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中美兩國企業願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多位中美專家學者...

2020-12-17 FX168財經網

【調查顯示中美兩國企業願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多位中美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日前在美國中國總商會舉辦的視頻對話活動上表示,多項調查顯示,儘管中美兩國企業因疫情面臨挑戰,但大都表示願意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普華永道美國公司市場分析部中國分析業務負責人克雷格·斯特龍貝爾表示,中美兩國企業願意在對方市場繼續經營。近期報告顯示,超過八成的美國在華企業不考慮撤離中國市場。上海美國商會日前發布的調查顯示,在340多個

文/冷靜2020-09-12 09:37:18來源:FX168

【調查顯示中美兩國企業願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多位中美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日前在美國中國總商會舉辦的視頻對話活動上表示,多項調查顯示,儘管中美兩國企業因疫情面臨挑戰,但大都表示願意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普華永道美國公司市場分析部中國分析業務負責人克雷格·斯特龍貝爾表示,中美兩國企業願意在對方市場繼續經營。近期報告顯示,超過八成的美國在華企業不考慮撤離中國市場。上海美國商會日前發布的調查顯示,在340多個受訪成員企業中,約92%的受訪者表示,將繼續在中國經營。(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調查顯示中美兩國企業願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多位中美專家學者和業...
    調查顯示中美兩國企業願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多位中美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日前在美國中國總商會舉辦的視頻對話活動上表示,多項調查顯示,儘管中美兩國企業因疫情面臨挑戰,但大都表示願意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普華永道美國公司市場分析部中國分析業務負責人克雷格·斯特龍貝爾表示,中美兩國企業願意在對方市場繼續經營。近期報告顯示,超過八成的美國在華企業不考慮撤離中國市場。
  • 2020中美青年學者交流研討會舉行,兩國學者共議中美關係的現狀...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由《環球時報》社、美國卡特中心、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共同主辦的「2020中美青年學者交流研討會」6月30日至7月3日通過線上舉辦,數十位兩國青年學者和相關領域專家參加此次「雲會議」,圍繞「中美關係的現狀、未來與青年角色」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 中美兩國公眾的世界觀念與國家印象研究報告 (2017~2018)
    好在今天是民主時代, 國家的走向、國家的大政方針, 不是取決於國家領導人的一念之間, 而是取決於人民的意志。中美兩國將如何相處, 彼此的關係將怎樣演變, 最終取決於兩國人民對自己、對對方的相互認知, 取決於兩國人民的世界觀念, 取決於兩國人民對現實利益與人類未來的判斷。
  • 美暫停中美富布賴特項目切斷兩國人文交流,中國學者有話說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7月31日是2021-2022年度中美富布賴特研究學者項目網上申報的截止日期。遺憾的是,本已完成該項目2020-2021遴選的中美兩國學者最近得知一個「壞消息」:美國總統川普14日籤署行政命令,暫停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富布賴特交流項目。富布賴特項目是美國於1946年建立的國際交流項目,當時中國還是首個參與該項目的國家。
  • 包括5位諾獎得主 37位學者聯合倡議:一項中美經貿磋商新框架(附...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思 一份由來自中美等國的37位知名經濟學家和法學家聯合發表的倡議書,為中美兩國在經貿領域實現共贏,更好地解決當前的問題提出了一項新建議。10月27日,在上海紐約大學舉辦的中美貿易磋商機制學者研討會上,這份《中美經貿政策工作小組聯合倡議》正式發表。籤署者包括5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中美策 | 美國學者激辯:中美關係進入「寒流」了嗎?
    在這樣的背景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推出「中美策」專欄,集納中美兩國學者的聲音,希望為推動兩國關係在新時期的健康發展提供積極的思維角度,提出建設性的論點。雖然雙方在確立彼此存在分歧上有進步,但是中美政府都忽視了兩國客觀存在的不信任。
  • 專家:中國對改善中美關係釋放誠意
    作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北京分社) 中國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視頻交流時的講話釋放出中方對於改善中美關係的誠意,而管控矛盾分歧是中美雙方在下一階段的首要任務。
  • 面對疫情,中美兩國的責任是繼續保持開放
    二十世紀,中美兩國在二戰中共同戰勝了軸心國。經歷一段時間的疏遠後,中美關係緩和並建交。再次經歷一段疏遠後,中美又一起發展經濟,應對武器擴散和恐怖主義問題,避免全球陷入崩潰,攜手致力於結束達爾富爾戰爭、抗擊伊波拉疫情、限制伊朗核計劃,並就《巴黎協定》中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限額達成一致。這些都是在東亞長久和平與繁榮的基礎上實現的。
  • 中美專家:川普需「學習期」 仍有「可塑性」
    摘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認為,不應高估川普對中美關係的影響而忽視中國塑造中美關係的能力。袁鵬說,細究川普的措施,增加關稅對美國不利;中國操縱匯率的說法早已經過時;讓美國企業回國,企業來去自由,中國並不限制。
