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領導人對中國的態度

2021-02-07 智庫百曉生

對於經濟政治分析的文章很多,有的專業,有的晦澀,我力圖換個角度,給大家呈現一個更直觀和易於理解的解讀方式。


先看一張圖,2000年-2018年中國對歐盟各國的直接投資額,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排在前四位。



德、英、法三國在中歐關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引領作用。


一圖以言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那接下來,胖爺就帶大家一起聽聽住在上層建築裡的人物們怎麼說吧。


法國 馬克龍


2017年5月,馬克龍擔任法國總統。   

         

馬克龍:"歐洲人的天真時代已經過去。"


 「現實是世界已經發生了巨變,中國已經不是從前的中國。」


馬克龍在競選總統時就表示積極推進法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他認為,中國現在是一個經貿、外交和軍事強國,在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法國與中國應在各個領域保持戰略夥伴關係,在國際反恐、防止氣候變暖、促進多極化和地區與全球和平方面,中國是法國非常重要的盟友。


在整個競選期間,馬克龍是對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加強法中關係表現出最強烈意願的候選人。

 

馬克龍首次訪華時公開表示:「一帶一路」既然是「路」,就應該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的。

 

2018年一月份,馬克龍首次出訪中國期間,拒絕公開與中國領導人談到人權議題,他認為這種做法「沒有任何效率」,他曾告訴記者,他不願意「公開給人教訓」。

 

2019年3月,馬克龍談到中國不斷通過與歐洲各個國家間的一對一談判,進入歐洲市場,成為一些歐洲國家的債主,歐盟已經在中國大量的投資中漸漸分崩離析,這種局面並不是法國一國可以解決的。


2019年11月,馬克龍說,「當中國,歐盟和俄羅斯堅守氣候公約,個別國家的抉擇不足以改變進程,這只能讓它自己變得孤立。」 


不用猜了,他說的就是美國。



同時,中法之間籤署了19份機構協議和24份貿易合同,價值151億美元。


而談到香港問題,法國明顯要聰明的多,馬克龍說:「只是想了解中國的立場,而不是去給中國上課,因為那樣只會幫倒忙。」


敲黑板:馬克龍的中國政策,總體而言,法國並不拒絕對雙方、對世界都有好處的合作,但由於中國巨大的經濟體量,法國也沒有更多天真浪漫的奢侈。


法國視中國為重要合作夥伴,希望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


它承認若要在國際社會扮演更重要角色離不開中國支持,同時又高度防範「一帶一路」倡議,要求中國在貿易和投資領域擴大對法國的開放。

 

德國 默克爾


在執政13年之後,默克爾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後已經訪華11次。2019年9月6日,很有可能是她最後一次以總理的身份出訪。


她的任期到2021年結束,之後她便打算退出政壇。


德國在2020年下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期間,默克爾計劃在德國主辦一場歐盟-中國峰會。

 

默克爾:中美之間持續不斷的貿易爭端和隨後雙方的關稅戰,已經也對其他國家產生了不利影響,也包括德國。

 

由於出口疲軟,德國經濟在2019年第3季度收縮後,正處於衰退的邊緣,德國IFO經濟指數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甚至低於1992年。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正以近30年來最慢的速度增長。


中國是德國在歐盟以外最大的貿易夥伴。


默克爾表示,她希望歐盟-中國投資協議能儘快敲定。


有意思的是,德國媒體形成了幾乎「一邊倒」的輿論,要求對北京更強硬。


但與此同時,德國商界則依然「悶聲賺錢」。



這是因為:100萬個德國就業崗位和中國業務直接相關,間接相關的崗位數量還要更多。


無論怎麼再平衡,德國都無法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在香港問題上,默克爾呼籲對話,而李克強表示,要相信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處理好自己的事。


 

敲黑板:中德是有著長期良好關係的國家。雙邊貿易,特別是先進位造業,對雙方都至關重要。


德國對華政策也是積極和消極面並存。既重視與中國經貿合作,又視崛起的中國經濟為德國威脅,並將對「16+1合作」框架的疑慮帶到歐盟層面。

 

