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風流債」民間「緋聞」中的王安石:表面老實 值班時想女人

2021-02-25 書香明門堂

 

民間流傳的「扒灰」的典故,竟然就起源於王安石。他的一句詩「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本是值夜班時的隨意之作,卻被人解讀為「豔情詩」:瞧這小子,表面裝老實,原來卻是個「悶騷型」,晚上還在單位懷春想女人。 

在當代某些熱衷於搞權色交易的官員眼裡,北宋宰相王安石絕對是個「另類」,他不僅家中紅旗不倒,外面也從未彩旗飄飄。到頭來還是他的夫人過意不去,親自張羅為他納了位美貌小妾。而王安石對夫人的「高風亮節」竟然毫不領情,當他了解到這位小妾是因元配丈夫罹禍而不得不賣身還債時,大發惻隱之心,不僅將這女子原封不動送回去,而且連九十萬錢的巨額「彩禮」也不要了。隔著近千年的光陰,我們仿佛看見王安石也很酷很姜文地對女子說:錢和你,對我都不重要! 

話說回來,如果就外在形象而言,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這位王相爺應該不會太招女生喜歡,因為他常常不修邊幅,很不注重自己的「面子工程」,連上朝時都一副邋遢相。有一次最高領導神宗皇帝正在訓話呢,競有一隻蝨子從王相爺的領口鑽出來,爬上他的鬍鬚、腮幫觀光旅遊了一番,皇上看了也忍俊不禁——這隻蝨子可獲「史上最牛蝨子」桂冠,因為它「屢遊相須,曾經御覽」。 

但自古以來官員和女人,似乎總是糾纏不休總是讓人津津樂道,即便是王安石這樣兩性關係異常清白的資深「宅男」,也被編排了一些「緋聞」:民間流傳的「扒灰」的典故,竟然就起源於王安石。他的一句詩「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本是值夜班時的隨意之作,卻被人解讀為「豔情詩」:瞧這小子,表面裝老實,原來卻是個「悶騷型」,晚上還在單位懷春想女人。 


王安石想不想女人呢?當然會想,但要看他想的是怎樣的女人;野百合也有春天,這樣一個不講衛生的「糟男人」,這樣一個眼裡似乎只有「變法」的「拗相公」,心裡也有一方柔軟的角落,盛著他那一段青蔥歲月的美好回憶和浪漫情懷。變法失利後,閒居江寧的王安石有次午睡時就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他的初戀情人,在夢中他為情人深情地賦詞一首,醒來後只記得了後半闋:「隔岸桃花紅未半,枝頭已有蜂兒亂。惆悵武陵人不管。清夢斷,亭亭佇立春宵短。」王安石大半生為變法而殫精竭慮,為變法而屢遭世人詬病,這一位他心靈深處的「紅顏知己」,能給他多少精神的慰藉呢?恐怕更多的還是失落,感到因功名而有負於佳人,這從他的另一首詞可見端倪:「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它情耽擱!可惜風流總閒卻!當初謾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後,思量著。」讀著這樣的詞句,強硬而又邋遢的「拗相公」形象,仿佛一下子就讓人感到親切而生動起來,讓人體味到他的率性和真情。可見,「想女人」的境界有高低之分,王安石因懷戀舊情而賦詞,與當代一些官員為炫耀情史而大記「性愛日記」,不可同日而語。 

歷史對王安石有很多誤讀。他因變法而觸動了許多既得利益集團的蛋糕,當這些集團對王安石恨之入骨,認為他欠下了罄竹難書的「政治債」、「金錢債」之時,晚年的王安石,卻在為自己年輕時欠下的「風流債」而愧疚不安。這,也許正是歷史和人性的讓人玩味之處。

如果你有新鮮好玩的請給我們留言,我們會考慮採用作為同題

書香明門堂於2018年年初正式創立,這是一個後起之秀的文化宣揚、情感溝通、結交朋友、感情抒發、文學刊登……開創一個屬於大家的媒體共的輸入口。

無論你是什麼職業,上班族、作者、畫家、媒體人、記者、服務人員、學生、自由工作者、領域達人……即使你一無所有,只要你喜歡交朋友、喜歡文字、情感豐富、品行良好,那麼書香明門堂流永遠歡迎你的到來。

雖然書香明門堂創立時間很短,但有你、有我、有大家的共同努力、維護、支持,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沉澱與見證,書香明門堂會陪伴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裡給大家帶來繽紛的色彩和美好的時光。

