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像個被抽打的陀螺,不停得旋轉,為了生活和工作而奔波。
每個人都感覺時間太有限了,一天24小時完全不夠用。8小時給了工作,8小時以外要陪伴家人,要消遣,要學習。離開了瑣碎的生活,能留給靈魂的時間更是不多了。
雖然時間有限,每個人的每天都是24小時,但是我們可以和時間做朋友,提高自己做事情的效率,相對延長自己的時間長度,提升個人價值。對於時間的恐懼,讓每個人都患上了拖延症。
所以說,每個人都應該學一點時間管理的技巧。說到時間管理,就必須要提到大名鼎鼎的番茄工作法。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人生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和強大。並且已經被千萬人通過實踐證明是有效的。這種方法,不但個人在工作和學習中可以應用,團隊協作中也完全可以應用。番茄工作法可以幫助改進工作流程,優化時間安排。
那麼,什麼是番茄工作法呢?
它簡單到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那就是:每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然後循環這個過程。
我們把完成工作的25分鐘稱為一個番茄鍾時間。還有一些補充說明。比如每完成4個番茄鍾,休息時間延長到15分鐘。每個番茄鐘不可以被打斷。
簡單的方法才容易推廣,讓人便於理解,也確認方便有效。但是很多人在應用番茄鍾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並最終放棄這個時間管理利器。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做好吃番茄的準備,姿勢不對!
也許你只是在跟風使用番茄工作法。你有沒有仔細想過,什麼時候用番茄工作法?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的記錄改進工作效率?休息的5分鐘裡如何放鬆?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沒有考慮過,當然會遇到問題。
舉幾個例子吧。
問題一、不斷被打斷。
小白是個職場新人,他為了更好的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開始使用番茄工作法規劃自己的工作。但是每當他的番茄時間走到十多分鐘的時候,就會接到領導的電話,要求他去取快遞或者做一些瑣事。最後番茄鐘被無情打斷,小白也懊惱不已。
其實小白可以忠實的記錄番茄鍾中斷的原因,然後採取改進措施。比如反饋給領導,自己會稍後完成;或者,把領導安排的臨時工作記錄在便利貼上,並安排到之後的番茄任務中。
如果你的番茄鍾正在嗒嗒作響,那麼你身邊的同事應該知道你正在專注工作中,而不打擾你。
任務被打斷不是問題,問題是,為什麼被打斷和之後的改進措施。
問題二、沒有明確的任務目標。
現在的各種番茄APP上都有使用排名。如果你可以在當天使用番茄鐘的時間很長,那麼就有機會登上排行榜。而且排行榜上的前幾名,幾乎是全天候在使用番茄鍾。
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從半夜12點開始,到白天,這位同學的時間都貢獻在做番茄上。不吃不喝,不休不眠。這樣的做法能叫高效嗎?
當然不能。這是一種為了打卡而打卡的做法。表面看確實完成很多番茄,軟體上的數據很好看。但是,捫心自問,你的做工成效如何呢?
導致這種問題的原因,就是沒有明確的任務目標。番茄工作法的初衷,是要讓人專注於任務本身,至於能夠完成多少番茄,注意力集中了多久,反倒是第二位的事情。沒有目標的做工,最終只是盲目的自我感動。
關於制定目標,推薦大家一定要用到SMART原則,即使是在一天的幾個番茄鍾裡,也要把大目標合理的拆解到當天的任務中。
SMART原則要求目標滿足以下幾個要求,分別是具體的(Specific)、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實現的(Attainable)、與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
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ound)。在這裡不再展開介紹。
問題三、被工具束縛。
對於新手來說,使用番茄工作法的最好工具就是紙和筆。用筆在紙上寫下目標,並記錄完成情況。現在手機上很多APP工具為我們的數據分析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
比如:做番茄的時候我要不要聽音樂?
25分鐘太長或太短,把一個番茄鐘調整到多長時間更合適?
用手機番茄鐘的時候,我要查資料怎麼辦,中斷了能不能繼續?
在我看來,這些問題都是被工具所束縛。對於工具不要過分的期待,它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要真正做出成效,你可以把番茄鐘調整到你最舒服的狀態。前提是,你可以集中注意力!然後,上面的種種問題都不重要了,如果一個工具無法滿足你的需要,甚至你可以換一個工具。
APP嘀嗒番茄鐘的作者提到,由於市面上沒有滿足他需要的番茄APP,他索性自己做了一個,並根據使用者的反饋不斷更新功能。
駕馭工具,讓工具發揮自身的效能,才是工具的價值所在。
正確的吃番茄的姿勢
番茄工作法,是幫助我們專注思考的工具。如果你在應用中將它視為一個工作的負擔,不停關注番茄鍾是否即將結束,導致注意力不斷在切換狀態。那麼你的確應該考慮一下改變一下吃番茄的姿勢了。以下是幾個建議。
建議一:為每天的番茄鍾制定合理的小目標
避免自己無事可做,同時也不能負擔過重。
無事可做的舒適區,讓人裹步不前。負擔過重的壓力區,讓人無法長期堅持。合適的小目標,應該是跳一跳,夠得著。
建議二:通過數據反饋,調整節奏
每天做幾個番茄鍾最合適?每個番茄鍾應該多久?沒有標準答案。
正確的方法就是忠實得記錄數據,並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你既不能奢望在晨跑的第一天就完成十公裡挑戰,也不能要求長跑運動員只跑五公裡。
保持自己的節奏感,讓自己在更舒服的狀態下工作。這也是番茄工作法的獨特魅力。
建議三:專注當下,遇見心流
「心流」是一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進入心流之後的番茄鍾裡,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任務的完成將會是一種充實的滿足。這種狀態下,你的效率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也要求我們對手頭的小目標,充滿興趣,保持熱愛。
一個完全高效和自律的人,可能不需要用到番茄工作法,因為他的生物鐘就已經做到一切。而另一個散漫在舒適區不想改變的人,也不會給自己加上條條框框,限制自己行動。正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才會藉助番茄工作法來打敗自己內心的拖延小惡魔。
每一位想要和時間做朋友的人,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吃番茄姿勢,就能持續打造自己的時間管理內功,告別拖延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