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世紀初,哈拉智提出「人主渾化」論,使蘇菲神秘主義達到了頂峰

2020-12-13 百家號

百家原創作者:小柴講歷史

歡迎來到百家號小柴講歷史,小編想問一下大家你們知道穆爾太齊賴派嗎?穆爾太齊賴派的宗教哲學思想,繼承了早期伊斯蘭教嘎德裡耶派的意志自由論。說到穆爾太齊賴派就不得不說伊斯蘭教蘇菲思想。小編還了解到雖說穆爾太齊賴派的思想學說此後依然流傳,但在伊斯蘭教思想史上始終沒有佔據主流地位。與穆爾太齊賴派唯理主義的極端思想傾向相反,在伊斯蘭思想史上,還有一些流派強調伊斯蘭教的超驗性和神秘性,表現出非理性的思想傾向,其中有的極端主張甚至排拒乃至完全否定理性的作用與意義,進而陷於無可名狀的神秘主義深淵之中。

伊斯蘭教蘇菲思想中就有這種傾向,這種排斥理性的偏激思想傾向和主張同樣有悖於伊斯蘭教所強調的理性與經典並舉的中正原則,受到諸多正統派學者的深刻批判。蘇菲最初產生於7世紀末8世紀初的庫法、巴斯拉等地,之後,傳及敘利亞、葉門、埃及、波斯等地。早期的蘇菲源於穆斯林的極度宗教熱情和虔誠信仰,主要表現為以守貧、苦行、禁慾等為特徵的民間個人宗教修行方式,蘇菲人士仿效先知及其聖門弟子們的儉樸生活,嚴格遵守教法功課,不戀塵世,以克己守貧、苦行禁慾的方式求得內心的純淨和精神的慰藉,並間接地表達出一種對當政者的不滿情緒。自8世紀後期起,蘇菲開始由苦行禁欲主義發展為宗教神秘主義。阿巴斯王朝時期,由於翻譯運動的興起,古希臘、波斯、印度的各種哲學和宗教思想也滲入伊斯蘭世界,其中新柏拉圖主義、印度瑜伽派的修行理論等都對蘇菲神秘主義的形成產生較大影響。

蘇菲學者以《古蘭經》的某些經文為依據,吸收各種外來思想,著書立說,以神秘主義哲學闡釋伊斯蘭教教義,提出了以對真主安拉的「愛」為核心的神智論、泛神論和人主合一論等重要觀點。8世紀著名蘇菲女學者拉比爾·阿德維婭(約717—801)認為,真主安拉是永恆愛的對象,人類靈魂的最主要的本質是愛,愛能使人與真主安拉接近,引導人接近真主安拉之路是全神貫注的愛,而不是敬畏,也不是希望,更不是理性;9世紀中葉著名蘇菲學者艾布·蘇萊曼·達拉尼提出以神秘直覺認主的觀點,認為人生最大的幸福和目的就是與真主安拉合一,人們對真主安拉的認識途徑,是憑藉個人靈魂的閃光點而獲得的一種神秘的直覺,而不是通過理性和公認的聖訓;埃及著名蘇菲學者佐農·米斯裡提出了著名的神智論,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最終與真主安拉合一,只有通過沉思冥想,全神貫注地嚮往真主安拉,使個人純淨的靈魂與真主安拉精神之光交融合一,才能真正認識真主安拉,除此之外,別無他道。

波斯神秘主義者比斯塔米等蘇菲學者又進一步提出了萬有單一論」(或譯「存在單一論」)的泛神論觀點,認為真主安拉的本體包容萬物,而萬物歸於獨一的真主安拉,人通過不同階段的修煉達到無我的最高境界,被真主安拉所吸收,並與之合一。10世紀初,波斯蘇菲人士哈拉智在「人主合一」論的基礎上,更提出了「人主渾化」論,使蘇菲神秘主義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哈拉智在一首詩中寫道:「我即我所愛,所愛就是我;精神分彼此,同寓一軀殼;見我便見他,見他便見我。」他甚至自稱「我即真理」,主張人要不斷追求,努力修煉為「人神」,為此不惜渴望死亡,摧毀肉體,以達到「人主渾化」之境。哈拉智不僅在信仰層面發表了諸多驚人的言論,而且在教法和功修層面也提出不少驚世駭俗的主張,如他公然否定伊斯蘭教的朝覲制度,提出所謂精神朝覲法,甚至主張摧毀麥加天房,他還在自己家中修築了一個小「天房」。

