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宣城市民政局關於2019年民生工程績效評價的相關要求,結合《宣城市2019年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績效評價指標》,現將旌德縣2019年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自評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投入(自評得分21分)
1.規劃編制與審批
(1)旌德縣人民政府已將全縣的養老體系建設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
(2)民政和財政聯合制定編制了《旌德縣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旌民福〔2019〕135號)。
(3)編制的《旌德縣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旌民福〔2019〕135號),符合市民政局相關文件規定,經過市民政局同意。
(4)編制的《旌德縣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旌民福〔2019〕135號),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符合我省的相關政策要求
(5)編制的《旌德縣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旌民福〔2019〕135號),符合《安徽省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宣城市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的要求。
2.聯席會議機制建立與執行
(1)建立了由民政、財政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
(2)全年按要求召開了兩次聯席會議討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3.績效目標合理性
(1)《旌德縣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旌民福〔2019〕135號)設定了我縣2019年度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績效目標。
(2)設定的績效目標符合《宣城市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宣民辦〔2019〕27號)分解下達的目標要求。
(3)設定的績效目標符合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客觀實際要求。
4.績效指標明確性
(1)《旌德縣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旌民福〔2019〕135號)設定了清晰的產出和效果績效指標。
(2)設定的績效指標做到了細化、量化、可衡化。
5.資金到位率
通過縣財政籌集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包含: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資金;城鄉養老服務中心(站)運營補貼資金;「三級中心」村級養老服務站建設補助資金;城鄉居民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補助資金;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資金;高齡津貼和百歲老人慰問資金;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資金;社會辦養老機構運營補助資金;縣、鎮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運營補助資金;養老護理員培訓費用資金。縣財政安排資金共計1274.84萬元,資金到位率100%。
6.補助資金到位及時率
惠農補貼資金按月及時發放,項目補助資金經申報驗收合格後能夠及時撥付,補助資金到位及時率100%。
二、過程(自評得分30分)
7.目標責任書
(1)市和縣,縣和民政局籤訂了民生工程目標責任書。
(2)目標責任書中的目標任務明確,管理責任落實。
8.政策宣傳
(1)縣民政局在民生工程宣傳月期間,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民政民生工程宣傳,張貼、發放宣傳單,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政策宣傳到位。
(2)通過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政策宣傳,提高了服務對象知曉率。
(3)分別於2019年6月18日和11月28日開展了兩次民生工程宣傳周活動,在廣場面向公眾集中宣傳民生工程政策,效果良好。
9.公開公示管理
(1)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補助資金使用情況,在政府信息公開網全部公示。
(2)公示內容符合公示要求。
10.實施管理合規性
高齡津貼補助每人每月30元;居家養老服務補助每人每月120元,補助對象、補助材料、補助標準均符合上級民政部門要求。
11.信息平臺管理
(1)縣民政局安排專人負責全國養老機構信息管理系統數據信息填報,按要求、按時限完成更新。
(2)按要求完成了養老院服務質量檢查核查表的上報。
(3)符合「一地一案、一院一策」要求。
12.檔案管理規範性
(1)建立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項目檔案。如高齡津貼申報和資金發放檔案;困難失能老年人補貼對象申報審批檔案。
(2)檔案資料規範、完整。
13.服務市場監管
(1)建立了養老服務準入、退出、監管制度,加強對養老服務的監督管理。全年沒有發生侵害老年人人身財產權益的違法行為和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2)對補助項目進行了養老需求評估並建立了檔案,確保政府補助內容和補助金額符合要求。
14.資料報送情況
(1)每月月底按時上報民生工程報表等資料。
(2)提供的資料齊全、真實、準確。
15.制度建設與執行
(1)制定了《旌德縣民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暫行辦法》。
(2)項目資金使用嚴格執行管理辦法規定。
16.資金使用合規性
(1)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資金是縣財政專戶專帳核算,專款專用。
(2)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應配套資金和工作經費年初全部納入了民生工程項目配套資金預算。縣財政局專門印發《關於2019年民生工程資金安排情況的通知》(財預〔2019〕50號)。
(3)高齡津貼實行了社會化發放,並在旌陽鎮實行了涉農資金平臺直接打卡發放。
(4)項目補助資金支出手續齊全,原始憑證合規。
(5)項目資金使用沒有違規現象。
17.國庫集中支付管理
(1)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資金支出,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
(2)國庫集中支付程序和手續符合規定。
18.監督檢查有效性
(1)民政局組織了對高齡津貼、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的檢查。
(2)沒有發現違規使用問題。
三、產出(自評得分29分)
19.目標任務完成率
全面完成了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標任務。
(1)80周歲以上老年人全部享受高齡津貼,覆蓋率100%。2019年發放高齡津貼5018人,發放資金172.845萬元,市民政局年初分解我縣指標為4901人,完成率達到102%。
(2)低收入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120元,政府購買服務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和通過惠農一卡通打卡發放補貼資金的人數共計2253人,全年累計撥付資金310萬元。市民政局年初分解我縣指標為1853人,完成率達到122%。
(3)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建成鎮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5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個,村級養老服務中心15個。均達到了年初市民政局分解給我縣的指標,達標率100%。
