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直言:再大的冤案,沒有媒體的監督也很難平反

2020-08-28 法眼帝國

再大的冤案沒有媒體的監督很難平反

——朱明勇律師在2015首屆律媒年會論壇的講話


非常高興今天見到很多的前輩,還有那麼多的同仁,還有記者朋友。這幾年來我們很多案件都是和媒體的支持和幫助分不開的,根據我自己的感覺,媒體的職責可能更注重地在追求真相,而律師總是在期望追求正義。

在追求真相和尋找正義的頭功,這兩個人經常會走到一起。沒有真相的時候你很難找到正義,所以律師和媒體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聯姻。

實踐證明,這麼多年來我們所辦理的案件,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的冤假錯案的平冤過程中,它一定是得到媒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沒有媒體的支持和幫助,案件其實很難得以解決。比如說2003年的張氏叔侄案,有很多的媒體,今天也有很多的媒體介入,他們的調查和報導,使得這個案件最終得以解決。

而像最近剛剛關注到的這兩天新聞在報,河南的王玉虎的案件,劉虎也寫了,澎湃也報導了,新京報也有很多報導。可以做一個對比,王玉虎的案件20年一直在申訴,他原來的代理律師耿明,包括後來王玉虎找到我也兩年多。按正常程序,我們沒有辦法幫他平冤。甚至王玉虎多年前跟我聯繫,我的手機上也有很多他的信息,昨天我也給澎湃的記者又報一篇。

給到一些媒體,他們覺得時過境遷,沒及時報導,不能及時報導就平不了冤。今年前不久我覺得這個案子沒有可能性的時候,劉虎的一篇報導出來了,緊接著河南省緊急行動,按照這個案件後續的處理。接著又有很多媒體的跟進,昨天他們就拿到了撤銷案件、解除對犯罪嫌疑人身份的決定書。

通過這樣的簡單對比就是,你再大的冤案沒有媒體的關注監督,很難得到平冤。如果說有些案件的確是很冤,有媒體的跟蹤報導一定會促進它去平冤。實際上我們有很多對比案件都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今年我辦的一個最失敗的案件,我也沒用媒體報導,我也沒有說這個案件。我認為他典型是無罪的,後來我得到消息,審委會研究結果也是無罪的,他們研究無罪還怕結果不正確,請專家諮詢委員會去,專家諮詢委員會也一致認為無罪,我等無罪判決書出來,但是二審維持原判,這是很荒唐的事情。

沒有媒體的介入,為什麼這些案件平就很困難?我們一定要追究原因,記者是揭露真相的,我們是追尋正義的。我們追尋正義,往往在法庭上聲音傳播的廣度和維度,可能還沒有達到。而媒體的記者朋友,可能能夠使我們尋找正義的方向、呼喚正義的聲音傳播更遠、影響更大。所以他有時候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我覺得作為律師,你離不開媒體。因為我們總是想實現正義,找到真相,獲得當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在法定的浮動範圍內。但是這樣的浮動範圍內,並不是說你的戰場經營在法庭。有一個觀點,律師的戰場就是在法庭,法庭外你什麼也不要說,什麼也不要動。而我的觀點,跟早期搞傳媒法研究的周澤律師有點相似,律師伸張正義、尋求公正、尋求公平,你的聲音不要僅僅局限在法庭,要在每一個能呼喚正義的地方,所以需要媒體,他有能力幫我們傳播,否則的話你只能是缺失公開性,這樣的三板斧已經很多了。