雖然我們沒有耀眼的知名度,也沒有那麼華麗的篇章,但是我們有著與眾不同的情懷,更有著一個羈絆不斷的靈魂。書香明門堂期盼著你我攜手,同譜明天。

只要你願意,我們就是朋友。只要你願意,我們就是你的情感傾聽者。只要你願意,我們為你記錄文字,只要你願意,我們與你暢聊天地。只要你願意,我們與你笑語飛揚。

「明門之堂,舞文弄墨。廣結天下,與眾不同。後起之秀,禮邀俊傑。情感羈絆,攜手明天。言道、情道、友道,共譜志同之道,同享華夏之風。」


1.投稿作品必須是原創首發,不是首發將不能開通讚賞碼,是否接受作者來稿,我們將在五日內給予回復。

2.投稿內容不得涉及政治以及不談論政治人物(正面的例外,但不得有敏感的詞彙)不議時政。

3.古詩詞必須符合格律和詞牌的要求,可自由選擇平水韻或新韻(新韻需標明)

4.現代詩、散文及其他小說文學作品發布,詳細情況請加總編微信進行交談,微信號:angelxie1668133627(加時並說明)。

5.個人專輯的內容必須包括10~20首加個人簡介和近期單人照一份。(應詳細註明作者姓名,筆名,何方人氏,以及現在的工作狀況.和學歷,原則上不予100字)

6.關於稿酬,當期作品讚賞金額累計達十元以上的,七成作為稿酬發於作者,餘下三成作為平臺的維護經費,稿酬金額於作品發表七日後全部到位一併結算,作品讚賞金額累計不滿十元則不予發放,所有投稿作者每一期只結算一次稿酬,無讚賞,無稿酬。

額外打賞:
閱讀量200以上+在看100獎5元和七成的打賞金
閱讀量500以上+在看200獎10元和七成的打賞金
閱讀量1000以上+在看500獎20和七成的打賞金(僅限個人專輯)

7. 在校學生投稿,文章所得的讚賞金額全部歸於作者。

8.為了方便稿酬發放,請加微信:angelxie1668133627。

9.本平臺概不負責版權糾紛,一稿多投作者自負。

10、本平臺另開設了字畫展覽以及幫忙出售,要出售的字畫作品將作為平臺期刊中用作插圖作為展示,凡每件出售作品平臺將收取出售價的五成,作品最終定價賣家和買家可以互相商談。

投稿微信號:angelxie841875705(加時請說明)

投稿郵箱:

冰心晴兮:

1668133627@qq.com  

624903814@qq.com  

316094793@qq.com

明門堂主:淡笑賞冥花

總    編:冰心晴兮

副總編:墨明棋妙|小小流水丨

法律顧問:閱書不知疲

詩文主編:綺閣書生|依若清涵 丨軍哥~浪漫騎士

詞文主編寂寥生|讀書讀報|

現代詩主編:虛懷若竹

配音:梓墨

宣傳編委:李林波(閒雲野鶴)|山花爛漫|可兒|談心閣|事在人為|歲月靜好|張安源丨彼岸花開🌸相思相念永不負|飛龍

如果你對古詩詞有一定的熱愛,對詞牌格律有一定了解,擅長於公眾號編輯,都可以加入書香明門的聚賢堂。

題書香明門堂

 書香漢閣墨飛揚,

 韻滿明門錦繡章。

 君子結交天下友,

 群賢共賦滿庭芳。

「明門之堂,舞文弄墨。廣結天下,與眾不同。後起之秀,禮邀俊傑。情感羈絆,攜手明天。言道、情道、友道,共譜志同之道,同享華夏之風也。」此徵文長期有效,我們在此恭候您的到來!                      

