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見到石頭沙子走不動啊!何不將它們變成「藝術品」呢?

2020-08-28 搖籃兔直播互動早教

有一樣玩具是所有孩子們都喜歡的,那就是——沙子。不管多麼大的孩子,沒有不愛玩的。就拿孩子來說來說,從會走路開始,只要見了沙堆就邁不動腿兒。有的家長怕玩沙子或泥巴太髒,連碰都不讓孩子碰,在沙堆或土堆旁邊,經常可以看到被強行抱走的大聲哭泣的寶寶。在這裡,兔兔必須要對家長大聲說,讓孩子玩玩沙子吧!

其實大自然給了我們很多的好東西,需要我們好好享受。例如花草樹木,例如藍天白雲,例如江河湖海,可是,親愛的們,你可知道那適宜植物生長的沙或土也一樣是大自然賜予給我們好禮物之一。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兒童對符合自己心智並且變化大的玩具興趣大。任何一種人為的玩具都無法與大自然的賜予相媲美。沙和水就是大自然賜予的最好的禮物。沙和水符合所有心智狀態的孩子,玩法變化無窮。」喜歡親近大自然可是孩子們的天性,所以小時候曾經痛快玩過沙土的我們現在可沒有權利去剝奪小小的他們想親近大自然的權利。儘早地讓寶寶接觸既是固體、又是液體的沙類材質,對他們的觸覺發展特別有好處。對於口欲期的寶寶,我們可以先用洗乾淨的大米、豆類等來代替,等口欲期差不多過了,就可以開始暢快地玩沙啦。

孩子為什麼對普普通通的沙子和水如此痴迷?其實從心理學上看,玩沙玩水能給孩子帶來快樂,促進他們的心智發育。兒童對符合自己心智並且變化、動感的玩具興趣大。沙既是固體的,又是流體的,它變化無常又易被掌握,它那無窮的形態和用之不盡的玩法,從本質上滿足了孩子內心的需求和操作中的創造性。當沙子加上水,水可以將沙固化,也可以將沙液化,和沙一結合,就變得奇妙無窮。在孩子眼中,沒有任何東西能比這好玩兒了。

挖沙玩水能多方面地滿足孩子的需要,所以我們不但沒必要因為「嫌髒」去制止孩子,更要鼓勵孩子多去探索沙和水的可能性。何不把它變成手中的藝術品呢?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陪孩子「花樣玩沙」的好方法。

一、沙瓶畫

利用不同顏色的沙子,製作出與眾不同的沙瓶畫,用不同的顏色搭配,盡情發揮孩子的想像!

二、沙盤畫

第一眼看上去以為是紙盤上的畫,仔細看才知道原來叫做沙盤畫,玩法不是很難,家長和寶貝可以一起來試一試哦!

三、沙畫

沙畫,即用沙子做畫。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在深色紙上用沙子創作一幅作品,感受一下沙粒從指間流失的觸覺。極具視覺衝擊效果,達到了獨特的藝術概念與觀賞效果的完美結合。

四、沙子雕塑

這應該是最經典的玩法了吧,而用鏟子將沙鏟進小桶的動作,既能考驗寶寶的動手能力,還能提升她的空間感知能力。引導孩子去關注:造型和模具之間的配對關係。

讓孩子在遊戲中體會到的快樂和自我意識,孩子覺得自己的雙手能改變事物,這種感覺對他們來說才是最美好的。好啦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吧,看看我們和孩子到底可以做出什麼樣的「藝術品」呢?快快和搖籃兔分享吧!

