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當公務員三年後辭職:工作沒技術含量 浪費青春

2020-12-14 搜狐網

  劉茜大學讀的是師範專業,她本來可以做一名老師,但她2008年畢業找工作時沒有一點方向,於是在同校好友的建議下一起選擇了報考河北省的公務員,並且最終幸運地成為其中的一員,雖然她以前從未想過要當公務員。

  公務員,鐵飯碗,這原本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但劉茜僅僅工作了3年多就選擇了辭職。她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脫離隊伍」是因為待遇不高、成就感低落、工作壓力大等諸多因素。

  最近一段時間,公務員辭職成為非常熱門的話題,讓人們一度開始懷疑這份旱澇保收的工作是否真有傳說中那麼好。不過另一方面,近幾年公務員的報考人數卻有增無減。

  官方數據顯示,2007—2010年,我國公務員的報名人數從74萬一路上升到2010年的審核通過人數144.3萬。在經歷2011年的141.5萬和2012年130萬的小幅下降後,2013年又首次突破了150萬。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鄭建君博士的《中國基層公務員心理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基層公務員的工作倦怠現象很嚴重。

  鄭建君在報告中指出,作為黨和政府各項方針政策的直接實踐者、執行者,基層公務員的精神狀態、能力、素質直接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執政水平。鑑於此,鄭建君在報告中呼籲,當前廣大基層公務員的價值取向、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對於工作生活的感受情況,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工作「沒技術含量」

  回想起當初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情形,劉茜用「幸運」來形容自己的經歷。不過她的那名校友則在筆試後就被淘汰。

  後來又有選調生,雖然門檻高點,但劉茜的各項條件都符合。她又通過了選調生的筆試。

  所謂選調生,是組織部門有計劃地從高等院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以上畢業生,及選拔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大學生「村官」到基層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進行重點培養。

  面試時,劉茜的父親希望能託人找點關係幫幫女兒。儘管劉茜堅決反對這麼做,但父親還是背著她找了「沒起到任何作用的關係」。

  劉茜又幸運地通過了面試。

  後來培訓時,劉茜意識到通過選拔者大部分都有一點背景,差點的也是「父母一方有一個是公務員」;再後來分配工作時,劉茜才知道,自己所在的單位已經幾年沒有進過新人了。同事們都在猜測這個24歲的女大學生到底有什麼背景。而當劉茜一臉無辜地表示自己的父母不過是普通農民時,同事們更加疑惑了。這讓劉茜第一次感受到背景對公務員的重要性。

  培訓結束後,劉茜拿著一紙紅頭文件開始了自己的選調公務員生涯。她被分配到河北省石家莊市下屬某鄉鎮工作。按照選調生的相關規定,在基層鍛鍊幾年後,她才能被調回城裡。在劉茜看來,選調生多少有點「上山下鄉」的意思。

  工作單位跟劉茜想像的差別有點大。最讓她無法接受的是工作時間—單位每天早上8點半上班、點名,但差不多到10點多的時候,八成左右的同事就提前下班回家了。下午沒有明確的上班時間,「因為基本沒人上班」。

  由於離家遠,劉茜就住在單位宿舍。她每天早上8點半到辦公室,先打掃衛生、打開水,然後坐下看書;下午2點到辦公室,接著看書。

  「辦公室大多時候就我自己……」 劉茜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有些無奈和落寞。一些老同事勸劉茜下午沒事就不用去辦公室了。

  堅持了一個多月,劉茜也開始入鄉隨俗「忙活自己的事情」了。她每天把大量時間都用在上網、繡十字繡上,在鄉鎮做公務員3年多時間,她繡了五六幅作品,「還有兩米多的大部頭」。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著。劉茜突然覺得自己的工作枯燥極了,每天就是打字、做報表這些事情,「初中生就可以勝任,沒有技術含量。」她坦言,這樣的工作遠離了她的初衷。

