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100分是體教融合「破題」與「破冰」之舉
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認為,體育100分是體教融合「破題」與「破冰」之舉。圖為座談會現場。新華社記者嶽冉冉攝19日,在昆明召開的「體教融合工作座談會」上,楊寧表示,體育總局將把雲南作為全國體教融合的試點省份。
-
時評寫作教學分階段實施的邏輯路徑
時評作為一種常用文體,最初主要在大眾傳播媒介上出現。
-
杜牧名句玉人何處教吹簫,玉人是誰?教是什麼意思?
在問答裡看到有人提問「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該如何理解?以前看這首詩其實也有疑惑,總覺得見到的賞析有些牽強。下面先看看杜牧的整首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解釋與疑問這是一首平起平收的七言律體絕句,杜牧、和李商隱的絕句在整個唐朝也算得上大家。二人在《唐詩三百首》分別被收錄了9首和7首,《寄揚州韓綽判官》就是其中的一首。詩比較淺顯,很好理解。我覺得唯一有點疑問的是最後一句,玉人何處教吹簫中「玉人」是誰?「教」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
光明時評:聽寫不出單詞、做錯題,教師不該因此實行懲戒
原標題:光明時評:聽寫不出單詞、做錯題,教師不該因此實行懲戒作者:儲朝暉近日,兩則相關的新聞引人關注。一則是,據媒體近日報導,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一名15歲女生,因聽寫不出單詞被英語老師罰做200個深蹲。隨後女孩被確診橫紋肌溶解症,一度被下發病危(重)通知書。
-
結合實踐破題 融進工作抓實——二論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第二批主題...
結合實踐破題 融進工作抓實——二論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第二批主題教育全面展開 作者:瀋陽日報評論員 2019-09-17 07:56 來源:瀋陽日報 主題教育必須有機融進工作,才能抓實抓好。第二批主題教育要充分融入解決廣大群眾難點堵點問題的工作中,要「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恆心。」民生事務,龐雜見精細;民生工作,熱愛要耐心。黨員幹部要對照主題教育要求,結合工作實踐,把初心與使命有機融合到本職工作中,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
光明時評:「國學班」「讀經班」,這就當上學了?
據調查,該機構並不具備開辦學歷教育的資質,但卻提供了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有不少小學、初中階段的適齡學生在華夏學宮住校就讀,其中高中教學一年學費甚至達10萬餘元。而其所謂的國學教育其實是偽國學,比如網友發現其中關於「女紅」課程的介紹,幾乎就是「女德課」的委婉式翻版。
-
武義:打造「醫聯體+醫共體」兩體相融
在近兩年的實踐中,該院探索出「醫聯體+醫共體」兩體共融發展的武義樣板。 01|醫聯體紅利向醫共體延伸 「趙院長,我前幾天體檢時發現前列腺腫瘤標誌物水平高,醫生懷疑我有可能患了前列腺癌,讓我去做穿刺。我這幾天非常害怕,麻煩您幫忙看看是不是真的得了癌症。」
-
教體相融,智學互濟,全省首屆少兒漢字棋賽事來襲
漢字棋於2014年在寧波鄞州面世,她將漢字連綴成詞的學理與棋類運動的弈理融為一體,具有漢語教育與智力開發的雙重價值,被有關專家譽為「教體相融
-
啥是體教融合?你會讓孩子學籃球嗎?
體教融合到底是個啥 體教融合的概念已經傳播很久了,簡單說來就是把體育和教育融合到一起。一定會有人問,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前沒有融合嗎?弄明白體教融合之前,首先我們要知道「體教分離」,其實體教分離不是個專有名詞,但是你可以大致這樣理解。這個事情是前蘇聯體育模式那一套,我們常說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在體育上也是如此。
-
光明時評:藝考生意外遭滑檔,不應被「按規則辦」搪塞
光明時評:藝考生意外遭滑檔,不應被「按規則辦」搪塞光明網-時評頻道 2020-08-17 晨霧 / 轉帖(李一陵)信息來源:2020-08-17 光明網-時評頻道https://guancha.gmw.cn/2020-08/17/content_34094592.htm【聲明】本文為轉發分享,已經註明來源。不代表本平臺贊成或反對原作者的觀點,文責和版權屬於原作者。
-
教育時評:外國人就必然能夠教英語?