相關焦點

  • 所有的沙子,都曾經是石頭
    簡單地說,沙漠的沙子是被風吹來的,而海邊的沙子,是被海浪帶到海邊的。風和水又是從哪裡發現了沙子呢?科學家採集了沙漠、農田、海灘和河灘裡的沙子,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沙子其實就是粉碎了的巖石。所以,是風和海水先發現的石頭,然後通過一種力量,把它們變成細小的沙粒了。
  • 幼兒園建沙池慶祝六一 家長擔心沙子石頭傷人
    成都市金牛區十六幼兒園園長要給全園的小朋友送一個特殊的禮物——由竹子、石頭等材料製作的「遊樂園」,3月便開始動工修築,終於趕在兒童節完工,孰料上周禮物「曝光」,卻遭到部分家長的反對。  「本想要給孩子修建一個『接地氣』的、天然的玩沙池,可惜家長怕沙子進孩子眼睛,還寫信給園長信箱……」園長餘琳說,她希望家長能夠真正認識兒童遊戲的重要性。
  • 沙子與石頭教給我們的人生哲理
    被扇的那個人受了傷害,但他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在沙子上寫道:「今天我最要好的朋友打了我一個耳光。」They kept on walking until they found an oasis, where they decided to take a bath.
  • 沙子是怎樣一步步變成玻璃瓶的
    完美而精緻的不似人間的玻璃藝術品向我們生動的展現它們堪稱奇蹟的美,那雖然是被雕琢的人工美而不是天然美,但是因為人們無與倫比的智慧創造出了這樣令人驚嘆的藝術品。堅固的防彈玻璃,令人驚嘆的刺激的玻璃棧道,唯美的水晶球等等都是通過玻璃來製造出來的。
  • 路邊見到不花錢的沙子?別錯過,挖回家養花,效果槓槓滴
    最近我上花卉市場上轉了一下,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現在很多商家販賣的土壤都變成了蛭石或者是赤玉土,還說這樣的土壤是養花最好的。不可否認以上兩種土壤,其實對養花是有好處的,說到最好肯定不是的。其實我們生活中就能常常見到非常適合養花的土壤,比如生活中最常見的沙子,這類的基質不僅透氣性好,而且播種以及後期的配土都有非常好的用途。很多養花的朋友會經常用到。那麼,河沙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扦插喜歡養花的朋友,不可避免的要自己扦插小苗,扦插的時候選擇什麼樣的基質?
  • 淺談沙子是如何變成晶片的
    石頭地球上,矽元素的含量很大,自然界到處是沙子,石頭。晶片所用的原材料就是矽,怎樣將矽從沙子中提煉提純出來呢?這就需要專業的高科技工藝線來實現了。那一粒粒沙子是如何變成晶片製造所用的矽片呢?通過物理化學的方式,將矽元素從沙子中提煉出來,用高純度的多晶矽在單晶爐內拉制而成。做成單晶矽棒,該過程也稱作拉單晶。
  • 雞蛋碰石頭?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孩子拿過來一本書《雞蛋碰石頭》,讓我給她講這個故事,我看到這個題目,其實內心產生了一個疑問,雞蛋能碰石頭嗎?這本書是歪歪兔系列圖書裡面的其中一本,這本的故事內容主要是講述,十二個雞蛋想做一件大事,那就是去碰石頭。雞蛋怎麼可能碰得了石頭呢?為什麼雞蛋要選擇做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去做呢?我們是否會有這樣的勇氣嗎?明知道這件事不可能實現,卻奮勇直前要去嘗試一下,看看雞蛋們是怎麼做的。
  • 科學家發現「神秘生物」, 專門以石頭為食物, 排洩物全是沙子
    它們分別是「食肉性動物、食草性動物、雜食類動物」。正是這三大類互相爭鬥,才有了如今地球這般多姿多彩的生態圈。可在前不久,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神秘生物」,它們就打破了這種微妙的平衡。它們專門以石頭為食物,排洩物全是沙子,並不屬於列舉的這三大類生物。那這種奇怪的生物,為何能啃食石頭呢?原來啊,這些蟲子擁有鋒利的牙齒,可以像齒輪一樣慢慢的磨石頭。
  • 將沙子燒至2200℃會變成玻璃?老外親測,結局讓人大開眼界!
    將沙子燒至2200℃會變成玻璃?老外親測,結局讓人大開眼界!將沙子燒至2200℃會變成玻璃?老外親測,結局讓人大開眼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玻璃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它不僅被應用在了房間的窗戶上,也應用在了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中。
  • 石頭制砂用什麼破碎機好?