  薪酬方面,最開始劉茜的月工資只有700多元,不過很快就漲到1300多元,到2011年底她辭職時,已經有2000元左右了。

  「如果按照性價比來算,工資少了點。但僅僅做這點工作,其實工資還是很多。」劉茜時常這樣跟朋友開玩笑說。

  儘管工資不高,但劉茜還是利用攢下來的錢回家把家電整個換了個遍—那段時間,她一直過著「吃飯不花錢、娛樂沒地去」的日子。

  「成就感低落」

  劉茜所在的單位,由於分工極不明確,常駐單位的幾乎只有她一個人,以至於在後來的工作中,她經常會半夜被抓起來救急。

  寫材料、打字這些簡單的事情劉茜都能接受,工作不愛拖延的習慣則給她帶來了「嚴重」的後果,「我們部門60%的工作都堆在我頭上,就因為我不習慣拖延,總想著趕緊幹完就算了。」

  劉茜經常遇到來單位辦證找不到人的百姓,「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可是每次我都得跟他們說他們要找的人開會去了,或者學習去了。」其實那些同事都回家了,或者辦自己的事情去了。劉茜看不慣這種做法,只要能幫忙的她都儘量把事情辦了,這讓她的工作越來越多。

  兩年後,劉茜才明白,單位的活兒沒有幹完的時候。她不得不學習其他同事,工作也開始變得愛拖延起來。

  如果不是壓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太多,這樣的生活確實挺好。「但前提是特別適合50歲的我,可是我才20多歲。」劉茜認為她不該過這樣的日子。她辭職的念頭越來越強烈。其實在工作的第一年,劉茜就想逃離。

  劉茜決定辭職,跟她的男朋友在北京、兩人兩地分隔也有一定關係。「因為我總是隔一兩個月就能感受一次大都市的衝擊,對比太強烈。」她說,自己每次從北京回來,就有跟世界脫軌的感覺。她認為待在那個小地方,很多東西都接觸不到。

  工作3年後,劉茜越來越覺得自己不能再這麼繼續浪費時間和青春了。工作倦怠也成了困擾她的重要原因。2011年底,她終於選擇了辭職。

  劉茜自認為辭職後感覺挺好,「倒真有點後悔辭職太晚了。」她認為自己最好的年華都浪費在了之前的工作上,非常不值。尤其是那份工作不僅不能給她帶來學習的動力,也無法提供明晰上升的空間,特別是對她這樣毫無背景的農村孩子來說。這是劉茜說服家人自己辭職的理由。

  《中國基層公務員心理狀況調查報告》顯示,79.89%的基層公務員或多或少存在輕度工作倦怠的現象,而表現出重度工作倦怠的基層公務員比例為6.40%。

  上述報告稱,從工作倦怠的具體表現來看,情感耗竭、人格解體和成就感低落三個因素之間並非彼此孤立,而是具有密切的關聯。在人數比例方面,「成就感低落」因素的檢出率最高。

  或現公務員下崗潮

  跟劉茜相比,張新新的工作似乎更多、更累。並且,後者現在已經享受不到劉茜那種「吃飯不花錢、娛樂沒地去」的生活了。

  張新新在甘肅省一個縣級政府部門的接待大廳窗口上班。由於生活壓力,他也有辭職的想法。

  儘管大家都在討論不斷出臺的關於公務員的各種禁令會影響這個群體的福利,但張新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這些禁令並未給他的收入帶來任何不利影響—基層公務員原本福利就不多,取消後和取消前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原本以為公務員是高收入群體,加入公務員隊伍後起碼可以負擔得起買車和購房的需求,但真正夢想成真後,張新新才發現,自己每月扣除各項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後,實際收入不到2500元。

