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教育,一直以來還是比較強悍的,經常被很多家長拿來做比較,但是每個國家情況不一樣,教育方法也都是符合自身情況所設定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並不是什麼都是國外的好。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日本神奈川一所幼兒園引進了一種所謂先進的教育方式「裸體教育」!
看完後大家是不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好好上個幼兒園,為什麼無論男孩女孩,要進行裸體教育,上課還要光膀子?根據園方的說法,這種教育方式可以刺激孩子發育!
這種「奇葩」的教育方式一經曝光,引起了廣泛的熱議,就連在教育方式上容忍度較高的日本,很多網友也無法接受這種「詭異」的方式,甚至有人以「長了身子壞了腦子」來評價它。
況且這種教育方式,並不能被廣大家長所接受,尤其是家裡女孩子的,評價這種教育是扭曲的,是園方心理出了問題,要求教育界積極嚴查,以免坑了孩子成長。
針對大眾的批評言論,園方表示,並不強求所有學生都如此,如果不願意可以選擇穿上衣,但是規定的某些獎勵就沒有份兒了。面對這個情況,有日本教育學家表示擔憂,在這種超出常人設想的教育下,恐怕孩子將在性別意識上出現問題。
三歲後,性別教育是有必要的
孩子在三歲上了幼兒園後,與小朋友接觸的多了,會逐漸萌發對男女身體區別差異的好奇。這種情況下讓孩子清楚地明白,男女之間不同的身體差異,學會保護和尊重身體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這能夠初步幫助孩子建立起「性別意識」。
而日本這所幼兒園,他們誤判的認為孩子年齡還小,根本不懂男女之分,所以相較於潛在的性別模糊風險,則是選擇了刺激身體發育,以此獲取孩子更好的成長。
但是現實並不是這麼簡單,相信很多家長也都有看過新聞,有的小女孩將很多玩具塞到自己下體、也有的小男孩互相欺負對方,這些都是性教育缺失的惡果,如果從小沒有引導孩子孩子性別意識,恐對孩子今後心理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歲後,父母要注意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第一, 男女生身體「差異性」要清楚
前邊也講到了,孩子三歲上了幼兒園後,逐漸會萌發性別意識,這種情況下,家長要重視對孩子性別意識的引導,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同時也尊重別人的隱私,這樣初步建立起簡單的保護防範意識。
這種身體上的「差異性」引導,是對孩子簡單的一次性別教育,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無所謂,長遠的影響才是最嚴重的。
第二, 家長「錯誤性」引導要停止
小孩子都非常可愛,有的寶媽萌心發動,喜歡把男孩子打扮成女娃的樣子,穿小裙子帶發卡,覺得很可愛很好玩。到了孩子三歲之後,一定要停下這種行為,也儘量規避性別模糊的衣服,男孩就穿男孩的衣服,女孩就穿女孩的衣服,給孩子劃清界限,這樣孩子才不會出現「錯誤性」性別分歧。
正所謂「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父母也要學會避嫌,尊重孩子性別發展規律,幫助孩子塑造正確的性別價值觀。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