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當媽媽在廚房做飯的時候,總會去幫忙,哪怕是生火,或是拿佐料,吃完飯後,洗碗等等
慢慢地自己也喜歡下廚了,從媽媽的經驗中,學到了很多這方面的學問,比如說,大米的挑選。學到了如何去選擇新米,什麼樣的大米才是新米,怎樣區分新米與陳米。那麼,我將一些小小技巧與大家分享。
何為新米?
新米是指本年新收穫的米,將當年新收的稻穀,經過脫殼、拋光等加工後的大米。新米不論在品質,還是口感上都是最好的。
何為陳米(舊米)?
陳米也叫老米,北方稱「黃米」,是與新米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指非本年收穫的米,由於存放一段時間後,在品質與口感上不如新米的米。
選購時,如何辨別新米和陳米?
·硬度大小不一
新米硬度要比陳米大。硬度越大,說明蛋白質高,在透明度上,也越高。
·腹白顏色不同
新米腹白通常是乳白色或談黃色。陳米腹白的顏色較深,或是咖啡色。
·黃粒形態有別
新米顆粒均勻有光澤,無灰塵。陳米顆粒表面呈現灰粉狀或白溝紋,且灰粉、白溝紋越多越陳舊,如果有黴味、蟲蛀粒也是陳米。
·伸手插入體驗
將手插入米袋或米桶中,抽出手後,手錶有少許白色粉面,輕吹即掉是新米。輕吹不掉或搓之有油的是陳米。
·水分香氣不同
新米顆粒水分比陳米多,用手搓時感覺黏性很強,甚至可以捏成一團,而陳米捏不起團。一般,新米聞起來有稻穀香味,陳米沒有。
除了以上鑑別方法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參假、打蠟後裝成新米的陳米。
·紙測法
首先,用紙巾將大米包起來並在在手裡,握住一分鐘左右,將紙巾展開,如果紙巾上有油漬,那麼這種大米就是被地溝油等浸泡加工過的陳米。
如果,紙巾上乾淨,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市面上,很多陳米在打蠟過程中,技術處理得當,且打蠟均勻,用紙巾也難分辨。所以,要結合以下方法加以共同鑑別。
·眼看法
新米米粒均勻,腹白呈乳白色或談黃色,顆粒有光澤,表面無灰塵。
陳米腹白顏色較深,顆粒表面呈灰粉狀或白溝紋,有黴味,蟲蛀粒等
·鼻問法
將少量的米粒放在手裡搓熱,然後,聞其味。
新米有青談的稻穀香,好聞不刺鼻。
陳米青香味少,存放時間久的,只有糠味。
·嘴嘗法
新米硬度大,口感好,有米香。
陳米硬度小,易碎,口感不佳。
其實,市面上還出現有「勾兌米」,對於「勾兌米」在選購時,需要仔細觀察米粒。
·看米粒上白點
·看米粒上有無缺口或有無裂紋
以上就是關於如何鑑別新米和陳米的一些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