奧地利 庫爾茨

 

與鄰國德國對中國的糾結的態度不同,奧地利前總理庫爾茨擁抱中國。


為什麼說是前總理呢,庫爾茨在2017年領導人民黨在國民議會選舉中獲勝,與自由黨組建聯合政府,成為奧地利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


因涉嫌與俄羅斯利益輸送,2019年5月27日,奧地利國民議會針對總理庫爾茨召開特別會議,庫爾茨成為1945年奧地利第二共和國成立以來,首位遭國民議會罷免的總理。


但有意思的是,9月大選中,奧地利人民黨大選獲勝,庫爾茨有望再任總理。


「奧地利受到中國的重視。」


"中國是夥伴,同時是競爭者。"

 

"歐洲不實行閉關政策至關重要。他指出,歐盟只有保持其競爭力,才能保障歐洲的富裕和就業。


「以務實態度對待中國」。


中國正在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中國因此也展示了越來越多的自信。加強和中國的夥伴關係,會有利於奧地利。



敲黑板:中國和奧地利關係友好,雙方不存在衝突和歷史遺留問題。奧地利奉行不結盟和中立政策,致力於發展本國經濟。

 

奧地利對華友好,視中國為重要機遇,並將「一帶一路」倡議納入其《2017-2022施政綱領》,明確表示將採取積極措施,確保「一帶一路」項目成為奧地利經濟發展「組成部分」。


奧地利還支持中國發展與中東歐國家關係,認為這有益於該地區基礎設施發展並促進地區穩定。


英國 詹森


2019年7月,正式履新的英國首相詹森接受採訪時說:「英國是西方第一個加入亞投行的國家,所以我們非常支持中國,而且,不要忘記,我們是歐洲最開放的經濟體,尤其是對中國投資最開放的國家。」


英國政府將非常「親華」,我們對「一帶一路」倡議非常熱情。


英將繼續是歐洲對中國投資「最開放的市場」。


同時,他也認為,15多萬中國留學生在英國求學"對英國很有益處,為英國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無論在石油、天然氣技術輸出、大型飛機發動機市場、航空航天方面,英國越來越需要中國。


選擇脫歐前,英國在經貿和外交上與中美兩國間維繫著和諧關係,歐盟亦復如此。


通過在華活動,展現其最先進創意理念和英國良好形象。同時,它也為捍衛所謂「英國價值」不遺餘力。


敲黑板:英國是中國進軍歐洲的橋頭堡,也是最早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合作的歐洲國家,英國在歐盟中一直扮演對華政策的主導角色。


不愧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人的經濟帳算的清楚,對華政策高度務實,以圖打開中國市場,創造就業崗位,繁榮本國經濟。


義大利及其他


歐盟委員會前主席容克:抱怨這是一種"產生不平衡現象的非對稱性"。

 

他指出,關鍵在於,中國市場未對歐洲人足夠開放,而中國則要求歐洲對其產品完全開放。

 

歐洲人在和中國打交道方面不能擰成一股繩,就在政府首腦們在布魯塞爾磋商中國議題時,義大利在羅馬給中國平鋪上了紅地毯。

 

義大利成為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圈內第一個參與中國巨大的"一帶一路"動議的國家。


」協議價值25億歐,潛在價值200億歐!」,「天經地義」的合作迎來中國「大單」。


「義大利的歐洲夥伴們已經讓中國進入了歐洲縱深,這些國家每年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比義大利高出數十億美元。」


2019年,義大利的經濟增速預測僅為0.6%,意政府迫切希望找到刺激經濟和重振義大利的方法。


敲黑板:義大利人應該是歐洲國家中跟思維模式跟中國人最接近的了,但是比中國人懶惰得多。


義大利政府成立了首個針對特定國家的雙邊合作協調機制「中國事務特別工作組」,旨在全面深化與中國合作。


默克爾也小心翼翼地批評了義大利。她表示,"若能統一行動,本會更好。"


