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界90後美女,身體塗滿墨汁,趴在地上自稱「馭墨」式書法創作

2020-12-17 壺山居士

有一句話,真的是說盡了世間真理。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句話,不用仔細去琢磨,只要看看你身邊的人抱團呼吸,你就會發現這句話絕對是真理的不能在真理了。書法界自從邵巖大師以他的獨步書法「射墨」臭名遠揚之後,他就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了。國內國外的各個舞臺,都能看見邵大師指夾著粗粗的針管,蹲馬步,跨大步,表演他的書法。

對於他的射墨書法,許多朋友都寫過,小編在這兒就不反覆寫了,只用一句話去評價:徒有其表,既不中看也不中用。邵大師成名後,立馬引來了無數的追隨者,這些人對邵大師的書法作品,各種熱捧。誇他開創了書法新天地,誇他創造了書法新的書寫方式,誇他為書法藝術立下汗馬功勞。這些奉承,多是浮誇的讚美,聽聽就罷了。

然而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90後青年畫家蔣涵萱竟然跟隨邵巖學起了這不論不類的書法。蔣涵萱本身條件是非常不錯的,雖不是大美女,但也漂亮,更重要的是年紀輕輕就在美術攝影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績,人民網還專門對她的書畫作品進行過展示。在我們正常思維中,有這麼好的條件,一定得好好發展不能辜負了才華,努力下去出頭之日是指日可待了。

可這位90後的小美女,不知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竟然跟隨邵巖學起了所謂的」馭墨「書法。師徒倆對墨的駕馭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了。相比邵巖的針管射墨,蔣涵萱的馭墨絕對是大巫。她已經不局限在手上了,而是用身體去駕馭。大家只要看她的書法創作過程,就會明白這位小美女對書法創作褻瀆到什麼程度了。

這完全是一種人體表演,書法只是一個外殼。蔣涵萱的畫,小編看過,很不錯,尤其對植物的繪畫,真的是惟妙惟肖,感覺像活了一樣。有這樣的藝術領悟能力,她如果請教正常的書法大師,勤學苦練,一定能夠在書法的創作上,汲取到精髓。創作出的書法作品肯定遠遠比她的馭墨更值得人稱道。

但是蔣涵萱沒有這樣做。書法的」藏古抱筋,含文包質「,她是一點也沒有去花時間研究,反而學透了邵巖的歪門邪道的書法創作,而且運用得比邵巖更大膽,更奪人眼球。這不僅是對書法創作藝術上的玷汙,更是實實在在的用身體去凌辱。這樣的書法創作,能談得上是學習嗎?

在小編的意識裡,出了炒作兩字,再沒有任何詞彙去形容了。用褻瀆書法藝術來博取人們的關注,不管是想為其它藝術賺取流量的關注也好,還是直接想賺取大把的錢財也好,本身就是一種很下作的行為。尤其是一個年輕人,一個本身從事高雅藝術的女孩子,面對書法藝術的創作,心中沒有了敬畏,肆無忌憚地去胡亂踐踏,起碼說明你是沒有與高尚藝術相對應的高尚靈魂的。

