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國出口同比下降17.2% 進口好於預期導致意外逆差

2020-12-13 財新

  【財新網】(記者 張娛)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延長影響,1-2月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速均由正轉負,由於進口表現明顯好於出口,前兩月意外錄得逆差。

  根據海關總署3月7日發布的數據,以美元計,1-2月中國出口同比下降17.2%,較前值月回落25.1個百分點,為2019年3月以來最低;進口同比下降4%,回落20.5個百分點。進口表現明顯好於出口,導致1-2月實現貿易逆差70.9億美元,為2018年4月以來首次錄得貿易逆差,2019年同期實現貿易順差414.5億美元。

相關焦點

  • 今年1-9月羅馬尼亞與中國 貿易逆差下降
    今年1-9月羅馬尼亞與中國 貿易逆差下降 2012-11-14 08:37:40 來源:網上輕紡城 據羅貿易和外資促進中心提供的數據,2012年1-9月,
  • 財經朝聞道 | 1-2月出口降17.2%,累計貿易差額8年首現逆差(2020-3-9)
    其中,出口2924.5億美元,下降17.2%;進口2995.4億美元,下降4%;貿易逆差70.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順差414.5億美元。   洪泰財富研究部解讀   本次數據統計範疇為1-2月累計值,從具體數據來看,1-2月進出口狀況具有三個特點:   1.
  • 中國12月出口同比增長10.9% 進口同比降0.7%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網1月14日消息 按人民幣計價,中國12月出口同比增長10.9%,預期增長7.1%,前值增長14.9%。 以人民幣計,中國2020年出口同比增4%,前值增5%;進口同比降0.7%,前值增1.6%。
  • 中國2月出現73億美元貿易逆差(雙語)
    由於春節長假期間出口增長放緩,2月份中國出現73億美元貿易逆差。  一般說來,人們會把中國出口數據當作全球經濟狀況的非正式晴雨表進行解讀,但經濟學家們表示,不能從表面金額來看待最新的疲軟數據。中國2月份出口同比增速降至2.4%,遠低於一些經濟學家預測的27.1%。
  • 中國1-2月銅進口增加 疫情導致鋁出口重挫
    據3月7日消息,中國海關總署周六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今年前兩個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同比增加7.2%,因春節之前的補庫需求抵消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但鋁出口則大幅下滑。  在1月份,海關總署表示,從今年開始,為與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的發布時間安排一致,1月份和2月份的貨物貿易進出口數據將合併發布。
  • 對大陸出口臺灣11月進出口貿易出現逆差
    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7日公布,臺灣11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44.6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同比增長17.2%,佔臺灣總出口額的45.2%。大陸(含香港)持續位列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佔同期臺灣總出口額的43.8%。
  • 芬蘭2019全年貿易逆差為7.26億歐元
    芬蘭日報3月2日報導,根據芬蘭海關貿易統計顯示,芬蘭2019年12月貿易順差為3.17億歐元,全年貿易逆差為7.26億歐元。2018年12月,貿易差逆差為4.28億歐元的逆差,而在1-12月貿易逆差約為29億歐元。
  • 同比增長36.2%!11月嘉興出口增勢強勁
    11月進口規模再創年內新高。據嘉興海關統計,今年1至11月,嘉興市進出口總值2736.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9%。其中,出口2044.5億元,增長9.3%;進口692.4億元,增長3.7%。自8月以來,嘉興市出口增勢強勁,各月出口同比增幅均達兩位數。而在剛剛過去的11月,嘉興市進出口總值306.4億元,增長31.5%。其中,出口222.9億元,增長36.2%;進口83.5億元,增長20.4%。
  • 2019年中國大米進口量、進口金額及進口來源國家,越南進口量下降
    2018年中國大米進口307.7萬噸,同比減少23.6%。2019年中國大米進口254.6萬噸,同比減少17.3%。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大米進口金額排名前五的是泰國、越南、巴基斯坦、緬甸和柬埔寨,2019年進口額分別為3.5億、2.4億、2.3億、2.0億和1.7億美元。
  • 臺當局:臺灣11月對大陸出口同比增長17.2% 創歷年新高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7日公布,臺灣11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44.6億美元,同比增長17.2%,約佔臺灣當月總出口額的45.2%,大陸(含香港)持續位列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
