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父母臉色長大的孩子,一生有多苦?

2020-11-08 Babyboat船之寶官方

曾經有一個問題,問那些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麼感受?答案看了很扎心:「一直覺得我不重要。」、「經常懷疑自己。」、「怕失敗,所以不敢努力,怕努力依舊失敗。」。

很多從小在打壓教育中長大的父母,雖然知道打壓會抹殺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但是在教養中卻不知道如何遏制自己嚴苛的教養方式,好像不知不覺之間,自己就成了「記憶中的那個可怕的父母」。

為了不讓孩子未來的人生過得辛苦,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別忙著否定行為,卻情感上孤立了孩子:多少從小看父母臉色長大的孩子,成年時期的苦,深藏在童年被父母情感孤立之下。而很多打壓教育的源頭,都是因為這種情況孩子犯了錯,父母要幹預。

教孩子做對的事情,比禁止做錯的事情更重要:每個人都希望被溫和對待,孩子也一樣。孩子並不會天生就能揣摩成人的想法,很多時候,孩子缺少的永遠都不是責備和大道理,而是打開心扉的那一扇提醒和幫助。我常常對很多家庭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怎麼做,比讓孩子因錯誤而受懲罰本身,更重要。

我們要關注的是孩子發怒的原因,而不是他表達憤怒的方式,要努力去理解他認為自己受了什麼委屈或不公平地對待。關注我,在科學育兒的道路上,我們一起前行,共同見證寶貝成長的每一步!