作家韓石山說過一句話:年輕人不學好,神仙也救不了。這句話,送給所有褻瀆書法藝術的人們。

相關焦點

  • 書畫創作究竟用墨汁還是墨錠?不要再糾結了,它才是您的首選!
    您在創作書畫作品的時候,是用現代的墨汁,還是傳統的墨錠呢?今天小張帶大家來做一個試驗,對比一下二者的區別,希望能為您提供一下參考意見!首先,我們準備一方硯臺和一塊墨錠,加入少量的水開始研墨。研墨其次,我們在另一方硯臺上倒入少量墨汁,加少量水稀釋一下。
  • 書法創作時用墨很重要,很多人忽略這幾點,難怪作品有瑕疵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聊聊書法創作時用墨的方法。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我國西周時期就有了。據《述古書法纂》上記載:西周「邢夷始制墨,字從墨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繼而,用石炭為墨,到了漢代以後,開始用松煙、桐煙制墨。墨的種類、名稱很多。
  • 90後美女多次入國展,未來書法界,是80、90後的天下?
    90後美女多次入國展,擅長小楷,生動活潑又古意盎然,未來書法界,是80、90後的天下?最近不二齋和朋友聊天,感慨頗多,縱觀中國書法家協會近些年來的展覽和比賽,發現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入展、獲獎,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青年才俊,一些80後書法家還形成了自己穩定的書法風格,屢屢在全國書法大展上獲獎,甚至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在很多人眼裡還是小孩的80後、90後甚至是00後,開始悄然綻放,逐漸成為當今書法界的主力軍。
  • 初學書法,墨到底重不重要
    為防失聯,把「書法功課」設為星標「★」哦! 初學書法,很多人會選一支好筆 也會在紙上大花一番功夫 卻不知,墨該怎麼用 墨用不好,你的書法很難提高 先講講用墨的一些方法和基本誤區 首先要明確的是無論是墨汁還是墨塊
  • 老年人在公園地上練習書法,怎樣評價這種行為?
    由於書、畫創作所採用的工具與材料具有一致性。《歷代名畫記》中談論古文字、圖畫的起源時說:「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書畫雖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後的發展狀況是以互補的獨立性發展變化的。中國書法藝術的形成、發展與漢文字的產生與演進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連帶關係。那麼究竟什麼是「書法」呢?
  • 用注射器寫草書,盲寫書法……藝術創作成了「江湖雜耍」?
    面對網友指責,邵巖回應,自己探索「射墨」已經十年,觀眾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段,而且自己並沒有說這是書法,「叫抽象書法或者抽象畫,行為藝術都可以。」 邵巖肯定地說,「射墨」不是江湖式的雜耍,自己也沒有想要標新立異。對於網上的爭議,他直言,「射墨」50年後才能被公眾認可,「它太超越時代,曲高和寡了」。
  • 書法家邵巖拿注射器射墨,曾翔用拖把寫吼書,書法亂象讓人觸目驚心
    書法家邵巖拿注射器射墨,曾翔用拖把寫吼書,書法亂象讓人觸目驚心文/錢毛毛在書法界,越來越多的亂象讓人難以接受,而那些正兒八經搞創作的書法家,卻不能被人們所認識,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在這些亂象當中,尤其是以拿注射器射墨進行創作的邵巖,以及用拖把寫吼書的曾翔最為典型。他們自稱為大師,不過創作的作品卻讓人作嘔,不免讓人產生了書法亂象何時休的質疑。
  • 書畫修復名家趙嘉福:當代紙墨不利於書畫傳世
    清殿試卷修復後近兩年,老宣紙、古墨拍賣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紙和墨,可謂是書畫作品的兩大「硬體」,重要性不言而喻。上海圖書館副研究員、書畫修復名家趙嘉福,就古今紙墨對書畫創作、裝裱、保存等方面的影響,進行了詳盡介紹,同時他強調,對於書畫修復而言,配料與技術缺一不可。老宣紙千年不變脆 手工紙生產應恢復說起書畫裝裱,有四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趙嘉福特別強調「底子」要好。
  • 邵巖弟子「變蛆」蠕動書法!醜書後繼有人!
    先後到美國、日本和國內各地寫生創作,擅長白描和小寫意花鳥,愛好攝影。蔣涵萱蔣涵萱因為和「射墨」邵巖、張強教授等書壇長老「前輩」們同臺,亮相於歐洲一項國際藝術盛會上表演了獨特的人體「蛆爬」書法,更讓她成為了書壇的一顆新星。
  • 關於墨汁,你知道多少?
    其制墨工藝通常有煉煙、和料、製作、曬乾、描金等, 墨錠歷來備受文人、書法、繪畫家們的喜愛,並加以收藏。據傳三國時期的曹操以及宋代司馬光都愛收藏墨錠。 今天我們說到文房四寶筆墨紙硯裡的墨,通常是說的墨汁了,提到墨汁的歷史,就不得不提一得閣。
  • 松煙墨、油煙墨、御墨,墨竟然那麼多分類!
