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2012年,雲南全省瑪卡種植面積達2.5萬畝,鮮果產量約2000噸,加工銷售收入40多億元,瑪卡成為雲南特色生物產業中的後起之秀,但——
A 印象
借我慧眼識瑪卡
瑪卡可以增加體力、耐力以及抵抗疲勞,對改善性功能和內分泌有一定功效,但作為一種食品,其輔助作用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
11、12月份正是瑪卡產新的季節,新鮮瑪卡開始進入市場。記者在昆明市篆新農貿市場看到,黑色、紫色、黃色、綠色、白色的瑪卡應有盡有,價格從每公斤100多元到400多元不等。賣瑪卡的攤主說,目前銷量一般,可能是市民還不太了解瑪卡,也有嫌價格貴的緣故。
乍一看,瑪卡樣子很普通,植株大概就有兩三釐米高,根莖像蘿蔔頭,葉子像胡蘿蔔秧。雲南省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長、中藥學博士後劉大會介紹,瑪卡屬十字花科獨荇菜屬植物,已經在秘魯種植了兩千多年,生長在安第斯山海拔3500米至4000米以上的惡劣環境中,當地人除了把瑪卡當成果腹的食物外,還意外發現瑪卡可增加體力、耐力以及抵抗疲勞,當然,被傳得最廣的是說它可以增強性能力及生殖能力。
而利用瑪卡來加工、開發的一些保健品則受到了市民青睞。近年來專賣這些保健品的商店在昆明也越來越多,主要銷售的產品包含瑪卡精片、瑪卡酒、瑪卡乾果、瑪卡粉、瑪卡切片等。
劉大會坦言,目前人們對瑪卡的認識還存在幾個誤區:
一是在推廣上過分強調其藥用價值,忽略了它是一種新資源食品,限制了其適用範圍;
二是宣傳中過分誇大其「植物偉哥」的功效,造成對消費群體的誤導,限制了其保健功效開發和產品適用人群;
三是忽視了瑪卡種植條件,盲目引種;
四是後端產品開發不夠。其實除了鮮食,瑪卡飲料、瑪卡果汁、瑪卡咖啡等產品國外已開發了很多,國內瑪卡產品種類就相對要單一得多。
簡介
瑪卡(Maca),又名Peruvian ginseng、maka、maca-maca、maino、ayak chichira、ayak willku等,原產於海拔3500米~4500米的南美安第斯山區主要分布在秘魯中的Puno生態區和秘魯東南部城市Puno,為十字花科(Cruciferae)獨荇菜屬(Lepidium)植物。
營養成分
蛋白質含量 10%以上
碳水化合物 59%
纖維 8.5%
鋅、鈣、鐵、鈦等礦物質
維生素C、B1、B2、B6等
脂肪含量不高
生物鹼、芥子油苷等天然活性成分
種植條件和地理分布
瑪卡種植需要特殊的環境和氣候。它要求海拔3500米以上,氣候特殊而土地肥沃,日夜溫差達40度以上,而且在這些有限的土地裡種一次瑪卡後,土地需要休養數年用以恢復肥力,否則土地不能繼續耕種。
瑪卡種植主要地理分布區域
食用方法
科學家認為,瑪卡的生物活性物質位於其根和下胚軸,通常經自然曬乾後食用。食用時可用水或牛奶煮成粥,也可榨汁或釀酒飲用。
$pager$ B
聚焦
瑪卡種植漸成大氣候
