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公務員辭職自述:收入7年沒漲 能力是聽話

2021-02-07 騰訊網

[摘要]「在市級大機關的小部門,從來就不缺人,高學歷、肯吃苦的年輕人一抓一大把。唯一缺的是機會,部門的中層領導都是年輕的70後。所謂的發展空間,小到讓人絕望。」

近日《上海觀察》連續刊發了《公務員:這一年少掉的福利》、《公務員隊伍開始動蕩了嗎?》等系列文章,反響強烈。一位曾在本市市級機關工作的80後公務員,看完後給我們發來了這篇文章,談談他辭職的心路歷程。

「你為什麼要辭職?」數月來,我已經被無數人問過。但坦率說,我還沒認真想過這個問題。或許,只是內心深處那股遏制不住的衝動,終於讓我跨出了這一步。

其實我從來不是個「敢想敢幹」的人,甚至還有些優柔寡斷。但這一次辭職我非常堅決果斷、毅然決然。辭職到現在四個多月,我覺得自己是邁出了正確的一步。

先自我介紹,我來自浙江東部的小村莊,因為高考到了上海讀大學,碩士畢業後順利進入市級機關做公務員。也因此,我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驕傲、家族孩子的榜樣。

可是在機關工作的7年裡,我漸漸從最初父母的榮耀、自我的榮光,變成碌碌無為的平庸與麻木,再到自我的質疑與反省。「離開這裡,到外面闖一闖」,這個聲音已經在我腦子裡響了三年。

但莫名的恐懼和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不安,讓我不斷地自我安慰、自我麻痺,把念想強壓在心底。但三個月前的一場飯局,讓所有的情緒都爆發了。

2013年8月的一天,分別十周年的本科同學聚會。昔日朝夕相處的同學再次相見分外親切,聊往事、敘友誼,其樂融融。十年間,很多同學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飯桌上意氣風發、談笑風生。

他們中有的已經做到了投行高管,有的成了大型企業的法務主管,還有外資所的知名律師、投資公司的資深研究員……談到買房,看的都是600萬以上的級別。提起股票,帳戶裡至少7位數;聊起子女,很多讀的是私立學校,接下來還準備要二胎……

飯席上依舊熱鬧、話題不斷,但我望著眼前這些曾經熟悉的面孔,內心感到陣陣涼意。在讀書的時候,我一直擔任學生幹部,還是班裡的團支書,是本科班級為數不多上研究生的。在研究生畢業的時候,還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學生。但這一切的一切,在今天看起來卻是多麼地不值一提。

當年,聽從父母的意願,放棄了公司、律所等看起來沒有那麼「鐵飯碗」的機會,進入了公務員隊伍。碌碌無為過7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麼。收入7年沒漲,職級7年沒變,能力是「聽話加寫報告」,社會關係是「領導加同事」。而人生卻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覺到自己是loser。

是自己不努力?上班從不遲到早退,從不無故請假,公休經常到年底作廢,加班總是主動爭取。剛入職那幾年,三頓都吃飯在食堂,真是把單位當成家。然而即便如此,又能怎樣?

在市級大機關的小部門,從來就不缺人,高學歷、肯吃苦的年輕人一抓一大把。唯一缺的是機會,部門的中層領導都是年輕的70後。所謂的發展空間,小到讓人絕望。

是自己沒能力?考慮到部門工作的局限,我幹中學、學中幹,積極準備,參加各類選調,證券監管、國資管理等部門的筆試都通過了,但由於種種原因也沒能成功轉崗。

買房結婚後,生活壓力陡增,職業收入增長無望,於是我將目光轉向股票投資。我把大量業餘時間投入到股票研究,一路坎坷但仍然堅持,取得了一點成績並考取了多張證券方面的職業證書,一心想跳槽做專業的證券分析師。但深入了解行業之後發現,已經年齡太大不合適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剛入機關時,我也曾朝氣蓬勃,激揚文字、指點江山,也想奮力而為,幹出一番事業。可機關就那麼點事,不是收文就是發文,幾乎所有工作都是通過文字體現。官樣文章不管你寫得如何,各級領導總要修改一下,以體現他的水平高你一等。

天天寫、年年寫,解決問題就靠寫。寫了那麼多文件、講話,無一不是「領導重視」「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取得勝利」。可到最後,還是這樣子。文章能改變什麼?這種工作,一年下來就疲了,案牘而已,有什麼成就可言。機關待得越長,夢想越遠,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這些年每每看到公務員考試大軍,我難免心生感慨:公務員真的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千方百計、削尖腦袋往裡鑽;城裡的人,卻因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心生去意,中途離場。

