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玉金 攝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導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疫情的大規模傳播已經被徹底阻斷,學校秋季學期已經具備了全面正常開學的條件,即將迎來秋季開學季。8月27日,教育開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有關情況。
「教育系統從春季學期開始,實行了『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實行線上教學;同時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春季學期進行了陸續開學,全國2.8億學生,到今年春季學期結束之前,已經有2.02億學生(超過75%)的學生回到了校園,而且也實現了校園零感染,這是教育系統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推動教育教學秩序恢復正常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績,這是謀劃秋季學期開學要求的一個重要背景。」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在會議上表示。
分期分批錯時錯峰開學
今年秋季學期處於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特殊時期。科學謀劃、部署安排秋季開學和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是全國教育系統最重要的任務。
《華夏時報》記者從教育部獲悉,30個省份所有或部分地市已確定秋季開學時間,各地中小學、幼兒園在9月1日左右開學,與往年秋季開學時間大致相同。高校根據新老生、不同年級、不同地域分批次在8月下旬至9月開學。
目前,各地和相關高校按照更新版學校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因地因校制宜,認真研究制定開學工作方案,推動教育教學秩序「全面、正常、安全」恢復。具體為,一是分期分批錯時錯峰開學,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等地結合生源結構特點、教育教學需求和區域防控等級,科學合理確定學生返校批次和具體時間;二是細化新生入學報到安排;三是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進行關於秋季學期中小學教育教學有關工作情況介紹時也表示,要大力加強線上教育教學,為了鞏固春季學期「停課不停學」取得的成果,進一步推進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的緊密融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農村地區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育部按照「四高目標」,依託教育質量高的地區、辦學水平高的學校、教學水平高的教師和專業水平高的技術團隊,系統開發了4000多節覆蓋所有年級、各門學科的秋季學期課程資源,並組織遴選了各類優質專題教育資源,通過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繼續上線播出,供各地免費使用,實現了從疫情期間「應急方案」到「精品課程」的全面升級。
「高校秋季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點:一是高校的教學模式將從上半年的線上教學為主,轉變為線下教學為主、積極推進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二是課堂理論教學、學校實驗教學和校內校外的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將全面推開;三是針對可能出現一個學校突發的個案性疫情或一個地區多校發生疫情,相關高校要根據情況及時將線下教學轉為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或全面轉為線上教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
既防懈怠又防止過度防控
秋季開學後,在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這樣一個目標下,也將防懈怠同時防止過度防控。
對於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教育部要求,一是加強跟蹤指導;二是加強健康教育;三是及時調整策略;四是做好全面準備,及早科學謀劃國慶長假期間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及早科學謀劃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其他常見傳染病防控。
王登峰認為,要全面跟蹤和指導各地秋季學期開學的情況,要不斷總結和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這方面主要關注兩個問題,一是要防懈怠,堅決不能有絲毫的麻痺和懈怠,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必須要落到實處;二是還要防止過度防控。
「今年教育部提出,秋季學期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這裡面還有一個背景,就是境外疫情的影響,境外輸入情況乃至於國內零星散發甚至局部暴發的疫情情況依然存在,這樣的背景下,嚴格落實防控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必須要做到的,但也不能因為存在風險就影響到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比如說,如果一個學校裡突然出現了疫情,我們可能就要根據疫情擴散和影響的範圍來決定這個學校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是局部的班級進行停課或者隔離措施,還是全面封校,這些都要做到防止過度防控。」王登峰解釋。
吳巖也在會議上表示,教育部將在秋季學期重點推進以下四項工作,一是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二是全面深入推進「四新」建設;三是舉辦世界慕課大會;四是辦好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