  張新新經常跟同事們討論他們的工資距離國家頒布的全國城鎮人均收入還有一定差距,他也不斷抱怨說除了工資其餘的什麼都在漲。

  公務員不好當,尤其是基層公務員。張新新也時常跟同事們討論基層公務員為什麼不好當的問題。

  以張新新本人的情況為例:在窗口工作要經常加班,如果態度稍有不好就可能會被投訴或直接被批評,「即便態度好,有時也要被質疑」。這是張新新每天都要面臨的問題。

  按照單位的要求,工作人員的手機要24小時開機,就連節假日也不例外。張新新因此經常自責給家庭的付出和關心太少。

  工作近6年,張新新至今未曾調換過崗位。他一直在為提升發愁,「即便有機會提升,也很渺茫。」而如果自己當初不考公務員,可能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張新新認為,他的工作幾乎是當地所有行業裡最累、收入最低的工作之一。由於沒有嚴格的考核體系、勞動與所得多數情況下不成正比,張新新覺得這無法很好地體現出他的個人價值。

  如果未來自己的待遇仍然無法得到提升、收入仍處於社會偏低水平,張新新表示肯定會辭職。張新新的一些同事也與他有著同樣的想法。

  但另一個困惑在於:不做公務員了,又能做什麼呢?張新新並不知道自己辭職後可以做什麼工作。

  北京理工大學政府經濟學教授胡星鬥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公務員的工作累是由於政府職能沒有轉變、「應酬」太多,高工資高福利的前提是形成清廉政治、廉潔政府。

  胡星鬥表示,市場經濟需要小政府或者適度政府與之相匹配。而目前中國無疑是過於龐大之政府,必然要減少政府對於市場的幹預、縮小政府規模,所以未來必定會出現公務人員下崗潮。

  在胡星鬥看來,不斷有公務員辭職是一件好事,這樣就能夠增加社會的人才,也可以幫政府機關「消腫」,裁減冗員、裁減機構,使政府更精簡,更富有活力。(記者 何光偉)

  (文中劉茜、張新新使用化名)