(4)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達到95%,滿足指標考核要求。
(5)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補助和運營補貼應補盡補。
20.達標率
(1)全縣養老機構床位數1150張,護理型床位360張,護理型床位佔比31%。
(2)旌德縣目前沒有15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機構。
21.配建率
(1)2019年底,我縣全縣老年人口約為3.46萬人,根據「按照人均用地不少於0.2平方米的標準,根據老年人口數量和服務半徑,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的標準,養老服務設施應建面積為6928平方米。我縣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目前建設面積約6800平方米,配件率為98.6%。
(2)全縣63個農村社區有50個建立了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79%。
(3)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全縣十個鎮已覆蓋了七個鎮,覆蓋率70%,完成了市民政局年初下達的「三級中心」建設任務。
(4)「三級中心」面積和功能設置均符合《安徽省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指導規範(試行)》(皖民福字〔2018〕63號)的要求,達標率100%。
22.覆蓋率
(1)80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覆蓋面100%。
(2)對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實施了養老服補貼制度,享受城鄉低保的70周歲以上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面100%。
(3)全縣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制度覆蓋率100%。
23.入住率
2019年我縣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95人,其中44人為集中供養,集中供養率達到46%,滿足要求。
24.完成及時性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全年工作任務均完成,完成及時率100%。
四、效果(自評得分20分)
25.社會效益
(1)老年人補助項目實施受到救助群眾好評。
(2)老年人補助項目實施明顯改善了困難老年人生活。
(3)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實施,有力推動了養老事業的發展,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意識顯著增強。
(4)實施社會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提高了社會辦養老機構的積極性,提升了服務質量。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為轄區老年人提供了良好活動環境,對社會弘揚敬老、養老、助老優良傳統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26.資金放大效應
省市補助資金帶動了社會力量投入,發展了養老服務事業。
27.可持續影響
(1)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實施,包括高齡津貼、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低收入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得到了社會和廣大老年人群的普遍認可和贊同。
(2)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制度健全,工作程序規範,工作積極性高,工作零失誤,服務對象普遍反映良好。
(3)配套資金全部納入了年度財政預算。
(4)項目實施良好,沒有發生不良事件。
28.社會公眾和受益對象的滿意度。
受益對象對養老服務補助項目都表示滿意。
綜上所述,合計自評得分100分。
二、工作做法
為了能夠有條不紊地開展全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根據《宣城市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宣民辦〔2019〕27號)精神,制定了《旌德縣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旌民福〔2019〕135號),確定了目標任務和實施步驟。
在縣財政支持下,全面落實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的各項補助資金,縣財政安排資金共計1274.84萬元。
對於惠農資金發放類的項目,包括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和低收入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堅持每月進行動態更新,每月按時打卡發放補貼資金。對於建設類的項目,主要是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分前期謀劃、中期建設、後期驗收三個階段有序推進,並在項目驗收後及時撥付一次性建設補助。有效推動了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方面工作有序開展。
三、主要亮點
1、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縣財政配套資金1274.84萬元,全部落實到位,為全年工作順利實施提供了資金保障。
2、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任務順利完成。根據市民政局下達的指標,2019年度建設完了5個鎮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雲樂鎮、俞村鎮、蔡家橋鎮、旌陽鎮、廟首鎮)2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北門社區和新橋社區);15個村級養老服務站,分別位於雲樂鎮的張村村、劉村村,俞村鎮的俞村村、合錦村、芳岱村,蔡家橋鎮的凡村村、朱旺村,廟首鎮的裡仁村、祥雲村、新水村、東山村,旌陽鎮的鳧秀村、柳溪村、板橋村、浩莊村、華豐村、鳧山村,建設面積和功能區設置全部達標。
3、通過非政府採購,採取委託的方式,向「旌德萬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服務範圍擴展到旌陽鎮全鎮範圍內的5個城市社區和9個行政村,覆蓋服務對象518人,提供家居保潔、洗髮理髮、生日關懷、節日關懷、醫療巡檢、緊急呼救等服務。
4、高齡津貼發放100%,高齡津貼發放補助5018人,全年資金172.845萬元。
5、白地鎮、雲樂鎮兩所敬老院護理型床位配置率100%。
四、取得成效
通過養老院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和轉型升級改造,有效推動了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特別是提高了養老院管理人員和收養老人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增強了管理人員責任意識,管理服務更加規範。
養老院硬體設施改善,服務能力服務水平增加,以及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為老人們提供了優良的生活環境和活動場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各種項目補助改善了困難老人的生活狀況,提高了困難老人的生活質量。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實施,得到了社會和廣大老年人群的普遍認可和贊同,推動了養老服務事業進一步發展。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敬老院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目前敬老院工作人員普遍年齡偏大,雖然工作經驗豐富,但是身體精力不夠,管理方法落後,在制度落實方面力度不大,日常監管不夠精細;另一方面,敬老院工作人員工資較低,難以招聘到有經驗有專業水平的工作人員從事管理和護理工作。
六、推動民政工作的建議
建議從省級、市級層面制定特困人員供養機構開展公建民營的政策指導文件,並加大對敬老院工作人員工資提高的制度和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