哈拉智的這種極端言行,不僅是穆斯林大眾所不能接受的,就是許多正統蘇菲人士也難以接受,甚至對他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如哈拉智的老師、著名蘇菲學者祝奈德就曾嚴厲告誡過他,說他所捅破的洞只能用自己的頭顱去填補哈拉智在神秘主義道路上愈行愈遠,為他帶來殺身之禍,終被阿巴斯王朝處以磔刑,成為蘇菲神秘主義的一名殉道者。一些蘇菲神秘主義者肆無忌憚的偏激言行不僅引起正統派學者的反對和批判,就連蘇菲內部的不少學者也對此深感擔憂,他們力圖將蘇菲學理與正統教義相協調,並為此努力不懈。如著名蘇菲學者穆哈西比、祝奈德等,這些學者一方面從《古蘭經》和「聖訓」中為蘇菲神秘主義尋求理論依據。

以遜尼派教義系統闡述蘇菲學理及其功修方式;另一方面又嚴格主張認主獨一論,明確反對蘇菲的「非遵法派」脫離或忽視伊斯蘭教基本信仰或教法原則的各種異端言行,提出穆斯林應在恪守伊斯蘭教法、履行各種宗教功課即「教乘」的基礎上,從事「道乘」修持(山)進而追求「真乘」。至11世紀,著名學者安薩裡對蘇菲學理做了系統梳理、全面考察和深入研究,去偽存真,他摒棄蘇菲神秘主義的泛神論觀點及其藐視宗教功課的一系列做法,進而將其納入伊斯蘭教正統派的信仰體系之中,不僅成功拉回了蘇菲這一脫韁之馬,而且使其成為豐富和發展伊斯蘭思想理論的重要精神財富安薩裡時期,伊斯蘭世界「出現了一種思維過渡跡象。爾後,各種極端主義表現造成了一種少見的思想上的混亂、厭倦以及各種學派紛爭局面。