2002年,麗江率先從秘魯引種瑪卡,此後逐漸擴散到香格裡拉、昭通(魯甸、昭陽區)等地。2012年,雲南全省瑪卡種植面積達2.5萬畝,鮮果產量約2000噸,加工銷售收入40多億元,瑪卡成為雲南特色生物產業中的後起之秀。
雲南瑪卡的「嘗鮮者」,當數麗江。
2002年,麗江率先從秘魯引種瑪卡,那時的瑪卡還屬「藏在深閨人未識」;2008年至2009年,隨著引種成功,種植面積擴大,麗江瑪卡聲名鵲起,到了2012年,麗江瑪卡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6萬多畝,全市瑪卡平均畝產值為2439.6元,種植瑪卡每畝純收入為1739.6元,增加農戶收入2912.4萬元,瑪卡生產總產值達4084.4萬元,工業附加產值過億。
作為雲南瑪卡主產區的麗江實現「四個初步」:即種子繁育基地初步建成、栽培示範推廣初具規模、產品技術研發初見成果、產業發展初步形成,麗江瑪卡種植規模和產量居全省之首。
2012年3月5日,省政府在麗江市召開瑪卡產業發展座談會,提出要加大對瑪卡產業發展的科技研發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把瑪卡作為一個特色產業來培育。2013年,瑪卡產業被省政府列為重點生物產業,發展迅速。
從2002年至今,瑪卡在雲南的發展已逾10年。繼麗江之後,香格裡拉、昭通(魯甸、昭陽區)、會澤、昆明(祿勸、東川)、劍川等地也紛紛種起了瑪卡。
在麗江和香格裡拉的種植區域,「種一畝瑪卡,幫一戶脫貧,帶動50人就業」已成為事實。雲南瑪卡產業集團董事長巢俊告訴記者,瑪卡的引入種植已成為雲南高寒山區的扶貧項目。
劉大會等專家認為,瑪卡最適合在低緯度高海拔冷涼地區種植,雲南瑪卡種植適宜面積約有幾十萬畝。在這些高海拔冷涼地區,氣溫低,晝夜溫差大,常有霜凍,環境惡劣,只能種青稞、燕麥、蕎麥、洋蔓菁等作物,瑪卡的種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高海拔冷涼山區糧食及蔬菜品種單一、數量不足的矛盾。從這個意義上說,瑪卡不但是山區群眾糧食、蔬菜的有益補充,而且還能為山區群眾帶來較好的經濟收益。
價格
11、12月份是瑪卡產新的季節,新鮮瑪卡開始進入市場。以昆明篆新農貿市場為例,價格從每公斤100多元到400多元不等。
畝產
雲南瑪卡畝產鮮品約兩三百公斤左右,按每公斤60元計算,每畝收入在12000多元至18000多元不等,扣除5000至7000元的成本投入,種瑪卡的經濟收益遠遠高於種植玉米的收入。
遠景
按照產業規劃,2020年雲南瑪卡種植面積將發展到20萬畝,幹品年產量達2萬餘噸,農業產值超過25億元,預計加工銷售收入可達500億元。
$pager$ C
剖析
品種混雜成軟肋
有農科專家特別提出,由於目前我省沒有自育瑪卡品種,瑪卡品種主要依靠引進,品種退化和種源混亂,降低了瑪卡產量和藥效,給產業下一步發展埋下了隱患。
在雲南,由於瑪卡日漸升溫,持續熱銷,省內不少地區把發展的目光集中到了瑪卡上,大家都期望從這個頗具潛力的大市場裡分得一杯羹。只要條件稍微適合,就開始試種瑪卡。而蜂擁而上種植瑪卡,也讓雲南瑪卡產業發展中的「軟肋」逐漸暴露出來,人們在擔心,瑪卡會不會像早些年的雪蓮果一樣,一哄而上,曇花一現?