書香明門堂編輯部  致意 

                     我知道你在看也贊了 

別忘了點關注和分享哦

相關焦點

  • 民間「緋聞」中的王安石:表面老實 值班想女人
    核心提示:  民間流傳的「扒灰」的典故,竟然就起源於王安石。他的一句詩「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本是值夜班時的隨意之作,卻被人解讀為「豔情詩」:瞧這小子,表面裝老實,原來卻是個「悶騷型」,晚上還在單位懷春想女人。
  • 宋安華 :王安石
    父親王益,進士出身,曾在江西、廣東等地任知縣,1039年病逝時,任建康府通判。王安石二十一歲考中進士,先後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群牧判官,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公事,常州府知府,提點江東刑獄,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四十二歲時母逝,停官居喪。從四十六歲起,先後任江寧府知府、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宰相。五十三歲時辭宰相還居金陵。一年後入京重為宰相;次年夏再辭宰相位。後隱居江寧十年。
  • 王安石的哀嘆(全文)
    等等等等,仁宗時期人才之盛,中國歷史上大概只有李白杜甫領銜的唐明皇可一戰了。還有一次王安石和朋友們去一個和尚廟的澡堂洗澡(別問我為什麼去和尚廟我也不知道),大家看到王安石老是穿得邋裡邋遢的,衣服上的油一層層的(宋代官員薪水極高,他不是窮),就想幫他換件衣服,王安石下堂子洗澡,朋友們偷偷換掉他的舊衣服,換上新衣服,王安石洗完澡出來穿上新衣服就走,完全渾然不覺。
  • 王安石到底有沒有討小老婆?
    在《邵氏聞見前錄》中,作者邵伯溫記述了北宋名相王安石拒絕納妾的一則故事。王安石在擔任皇帝秘書(知制誥)的時候,妻子吳氏給王安石置辦了一房小妾。這個小妾被吳夫人派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問怎麼個意思?小妾說是夫人派我來的。王安石又問,你是誰?
  • 變法為斂財的「拗相公」王安石
    [摘要]變法之初,司馬光在和王安石爭論時就指出:「天地所生貨財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間,則在公家」,「善理財之人,不過頭會箕斂,以盡民財,如此則百姓困窮,流離為盜,豈國家之利邪?」變法措施名為富國實為掠奪民間財富王安石變法中最有名的是青苗法和募役法,青苗法就是在青黃不接之時,由政府出面貸給農民糧食,夏、秋糧食收穫後,農民還貸,並付20%至30%的利息。青苗法本意是限制民間高利貸,但實質上變成政府發放高利貸。
  • 王安石詩中的「故鄉」情
    詩人宦海失意回歸故鄉,在將要抵達時,昔時的山水、故園之戀和近鄉情更怯的心情刺激著詩人,千愁萬恨、萬般思緒湧上心頭,有高度駕馭詩歌能力的詩人,把這萬千愁思化為了兩句千古絕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是照我還。」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景激情,情映景,把生命意識與眼前美景自然、和諧地編成誘人的圖案,春風又吹綠,明月相伴,在此美境中的詩人回歸故鄉。
  • 王安石-別出心裁造字
    王安石別出心裁造"蘸"字宋朝年間的王安石,以變法著稱,是一個大文學家,怎麼也杜撰生字?其實見怪不怪,中國的文字向來是在生活中撰出的。如若都是已經成形的字,才可不稱杜撰,那今日的字皆屬杜撰生造的了.王安石心想論詩作對何難?用衣抽拭拭眼睛,抬頭細看,果然燈中閃出一條聯,寫得頗為工整秀麗。"走馬燈,燈走馬,燈息馬停步。"覺得平平無奇,細一想,難住了。心裡浮起了自己曾寫過的詩句,「看似尋常最奇朝,成為容易卻艱辛。"臉上發熱,找不出合適妥當的下聯。馬員外看了他一眼,王安石沒發覺。書呆子似地拍手稱讚,「好對,好對也!"馬員外兩天內接待多少對聯人,都沒對好,有的勉強成對,被女兒批了一通。
  • 王安石變法失敗原因
    五六十年代則從階級鬥爭的角度把王安石失敗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兩點:一是變法派缺乏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二是大地主集團反動勢力的強大。八十年代以後討論變法失敗的原因大都轉向從變法措施自身存在的弊端、變法過程中出現的蛻變以及王安石的個人品質去尋找。這些觀點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 蘇軾與王安石
    當性情中人碰上性格執拗的人會發生什麼呢?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蘇軾:北宋文學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蘇軾呢也不是徹底全盤否定(後來司馬光當政,廢除變法時蘇軾也曾反對),只是反對過於激進的變法,二來變法一直受到當朝權貴的反對,蘇軾出生地主貴族家庭,於情於理都站在了「保守派」一邊。夾在其中的神宗一方面力圖改變,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考慮司馬光的意見、欣賞蘇軾的文採等問題,這場改革的結果自然不言而喻。據明代馮夢龍所著《警世通言》中所說,這兩位主角可是很有一番故事。
  • 王安石和呂惠卿,為何從「蕭規曹隨」變成「你死我活」
