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教學:
重點知識:
1、兩對(或兩對以上)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2、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
(1)每對相對性狀的分析結果——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2)相對性狀的分離是各自獨立、互不幹擾的,非相對性狀的組合是隨機的。
(3)假設豌豆的粒色和粒形分別由一對基因控制,進行分析
3、對「解釋」正確與否的驗證──測交
(1)孟德爾的設計思路:測交後代的表現型種類和比例能真實反映出F1產生的配子種類和比例。
(2)用F1(YyRr)與隱性親本(yyrr)雜交。按照解釋,F1產生YR、Yr、yR、yr四種數目相等的配子,yyrr個體產生一種yr配子。受精作用時,雌雄配子可隨機組合,形成YyRr(黃圓)、Yyrr(黃皺)、yyRr(綠圓)、yyrr(綠皺)四種基因型和表現型。
(3)孟德爾的測交實驗結果:不論以F1作父本還是作母本,都與預測結果相同,驗證了解釋的正確性。
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1)實質: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幹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2)細胞學基礎: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
(3)核心內容: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5、基因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的關係
分離定律
自由組合定律
親本性狀
一對
兩對(或多對)相對性狀
基因位置
位於同源染色體上
非等位基因位於不同的同源染色體上
F1的配子
2種
4種(2n),比值相等
F2表現型及比例
2種,顯:隱=3:1
4種,分離比為9∶3∶3∶1或(3∶1)n
F2基因型
3種
9種(3n)
F1測交後代分離比
1∶1
1∶1∶1∶1
實質
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
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應用
作物育種和預防遺傳病
① 雜交育種
② 由於基因重組,引起變異,有利於生物進化
聯繫
在生物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兩大遺傳定律是同時進行,同時起作用的,在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互不幹擾;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分配在不同的配子中。
6、性別決定
類型
XY型
ZW型
性別
♀
♂
♀
♂
體細胞染色體組成
2A+XX
2A+XY
2A+ZW
2A+ZZ
性細胞染色體組成
A+X
A+X,A+Y
A+Z,A+W
A+Z
舉例
人哺乳類、果蠅
蛾類、鳥類
7、伴性遺傳
(1)概念:位於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它的遺傳方式與性別相聯繫,這種遺傳方式叫伴性遺傳。
(2)特點:
① 群體中,雌雄個體的性狀出現概率一般不等。若為顯性,則雄低雌高:若為隱性,則雄高雌低。
② 有交叉遺傳現象
8. 伴性遺傳與遺傳基本規律的關係
(1)與基因分離定律的關係
① 伴性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伴性遺傳是由性染色體上基因所控制的遺傳,若就一對相對性狀而言,則為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
② 伴性遺傳有其特殊性
a. 雌雄個體的性染色體組成不同,有同型和異型兩種形式
b. 有些基因只存在X或Z染色體上,Y或W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從而有在雜合體內(XdY或ZaW),單個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也能體現。
c. Y或W染色體上攜帶的基因,在X或Z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只限於在相應性別的個體之間傳遞。
d. 性狀的遺傳與性別相聯繫,在寫表現型和統計後代比例地一定要與性別聯繫。
(2)與基因自由組合規律的關係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體又有常染體上的基因控制的兩對或兩對以上的相對性狀遺傳時,由位於性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按伴性遺傳處理,由位於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按基因的分離規律處理,整個則按自由組合定律處理。
精品課件:
教案: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遺傳的基本規律」、「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知識的深入和升華,本課的學習也可以為後面「人類遺傳病」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同時本節內容與學生自身的健康和疾病有一定的聯繫,因此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教材涉及的道爾頓發現紅綠色盲的故事和摩爾根發現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經典實驗,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從中可以嘗到科學家的嚴謹、獻身科學的科學品質,對培養學生的鑽石精神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因此,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構建有關概念和規律,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和發展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概述伴性遺傳的特點。
【能力目標】
運用資料分析的方法,總結人類紅綠色盲症的遺傳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識遺傳病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增強優生意識。
核心素養:
生命觀念:認同基因在性染色體上,理解伴性遺傳的特點;科學思維:能夠結合遺傳系譜圖,判斷基因的具體位置及其遺傳特點;社會責任:向公眾宣揚伴性遺傳的特點,並指導生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伴性遺傳的特點及其應用。
難點:分析人類紅綠色盲症的遺傳。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在醫院體檢時,醫生有時讓我們看一種彩色圖譜,請看一看下面的圖譜,這其中究竟畫了些什麼?
PPT展示各種紅綠色盲症檢查的圖片:
盲症的發現:
道爾頓在聖誕節前夕買了一件禮物 ----一雙「棕灰色」的襪子,送給媽媽。媽媽卻說:你買的這雙櫻桃紅色的襪子,我怎麼穿呢?
道爾頓發現,只有弟弟與自己看法相同。
道爾頓經過分析和比較發現,原來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為此他寫了篇論文《論色盲》,成了第一個發現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色盲症患者。
後人為紀念他,又把色盲症叫道爾頓症。
關於紅綠色盲的解釋:
紅綠色盲是一種最常見的人類遺傳病,患者由於色覺障礙,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區分紅色和綠色。
一、伴性遺傳的概念
位於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其遺傳方式總是和性別相聯繫,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性染色體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狀的遺傳常常與性別相關聯)
二、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
活動一:分析紅綠色盲家系圖
正方形代表男性,圓形代表女性,羅馬數字(I、 II、III)代表代,阿拉伯數字(1、2、3)代表個體,深顏色表示患者。
問題1:紅綠色盲基因是顯性基因還是隱性基因?