相關焦點

  • 女生,現在是教師,要辭職考公務員嗎?
    坐標東北的三線城市,畢業就考上了特崗教師,今年八月份服務期滿三年可以入編了,一直不太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想考公務員。但是家裡人都說我的性格、處事方式更適合老師(我不會看眼色、聽不出別人的話中話、做事不靈活……)期間也考過公務員,有幸遞補進過面試,但是單位不給開同意報考證明最後沒能參加面試(其實參加面試以我的成績也上不了岸)所以一直都特別糾結要不要三年服務期滿之後不再繼續做老師而是考公(這邊的教育局會讓做選擇,是不入編給項目生的身份還是入編沒有項目生的身份)
  • 考上異地公務員,三年後他還是選擇了辭職
    被錄用為公務員後,他的家人感到十分高興,外人也很羨慕,但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並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喜歡說話,睡眠質量也變得很差,而且經常失眠。每天下班後,他都陷入了絕望,覺得公務員系統是一個圍城。裡頭關係很複雜,而他厭倦了每天與各路人等打交道,覺得很沒有意思。
  • 沒出路就去考公務員,為什麼有人工作幾年後又辭職?
    現在,很多家長都建議自己的孩子畢業後去考公務員,衝著鐵飯碗,就算工資低也沒什麼。一方面,公務員雖然工資少,但是不至於吃不飽飯,而且福利也不算,總比在北上廣深混個幾年還是什麼都沒有的好。另一方面,小地方主要靠人脈,所謂一人當官,全家享福。
  • 女公務員工作3年辭職:初中生就可勝任
    鑑於此,鄭建君在報告中呼籲,當前廣大基層公務員的價值取向、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對於工作生活的感受情況,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工作「沒技術含量」  回想起當初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情形,劉茜用「幸運」來形容自己的經歷。不過她的那名校友則在筆試後就被淘汰。  後來又有選調生,雖然門檻高點,但劉茜的各項條件都符合。
  • 獨家採訪:公務員辭職後還能再考公務員嗎?辭職後還能做什麼
    那麼,這些公務員辭職後都幹什麼去了?還能做些什麼?本次小編採訪了一位剛辭職不久的縣某局公務員。受訪者簡介:周生,男,30歲,雲南省XX縣某局科員,原先從事基層執法崗位。記者:周生你好,很開心您願意接受本號的專訪,我們是蠻好奇你辭職的心態和打算,可以和網友們分享一下嗎?
  • 小公務員傲嬌了,辭職後幹什麼?
    以不久前流傳的一篇《80後公務員辭職自述》為代表作,該文稱:「收入7年沒漲,職級7年沒變,能力是『聽話加寫報告』,社會關係是『領導加同事』。而人生卻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覺到自己是loser(失敗者)。」作者曾是一名「80後」公務員,在上海市市級機關工作,因收入與職級難以提升,選擇了辭職。  在這種收入有限和晉升無門的情況下,不少公務員考慮過是否跳槽。
  • 近來好多公務員都辭職了,辭職後從事了哪些職業呢?
    公務員辭職後,大多數人要麼選擇進入企業(國企、央企、私企)工作,要麼開始自己創業,要麼繼續考學讀書,要麼繼續考公進入其他單位當公務員或考事業編,各種各樣的職業選擇都有。比如法檢系統的公務員辭職後,大部分都會轉行去當律師;稅務或者商務或者海關系統的公務員,很多會轉行進入企業負責企業政府公關(比如維繫企業與政府關係);也有人轉行自己創業,靠著自己積攢下來的各種資源,自謀出路;當然,也有人會選擇繼續讀書,重新開始職業規劃。細數下身邊小夥伴們從公務員系統辭職後都幹了些啥:1.
  • 那些曾經的公務員,辭職後你們過得還好嗎
    在外界看來,公務員的工資儘管不高,但是錢很「耐花」,比如每天進機關食堂就比小白領們在外邊的餐館吃飯便宜太多。據媒體報導,廣東順德檢察院剛入職的檢察員月薪9000多元,而每天中午食堂的自助餐,只要交1塊錢的夥食費。公務員辭職後都從事什麼崗位?
  • 26歲的女生畢業三年才辭職考研,晚嗎?
    26歲的女生畢業三年辭職考研,但父母勸她考編,應該怎樣取捨?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這條路,其中有不少是在職的考生。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考研夢,增加考研錄取率,這些人不惜辭職考研。不過,辭職考研之後,面對的卻是父母的責難,大部分的父母覺得考研不如考編。那麼,在父母的建議面前,該不該堅持自己的想法呢?考研和考編之間應該如何取捨?考研和考編選哪個好?
  • 如果考上公務員,上班工作後,又考上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辭職嗎