尤其是80後公務員這個群體,他們普遍自我意識強烈,非常想實現人生自我價值,不甘心做配角,默默無聞虛度人生。但現實卻是,六七年過去了,只有極個別同齡人年輕有為、善於溝通得到了提拔;也有些人能力平庸,但踏實工作,一心等待提拔;只有少數人決然離開,更多的人留下來消耗生命。

都說三十而立。現在的我,有家庭、有子女,壓力很大、但前途黯淡,夢想漸行漸遠。當意識到這一點時,我的內心突然無比堅定:不破不立,如果什麼都不去改變,不去努力,那永遠只能是空想。

當然,我還是要「盤點」一下,在機關蹉跎了7年,自己還剩下些什麼?出去,還有沒有資本?我想,自己畢竟還擁有一個很不錯的學歷,以及內心深處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還有始終不變的對學習鑽研的熱情、吃苦能幹事的決心。

於是我豁然開朗。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離開這裡,失去的只是枷鎖,得到的卻是整個世界。

從決定到辭職只是一周的時間,期間領導震驚挽留,父母很不理解,但妻子卻非常支持我。如今四個月過去了,在新的崗位上我又變成了一個新丁,許多東西都要從頭學起。但每天都要接觸新事物、學習新東西,為自己奮鬥、為理想奮鬥,這讓我無比欣喜,內心也充滿了激情與力量。

還記得我離開的時候,有個年輕的同事曾悲哀地對我說:「公務員像極了溫水中的青蛙,慢慢不知不覺被煮熟了,如果當年直接扔熱水裡頭也就跳出來了。被短暫的安逸消磨了奮鬥的勇氣,最後成為機關裡那些碌碌無為人中的一員。」是臨別贈語,亦是自語。

其實,很多80後公務員都有這樣的心聲:也許在另外的舞臺上,我可以舞得更好。

最近,聽說底層公務員收入又少了一些,工作要求反而更高,青年公務員辭職的暗流在湧動。一切,也許只是開始。

■ 事實+

公務員更像是一座「圍城」

近期各種網絡熱帖和報導引發了全社會對「基層公務員」這一群體生存和工作狀態的關注。有「5年工齡的公務員月工資不到5000元在北京生活是否太難」的吐槽,也有「每天擦桌子證明自己還活著」的哀鳴。

的確,大學生進入公務員隊伍,一般情況下,第一年是辦事員,次年定為科員。在鄉鎮工作的話,如果不能進入領導幹部序列(比如成為鄉鎮黨委委員或副鎮長),或許退休的時候可以定為副主任科員,但更大的可能是直到退休仍是科員。一輩子的科員,就是鄉鎮大多數幹部的現實和無奈;一輩子的副主任科員及以下職務,就是縣(市、區)機關大多數公務員的命運;一輩子的副處及以下職務的公務員,就是市(州、旗)機關大多數公務員的歸宿。

去年11月,一名六旬網友「說實話難啊」在人民網發表文章《寫給基層公務員們的一封信》,直言「基層公務員對生活期望值不要太高」。文章先指出基層公務員的不如意之處。「不能不承認,官場中也存在"貧富不均"。因為現在的分配製度不是按勞分配,而是按照職務分配,職務越高薪酬越高,地區越發達薪酬越高。因此,有職務的與沒有職務的不一樣,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的薪酬不一樣,基層公務員與高級別的公務員薪酬也不一樣。這就形成了官場中的苦樂不均。」但從另一方面,作者認為公務員仍享有「官場特權」,認為基層公務員仍舊是幸福的,比如享受著高工資人群不具備的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俯下身就知自己是幸運兒」。

全國婦聯發布的《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超過40%的受訪女性希望理想伴侶的職業是公務員,在女性擇偶行業選擇上名列第一。中國社工協會婚姻家庭部顧問邱少波認為,「男找教師,女找公務員」反映了現在的一種社會現象:新的社會壓力環境促使人們在婚戀選擇取向時,作出儘可能讓自己將來的壓力減少的有利選擇。

面對每年的公務員招考熱潮,有人感慨,公務員更像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有諸多不滿意之處,而城外的人千方百計、削尖腦袋往裡鑽。中國周刊的一篇報導稱,考公務員改變了中國的年輕人。(騰訊新聞綜合中國周刊、中國青年報、解放日報報導)