專家調研發現,目前我省瑪卡產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是:
1、適宜種植區域缺乏合理的引導及規劃;
2、生產上品種混雜、種質退化、栽培技術不規範,種植、加工科技水平較低,產品質量低下,相關質量標準滯後;
3、種植農戶對瑪卡認識不到位,在低海拔高溫地區種植,影響產品質量,甚至在生產中隨意使用農藥和過量使用化肥等;
4、監管力度不夠,市場混亂。
在瑪卡上市時,各種沒有前期投入的外地和本地的老闆哄抬價格,造成瑪卡收購環節混亂,導致瑪卡企業收購不到合同內的瑪卡產量,嚴重影響了瑪卡企業與瑪卡種植戶之間的密切合作關係,降低了瑪卡企業對種植戶的信任度,嚴重影響到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就全省而言,從事瑪卡種植、開發、經營的企業大大小小有幾十家,但各自為政,進種渠道五花八門,對確保大田用種的質量、病蟲害的科學防控、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等方面的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
在瑪卡苗的供應上,有的地方留好了地,到移栽時沒有瑪卡苗,有些地方則是苗種浪費嚴重。此外,由於瑪卡企業育苗基地和種植地相隔較遠,增大了生產成本和瑪卡苗在運輸途中的損傷,不利於實現壯苗移栽。這些因素的存在,制約了雲南瑪卡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功能
瑪卡中的瑪卡醯胺和瑪卡烯兩種物質對平衡人體荷爾蒙分泌有顯著作用,目前瑪卡已被研究發現對男性具有抗疲勞,增強精力和體力,增加精子數量,提高精子活力,調節內分泌系統等功效;而對女性具有調節內分泌,對抗更年期綜合症,增強免疫功能,抗疲勞,抗貧血的功效。
果實分類
瑪卡果實按顏色分為白、黃、紫、黑四種,其中白色最為常見,幾乎沒有藥用價值,黑色最為珍貴,經成分檢測,顏色越深表示品質越好。
白 黃 紫 黑
鑑別方式
在高海拔山區種植的瑪卡長得較結實,藥用成分活性高,煮出來後味道有點回甜。而在低海拔平原、壩區種植的瑪卡個頭小、容易空心,味道吃起來有些辛辣,在品質上遠不如高海拔地區種植的,且由於溫度高病蟲害也會較重。
$pager$ 專家支招
瑪卡產業健康發展5建議
雲南省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長劉大會
1、科學定位和理性宣傳引導
正確認識瑪卡的藥用療效和食療保健功能,讓更多人群了解和接受瑪卡,擴大市場需求和產品適用人群。
2、合理規劃全省適宜種植髮展區域
鑑於瑪卡人工種植條件要求苛刻,適宜種植地域較為狹窄,應科學規劃,儘量讓瑪卡在最適宜區域集中發展,大力推進規範化生產。
3、加強科技支撐
在目前優質種源和種苗缺乏、種苗和種植成本高、加工技術粗放的情況下,科研單位應加大對瑪卡新品種培育及高效繁育技術、節本增效的種植技術、標準化的加工技術等方面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用技術鏈支撐產業鏈,加快推行瑪卡現代化良種繁育基地、規範化種植示範基地和標準化產品加工基地建設,在適宜種植區域把瑪卡作為一個特色產業加快發展。
4、加大新產品開發
要延伸產業鏈,注重深加工,進行系列瑪卡功能保健品、飲料、食品的開發,豐富後端產品,方便消費者使用,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同時,要加強瑪卡莖葉和鬚根等副產物的綜合利用,進行生產畜牧和家禽的飼料添加劑,促進養殖業發展。
5、構建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溯源體系
要加快瑪卡生產的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生產規範、產品質量、安全限量、檢測方法、包裝標識、儲存運輸在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構建。
瑪卡生產龍頭企業要通過「公司+協會+農戶」、「基地+農戶」等形式,從基地選擇和原料選種環節開始推行GAP生產,種植、加工和流通環節實行全程質量監控,同時在產品包裝上張貼產品原料信息標誌,讓消費者可以通過信息碼查到瑪卡產品相關汙染物殘留、生產基地的質量認證情況,甚至還可以查到具體生產責任人的姓名等信息,實現瑪卡產品質量可追溯,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從而讓消費者放心使用瑪卡產品。
記者 陳雲芬 通訊員 鄒凡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