    御墨御墨,顧名思義,當是皇室宮廷用墨,前文所說南唐李煜封李廷珪為墨務官來看,最遲在唐代末期已專門生產供皇室使用的御墨。目前所見最早為明代永樂御墨。國寶墨,牛舌形,一面為陽文塗金二龍紋,中為陰文楷書「國寶」二字,一面為四組塗金如意雲頭紋,中間「大明永樂年制」藍色楷款。製作頗為精湛。宣德時亦有御墨。
  • 注射器呲墨算書法嗎?網友吵瘋了 當事人這樣說
    手術後不久,他去了美國,「去看各大博物館,也受了啟發」。此後,便開始實驗用注射器創作。「實驗出來的線條是圓柱形的,墨還挺多,又不用每次蘸筆去書寫。」邵巖認為這種方式有助於表現藝術家的情感。邵巖在畫室接受記者採訪。「草書尤其是狂草,是傳統書法最有表現性的藝術。楷書行書都沒有。但再怎麼表現,你得拿筆蘸墨再寫,寫完了還得蘸,蘸墨這段時間氣不就斷了嗎?
  • 邵巖大師書法作品與個人背景資料 注射器「射墨」是什麼介紹
    最近,一段關於「射書」的視頻火了,一位中年男子手持幾支灌滿墨汁的注射器,幾位姑娘手舉宣紙,男子邊走邊用注射器射出一條條墨跡,一旁還有人不斷喊著:「好!好!」手術後不久,他去了美國,「去看各大博物館,也受了啟發」。此後,便開始實驗用注射器創作。  「實驗出來的線條是圓柱形的,墨還挺多,又不用每次蘸筆去書寫。」邵巖認為這種方式有助於表現藝術家的情感。  「草書尤其是狂草,是傳統書法最有表現性的藝術。楷書行書都沒有。但再怎麼表現,你得拿筆蘸墨再寫,寫完了還得蘸,蘸墨這段時間氣不就斷了嗎?
  • 「梅花草堂--崔雙勝藝術工作室」2017書法臨摹與創作班招生
    草書創作的用紙,要有韌性,拉力,不能燥。真正能至善表現點畫的還是半生熟紙為好。擇筆要隨自己的書法習慣和字體,筆毛一定要純,才能達到萬毫齊力的效果。墨汁最好用磨墨,現磨現用,不粘稠要順暢,要書寫如意,但不能灰。知識和色彩的取式,其最終效果要求達到古樸、典雅、大方、莊重,絕不能花哨。以上就是我學習書法,尤其是草書的一點經驗和想法,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詳談,其中有許多不詳不妥之處,還望明眼人不吝賜教。
  • 毛筆書法中的墨法原理
    我國傳統書畫,出於藝術欣賞的普遍審美要求,往往強調筆情墨趣。於是藝術家們在創作書畫時,若要追求並達到「筆情」的藝術效果,便出現了種種筆法;要達到「墨趣」的藝術效果,於是又產生了種種「墨法」。在談論墨法之前,我們還必定先得經過一道門檻,就是對於墨的選用。那麼,如何才能選用到一錠好墨呢?
  • 用注射器寫書法在網上火了 作者自稱「不次於王羲之」
    手術後不久,他去了美國,「去看各大博物館,也受了啟發」。此後,便開始實驗用注射器創作。「實驗出來的線條是圓柱形的,墨還挺多,又不用每次蘸筆去書寫。」邵巖認為這種方式有助於表現藝術家的情感。「草書尤其是狂草,是傳統書法最有表現性的藝術。楷書行書都沒有。但再怎麼表現,你得拿筆蘸墨再寫,寫完了還得蘸,蘸墨這段時間氣不就斷了嗎?
  • 書畫大師崔如琢: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
    書法承襲碑派書法家鄭誦先,繪畫為李苦禪入室高足。   今年7月1日,「太璞如琢——崔如琢指墨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拉開帷幕。四個展廳,共展出作品180件。「這次展覽,是崔如琢多年精心創作特別是指墨書畫探索的一次系統梳理、總結和展示。」呂章申如是說。   走進展廳,大幅指墨山水作品真力瀰漫,氣勢撼人,尤其是雪景山水把北國風光描繪得美輪美奐,境界高潔奇雅。
  • 筆墨紙硯、您真的了解墨嗎
    是用刀刺刻犯人額、頰等處,再塗上墨,稱為「黥(qing)」、「墨刑」。《戰國策》有「鄭周之女,粉白黛黑,非知而見之者以為神」的記載。「黛」,青黑色染料,婦女以之畫眉。幾此種種,都可看作是墨的其它用途。取出墨丸一看,原來是潘谷青年時所做的。到了清代制墨精良者當推安徽徽州胡開文、曹素功等。現在,墨除作書畫之用外,也成了特種工藝美術品之墨論其種類,有松煙、油煙松煙製法是:取高山之松,燃燒取煙,加鹿膠和之。後世墨上印以「黃山松煙」字樣,就是取高山之松制墨之意,然未必都真是黃山松所制之墨。油煙製法是以麻油油煙和膠傲成。
  • 如何區分墨是油煙還是松煙
    在中國傳統書法和繪畫中,離不開墨。而傳統墨按原料成分大致可分為松煙墨、油煙墨、精煙墨、青墨、茶墨、硃砂墨、彩色墨等。我們在選購時該如何區分呢?市面上常見的成品墨一般都會標註【某某煙】的字樣,所謂煙,就是構成墨的主要成分,是燃料經過化學燃燒後形成的碳黑,煙粉中摻入動物膠、香料、麝香、冰片等,經過無數次捶壓後,再放到模具中壓出造型,乾燥後描上金銀圖案文字,套上包裝就是成品了。油煙顧名思義是以桐油、菜籽油、胡麻油等植物油為燃料,桐油煙與漆煙基本相同。
  • 2015第二屆「文化墨旅」中國名家書畫邀請賽啟動
    1月18日上午,「2015 第二屆『文化墨旅』中國名家書畫邀請賽」啟動儀式在安徽飯店盛大舉行,《都市文化報》、《安徽日報》、《新聞世界》雜誌、《新安晚報》、《安徽商報》、《市場星報》、《合肥日報》、《合肥晚報》、《江淮晨報》以及安徽廣播電視臺、合肥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記者參加了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