    如果考上公務員,上班工作後,又考上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辭職嗎? 一般情況下是可以的。但也有些特殊情況,下面具體分析一下: 一、報考有基層服務年限的公務員,必須在基層單位工作服務年限期滿之後,才可以申請辭職; 二、在一些特殊工作崗位的公務員,如涉及到國家秘密,還沒過脫密期限的,不可以辭職; 三、試用期未轉正的公務員,雖可以申請辭職,但不建議辭職,轉正後再申請辭職;
  • 年入12萬公務員,想辭職!為什麼想辭職的人很多,卻沒人辭?
    1 年入12萬,想辭職 一位體制內的朋友,最近和我說,他想辭職了! 年入12萬的他,在小縣城裡,確實是不錯的了。薪資待遇和穩定性方面都沒話說,但最讓他受不了的,是小縣城裡厚重的關係網。
  • 80後公務員辭職自述:收入7年沒漲 能力是聽話
    唯一缺的是機會,部門的中層領導都是年輕的70後。所謂的發展空間,小到讓人絕望。」近日《上海觀察》連續刊發了《公務員:這一年少掉的福利》、《公務員隊伍開始動蕩了嗎?》等系列文章,反響強烈。一位曾在本市市級機關工作的80後公務員,看完後給我們發來了這篇文章,談談他辭職的心路歷程。「你為什麼要辭職?」數月來,我已經被無數人問過。但坦率說,我還沒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 寧夏公務員辭職後還能再考嗎
    【導讀】公務員由於職業的特殊性,一旦錄用後想要辭職就需要通過層層審核。如果遇到現工作單位人手緊缺不同意你辭職或辭職手續沒按要求辦理等情況,那你想要辭職後再去報考公務員的小心思就基本就沒戲了。辭職不等於辭退,注意「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5年的」 不得報考。
  • 海關公務員辭職:老闆覺得我有資源 新工作收入增數倍
    另外,《中國公務員法》中的法條規定:公務員辭去公職或者退休的,原系領導成員的公務員在離職三年內,其他公務員在離職兩年內,不得到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任職,不得從事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  那麼,如果違反了上述規定能怎麼樣呢?
  • 真實經歷:年輕人,不要隨便換工作,否則是浪費青春!
    前兩天,在前同事群裡聊天,提到了跳槽的事,有的小夥伴蠢蠢欲動,我立馬潑了一盆冷水,沒有真本事不要跳槽,有了真本事後,不愁沒工作,工資隨便喊。話雖然難聽,我也要說,尤其是剛入職場的小年輕們,接下來我用現身說法來舉例。
  • 辭職考公務員後,我後悔了……
    辭職考公務員後,我後悔了……一直走,莫回頭。這是我一直信奉一句話:既然做了決定,就義無反顧的走下去。所以,即使在考公這條路上跌跌撞撞,哪怕撞得頭破血流也沒想過要放棄。但是我現在堅持不下去了。今年猶豫了好久,最後辭掉了以前的工作,回到老家全身心的備考,家裡人也是全力支持,吃完飯連碗都不讓我洗,讓我好像又回到了高考那年,被小心翼翼的捧著。
  • 我從公務員辭職了,且是國家部委!
    近三年從部委辭職的公務員已經逐漸見諸報端,從廳級官員梅永紅辭職加入民企華大基因,到處級幹部、北大才子劉仕君辭職加入中民投,到普通科級幹部辭職的新聞已經越來越備大家接受。這種觀點是不對的,任何單位招聘報考人數都非常多,因為現在畢業生都是雙向選擇嗎,報個名就是一份簡歷成本1元;同時,大家對部委公務員情況存在普遍的嚴重的錯誤預期(網上流傳著種種荒謬到無邏輯的傳說),進入部委後又存在很強的路徑依賴(部委工作會有很多沉澱成本),但實際上目前業務類部辭職是比較多的。 如果家世不是特別好,建議畢業後不要到部委工作,至少不要雙方都到部委工作。
  • 公務員真的不敢辭職嗎?辭職後真的比其他人混得差嗎?
    特別是縣以下基層的公務員,和當地其他行業比起來,收入算是中偏高的群體,可以在當地過上體面的生活。所以,很多公務員並不是不敢辭職,只是不願意而已。再說,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工作,哪裡有工資高、有前途、耍得好的工作呢?每一個工作都像是一個圍城,都有它的好與壞、優與劣。
  • 為什麼那麼多人考上公務員後一兩年後就想辭職?
    我在考公上岸不到一年也想過辭職的事情,身處異地,沒有歸屬感,雖然離家只有1-2小時的車程,但是大多時候還是覺得很無助,尤其是遇到問題,搬家,租房等等一系列事情都是需要自己去安排。我們單位有幾個外地的夥伴兒,他們都打算等服務期滿後還是回到家鄉,如果不能回,那就繼續考其他的試,然後辭職。2.朝九晚六,996成常態,工作枯燥無味。
  • 考上公務員,當檢察官,沒幹幾年,又辭職去做律師,你怎麼看?
    檢察官也好,律師也罷,都是平凡的工作,也都是自己作出的選擇。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我的老鄉小譚,在我們山東老家當律師,年輕有為。他以前,在浙江省某基層檢察院當檢察官。大學畢業後,學法學的小譚,通過公務員考試,順利的考入了浙江省某基層檢察院,成為了人人羨慕的公務員,而且是檢察官。可是,工作了三年,小譚選擇了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