在小編看來社會變成一個奇怪的世界,充滿了由幾十種聲調以及宗教哲學和教法學派所組成的歷史雜亂現象。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看了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或者其他的觀點可以給小編留言哦。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認知蘇菲】蘇菲大師罕倆智與偽蘇菲的千絲萬縷
    [10]同時,罕倆智還提出了「輪迴論」的佛教思想。這些邪惡的思想信仰,被今天的偽蘇菲原封不動的抄襲與傳承,且發揚光大。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筆者親耳聽到,「萬教歸一論」和「輪迴論」的思想被青海部分偽蘇菲所接受,他們常說:「希望大家不要輕視拉薩大昭寺的活佛喇嘛和尚,那裡面或許有真主的上等人和「外裡」。」
  • 西方神秘主義先導篇
    啟蒙運動後,神秘主義則是非理性主義思潮的一股中堅力量。進入20世紀,神秘主義在思想上進行了東西方的交匯,在二戰後以拯救個人心靈的目的委以新紀元運動出現。我知道這樣的表述依舊保持了神秘主義的神秘性,其明晰將會是餘後文章的努力。
  • 來了解一下神秘主義
    《海獸之子》海報神秘主義首先源於一種奇特的精神體驗,體驗者感到自身瓦解,與一個無限偉大的對象融為一體,物我兩忘,心靈達到無比平靜的狀態,同時還伴隨著全知全能的感覺。神秘主義廣泛的存在於俄爾普斯教派、諾斯替教派、卡巴拉教派、蘇菲教派、婆羅門教、佛教、道教、新柏拉圖主義、唯意志論、鍊金術等眾多思想流派當中。更滲透到了現代的流行文化當中。科幻大師亞瑟·克拉克和斯坦尼斯拉夫·萊姆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或多或少的運用到了神秘主義。日本動漫也不乏涉及神秘主義的作品,如:《新世紀福音戰士》《狼雨》《鋼之鍊金術師》《蟲師》等等。
  • 「新神秘主義」:心靈——認知科學哲學的怪胎
    自然主義在英美心靈哲學中佔主導地位,它倡導自然物才是唯一真實的存在物,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人們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正如哲學家斯特勞德所說(B.Stroud):「自然主義看起來像世界和平,幾乎每個人都宣誓效忠它,希望在它的旗幟下前進。」應特別注意的是,麥金的新神秘主義儘管在認識論上也有傳統神秘主義的悲觀主義情調,但它同時又充滿著樂觀主義。
  • 名著閱讀知識梳理:《蘇菲的世界》
    作者借著描寫故事中的故事,嘗試解釋真實世界背後的世界,上帝張顯能力的範圍,人的自由意志,本和體的道理等等……故事中,艾伯特向蘇菲解釋從古希臘哲學發展到現今哲學的歷程和轉變,讓席德(換言之讓讀者)了解歐洲哲學史。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與此同時,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請蘇菲轉交給席德(Hilde)」,郵戳來自黎巴嫩。
  • 要素主義課程論
    要素主義課程論要素主義是現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一個流派,又稱傳統主義教育、保守主義教育,與進步主義教育對立。20世紀30年代出現在美國,50年代成為主流,60年代末在美國失去統治的地位。代表人物:W.C.巴格萊、I.L.坎德爾、R.芬尼、H.H.霍恩、H.莫裡遜、T.布裡格斯等。
  • 《蘇菲的世界》:真正的知識來自內心,而不是別人的傳授
    《蘇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1991年,《蘇菲的世界》出版,後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銷量達到三百萬冊,現今已有三十多個國家購買了該書的版權。喬斯坦·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明快的筆調融入小說情境,使《蘇菲的世界》享譽全球。內容:本書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女孩蘇菲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
  • 八年級下冊:名著閱讀《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蘇菲的世界》於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國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譯本。【內容簡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與此同時,她收到一張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請蘇菲轉交給席德」,郵戳來自黎巴嫩。
  • 改造主義、要素主義以及永恆主義課程理論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知識中心課程論(包括要素主義課程論以及永恆主義課程論)和社會中心課程論。之所以將這三者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三者有著內在的聯繫,把握他們的內在聯繫,我們便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當時的美國,他們受到了以盧梭為代表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以及後來的杜威的實用主義的的影響,發起了進步教育運動,他們倡導兒童個性的自由或「兒童中心」。