相關焦點

  • 小公務員傲嬌了,辭職後幹什麼?
    以不久前流傳的一篇《80後公務員辭職自述》為代表作,該文稱:「收入7年沒漲,職級7年沒變,能力是『聽話加寫報告』,社會關係是『領導加同事』。而人生卻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覺到自己是loser(失敗者)。」作者曾是一名「80後」公務員,在上海市市級機關工作,因收入與職級難以提升,選擇了辭職。  在這種收入有限和晉升無門的情況下,不少公務員考慮過是否跳槽。
  • 陝西80後女公務員辭職養蛇 月收入至少七八萬
    劉傑在展示她養的眼鏡蛇原標題:寶雞80後女公務員辭職養蛇據三秦都市報報導:個人愛好發展成為致富途徑已經屢見不鮮,而寶雞就有這樣一位80後姑娘劉傑,她憑自己的特殊愛好養蛇,開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致富路當劉傑談及自己為何痴迷養蛇時,她笑稱,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一檔與蛇有關的節目後,便與它結下不解之緣,也可以說是一見鍾情。據劉傑講,自己第一次萌發出養蛇的念頭是14歲的時候,一次在電視上看了一檔與蛇有關的節目,當時看完後,劉傑就對父親說:自己想要一條蛇。
  • 女生當公務員三年後辭職:工作沒技術含量 浪費青春
    劉茜大學讀的是師範專業,她本來可以做一名老師,但她2008年畢業找工作時沒有一點方向,於是在同校好友的建議下一起選擇了報考河北省的公務員,並且最終幸運地成為其中的一員,雖然她以前從未想過要當公務員。  公務員,鐵飯碗,這原本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但劉茜僅僅工作了3年多就選擇了辭職。
  • 海關公務員辭職:老闆覺得我有資源 新工作收入增數倍
    本報記者 解麗(除署名外)  個案  辭職公務員:  老闆覺得我有資源 新工作收入增數倍  2008年奧運前夕,趙鵬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了南方沿海某市的海關,先後負責辦公室的秘書工作和查驗、查車工作,今年1月,他辭職了,現在的主業是手機配件銷售
  • 國稅局科員8年未漲工資 公務員辭職被指好日子到頭
    近日,在國家某部委工作、已經當上處級幹部的尹明,即在不惑之年辭職,選擇去一家金融公司。  尹明說,工作多年,如果再不思變,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當獵頭找到他時,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無關收入,只是希望自己能再做出點有意義的事情。」  尹明的選擇是目前公務員辭職群體中的一個代表。
  • 95後公務員曬出收入單,直言:想辭職了,網友們不淡定了
    有的人覺得公務員工作穩定工資高,有的人羨慕公務員假期多還體面。那麼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公務員真的是工資又高還悠閒嗎?有位95後公務員在網上曬出自己的收入單並表示想要辭職。而且他還告訴網友們自己經常要加班,有時候情況緊急半夜都要趕去處理問題,他覺得現在過得很辛苦,想要辭職幹個比這容易的工作。看完這位公務員網友的表述,底下網友們炸開了鍋。大部分網友都覺得他是無病呻吟,佔了大便宜還在這賣慘。還有很多網友認為公務員的隱性福利很多,工資只是一小部分,不該在這抱怨。
  • 年入12萬公務員,想辭職!為什麼想辭職的人很多,卻沒人辭?
    1 年入12萬,想辭職 一位體制內的朋友,最近和我說,他想辭職了! 年入12萬的他,在小縣城裡,確實是不錯的了。薪資待遇和穩定性方面都沒話說,但最讓他受不了的,是小縣城裡厚重的關係網。
  • 聚焦公務員離職:有辭職者稱好日子過去了
    好日子過去了  剛剛辭職的時候,毛平有些不習慣,「忽然之間沒上級、沒束縛了,不知道向誰匯報」。  辭職之前,毛平已經在東部某市的家鄉做了十多年的公務員,是城建系統內的一個副科級幹部。這份職業曾帶給他體面、安穩的生活,近年來,他的想法產生了一些變化,收入偏低,晉升無望,在體制內要做點事情又很難,最終毛平選擇了離開,「最起碼收入會翻很多倍」。  毛平心中,值得懷念的公務員黃金時代還要追溯到他剛剛考上公務員的時候。那是2002年,當時的毛平已經在一家改制後的央企裡工作超過10年。
  • 80後會計工資低提出辭職,老闆同意漲工資,會計還是選擇了辭職
    我是一個80後會計,從事會計有20多年時間了,畢業後我就到了物流企業從事會計工作,剛到了單位以後,對會計方面的工作不是很熟練,我就跟著單位的一個老會計工作了有三個月的時間,後來單位的老會計就辭職去了別的單位,我就接手了以前老會計的工作,在這家企業工作了3年後,單位也一直沒有給我漲工資
  • 「公務員工作12年,我終於辭職做了律師!」
    01劉大哥2007年研究生畢業後直接報考了法院,成為了一名公務員。那個年代,公務員還沒有這麼熱門,甚至於可以說很多人不屑於考公務員,認為沒出息,尤其是劉大哥研究生的學歷,還是非常好找工作的,但是劉大哥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非常有規劃,也很喜歡自己的專業--刑法學,所以他決定進入法院工作,由於專業對口,他被分配到了刑庭。
  • 獨家採訪:公務員辭職後還能再考公務員嗎?辭職後還能做什麼