西班牙同樣重視中國和西中關係,在發布的新版亞洲戰略中將對華關係置於優先位置。


2019年3月27日,盧森堡與中國籤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成為繼義大利後又一個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的歐盟國家。


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科斯塔說,「只有中國願意將資金投入歐盟的邊緣國家,這正是「一帶一路」的吸引力之一。」


希臘、匈牙利、波蘭和葡萄牙等若干較小的歐盟成員國已籤署了相關意向書。


葡萄牙和希臘積極發展對華關係,與中國籤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北歐國家對華關係基本保持了較好政治聯繫,雙邊經貿往來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中東歐國家對華外交延續了先前良好態勢,中國-中東歐「16+1合作」在各領域均有所推進,日益成為務實的跨區域合作機制。


中東歐16國: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黑山、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馬其頓。


中東歐各國總體上希望進一步發揮經貿合作在「16+1合作」中的壓艙石和推進器作用,希望高質量、高科技領域的中東歐企業能夠進入中國市場。


西巴爾幹國家對華政策普遍友好,也會謹慎平衡歐盟與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


塞爾維亞視中國為戰略夥伴,既大力吸引中國投資,也強調政治合作。


克羅埃西亞身為歐盟與北約成員,主要視中國為其經濟發展重大機遇,亦是提升其國際地位有力推手。


黑山、馬其頓等國因市場與影響力有限,對華政策主要集中於經濟領域,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


聽話聽音,英、德、法、意等歐盟核心大國以及東歐國家紛紛對華表示友好不是偶然現象。


歐洲是最大的發達國家「集群」,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佔據重要地位,是世界多極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且中國和歐洲之間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沒有地緣政治矛盾和根本利害衝突。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中國經濟發展的體量和速度,中國巨大的市場,無疑對歐洲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中國同歐洲關係的發展和深化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當前,國際形勢正處於百年變革之際,烏克蘭危機、敘利亞難民危機的惡果,中美貿易戰、美歐貿易爭端,也讓歐洲各國清楚地看到了美國外交政策利己的根本性質與殃及池魚的副作用。


即便是歐美的傳統「紐帶」關係已有百餘年,但相較之下,誰能帶來發展, 誰會帶來威脅? 


這筆帳,只要是腦子沒進水,都能算得清。


—— 全文完 ——



推薦閱讀:


嬉笑怒罵話非洲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獨立運動


327國債事件,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一江湖大案


文在寅的結局

相關焦點

  • 拉美青年領導人考察成都中國—歐洲中心
    拉美青年領導人考察成都中國—歐洲中心西南科技大學教授張貫之主持座談並與拉美青年領導人代表團成員進行深入交流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朱靜萌):7月22日,來自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巴拿馬、古巴、智利、秘魯、委內瑞拉
  • 解讀:為何歐洲各國對難民態度冷熱不均
    越來越多的難民正湧入歐洲。(圖片來源:美媒)中國日報網9月9日電(劉世東)歐洲正面臨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危機,歐洲各國不得不調整政策應對不斷湧入的難民潮,其中德國在本月初最先宣布今年將允許更多難民入境,隨後英法等國也表示將接納更多難民,但數量遠遠少於德國,而匈牙利等東歐國家則堅持收緊難民政策。
  • 答讀者問:哪些歐洲國家的領導人是女性?
    請問,現在歐洲還有哪些國家領導人是女性 ?浙江讀者 黃露禾【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通常所說的國家領導人,既包括國家元首,也包括政府首腦。具體來說,目前歐洲各國的女性國家元首包括: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克羅埃西亞總統科琳達·格拉巴爾—基塔羅維奇、立陶宛總統達利婭·格裡包斯凱特、愛沙尼亞總統克爾斯季·卡柳萊德以及喬治亞總統薩洛梅·祖拉比什維利。
  • 歐洲各國對足球複賽態度不同?英國的目標是分散民眾注意力
    歐洲各國對足球複賽態度不同?2020-04-30 08:07 來源:澎湃新聞 疫情壓力之下,職業體育的聯賽和各種機構,都面臨著嚴重生存危機,但是在不同國家、不同社會文化和政府背景下,歐洲各國各地區職業聯賽對何時複賽重啟
  • 拜登料想不到,歐洲一夜之間變了態度,當著全世界對中國放狠話
    拜登料想不到,歐洲一夜之間變了態度,當著全世界對中國放狠話經過了漫長的大選,美國的下一任總統已經基本確定為拜登,正因如此,眼下這個時刻最適合各國與美國緩和關係。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歐洲過國非常期待拜登就任總統,早在11月大選結果還沒有公布的時候,歐洲就已經表現出了想要與美國加強合作的意向,當然,他們的目的不僅僅只在恭喜對方,同時還想給拜登送上一份大禮。不得不說,歐洲各國的舉動實在是太過誇張,因為前一秒還和中國的聯繫相當密切,下一秒居然為了討好美國而面向全世界對中國放狠話。
  • 各國領導人怎麼過生日?
    那麼,國務繁忙的各國領導人怎麼過生日?有什麼特別之處?生日曾是個謎,但他們的風格迥異在朝鮮,每逢「太陽節」和「光明星節」,平壤街頭就花團錦簇、彩旗飄展。路邊掛滿慶祝宣傳畫,讚頌已故領導人的豐功偉績。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特別送上一套象徵兩位領導人友情的手工繡花被罩。作為 「動物愛好者」的普京,也多次在生日之際收到來自各國「最狂野」的生日禮物。
  • 各國「買春」態度
    中國在東莞進行的大規模掃黃行動成為網絡熱門話題。實際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或地區都禁止性交易。對於色情業,各國都有哪些規定和處罰措施?  現狀:法國是歐洲對色情業約束最嚴厲的國家之一,政府禁止設立妓院和紅燈區,但性交易在法國廣泛存在。  管理:對電視節目上的色情內容嚴格限制播出時間。法律規定最高可對嫖客處以1年監禁和1.5萬歐元罰款。  德國  現狀:2002年通過《娼妓合法處境法》,允許性服務業並保護妓女權利。
  • 川普贏了 各國領導人怎麼看?
    隨後,各國領導人紛紛致電川普,祝賀其當選美國總統。 奧朗德強調,川普在競選期間提出的某些主張與法美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存在衝突,因此他將以「謹慎、坦誠」的態度與川普進行對話。法國也會秉持獨立和不妥協的原則繼續尋求大西洋兩岸的合作。 奧朗德稱,美國仍是法國首要的合作夥伴之一。但他同時呼籲歐洲保持團結一致,為捍衛歐洲價值觀和利益統一政策,共同發聲。
  • 事關全體人類,俄、德、法、日、印多國領導人態度罕見達成一致
    ,就當下疫情走向和各國抗疫措施來進行深刻討論,同時各國領導人還統一了抗疫意見,以德、俄、日、印、法等國的領導人率先提出看法,多國態度罕見一致。一、抗擊疫情已面臨緊要關頭現如今,新冠疫情似乎成了考量各國醫療水平的測試題,在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的侵蝕下,不少國家在其面前露了怯,也暴露了根本缺點,針對這一現象,各國領導人認為,在新冠疫情快速蔓延的情況下,各國應該統一戰線,共同抗擊疫情,來維護世界利益。
  • 談與各國關係,阻止反華聯盟,王毅歐洲行經典語錄
    自從川普上臺對中國經濟發展進行鉗制後,中美關係逐步緊張。而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中美關係更是急轉直下,而在美國的鼓動下,歐洲各國的對華關係也受到了美國的要挾和蠱惑。為了阻止出現全面的跨大西洋反華聯盟,抑制美國的壓力,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近日開啟了歐洲之行。在許多觀察家所預言的新冷戰中,歐洲各國如何站隊對中國和美國都十分重要。