  • 對老子直覺主義的評價:推動哲學認識論、神秘色彩極濃
    範應元的解釋是符合老子本意的,對老子提出的「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不能簡單地視作是為統治者設計的「愚民政策」。老子的主觀意圖是要人返樸歸真,恢復到赤子嬰兒狀態,並要求「善為導」的統治者也以真樸自礪,不以詐巧治國。但這種主張的實際社會效果,卻是否定文化的價值,否定文明的進步,阻滯社會的發展。老子貶斥科學知識的價值,無疑是對歷史的反動。
  • 你了解神秘主義哲學嗎?
    在基督教一統西方的時代,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是新柏拉圖派哲學,出現在公元三至六世紀之間,他們認為萬物一體,人分為物質與靈魂,宇宙的光芒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他們追求靈魂與宇宙和而為一的體驗,也就是後來的神秘主義哲學。他們追求自我的消失,期待與宇宙合一,但必須通過淨化與啟蒙才能與宇宙合一,使用的方式包括簡樸的生活以及練習靜坐。
  • 為什麼布魯納會提出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課程理論中,很多同學對布魯納提出的結構主義課程論很好奇,既然杜威在美國地位如此崇高,為何布魯納要反對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結構主義課程論產生的背景及其內容。相信學習了以下內容,同學們就會對這個知識點掌握的更加透徹了。1957年蘇聯衛星上天,美蘇爭霸中,美國又落後一步。這給了美國人民極大刺激,不禁讓舉國上下開始反思:為何教育會落後於科技的發展?
  • 專訪許煜:人工智慧的超人類主義是二十一世紀的虛無主義
    福柯是一個歷史學家,他是一個思考歷史的人,歷史總是獨特的。而哲學總是需要去回答所處時代的問題。但不少研究福柯的人都忽略了,這總讓我想起海德格爾在《論人道主義書簡》(Brief über den Humanismus )所說的,現在的人不再思考而要忙著搞 「哲學」。在我提出的框架裡,知識型的問題必須被重新思考。
  • 宗教人文主義丨新神秘主義與人文主義為何能夠促使宗教改革進行?
    神學家們在人與上帝的關係中發起理性與信仰的辯論,人的個性與本質認識成為神學辯論中心,由此產生人文主義。人文主義這一概念是在19世紀德國哲學家弗裡德裡希的文章中首次提出,提倡重視科學教育取代形上學的教育。隨後歷史學家卡爾哈根用人文主義對14至16世紀的西歐文化運動進行標註。
  • 《蘇菲的世界》導讀
    他以絕妙的構思,不俗的文筆,使讀者能以閱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瀏覽從柏拉圖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紀的整部世界哲學史而不覺枯燥厭煩。這是近幾年來我讀過的書中感覺最棒的一本,既有科幻的感覺,又有偵探的味道,更重要的是,徜徉其中你還能輕輕鬆鬆學到哲學、歷史、政治,甚至地理生物醫學知識也涵蓋其中,讀完之後你有自己內存從8G一下子升到32G的感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
  • 神秘主義與科學殊途同歸
    東方神秘主義認為,當內心處於絕對的靜寂時,潛意識就能夠與宇宙的本源溝通,從而獲取超人的學識與智慧。這種方法不同於現代科學從現象到本質的認知方式,是一種自內向外的認知過程,讓潛意識進入一個隱形的圖書館,打開圖書館的方法則是內心的絕對靜寂。東方神秘主義認識世界最重要的方法,恰恰就是這第三種方法。
  • 閱讀積累|《蘇菲的世界》故事梗概+好詞/句/段積累+讀後感+閱讀測試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蘇菲的世界》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國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譯本。
  • 群體選擇與利他主義的進化
    然而,遺憾的是,儘管很多生態學家和一些動物行為學家經常認為自然選擇可能產生有利於整個群體或物種的結果,但達爾文的群體選擇理論並不為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達爾文主義者所接受。道金斯則認為,群體選擇之所以不能產生利他主義,主要因為:即使利他主義在群體水平是有優勢的,但在任何一個群體內部,自私個體因為具有相對更大的適合度就會大量繁殖。
  • 魔幻20世紀的邪教與末世論
    最後,一場大火把教徒們佔據的卡梅爾莊園夷為平地,86人葬身火海,其中包括教主科雷什和至少17名10歲以下的兒童,輿論認為這是繼人民聖殿教之後又一次駭人聽聞的大規模集體自殺事件。事實上, 進入20世紀以來,在新宗教狂熱教派中不斷發生一些集體自殺事件,如日本的真理之友教派,瑞士的太陽教派等等,都是以集體自殺的悲劇而告終。
  • 如何成為一個接納神秘主義的懷疑論者?
    © OneZero - Medium利維坦按:篤信科學的人,或許對於現今所謂神秘主義的一些現象歸結為「目前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這句話的意思也很明顯,假以時日,未來科學一定能夠破解這些神秘主義,例如瀕死體驗,靈魂出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