單線的土特產和中藥櫃依次循環的擺臺,甚至連「藥託」也同樣操著南方口音。
再「欣賞」一遍藥託和售貨員上演的「雙簧」之後,記者藉故離開了特產店。上車之後,記者與來時的司機閒聊起來。「為什麼這些店都開在那麼偏僻的地方,遊客都找不到。」
「我們是批發店麼,價格比外面便宜,開在這些地方房租便宜,反正不愁客源,大家都在搞旅遊業,只要拉人過來,就能拿到補貼油卡,全是政府為支持旅遊業給的補貼。」
「店裡的羊肉泡饃方便裝要90多元,西安便利店的才33元。」記者質疑。
「小便利店的東西肯定不正宗麼,我們才是政府支持成立的陝西特產店,西安去臨潼的路上一共有9個店呢。」害怕記者不相信,黑車司機進一步說,「我們和特產店都是一起的,店都是曲江幾個村子聯合辦的,有政府支持,我們和售貨員也都是村子裡的業務員。」
司機繼續說,「你們進門領的會員卡,上面有編號,進去的時候有電腦登記,如果買了東西就會記到我的帳上,100塊錢提10塊,這是我們合作的辦法。」
得知記者想買瑪卡後,黑車司機在路邊停下車來,稱自己也有貨,可以便宜點賣給記者。「店裡他們不能定量買,因為在他們磨粉的時候會加東西進去,原本100克變成了200克,已經打粉了,又必須要買走。」司機表示,自己可以定量賣貨,如果買100克瑪卡,可以免費將記者送回西安。
「特產店」涉嫌無照經營 遊客維權艱難
在記者走訪的三家「特產店」裡,並沒有懸掛工商營業執照。另外,記者從陝西省工商局了解到,土特產商店不能銷售藥品。一般來講工商部門不會給土特產經營戶頒發經營範圍有銷售藥材的營業執照,其他部門也不會核發許可證明。
因為這些黑店地處偏僻又沒有名字,給消費者維權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根據民生熱線舉報線索統計,上當受騙的基本都是湖北、四川、山西等外地遊客,停留在臨潼區的時間很短,離開之後很難再維權。另外,黑店沒有明顯的路牌,黑車司機的線路也不固定,就算遊客反應過來也找不回去。
針對網友的投訴,8月7日,臨潼區政府曾答覆民生熱線,表示已經全額退還網友的瑪卡錢款,對「香農」土特產店進行了處罰,並要求停業整頓。然而僅僅過了10天,臨潼區「特產連鎖店」依然盛行,「香農」特產店裡依然熙熙攘攘,遊客依然維權艱難。
本文轉載來自:西部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