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流行過那麼一句話,「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然而沒有人會永遠不犯錯。我想這句話大概是想說明父母賦予了孩子生命,辛勤養育了子女,是天大的恩情,就算他們一時犯錯也應該被體諒和包容。
不過還有那麼一句話叫做「養恩大於生恩」,就算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沒有盡到養育的責任,那他們也算不上稱職的父母,不配得到子女的原諒。
如果親生父親在你童年的時候棄你不顧,待他年邁時需要你來贍養時,你會怎麼做?在港劇《盲俠大律師》中「盲俠」文申俠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年幼時文申俠在母親去世後,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也十分疼愛他,陪他玩遊戲,買的好吃的都先給他吃。
父親日夜辛勞,同時兼著兩份工,由於疲勞駕駛最終導致車禍,文申俠的眼睛不幸受傷失明,沒想到此時父親卻不辭而別,拋棄了他。
他拋棄自己兒子的原因竟然是外面懷孕的女人威脅他,以自殺逼他拋棄兒子,他居然也答應了。而此時那個兒子躺在醫院無依無靠雙眼失明,世界一片漆黑。
父子這一別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後,文申俠成為了盲俠大律師,為弱勢人群平權。再度遇到父親是在街頭,父親表演著皮影,他聽到熟悉的聲音,想起往事馬上走開了,而父親因為涉嫌阻街行乞被抓了。
盲俠的朋友接下了他父親的官司,而盲俠得知後很生氣地拒絕,直言「我爸三十年前就死了」。然而雖然嘴硬,但是他心裡還是關心父親的,他還是為父親脫了罪。
自此之後,父親總是去找盲俠,說想要補償當年犯下的錯。可是實際情況是,他在當年拋棄盲俠和那個女人走後,生下了一對兒女,在女人死後,子女捲走他的財產後就不管他了。
現在的他是無家可歸,在偶然遇到盲俠後,才開始懺悔當年的過錯。所以現在他對盲俠,更多的可能是依靠而不是愧疚和彌補。不過作為兒子,看著父親老無所依,盲俠還是選擇原諒和幫助他。
在影視作品中,為了教化大眾肯定會對人物向美好的方向塑造,所以我相信盲俠是真的願意原諒父親,也相信父親是真心的懺悔。但是如果不是街頭偶遇,以及父親官司纏身恰好遇到盲俠,他會怎麼表達後悔?又打算如何彌補呢?
現實中也有太多不稱職的父母,在孩子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為了自己的私慾不管不顧,在多年後自己垂垂老矣,無依無靠時又跑到兒女身邊聲淚俱下表達悔恨。
他們是真的覺悟到自己犯下的錯了?也許是真的。但他們此時更看重的可能是晚年的一個棲身之所,一個自己生病之時病床前端茶送水的免費義工,或許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這一點。
現實中見過不少類似新聞,孩子年幼時遭父母拋棄,父母年邁需要贍養時子女卻不願意了,只能對薄公堂。
生活中,沒幾個人能像盲俠那樣大度。
願天下父母子女,都能儘自己本分,慈祥,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