相關焦點

  • 總是被父母「差評」的孩子,長大後有多苦!
    首先,我們先看一個案例:一個5歲的女孩經常對著一隻毛絨玩具熊自言自語,就是不願意和父母說話。父母以為孩子得了自閉症,四處求醫。「一次又一次,從小罵到大,罵的多了,我變得很自卑,總覺得自己特別的醜。不敢和別人,尤其是女孩子說話,怕他們笑話我,嫌棄我。」他小時候的自卑一直延續到了成年。一般來說,在否定和打擊中長大的孩子,因為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長大後都十分的自卑,自我價值的貶低。從而做事情不敢主動爭取,很難去主動的追求異性,總認為自己配不上她。
  • 看父母臉色長大的孩子,都怎麼樣了?結果你想不到
    想起我身邊「別人家的孩子」凱凱,在別人眼裡凱凱是一個聽話成績優秀的好孩子,從來不會和爸爸媽媽發生爭吵,遇到事情也會全部聽從爸媽的意思,哪怕做錯事情,也會「虛心」的聽從父母的教訓,低著頭一聲不吭,就是這樣 一個聽話的孩子,他只能小心翼翼的通過看父母的臉色來保護自己。
  • 總是被父母「差評」的孩子,長大後有多苦
    「一次又一次,從小罵到大,罵的多了,我變得很自卑,總覺得自己特別的醜。不敢和別人,尤其是女孩子說話,怕他們笑話我,嫌棄我。」他小時候的自卑一直延續到了成年。一般來說,在否定和打擊中長大的孩子,因為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長大後都十分的自卑,自我價值的貶低。從而做事情不敢主動爭取,很難去主動的追求異性,總認為自己配不上她。
  • 被父母貶低和羞辱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看過這麼一個新聞,一個老藝術家對女兒特別嚴苛,後來女兒到常春藤讀博士,媽媽去美國看女兒,不知道為什麼就指責起來,女兒問了一句:我是不是永遠都沒辦法讓你滿意?「媽媽回了一句:「你覺得自己做的很好麼?」女兒一聽,翻身就跳下了陽臺,沒有救過來。我們無法想像,這個女兒的心裡有多苦,苦的生命都無法承受。
  • 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後可以享受大福
    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後可以享受大福但是,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不能培養辛苦的能力,長大後面對社會上激烈的競爭,他們怎麼能在社會上立足呢?今天你不能吃的苦,未來是你成長的障礙,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你經歷的苦,在未來的某個角落,一定會用你不知道的方法回報你。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在某個節目現場談到自己的育兒觀,認為要儘快讓孩子受苦,孩子們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表現出很大的能力。他認為孩子沒有白吃的苦,這些苦一定會給他們的成長添磚加瓦,那麼他認為孩子應該吃那些苦呢?
  • 害苦孩子一生的5大壞習慣,後悔剛剛才讀到!父母早看早受益
    導讀:害苦孩子一生的5大壞習慣,後悔剛剛才讀到!父母早看早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害苦孩子一生的5大壞習慣,後悔剛剛才讀到!父母早看早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那些被父母控制的孩子,內心到底有多苦
    在父母控制下長大的孩子,沒有自我,是父母一手製造出來的「機器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生活上吃喝拉撒,甚至,是幹預他們人生的規劃,三觀上的灌輸。而這一切只是因為父母認為孩子小,走的路沒有他們過的橋多,吃的飯沒有他們吃的鹽多。
  • 夢語分享:毀掉孩子一生的是父母的溺愛!
    真正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 01 被溺愛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走上什麼樣的道路,很大程度取決於自己的父母。「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這個故事眾所周知。小時候偷竊東西,母親看到不制止,反而還誇讚自己的孩子「能幹」。長大後,偷竊的東西越來越多,一次,偷竊別人家的金子被抓住,被判死刑。
  • 孩子常給家長擺臉色看?轉給孩子,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一種教養。
    昨天閱讀課上,專門談到了考前如何與父母和諧相處的話題。班長康越、衛生委員熊俊傑、物理科代表張智翔都上臺侃侃而談與父母相處的藝術。我知道班上有些孩子回家之後常擺臉色給家長看。我也知道他們面臨學業的壓力。但我不想他們長年累月如此對待自己的父母。偶爾為之,也無可厚非。但因壓力大而把擺臉色給父母看當成一種理所當然,在我眼中就是一種不孝的行為。
  • 白巖松:父母要明白有三種苦孩子不會白吃,吃得越多長大越有出息
    小亮今年7歲了,仗著父母對他的寵愛,幾乎成了一個小魔王,整天在小區胡作非為。小亮這種搗亂的性格,偏偏在他父母眼中,小亮這種行為反而成為了適應社會能賺大錢的標誌。也從來沒想過給小亮立規矩。即使是孩子闖下什麼禍,小亮父母也是隨叫隨到地給孩子擦屁股。但事情總有不能解決的時候。
  •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培養一個孩子真的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不要到管不住的時候才開始說,我也管不住了親,無能為力了,愛咋樣咋樣吧!或者是把責任推給孩子,她自己不好好努力,我已經盡力了,錢啊,衣食住行都沒少的,還能咋辦呢。真的,父母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工作能力強,掙錢多啊。有對象啊,結婚,生孩子啊!然後自己家的孩子就是這哪哪都不行,在要求孩子的同時父母也得是榜樣吧!
  • 曾國藩教子有方,不想讓孩子長大成為「逆子」,這三種苦要讓他吃
    一個人是勤快還是懶惰,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己在將來能走到多高。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讀的書摞起來有多高,一個人即使是在走運的情況下有所成就,但如果沒有讀書的習慣,或者看見文字就頭疼,他很難走遠。想要讓孩子長大後不成為「逆子」,對爸媽孝順,對兄弟姐妹友愛,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要嘗試讓孩子吃這三種苦,有利於孩子成長。
  • 從小吃這3種「苦頭」的孩子,長大多半有出息,家長不妨都看看
    對於父母來說,肯定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有大出息的,不過並不是每對父母都能夠如願的,小陳是一位新手媽媽,就只有晨晨一個獨生子而已,因為小陳的奶奶就只生了一個兒子,所以對孫子的百般疼愛的,要什麼就給什麼,為此小陳和婆婆兩個人鬧了不少的矛盾。
  • 白巖松:父母要明白有三種苦孩子不會白吃,吃得越多長大越有出息
    小亮這種搗亂的性格,偏偏在他父母眼中,小亮這種行為反而成為了適應社會能賺大錢的標誌。也從來沒想過給小亮立規矩。即使是孩子闖下什麼禍,小亮父母也是隨叫隨到地給孩子擦屁股。但事情總有不能解決的時候。這其實正說明了讓孩子學會吃苦,避免對孩子過分寵愛的重要影響。當然,如何讓孩子吃苦同樣是一門學問,著名媒體人白巖松就曾經指出:一流的父母常常讓孩子吃三種苦,孩子吃得越多,長大後就越有出息。
  • 曾國藩家訓:讓孩子吃這三種「苦」,是他們一生的福氣
    但是一味溺愛只能養出敗家子,教育也要有方式方法。 玉不琢,不成器。 懂得讓孩子吃苦,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1 讀書的苦 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 如果父母一慣寵愛著孩子,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的希望。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生活,付出了大部分精力。可是付出的越多,越得不到好的結果。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做父母的家長只會抱怨孩子怎麼這麼不爭氣?看別人家的孩子,個個都有出息,其實聰明的家長應該反思一下自己,不是孩子不爭氣,而是你的自身行為和教育出了問題。
  • 慣子如殺子,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能享大福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能吃苦是一種優良的品質,但如今的父母們往往對於自己的小孩呵護有加,不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吃一點苦,孩子逐漸養成了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可孩子小的時候,若不能培養起來一種吃苦耐勞的能力,長大後面對社會上激烈的競爭,他們又怎麼能在社會上很好的立足呢?
  • 白巖松坦言:期望孩子能成才,父母就要"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
    有一些父母嘴上說著嚴格要求孩子,可行為上卻對他們過度的寵溺。這些父母從來都不讓娃吃任何苦,他們認為孩子年齡很小,等稍微長大以後就能自己懂得。我們經常也聽到一句話叫做失敗是成功之母,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挫折。但是,孩子必須要吃這樣的苦,只有經歷了失敗,內心才能逐漸強大起來,也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可是也有一些父母不捨得讓孩子去吃這樣的苦,不管任何事情都會給他們安排好,給他們解決所有的事情。
  • 原生家庭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若有這4個表現,父母應該反思
    不得不每天小心翼翼的活著,時時刻刻看父母的臉色,就這樣小麗養成了討好型人格,做什麼都以討好別人為目的,在生活中非常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誇獎,對別人的批評特別在意。很多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孩子,都非常羨慕那些灑脫自信,有安全感,內心強大的人,這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是膽小自卑的人,在家庭裡面從來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尊重,習慣了看父母的臉色。所以就沒有辦法給他們帶來一個足夠強大的內心,從而使他們的心理沒有辦法健康的發展。
  • 留守兒童到底有多苦,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
    像這樣本應該被父母抱在懷裡,擁有快樂童年的孩子,卻只能孤零零的長大,人們稱其為「留守兒童」。什麼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託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宋英輝說,關於我國留守兒童的規模一直說法不一,有說法是6100萬,也有說法是68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