    現如今,隨著國家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實施,許多公務員收入陽光化、固定化,導致公務員不再是香噴噴的金飯碗,頂多只能算個餓不死也富不了的「鐵飯碗」,所以公務員辭職早已是家常便飯;雖然辭職的公務員有處級甚至廳級領導,但還是以普通科員居多,畢竟科員們抱怨最大的是「錢少事多風險大」。
  • 看,那個辭職的公務員後悔了
    清醒觀察調查發現,辭職的人中,更多是剛畢業就進了體制基層的年輕人,以及做了多年的基層員工,他們沒體驗過外面的世界,往往不甘心。這類人辭職後,有相當一部分會再次考進體制內。另一部分考研、創業、打工各種境遇都有。最終個人發展如何,跟個人的能力、價值觀關係密切。
  • 女公務員工作3年辭職:初中生就可勝任
    劉茜大學讀的是師範專業,她本來可以做一名老師,但她2008年畢業找工作時沒有一點方向,於是在同校好友的建議下一起選擇了報考河北省的公務員,並且最終幸運地成為其中的一員,雖然她以前從未想過要當公務員。  公務員,鐵飯碗,這原本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但劉茜僅僅工作了3年多就選擇了辭職。
  • 我從公務員辭職了,且是國家部委!
    導讀:本文通過分析2015-2017年部委辭職公務員的原因,希望可以對國家公務員幹部任用機制、幹部選拔機制、公務員報考和公務員職業規劃有一定的借鑑。按照中組部幹部管理規定,碩士研究生畢業7年為提拔副處最低年限,副處2年為提拔正處最低年限,也就是說碩士畢業後理論上至少9年才能提正處,按碩士畢業25歲算,提到正處至少34歲;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兩個級別各延遲1年就算非常非常快了,即碩士畢業11年,36歲(大家想想在企業工作的對應收入)。
  • 公務員真的不敢辭職嗎?辭職後真的比其他人混得差嗎?
    很多都是經過多次考試才考進公務員隊伍的,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哪個會說丟就丟呢?再說,大家之所以考公務員,就是看重的是公務員的穩定,職業競爭和私營企業比起來要小很多,不用整天擔心被老闆炒魷魚。而且在體制內也還是有前途的,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能幹出一番事業。從工資待遇來說,公務員的收入雖然和企業相比,可能並不高,但是也不低啊。
  • 我考上公務員後連連漲工資,比上工作31年的工程師收入
    摘錄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博客我以前考公務員時發願,每個月拿出收入的20%來布施。2014月2月我如願考上公務員,開始上班,那個時候我是2500元的工資。每個月用來布施的錢是1/5,也就是500元。過了兩年多後,也就是2016年8月,我每個月用來布施的錢可以到930元了,也就是說,我的工資幾乎比兩年半前翻了一番了。兩年前我實習期工資是2500元,不出意外一年滿轉正後是2800元,以後的每年就在這個基礎上漲10塊錢的工齡工資。因為我們單位工齡20年的阿姨也就3000多元錢的工資,比我高不了多少。
  • 公務員辭職?你考慮清楚了嗎
    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公務員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規範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從業行為的意見》,規定公務員辭職時,應如實報告從業去向,辭職後在一定時間內不得受聘於原管轄範圍內的企業,等等。如果違反規定,不管是個人還是相關企業,都將受到懲罰。
  • 深圳公務員工資7年未漲 一些處級幹部裸辭
    全國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近十年來一直未作調整,因此,此次調整將是2006年以來,我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首次進行調整。  對此,深圳市人社局表示,將遵照國家和省的規定進行公務員工資的調整。目前,公務員的工資主要由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組成,其中,基本工資包括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標準全國統一。實際上,深圳公務員在2008年漲過一次工資,此後基本上沒漲過工資,公務員也有訴求。
  • 為什麼公務員哭窮卻不辭職?
    所以儘管對現狀有些不太滿意,但每每想到要辭職,都會冒出不要輕易放棄這個來自不易的工作。基本還是滿足工作的,儘管覺得收入不高。而很多對現在公務員工作不滿意的人很多也希冀未來收入增高,希冀能實現不同部門之間換崗,希冀公務員除了行政職位還有技術職級之分,希冀升值更加透明。這些希冀共同構成了這部分搖擺不定的選擇留下來的根本原因之一。
  • 中央禁令約束公務員:喜者留步 厭者走好
    近日,一位公務員向媒體抱怨稱,機關工作7年,漸漸從最初父母的榮耀、自我的榮光,變成平庸與麻木,再到自我質疑與反省。7年收入沒漲,職級沒變,能力是「聽話加寫報告」,社會關係是「領導加同事」。人生卻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覺到自己是lo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