  • 傑瑞集團高管鮑某明個人網站顯示:持中美兩國律師執業證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傑瑞集團高管鮑某明個人網站顯示:持中美兩國律師執業證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齊超)「上市公司高管被指性侵養女3年多」事件,持續發酵。4月9日,新京報記者檢索到鮑某明的個人網站,其在簡介中稱,為國際商務律師,持有中美兩國執業證。鮑某明個人網站顯示,他自稱持有中美兩國律師執業證,「可獲準出庭執業」。 網站公開信息截圖新京報此前報導,煙臺一名女孩視頻中自述「被煙臺上市公司高管性侵多年」。
  • 一如既往支持中美企業互利合作
    來源:期貨日報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昨日消息,8月28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與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葛國瑞及會員企業代表舉行視頻座談會,就中美經濟合作、中國經濟形勢、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等雙方共同關心的議題進行了交流。
  • 多國學者認為中美同意重啟經貿磋商發出積極信號
    多國學者認為中美同意重啟經貿磋商發出積極信號 朱晟、葉心可、梁輝/新華社 2019-07-10 16:40
  • 促進人文交流,改善中美關係
    這一多邊主義取向為中美兩國通過政治對話尋求共識,建立共同立場,在多邊和雙邊問題上合作提供了機會。拜登在明年1月20日就職後會優先處理國內議題,制定對華政策也需要時間,但我們不能夠坐等,任由雙邊關係繼續下滑。兩國之間的競爭雖不可避免,但要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競爭失控,更重要的是雙方可以就事關雙方利益問題立即開展合作,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經濟恢復等。
  • 中美民間合作抗疫過程
    中國有關組織和機構已經向義大利、法國等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捐贈中成藥、飲片、針灸針等藥品和器械;選派中醫專家赴義大利、柬埔寨等國支援抗疫。新冠肺炎疫情對許多醫務人員及專家學者而言都是一種新的疾病,措手不及的慌亂將意味著更多生命的隕逝,有效的醫治和研究則需要對病毒有更多情境的了解。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使中美醫務工作者及專家學者能夠進行更多更細緻的交流合作。
  • 《國家智庫》特邀專家於洪君:中美關係發展態勢與雙方的歷史責任
    6月30日,由美國卡特中心、《環球時報》社、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共同主辦的「2020年第五屆中美青年學者論壇」正式開幕。本文為於《國家智庫》《中國智庫》特邀專家、原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長於洪君在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授權中美印象進行發表。
  • 傅高義:中美需要更多有「人情味」的學者
    1993-1995年,他曾在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擔任負責東亞事務的情報官。傅高義精通中文和日語,被認為是美國唯一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著有《鄧小平時代》等書。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知道傅高義這個名字,或多或少是因為那部《鄧小平時代》。
  • 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中美不應陷入戰略猜疑惡循環
    再平衡不應該減少中美之間的合作。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社下屬的環球輿情調查中心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近80%的中國民眾認為美國有遏制中國的意圖,或者正在進行遏制中國的行動。37%的中國民眾認為這是中美關係的一個主要障礙。您對此怎麼看?您覺得中美關係的最大障礙是什麼?蘭普頓:非常坦率地說,中美關係的最大障礙是兩國安全機構正在增長的戰略互不信任。
  • 給中美貿易算筆帳丨專家:美國是中美貿易的既得利益者
    梁明:美國在華子公司的銷售收入是美國從中美貿易中獲取的利益的關鍵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 所長、研究員 梁明:僅以貨物貿易平衡狀況衡量兩國之間的貿易利益是偏頗的。兩國的經濟交往,貿易利益要算「大帳」,也就是全口徑的概念。貿易大帳的全口徑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在對方國家子公司的銷售。誠然,如果僅僅計算貨物貿易3752億美元的逆差,中美貿易不平衡狀況的確較為嚴重。
  • ...赴美留學預警的背景和影響——美方行為與中美兩國民心背道而馳
    對此,教育部提醒廣大學生學者出國留學前加強風險評估,增強防範意識,做好相應準備。針對教育部發布赴美留學預警,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記者: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兩國教育交流合作形勢日趨複雜。請您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葛國瑞: 環保、衛生領域有望成為中美商業合作...
    去年年底,胡春華副總理參加了商會晚宴,給了商會很多鼓舞,美國駐華大使一直認可我們做兩國關係壓倉石的角色,商會希望能繼續勝任這個角色。現在中美雙邊關係處於低谷。中國美國商會一直倡導求同存異,兩國的體制是不同的,而且沒必要相互去改變對方,雙方可以和而不同,可以求同存異。中國美國商會完全是一個商業組織,當然了解地緣政治,但會繼續在商業合作方面努力,做中美關係大局的壓倉石和推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