教育時評:外國人就必然能夠教英語?
-
醫共體|武義打造「醫聯體+醫共體」兩體相融
在近兩年的實踐中,該院探索出「醫聯體+醫共體」兩體共融發展的武義樣板。醫聯體紅利向醫共體延伸「趙院長,我前幾天體檢時發現前列腺腫瘤標誌物水平高,醫生懷疑我有可能患了前列腺癌,讓我去做穿刺。我這幾天非常害怕,麻煩您幫忙看看是不是真的得了癌症。」
-
「劇場效應」下的教育該怎麼破題?
「劇場效應」下的教育,很難破題,「劇場效應」只能愈演愈烈。當前的教育,方方面面都要看質量。什麼是質量?就是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績不好,誰都不滿意。「劇場效應」下的教育該怎麼破題?那就是既要看成績,更要看手段,要看一所學校是用什麼樣的方法取得成績的,是合規的還是違規的,是科學的還是蠻幹的,是高效的還是硬磨死練出來的等等。如果只要成績,不問手段,「劇場效應」根本破不了題,只能愈演愈烈。
-
人民時評:在新學期更加重視「體教融合」
新學期體育課該怎麼上,成為不少家長關心的問題。前不久,教育部就今年全國兩會《關於出臺剛性措施強化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提案》做出答覆,從保證鍛鍊時間、豐富活動形式、完善保障措施、健全考核機制等方面,對青少年體育教育工作進行說明。這組提案與答覆,回應了公眾關切,有利於加強青少年體育教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德智體美勞」,體育向來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
半島時評:高考後 人生才剛剛破題
而廣大家長則不妨事先考慮一個問題:孩子高考結束之後,到底該做些什麼?高考是一場籌備了很多年的戰役,只要全力拼搏過,也就無怨無悔。長遠來看,高考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對於廣大考生來說,當高考結束之後,真正的生活才剛剛拉開序幕。要學會選擇人生。之前,很多學生的目標就是高考本身。
-
麒麟教體:上好新教師入職培訓第一課
心在何處,何處有風景;志在何處,何處有成功;愛在何處,何處有感動;夢在何處,何處有未來。衷心祝願新加入麒麟教體的青年教師們,尊重自己的選擇,珍惜這一份「緣分」,在教書育人這個廣闊的舞臺上「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奮發、奮鬥、奮進,立志幹出一番事業,成就美好人生!圖文:趙林剛
-
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創新服務能力...
作為思想文化大報,《光明日報》的融媒體內容生產始終以「新聞視野、文化視角、思想深度、理論高度」為宗旨。在難以擁有突發、現場、音畫等資源優勢的前提下,報社提出評論立報、立網、立端的方針,將新聞時評作為融媒體內容建設的戰略重點。為此,報社成立社評委員會,整合《光明日報》評論部和光明網評論中心力量,成立社評工作室,建立了「朝會」制度。
-
光明時評:強基計劃首年實施卻不受「熱捧」?這很正常
光明時評:強基計劃首年實施卻不受「熱捧」?這很正常光明日報 2020-09-16原標題:理性看待強基計劃首年「遇冷」晨霧 / 轉帖 作者:艾萍嬌 據媒體報導,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多所高校發布通知,在今年高考錄取的
-
高考語文,寫好時評,與時俱進,夯實作文高分的牢固基礎
高考作文,特別是有些高分作文,其精髓部分,越來越像時評。學會時評寫法,會讓高考作文更具時代性,更有思辨性。語文和社會現實的聯繫越來越緊,高考作文命題走向也和時事越發緊密。從今年備考就能看出,聲稱押中高考作文的個人或機構都不少,而且也是真的押中主題。
-
光明時評:對民辦幼兒園「退費難「宜標本兼治
原標題:光明時評:對民辦幼兒園「退費難「宜標本兼治作者:肖羅疫情危機,讓民辦幼兒園正在經歷自2010年學前教育大發展以來最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