  • 選舉結果快要出現,美國一直觸碰中國底線,歐洲各國火速劃清界限
    面對如此,川普也不敢貿然去率先挑起戰爭,只能被迫被中國牽著鼻子走。各國都不願意站隊美國中國和美國兩國之間的鬥爭也引來了其他國家的注意,但是其他國家也只敢停留在觀察階段,不敢貿然去站隊,每個國家都害怕會波及到自己國家,所以美國一手設立的反華聯盟正在逐漸被瓦解。
  • 世界各國領導人專屬座駕盤點,還是中國的最拉風
    紅旗L5是中國自主推出的頂級豪華轎車,由一汽自主研發研發。紅旗L5作為中國唯一定位E級的豪華轎車,大家通常見到它是在國內各國首腦峰會以及大閱兵上,由此可見它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它就成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專屬座駕。並且紅旗L5在動力、舒適性、安全性各方面絲毫不遜色勞斯萊斯、賓利等大家熟知的豪車車型。其實紅旗L5還有一點就是它開起來十分拉風,車燈旁樹立的兩桿紅旗在風中飄揚,真的是想不拉風都難。
  • 習近平集體會見各國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及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下午在武漢集體會見出席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開幕式的各國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及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主要官員,代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和中國軍隊向出席活動的各國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官員、各國運動員表示熱烈歡迎。
  • 各國領導人互相怎麼打電話?
    剛當選的川普「迫不及待」地向各國打了一圈電話,展望美好未來。雖然他明年年初才正式就任.....具體通話內容不提,你一定好奇過——領導人之間是怎麼打電話的?當然不是隨便拿起電話就吆喝:「喂,我是普京,你們老大在嗎?」這不太現實。
  • 各國領導人APEC峰會上穿什麼是一級機密
    本報上海10月11日電依照慣例,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著裝,大都具有鮮明的主辦國特色。本次上海峰會,中國將為他們提供什麼樣的服裝,也是目前最大的懸念。  中國APEC高官王生大使在其專著《親歷APEC》中介紹:會上,領導人的服裝完全是非正式的,就像度假和休閒一樣,沒有人穿西裝打領帶,可以隨便,任君所好。柯林頓總統出席第一次會議就穿著牛仔褲。
  • 羅伯特·庫恩:用中立的態度向西方介紹中國領導人
    2006年,他開始構思和寫作另外兩本書:《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講述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中國領導人是如何思考的》介紹中國領導人的思想。這兩本書分別在2008年和2009年出版。2006年的中國發生了很多大事。農業稅取消,青藏鐵路通車,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開啟。
  • 為什麼馬雲會受到各國領導人的接見?他除了創立阿里還有什麼貢獻
    隨著阿里集團的發展與壯大,馬雲也經常受到各國領導人的接待。話說回來,中國成功商人不止馬雲一個,他又是憑藉著什麼讓各國領導人搶著見他呢?阿里巴巴的創建使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心儀產品的設想變成了現實。馬雲創建的阿里巴巴已經打開了一些國外市場,阿里巴巴的網際網路經濟也影響著一些國家的發展,同時中國的網購發展水平可以說是已經領先世界了,這對於那些網購時代剛起步的國家來說,與馬雲合作是最快提升本國網際網路商業水平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馬雲還代表了中國的企業形象。
  • 你好,關於這次疫情美國對中國的主流評價是什麼?還有歐洲各國了解...
    X 你好,關於這次疫情美國對中國的主流評價是什麼還有歐洲各國了解麼?
  • 各國領導人出訪怎麼倒時差?
    出訪其他國家是世界各國領導人的重要工作之一,他們經常需要飛行十餘個小時、跨越多個時區從一個國家到另外一個國家、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座城市。在飛行了十多個小時後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時,他們總是一副神採奕奕、精神百倍的樣子,好像時差的問題對他們完全沒有影響。那麼問題來了,領導人們在對付時差方面有什麼秘訣嗎?
  • 蘋果CEO庫克首次出席達沃斯論壇 與世界各國領導人會面
    ­  (原標題:Apple CEO Tim Cook went to Davos for the first time — here's what he did)­  1月25日消息,據CNBC報導,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日前首次出席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與世界各國領導人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