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時光像一幅捲軸緩緩展開,不知不覺間,2020年高考已經落幕。2017年我省進入新課改、新高考,棗莊八中在探索新課改迎接新高考的三年時光中,攻堅克難,不斷創新,終於撥雲見日,收穫碩果。2017級作為第一屆課改年級,在首屆新高考中成績斐然。優秀生大面積提升,張益豪685分獲北大綜評A+等級以6%的滿分入圍「北大強基計劃」,600分以上近200人。本科上線實現新突破,一段線以上1739人,超額完成任務指標,較去年增加180人,全市增幅最高,對標中考基數加工率大幅提升。藝體專業雙過線239人,其中清華美院專業生過線7人,3人有望被錄取,另有1人回戶籍所在地安徽蚌埠考入清華美院。
提升辦學條件,舊貌換新顏。2017年開始的以選課走班為主要標誌的新課改、新高考讓高中教育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新階段,新要求,新環境,為此,區委、區政府加大投入,特別把2020年確立為「教育建設年」,實施了學校改造提升工程。升級辦學條件,粉刷近10萬平方米的內外牆,配置140塊高端多媒體黑板,新建3口微機教室,更換6000餘套課桌凳、600餘套教師辦公桌椅、260合教室門,為228口教室安裝空調。改造校園環境,實施綠美化升級,種植綠植3000餘株;提升文化建設檔次,建成黨性教育基地、校史文化展牆及九大系列廊道文化。
推進管理創新,激發正能量。堅持創新是學校管理的第一動力。建立分層負責、扁平分布、條塊結合、分權制衡的管理機制,構建職能科室的垂直式管理和年級的扁平式管理相結合、縱橫交織的管理網絡,以「工作項目化管理」為抓手,形成項目明確、責任明晰、措施具體、績效可考的中層幹部項目化管理運行機制。構建符合新課程要求的具有學校特色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級課程體系,推進 「三為主、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新課堂教學改革。建立健全黨建、行政、德育、教學、安全、後勤等方面管理制度,積極推動學校由外延式擴張發展向內涵式精緻發展轉變。
加強隊伍建設,拼搏鑄輝煌。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新課改伊始,組織骨幹教師到上海、浙江等首批高考改革試點地區學習交流。堅持師德引領,探索加強新時代師德建設新手段。研究新高考制度下的課堂教學,修訂《教學常規管理要求和檢查細則》,推進「校長點課」制、推門聽課制,開展「三為主、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各類課型建模活動,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近三年來,共有1名教師榮評山東省中青年突出專家,3名教師成為山東省特級教師,3名教師成為正高級教師,30餘名教師被評為省市級教學能手和骨幹教師。
打造自主教育,全面提質量。堅持德育為首,推行全員育人導師制,培養學生「十大習慣」,「三三四」自主教育體系初步架構。面向全體,分層分類,加強奧賽輔導,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初步形成。加強社團建設,加強藝體教學,藝體特長學生培養機制不斷優化;實施彩虹計劃,初高中教育良好銜接日益完善。開全開齊了課改所需的所有課程,提供全部(20種)選課組合供學生按照學業優勢自主選擇發展方向,開設《高中生涯規劃》、《學習方法指導》、《正青春 一起走》等校本課程,讓每一位學生都以自身最佳優勢迎接高考,獲得發展。
回望過去,68年徵程,3年蛻變,棗莊八中,如同陽光下燦然綻放的花朵,流光溢彩,迤邐照人。面向未來,八中人將不忘初心,薪火相傳,努力培養具有健康體魄與健全人格、自主意識與自管能力、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全面發展與個性特長的卓越人才,放飛夢想,譜寫教育的新篇章。
(棗莊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