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許多家長是羨慕日本教育的,因為日本教育改革總是很前衛。
我們都聽過一個說法,日本在一戰之後,將獲得的賠款中大部分用於提高國民教育,輔助日本在短期內成為發達國家,並將教育提高教育水平的理念,延伸至今。
這個說法存在片面性和武斷性,但說明國人對日本人的教育,是帶著幾分羨慕的。提及日本大學,京都大學、東京大學、名古屋大學,都是全球百佳大學的種子選手。
更不用提,日本諾獎獲得者星光璀璨。
但2019年,全球大學排名中,日本大學排名都在下滑,這是為什麼?
國人追捧的日本"精英式教育",它不香了嗎?
或許,我們能從日本幼兒的教育改革裡,找到原因,希望大家不要對個別地域的階段情況,產生迷信。
日本奇葩教育頻出
"裸體教育"
最近,日本神奈川某幼兒園的一段視頻,公布在網上,引起大家熱議。視頻中,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無論男女生,都光著膀子,他們不僅是光著膀子上課,如果戶外有雪,還會帶孩子們"裸體扛凍"。
園方這麼解釋,光著膀子,能刺激孩子的生長發育,一方面可以在戶外運動中獲得更多光照,提高鈣的吸收,另一方面能促進孩子的堅韌品質。
這都不能算特別奇葩的了,日本教育似乎在教育改革的跑道上,跑到了岔路口,而且大有誓不回頭的架勢。
網友紛紛表示:刷新了三觀。
"生命教育"
日本之前還有更加奇葩的教育嘗試,日本某小學,給孩子們採購了幾頭小豬,讓全班同學參與養殖大約5個月。但並沒有告訴孩子們,小豬最後的命運,所以孩子們把小豬們當做玩伴,還給它們取了好聽的名字,大家一起給小豬洗澡,清理糞便。
令所有孩子沒想到的是,到了小豬長大,學校把兩隻小豬送到屠宰場,並把豬肉做成食物,要求孩子們吃掉,就算哭,也要吃完。校方稱之為"生命教育"。
當人,把稱之為"感情"的因素,注入到生物的生命中時,其"食物鏈"的屬性,就從這些人的世界被摘除了,強行把類似"寵物"甚至"夥伴"的動物,變成食物,並不會讓人更感激生命,反而會讓孩子們對成人世界,充滿畏懼。
王珞丹之前養的鴨子,被無知蠢婦偷走吃掉,讓她沮喪和憤怒,這種情感是一致的。不知道,看著這些孩子,閉著眼流著淚,被迫吃下這些豬肉的時候,心中在想什麼?
學校教育也怕偏執
學校教育,是提高個人能力的人類智慧結晶。
正是通過學校教育,把人口轉化為人才,推動社會發展,一個國家能不能強大,要看這個國家重不重視教育,就像一個家庭能不能出類拔萃,就看家長是不是重視孩子教育。
日本,毫無疑問,曾經在學校教育上,領先了很長一段時間,以此為契機,不斷刺激人才湧現,推動日本進步。
但當學校教育走入一種偏執的競爭中,或許為了"實驗",又或許為了"博人眼球",提高入學率,教育就開始走了岔路。
這也就難怪日本大學排名日漸下降。
就拿上述舉例的"裸體教育"和"生命教育"來說,日本學校教育的目的,確實是希望提高學生的素質,從精神和理念層面,能夠經得起未來進入社會後的壓力。
為什麼日本學校教育,會變成這樣?
因為校方站在成年人視角,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迎合"社畜"家長們的焦慮。
日本的競爭壓力,大家都是懂得,在這種大背景下,家長們最擔心什麼?擔心自己的孩子接受不了這種沉重,與其長大了讓孩子們被社會教育,不如早點在幼兒園就打好基礎。不是有人說過:拳擊的基礎是挨打。
當學校的教育,不再以教育本身為目的,而是以家長焦慮情緒為賣點,層出不窮的奇葩教育觀念,也就不怎麼稀奇了。
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推動下,日本大學排名下降,又是什麼稀罕事?
而這種"迎合家長焦慮"的教育理念,並不是日本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教育機構,正在引進這種所謂"教育改革",值得引起家長重視。
深圳某幼兒園,就有樣學樣,讓孩子們赤裸上身,在操場追逐打鬧,美其名曰,讓孩子享受日光浴,刺激孩子生長。
反而引起家長不適,紛紛向幼兒園要說法。
所以,教育要更新,但不能胡來,家長們要起到監督作用,緊盯學校政策,不要給機會主義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