  • 2014年1-9月羅馬尼亞與中國貿易情況報告
    2014年1-9月羅中貿易情況報告一、羅馬尼亞與中國貿易情況據羅經濟部提供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9月,羅馬尼亞與中國貿易額為21.8億歐元(不含轉口貿易,下同),同比增長20.7%,自2014年2月起連續出現正增長。其中,羅出口4.3億歐元,同比增長17.7%。
  • 2019上半年中國與泰國雙邊貿易概況:貨物進出口額同比下降4.1%
    一、2019年1-6月泰國貨物貿易概況據泰國海關統計,2019年1-6月,泰國貨物進出口額為2433.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2%。其中,出口1227.3億美元,下降2.3%;進口1205.9億美元,下降1.7%。貿易順差21.5億美元,下降25.2%。
  • 今年1-11月巴西進口同比下降7.6%
    巴西《經濟價值報》12月21日消息,由於受到巴西本國貨幣雷亞爾貶值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影響,巴西主要進口來源國對巴出口均出現下降,只有來自中國的進口量幾乎未受到影響。今年1-11月巴進口額及進口量同比分別下降7.6%和7.8%。其中自中國進口額和進口量分別下降4.6%和0.9%。
  • 經常帳戶逆差值得高度重視
    解盤年中經濟——時評(2)王南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中國經常帳戶今年一季度逆差341億美元。這是2001年6月後,中國時隔17年第二次出現經常帳戶逆差,也是最大的一個季度逆差。經常帳戶呈現逆差有季節性因素,年初假日影響一季度貨物貿易差額一般為當年低值。但趨勢性、結構性因素更為根本: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使貨物貿易順差下降,而運輸和旅行項目逆差增長帶來服務貿易逆差增加。
  • 天風研究:預計5月CPI同比2.7% 新增貸款約1.7萬億
    統計局公布的旬度汽油、柴油價格還是在進一步走低,預計交通工具燃料分項環比還是會繼續下降。隨著經濟環比改善,非食品項中的教育娛樂等分項可能也會有一些恢復。預計5月CPI同比回落至2.7%。如果豬價平均價維持40元/千克的水平,國際油價不出現大幅反彈,預計年內CPI還是會快速回落,6、7月預計CPI同比2.4%、2.2%。
  • ...半年,中國外貿總值同比下降3.2%,降幅比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
    【6月中國進出口增速雙雙「轉正」】海關總署1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增長4.3%,自4月起已經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進口增長6.2%。上半年,中國外貿總值同比下降3.2%,降幅比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
  • 疫情料拖累中國1-2月進出口同比雙位數下跌 CPI維持「5」字頭
    公布內容:中國1-2月進出口數據;2月 CPI和PPI數據公布時間:進出口數據定於3月7日(周六)公布CPI和PPI定於3月10日(周二)0930公布路透綜合25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嚴重影響1-2月中國外貿領域,預計出口和進口同比降幅料擴大至兩位數;疫情導致部分必需品價格上漲,但對需求減弱的影響更大,預計2月CPI同比增速略有下降,但仍維持在「5時代」的高位,PPI則降至負值。
  • 芬蘭9月貿易逆差3.91億歐元
    《芬蘭日報》12月1日報導,根據芬蘭海關提供的國際貿易統計數據,9月芬蘭貿易逆差為3.91億歐元。1至9月貿易逆差為28億歐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8億歐元。9月份芬蘭出口額為49億歐元,同比下降7.8%,進口額為53億歐元,同比下降4.8%。與去年同期相比,1-9月出口總額下降15.2%,進口總額下降11.3%。
  • 美國貿易逆差降至三年低點 經濟走強信號提振美元買盤
    來源:匯通網周三(1月8日)美元上漲,因美國11月貿易逆差降至逾三年最低水平,進口進一步下降,出口反彈,這表明美國第四季度經濟增長強勁。截至11月,美國貿易逆差收窄0.7%,有望錄得2013年以來的首次年度收窄。儘管貿易逆差收窄應為美國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帶來提振,但消費品和資本財進口下降表明國內需求降溫。分析師此前預計,11月貿易逆差將收窄至438億美元。與歐盟的商品貿易逆差下降20.2%,至131億美元。
  • 3月美國貿易逆差再度擴大至500億美元,關稅和大豆來擋槍
    美國商務部於周四表示,由於對外國商品的需求提振了進口,美國3月份對全球貿易夥伴的商品和服務逆差小幅擴大。但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卻收窄至283億美元,創5年以來最低。 報告指出,3月份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的貿易逆差為500億美元,較2月份增長1.5%。經濟學家預計,美國3月貿易逆差將從2月的499億美元增至502億美元。 儘管貿易逆差在3月份有所擴大,但仍低於最近12月份的最高點。2018年年底,貿易逆差猛增至599億美元,這是10年來最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