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體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正計劃在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和斯裡蘭卡投資建設航空設施,這些設施的重點將是為這些國家裝備的俄制戰機提供維護、保養和大修服務。順便藉此機會推銷其自行設計生產的LCA「光輝」戰機和「樓陀羅」輕型武裝直升機。
圖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正在展示其生產的直升機
印度斯坦董事長對這一計劃信心滿滿,在他眼中,這四個亞洲國家裝備有大量俄制戰鬥機,且航空基礎設施十分惡劣,對於戰機保養和大修的水平十分糟糕,而印度則有長期使用俄制戰機的經驗,保養、大修經驗更是豐富。他還認為,這些國家對於印度生產的「光輝」戰鬥機和「樓陀羅」輕型武裝直升機等一流裝備十分感興趣,這些國家正在和印度斯坦航空(HAL)進行談判。
圖為「光輝」戰鬥機
印度此舉,意味著其軍售產品「光輝」戰機和「樓陀羅」正式向亞洲進軍,主要目標國家則是長期使用俄制戰機的國家,而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和斯裡蘭卡則是其計劃的第一步。對於印度來說,本就不太發達的航空產業,急需出口創匯,以彌補其在國內軍用飛機上銷售的失利,從而維持其軍機生產。
說道「光輝」戰鬥機,熟悉的軍迷肯定不陌生,這個自立項到服役花了33年時間的「老大難」戰鬥機,終於在2016年的時候被印度空軍接收,第一批服役的數量卻只有2架,這對於已經研發、試飛超過32年的印度國產輕型戰鬥機來說已經十分不易了。
圖為蘭卡威航展上「光輝」戰鬥機正在表演
到1980年代初期,印度空軍(IAF)意識到,其裝備的米格-21系列戰鬥機已經無法滿足其需求。而這些老舊的戰鬥機也將於九十年代重器到達使用壽命,這意味著。印度對於輕型高速戰鬥機的需求缺口高達40%。
於是,1984年印度任命了航空發展局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來執行LCA計劃,也就是後來我們耳熟能詳的「光輝」戰鬥機,經過多年研發和試驗,期間更是花費巨額諮詢費聘請法國達索公司為顧問。第一架「光輝」原型機終於在2001年1月4日實現首飛,前途一片光芒,只是17年已經過去了。
2010年正在測試的「光輝」戰機原型機
隨後,「光輝」戰機迎來了曠日持久的扯皮之中,印度空軍和海軍對於這種輕型戰鬥機的需求日漸減少,再加上印度航空不高的製造水平,「光輝」戰機屢屢被軍方拒絕,而據印度媒體表示,自1984年開始,印度已經為「光輝」戰機花費了大約230億美元左右,這還不算上製造原型機、測試和聘請顧問所花費的數億美元,而其單價也足有3千多萬美元。
但是,迫於壓力印度空軍和海軍還是接受了這一「遲到」的先進戰機,宣布採購160架(空軍型120架、海軍型40架)。但是交付之路並不平坦,先是超重、發動機推力不足等問題困擾著海軍型號,後是軍方曝出其100多項致命缺陷,如機炮開火會傷及飛行員這樣的低級錯誤也屢屢被曝光。
圖為靜態展示的「光輝」戰機,其搭載R73飛彈與附加郵箱
但是這並未阻止印度斯坦航空對於這款「先進」戰機的期望,後續改進型的「光輝」MK1和未來改進版的MK2相繼亮相,而MK2更是高調的加上了鴨翼、加油管等新配置,其外形酷似「陣風」,印度媒體更自信的誇讚其「堪比F35」。
印度斯坦更是出手闊綽,為其即將誕生的「光輝」MK2將裝備美國的GE F-414航空發動機,並且裝備的以色列的先進雷達和電子戰系統更是與法國「陣風」同宗同源,即便這樣,印度軍方對「光輝」戰機的態度仍是不置可否。直到2020年1月,「光輝」戰機海軍版完成了首次航母起飛,這種備受詬病的輕型戰機終於滿足了印度海軍的需求,更有印度網友在網上驕傲的宣稱,光輝做到了(航母起飛),殲10可以嗎?說道印度網友和專家對於「光輝」的看法,只能用「迷之自信」來形容了,印度專家普遍認為,「光輝」戰機的實力遠超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戰機,和中國自用版的殲10不相上下,更有網友認為LCA只比殲20差一點點。
「光輝」戰機在航母起降
不可否認的是,印度「光輝」戰機經過36年的研究和發展,至今終於日漸成熟起來,也開始尋求國外買家,而對於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來說,裝備大量老舊俄制戰機的東南亞國家成為了突破口。而印度對於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和斯裡蘭卡的航空基礎設施投資,定會損害俄羅斯的利益,甚至可以用「搶生意」來形容,不知到時俄方會作何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