    呂惠卿是個極具野心的人,王安石在位時,他是王安石變法最得力的助手,王安石離開之後,他妄圖取代王安石的地位。 呂惠卿採用呂和卿的建議,創行手實法,具體內容為:命令民間的土地、房屋、宅基地、牲畜和所有資產,都要據實估價報官,官府按估價總額抽稅,凡隱瞞不報者,重罰,舉報者有賞。這實際上就是徵收資產稅。 如此一來,民間寸土尺椽,都要納徵,養雞飼牛,都要納稅,老百姓苦不堪言。
  • 王安石、司馬光和蘇東坡
    他極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仁宗皇帝在皇家宮苑宴請臣子,讓臣子們先行去釣魚,然後讓御廚用釣上來的魚,做每個人想吃的菜,結果當所有人都去釣魚的時候,王安石獨自坐在桌子前,在沉思中,把桌上一個盤子裡的魚餌全都吃光了,在眾人的一片驚訝聲中,表示自己已經吃飽了。一天,王安石的吳氏夫人為丈夫置了一個小妾,結果,王安石大吃一驚,問來者所欲何為?
  • 王安石的「學」與「教」
    王安石的出眾更是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不多見。而這均來源於他的博學多才和由此建立起的豐富、獨特的學術思想。那麼王安石除了他天賦異稟外,在他後天的教育和學習中都有哪些可讓我們借鑑之處呢?我們這次就從王安石的一「學」一「教」中領略王安石的獨特而強大的閱讀體系和修養經歷。
  • 錢鍾書:王安石
    【1】王安石的大妹妹,名文淑,工部侍郎張奎的妻子,封長安縣君。【2】這大約是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一○六○年)王安石出使遼臨行所作。石樑茅屋有彎碕【1】,流水濺濺度兩陂。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1】王安石還有一首《彎碕》詩說:「殘暑安所逃,彎碕北窗北。」
  • 司馬光與王安石|風骨自在,和而不同
    這句話道出了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的本質,小人表面上的「同」並不能代表「和」,「和」應該是更高意義上的、更本質的一種美德,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品質,也是一種很高的道德要求。在中國古代,「和而不同」也是處理不同學術思想派別、不同文化之間關係的重要原則,是學術文化發展的動力、途徑和基本規律。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某一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這本是極為正常的。
  • 古詩賞析二十六:王安石《元日》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5、桃符:春節時人們在桃木板上寫神荼、鬱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或畫著神像,懸掛在門旁,用來祛邪。後來代指春聯。作者簡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臨川人,卒諡「文」。慶曆二年進士,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
  • 一首《梅花》寫盡了王安石最後的倔強
    簡單概括的話就八個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可以說他的愛好除了為國家著想之外就是寫書做詩之類,比如王臨川集,三經新義、淮南雜說等等,王安石自幼聰穎,酷愛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稍長,跟隨父親宦遊各地,接觸現實,體驗民間疾苦。文章立論高深奇麗,旁徵博引,始有移風易俗之志。
  • 王安石這首寫滿迷人春色的「愛情詩」,原來我們一直讀錯了
    《文心雕龍》中也寫到:「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文學作品中一切寫景的文字都是為了寫情之需要,古代詩詞中尤其如此。所以,我們在賞析寫景詩文的時候,尤其需要透過景物描寫的表面,去發現作者深藏在背後的感情。今天我們閱讀古代詩文,由於已經遠離了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對於一些作品產生不同的解讀,也就不足為怪了。
  • 王安石身上的文化流量,「扒灰」之說是如何杜撰出來的?
    朋友們沒看錯,這首一毛錢不值的打油詩,就是民間傳說中王安石調戲他兒媳蕙兒時所寫的。朋友們再看下面的一首:月兒彎彎照窗紗,鰥寡悽涼度年華。雙飛雙棲何不為?閒言碎語別管它!這首詩就是民間傳說中,兒媳蕙兒回復公爹的詩。然後公公王安石與兒媳蕙兒倆個人就「雙棲」而又不顧「閒話」了。可這又與「扒灰」如何相干呢?
  • 蘇軾與王安石:從以牙還牙的政敵,到惺惺相惜的文友
    01 蘇軾向皇帝直言新法弊端,王安石不悅,給他小鞋穿 1066年,蘇軾的父親蘇洵在京師逝世,已考中進士在京為官的蘇軾挾父喪返蜀,三年喪期滿始還朝。此時,新繼位的宋神宗已採納王安石的變法主張,開始推行新法。蘇軾並不贊同王安石的變法,且公開反對。比如他曾寫了《議學校貢舉狀》,反對王安石關於科舉的變革。
  • 「強迫症」患者王安石
    先後用了「過」、「入」、「滿」字等十幾個字,比較來比較去,想的頭暈腦脹,也均不滿意。王安石索性走出船艙,站在船頭,讓清涼的江風吹一吹思考得疲倦的大腦。放眼望去,兩岸邊的野草正在瘋長,碧綠青翠,隨著行船犁出的波浪,向後快速地退去。一股濃烈的初春氣息,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