    平常隨處可見的石頭近年來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可用資源,這是因為它們從石頭變成了砂子,再加上現在的機制砂身價提升,想要選擇制砂生產線的用戶也變多了
  • 沙子加熱到2000度能變成玻璃?老外親自實驗,效果太震撼
    當我們在看著小孩玩沙的時候,可能會想,如果加熱沙子到2000度能變成玻璃嗎?外國有一檔節目,老外實驗加熱沙子成玻璃,我們來看看吧! 這幾個外國小哥先準備了幾把把沙子,然後把這些沙子放在一個容器裡面,接著又在容器中加入一些粉末,將它們均勻混合攪拌之後放進坩堝裡開始加熱。
  • 美文欣賞:沙子和石頭
    而當有人為我們做了好事,我們應當把它刻在石頭上,沒有風可以將它抹去。」   沙子和石頭   The story goes that two friends were walking through the desert.
  • 民間故事:變成石頭的妻子
    得知他學識淵博後,於是就請他教村裡的孩子讀書習字,從此男子算是多了一份收入。男子閒暇之餘,喜歡作畫,他最喜歡畫的便是奇石,一天,他在山間行走,無意間抬頭一看,一下就掃到了山上的一座奇石,那石頭長得很像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男子便立刻牢牢記住了這塊石頭,當天回去後,他便把它畫了出來。這一畫出來,男子越看越覺得不一般,於是就掛在床前,每日觀摩。
  • 到武昌江灘玩沙子,孩子玩得不肯回家!
    在城裡,孩子玩沙成了一件稀罕事!玩沙是孩子們的天性。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夏天都是打赤腳走路,整天都在泥土地上玩耍,挖沙子,壘土堆,做城堡,那都不叫稀奇。現在生活在城裡的孩子,連打赤腳走路的機會都沒有,別說玩沙子了。
  • 繪本《奇妙的沙子》告訴孩子關於沙子的形成和作用
    內容簡介《奇妙的沙子》很大篇幅在講述沙子的作用,不過在文章前面也提到了沙子的形成,亦即風化作用:巨大的巖石經過風吹、日曬、雨淋,不斷剝離,變得越來越小,最後就變成了細小的沙子。哦,原來是鞋子裡進了一粒沙子。小小的沙子,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呢?很久很久以前,它們還是巨大的巖石,但是經過風吹、雨淋、日曬。
  • 《沙子與黏土》
    、黏土與石頭一樣,都屬於巖石,都是組成地球的重要物質。本課立足於觀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見的沙子與黏土,學生將目光投向這兩種重要的物質,觀察與描述它們的外部特徵。延續《石頭》一課的思路,按照總體——個別——總體的邏輯結設計學習活動,依次是:在生活中找到沙子和黏土(總體),觀察並描子和黏土(個別)的特徵,再討論沙子和黏土(總體)的用途。第一個活動,採集一些沙子和黏土。沙子比較好得到,黏土可以用篩選的方法得到。這個活動中學生學會識別沙子和黏土。
  • 科學家發現一種特殊的蟲子,它們以石頭為食,有著強大的消化能力
    而在大自然的生物界,不同的生物之間,都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性,比如有的生物是食肉動物,它們以肉類為食,有的動物是素食動物,以植物為食。海底的魚類一般都吃一些浮遊生物或者吃一些小魚小蝦,而植物體只需要水源和太陽光就可以了。人類則是雜食性動物,只有沒見過的,沒有不敢吃的,所以在生物界裡,人類也可以被稱為吃貨。
  • 英語美文:Sand and Stone 沙子和石頭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英語美文:Sand and Stone 沙子和石頭 2012-12-08 13:34 來源:唯美英語 作者:
  • 英語美文 沙子和石頭
    他們繼續前行,看見到處綠洲,他們正打算在那裡洗澡時,剛才被打的人不小心陷入了泥潭,開始深陷,他的朋友救了他。After he recovered from the near drowning, he wrote on a stone: "Today my best friend saved my life."
  • 她親手捶死自己腹中的孩子,見到我後卻總是喊我「姐姐」
    回村後,村民們不再喊她「瘋子」也不再攆她走了,而是嬉笑著問聰明「怎麼洞的房啊」、「為什麼又回來了啊」之類的明知故問的事。一開始聰明還會回答說「因為那個瘸子老扒我褲子「。但隨著村民們的譏笑聲一浪高過一浪,聰明便不回答了,開始在村裡「行惡」起來。或許聰明也意識到,村民們不是關心她而是在取笑她拿她逗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