隱性基因。
問題2:紅綠色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還是位於Y染色體上,如何判斷?
X染色體上。
問題3:從圖中可看出紅綠色盲的遺傳具有什麼特點?
隔代遺傳。
為什麼色盲基因只在X染色體上呢?
X和Y染色體上的基因可能分布情況:
寫出正常人與患者基因型(以B、b表示這對等位基因):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現型
正常
攜帶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思考:調查顯示,紅綠色盲男性遠遠要多於女性,你能解釋原因嗎?
活動二:書寫遺傳圖解
1.正常女性與男性紅綠色盲婚配
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遺傳給女兒。
2.女性色盲攜帶者與正常男性婚配
兒子的色盲基因只能來自母親。
3.色盲女性與正常男性婚配
發病特點:母病子必病。
4.女性色盲攜帶者與色盲男性婚配
發病特點:女病父必病。
交叉遺傳(隔代遺傳)
色盲典型遺傳過程是 : 外公-> 女兒-> 外孫。
如果某顯性致病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其遺傳特點又是怎樣的?
三、X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病
1.抗維生素D佝僂病也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患者的小腸由於對鈣、磷的吸收不良而導致骨發育障礙。患者常常表現為0型腿、骨骼發育畸形(如雞胸)、生長緩慢等症狀。
2.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遺傳特點:
1)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
2)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3)患者的雙親中必有一個是患者;
4)具有世代連續性(代代有患者)。
3.其他伴性遺傳
伴性遺傳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如人類中血友病的遺傳致病基因是Xh;動物中果蠅眼色的遺傳,紅眼基因為XW,白眼基因為Xw;雌雄異株植物中某些性狀的遺傳(如女婁菜葉形的遺傳),控制披針形葉的基因為XB,控制狹披針形的基因為Xb。
伴Y遺傳病:外耳道多毛症。
四、伴性遺傳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1、你能設計一個雜交實驗,對其子代在早期時,就根據羽毛來區分雞的雌雄嗎?
2.遺傳諮詢:
有一對新婚夫婦,女方是血友病患者,如果你是醫生,當他們就如何優生向你進行遺傳諮詢時,你建議他們最好生男孩還是生女孩?
生女孩。
技巧點撥:人類遺傳病的解題規律
1.首先確定顯隱性:
(1)無中生有為隱性
(2)有中生無為顯性
2.再確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1)伴Y遺傳:「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無窮盡」即患者全為男性,且「父→子→孫」。
(2)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無中生有為隱性,生女患病為常隱。
(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中生無為顯性,生女正常為常顯。
(4)伴X隱性遺傳: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5)伴X顯性遺傳: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3.不確定的類型:
(1)代代連續為顯性,不連續、隔代為隱性。
(2)無性別差異、男女患者各半,為常染色體遺傳病。
(3)有性別差異,男性患者多於女性為伴X隱性,女多於男則為伴X顯性。
教學反思
人類的紅綠色盲是伴性遺傳病的典型。無論是老教材還是新教材,都是將該病的遺傳性質直接告之學生,讓學生運用該知識點分析伴性遺傳病的發病規律。我認為學生完全有能力運用已經學到的兩大遺傳學規律自主分析出該病的遺傳性質。所以此處,我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方式,將課本的直接呈現形式設計為探究活動形式:探究「人類紅綠色盲遺傳病」的遺傳性質,並且結合之前的「發現色盲」的故事,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情境——「道爾頓的家族之謎」,達到了教學環環相扣,和降低學習難度的目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探究活動不僅複習了舊知,而且獲得了新知,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分析伴性遺傳病的方法。
練習:
1.果蠅的紅眼基因(R)對白眼基因(r)為顯性,位於X染色體上;長翅基因(B)對殘翅基因(b)為顯性,位於常染色體上。現有一隻紅眼長翅果蠅與一隻白眼長翅果蠅交配,F1雄蠅中有1/8為白眼殘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親本雌蠅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現長翅雄蠅的概率為3/16
C.雌、雄親本產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殘翅雌蠅可形成基因型為bXr的極體
2.某種二倍體高等植物的性別決定類型為XY型。該植物有寬葉和窄葉兩種葉形,寬葉對窄葉為顯性。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B/b)位於X染色體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窄葉性狀只能出現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現在雌株中
B.寬葉雌株與寬葉雄株雜交,子代中可能出現窄葉雄株
C.寬葉雌株與窄葉雄株雜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親本雜交後子代雄株均為寬葉,則親本雌株是純合子
3.抗維生素D佝僂病為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短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紅綠色盲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白化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下列關於這四種遺傳病遺傳特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短指的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
B.紅綠色盲女性患者的父親是該病的患者
C.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
D.白化病通常會在一個家系的幾代人中連續出現
4.下列有關性別決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豌豆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可分為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兩大類
B.X、Y染色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故其形狀、大小都相同
C.男性和女性人數相等,是因為含X染色體的配子︰含Y染色體的配子=1︰1
D.人類中染色體種類最齊全的是男性體細胞
5.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的大小、形態不完全相同,存在著同源區段(II)和非同源區段(I、III),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若某病是由位於非同源區段(III)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則患者均為男性
B.若X、Y染色體上存在一對等位基因,則該對等位基因位於同源區段(II)上
C.若某病是由位於非同源區段(I)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則男患者的女兒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於非同源區段(I)上的隱性基因控制的,則患病女性的女兒一定是患者
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刪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全冊PPT課件動畫教案習題整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