律師和媒體還是應該加強合作,加強溝通,因為我們價值觀的取向,大家基本上是相同的,我們追求正義、呼喚正義、追求真相,這樣的工作方式也是相互融通和理解的。

今天有這樣的機會,也是我有史以來見到最多、最大的場面,那麼多記者朋友,還有律師朋友,我們以後一定要加強合作。

相關焦點

  • 近年來一些陳年積案告破 冤案平反只是真相的一部分
    冤案平反,只是真相的一部分「他們說我兒子不是張玉環殺的。但我兒子被人殺死了,是誰殺的?總要給我一個說法。」近日,「張玉環案」原案受害兒童的母親舒愛蘭接受採訪,將兩個被殺孩子的家庭重新拉回到人們的視野。27年前,張玉環被指殺害同村兩孩童,7年後被判處死緩。
  • 冰點觀察:冤案平反,只是真相的一部分
    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的全國法院審判監督工作會議上披露,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法院依法辦理各類審判監督案件178萬件、刑罰執行變更案件386萬件,再審改判刑事案件1.1萬件,依法糾正張氏叔侄案、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等重大刑事冤錯案件58件122人。
  • 「八處」說法丨為什麼冤案多是姦殺案?
    劉忠林在吉林省高院門口(圖片來源:網絡)劉忠林的辯護律師張宇鵬曾表示,國內媒體公開報導的冤案被羈押時間最長的是陳滿,為8437天,而劉忠林案被羈押時間約為9215天(約為25年零90天),「算是公開報導中被羈押時間最長的蒙冤者」。
  • 秦「黥城旦講乞鞠案」:一樁冤案的炮製及平反
    有罪推定加刑訊逼供,很容易產生冤案。這有出土文字的證據。1984年在湖北江陵張家山247號漢墓中,出土了一批記載了司法案例的竹簡《奏讞書》,其中有一個秦始皇時期的冤案「黥城旦講乞鞠案」,頗能反映秦朝有罪推定、刑訊逼供、親屬作證的司法制度。
  • 冤案平反後,他的前妻上了熱搜。
    「張玉環冤案」平反後,他的前妻上了熱搜。8月4日下午,對很多人來說,這是普通的一天。但對於張玉環一家來說,這一天是偉大的勝利,在經歷了被冤殺人、坐牢近27年後,他終於得到了平反。被狼狗咬、被逼供6天6夜、重審依然被冤判死緩,多年的不甘和掙扎,在這一天全部得到解脫。 張玉環,無罪釋放!
  • 證人是司機但不會開車,冤案平反更要追責到底
    原陽縣民警找證人作筆錄,是在澡堂裡完成的,證人聲稱自己醉酒;未對同案犯劉峰採取強制措施,造成證據缺失,劉峰在居住地照常生活、做生意;原陽縣的偵查案卷上顯示,證人和被害人之間的關係是司機和車主,然而兩人互不相識,司機證人沒有駕照
  • 冤案平反還不夠,更應該嚴厲追責
    ; 第二次說自己用手掐住男童後,先用木棍擊打,再用一根長2米的麻繩把他勒死。 名字是「江西張玉環冤案」,發布案件詳情。結案前,寥寥幾人關注,沒多少人相信這陳年舊案另有冤情。 王飛發現越來越多存疑的地方: 兇器麻繩無法證明與受害孩子之間有接觸;同屬於黃麻纖維,但也不能證明麻袋是作案工具;遇害孩子的指甲裡也未能提取出張玉環的皮膚組織;江西高院終審時沒有律師為張玉環辯護,存在嚴重的程序違法。 這些地方,他可以用專業法律各個擊破。
  • 24個重大冤案背後的制度分析
    在此期間,被冤者及其家屬不斷申訴、上訪,律師以及社會正義人士鼎力支持,媒體長期不斷報導,最終才促使檢察院、法院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在有些案件中,這些力量共同作用,還不足以啟動再審,最終因為真兇出現或者「亡者歸來」,才迫使法院不得不改判被冤者無罪。更有甚者,在有些案件中,真兇出現、「亡者歸來」都難以啟動審判監督程序。
  • 24個重大冤案背後的制度分析 | 文化縱橫
    更有甚者,在有些案件中,真兇出現、「亡者歸來」都難以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冤案糾正如此之難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在我國,冤案為什麼難以獲得救濟?我國的刑事救濟程序,尤其是審判監督程序到底存在哪些問題?應採取哪些措施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將以近年媒體曝光的冤案為樣本,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 十八大以後的重大冤案,至少一半是他參與推動解決的
    這哥們叫李金星,律師江湖人稱伍雷律師。   伍雷律師的口碑如何?   徐昕教授說他是中國對平反冤獄貢獻最大的律師,沒有之一。   何兵教授說得更具體,他說「十八大後平反的重大刑事冤案,將近一半是他直接參與或直接、間接推動的。他正直善良,熱情如火。
