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意間讀了陶淵明《神釋》「大均無私力,萬理自森著。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三皇大聖人,今復在何處?彭阻愛永年,預留不得住」「眾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頗為感觸,每個人來到人世間,經過幾萬天的旅行,到底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赤條條毫無預知的,自己哭哭啼啼,可莫名其妙的給周圍的人帶來無比的歡樂與喜悅。在只知道吃喝後,慢慢在眾人呵護中漸漸長大懂事,並走進社會挑起重任,一步步艱辛的奮鬥向前,為了家人也為自己,奔波在這茫茫人海的世界一隅中求生存。除了極少個別的人,因為種種原因,選擇自己主動逃離這個世界,像老舍,三毛等;大多數的人還是希望好好地享受這來之不易的生命的,甚至希望長生不老,永遠生存在這世界,像許多帝王將相,都在尋找長生不老的神丹妙藥,可誰能如願?像神釋中寫的伏羲燧人神農,即便是三大聖人,如今也早已消失在天地宇宙間了,即便傳說彭祖活了近八百多歲,依舊也不能長生,是不是?
我們既然走進了這個大自然、走進了這個社會、走進了這個家庭,我們就必須好好珍惜。每個人賦予的能力使命不同,我們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就好。譬如,有的人善於創新,有的人善於管理,有的人善於教育,有的人善於救人等等;哪怕你只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你也有發光的地方,你是維持這個人群一部分,你也在用你的方式參與社會分工的一方面;你可以讓你的家人,身邊的人幸福快樂,舒適溫馨就好。當然自己也要時刻開心,充滿活力,也好在自己涅槃重生時不後悔,也覺得不枉此生了,是不是這個道理?
的確,我們每個人,在這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本就是一粒細小的微不足道的塵埃。我們不需要也不可能認識所有的萬物。因為萬物在不斷更新變化,我們自身也是如此,我們希望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能夠留下些什麼,像林語堂曾經就是如此希望的,所以他是用文字的方式,給後人留下了一點經驗教訓。而我們大部分人仿佛是沒什麼留下的,但仔細想想,傳宗接代繁衍子嗣可不就是最好的傳承嗎?可不就是為人類為大自然的基因作貢獻嗎?
總之,有思想有活力有潛能的我們,一定要儘自己一切可能,創造出對自己有意義的人生來,讓生命的價值更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才是做好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歲月長河的奔跑中,不喜不懼,時刻注意身邊的亮麗風景!仍舊用陶淵明的一句話結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是不是贊同我的觀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