  • 深觀察|「最長冤案」平反:唏噓之餘更要追究刑訊責任。青鳥點評
    青鳥點評:遲到的正義已經不是正義了,27年後才平反要深刻的反思對廣大公民來說,權利是爭取來的,要靠自己去捍衛,如何才能不被自己的公僕把自己辦成冤案?在自己的土地上享有安全和自由,公平和正義?這才是張玉環案的意義所在。唯願改革再出發,希望法治更進步!
  • 對律師最合理的態度
    近來備受關注的張玉環事件讓律師職業熱度大增。然而,世人對律師的態度頗為微妙,尤其是為被告人發聲的辯護律師。今天的司法英雄,或許明天就會千夫所指。有一類律政片專講律師打官司,還有一類警匪片也會涉及刑事司法審判,兩類片子裡辯護律師的形象可謂截然相反。律政片裡的辯護律師為民伸冤,直如正義的化身;而警匪片裡的辯護律師或面目猥瑣,或行為傲慢,總是千方百計為壞人脫罪。如此矛盾的形象,讓人莫衷一是。後來,媒體新聞中的司法報導越來越多,辯護律師的社會評價在不同個案中也如同過山車。平反冤案類的事件,辯護律師是大眾輿論的英雄。
  • 仲若辛 黃海志丨從製造到平反:鮮活的區域司法生態樣本
    這是2018年4月11日,其傳喚嫌疑人林氏父子案一嫌疑人妻子,要求其刪除微博時說的話,其提到的念斌案、陳夏影案、吳昌龍案,相信大家耳熟能詳,都是近年來福建司法機關平反的重大冤案。一名警察,公開否定冤案平反結果,真是匪夷所思,讓人頗感驚異。根據相關律師的介紹,上述話語的背景是,北京律師徐昕、李金星,接受委託擔任林風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濫伐林木案的辯護人。
  • 回望聶樹斌:一案平反萬骨枯
    而王書金之所以能引發如此大的輿論關注,因為他多次供述自己是「聶樹斌案」的真兇,從而使25年前一位被判處死刑的少年沉冤昭雪。雖然這次王書金案被發回重審與「聶樹斌案」無關,但我們還是回顧一下聶樹斌的平反過程吧——有很多問題,到現在還沒有答案。
  • 「國諮解案」重大冤案為啥非要請北京律師?其中奧秘驚心動魄
    近些年來,一起起冤案被平反,這不僅體現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成果。同時也讓那些正在伸冤的人們看到了希望。那些沉冤昭雪的人們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他們當中很多人蒙冤入獄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全都因為一場冤假錯案葬送在了冰冷的鐵窗中,雖然得以清白,然而很多平反者早已埋入土中......
  • 張玉環最大的幸運不是擁有宋小女,而是這位「傻」律師
    就在他們萬念俱灰的時候,遇見了「以平反冤假錯案為己任」的王飛律師。 看了張玉環的案件資料,王飛律師第一時間就認定:這是一起冤案。 事實上,這並不是王飛參與平反的第一件冤案,在此之前還平反過兩件。 如果沒有正義沒有良知,弱勢群體就會被忽略,而強者恆強,最終律師也會淪為權貴的工具。
  • 冤案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獨家對話張玉環案律師王飛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楊百會 | 北京報導隨著張玉環被宣告無罪,當事人的家庭悲歡故事受到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這樣的冤案為何會在現實中發生?以後又該怎麼避免?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了張玉環的辯護律師王飛。
  • 刑辯律師王飛:看到案件背後站立的每一個人
    王飛是張玉環案再審的辯護律師,也是推動這起冤案平反的重要角色。張玉環平反回家後,面對一眾媒體,想邀請他一起站到鏡頭前。王飛拒絕了,「現在我已經不重要了,更想看到你們一家團聚。」2006年大學畢業成為律師至今,王飛參與了「5·24樂平姦殺碎屍案」、「廖海軍案」、「李思俠案」等辯護,當事人均成功翻案,他也因此進入公眾視野。告別張玉環,他匆匆踏上前往下一個案子的路途。
  • 「國諮解案」媒體報導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動案件公平審理?
    《即刻說法》欄目之前推出了一系列關於重大冤案的法律分析,每一篇文章都有致敬媒體的環節。為什麼?我相信了解過以上案件整個過程的讀者朋友們都應該知道,哪個案件平反的過程不是阻力重重!媒體是推動案件公平審理的重要力量,他們對事件不斷進行跟蹤回顧,持續性報導,揭露事實真相、案件疑點,推動案件一步步走向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