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股權轉讓企業抓緊享受核定徵收稅收優惠
更多稅收優惠政策關注《不負青春不負稅》企業在涉及到股權轉讓就會涉及到繳納稅收的問題,股權轉讓繳納的稅不同,如果股權是轉讓給個人就會涉及到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如果是轉讓給企業,就會涉及繳納企業所得稅!並且,股權轉讓中,涉及的金額是非常的大!
-
稅總明確股權轉讓個稅核定方法 稱可解決陰陽合同
2010-12-25 09:00 [摘要] 針對難以的股權轉讓個稅徵繳,國家稅務總局24日再發通知,明確自然人轉讓所企業股權取得的收入,應按公平交易價格計算並確定計稅依據,計稅依據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可核定徵收。
-
2020年股權轉讓稅率最低,既可享受增值稅1%的政策,還能核定徵收
我們知道股權轉讓時,增值的部分要繳納增值稅,也就是帳戶上除本金外的資金都需要繳納增值稅。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繳納增值稅,因為這裡不開票,應稅額就是交易額減去本金再乘以稅率,現在小規模納稅人1%的政策時間還不足兩個月了,意思明年稅率恢復到3%就平白多了兩個點的支出了。
-
股權轉讓糾紛的管轄法院,股權轉讓要交什麼稅
對扣繳義務人或納稅人申報的股權轉讓所得相關資料應認真審核,判斷股權轉讓行為是否符合獨立交易原則,是否符合合理性經濟行為及實際情況。對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如平價和低價轉讓等)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參照每股淨資產或個人股東享有的股權比例所對應的淨資產份額核定。
-
老闆,你可知道個人股權轉讓和企業股權轉讓如何繳稅?
股權轉讓是否繳納增值稅,取決於企業是否屬於上市公司。非上市企業股權轉讓不屬於增值稅徵稅範圍,不繳納增值稅;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需按「金融商品轉讓」繳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稅率6%,小規模徵收率3%。城建稅及附加。
-
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有關19問
註:主要是對違反了公平交易原則或不配合稅收管理的納稅人實施的一種稅收保障措施。 同時,第十二條對何為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進行了說明: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視為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 (1)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於股權對應的淨資產份額的。
-
關於發布《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
第十四條 主管稅務機關應依次按照下列方法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一)淨資產核定法 股權轉讓收入按照每股淨資產或股權對應的淨資產份額核定。 (二)類比法 1.參照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一企業同一股東或其他股東股權轉讓收入核定; 2.參照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類行業企業股權轉讓收入核定。 (三)其他合理方法 主管稅務機關採用以上方法核定股權轉讓收入存在困難的,可以採取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
核定徵收,這樣操作風險大,小心備查!
核定徵收原本是懲罰性措施,但在實務中,卻逐漸成為了一種「稅收優惠」。但是,核定徵收存在非常大的風險! 2 造成稅款直接流失 主要原因有3個: (1)核定徵收企業發生大額股權轉讓或財產轉讓,無論產生多少所得,都只能按照該行業的應稅所得率進行徵收,導致稅款流失。
-
房產轉讓計稅依據明顯偏低,稅務機關核定徵收並定性偷稅
本期通過一則房產轉讓被稅務機關核定,並認定企業構成偷稅進行處罰的案例對偷稅的主觀要件問題及稅務機關行使核定的自由裁量權問題進行探討。從形式上看房屋售價偏低,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六)項的規定,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Y公司是營利性企業法人,以任何價格銷售房屋都不存在違法問題,只要按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納稅額繳納稅款即可,不應承擔罰款。稽查局辯稱,Y公司違法事實清楚。
-
2021年,自然人股東間的股權轉讓,怎樣進行稅務籌劃?
根據相關的政策規定,個人進行股權所得的轉讓屬於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用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去財產的原值和合理費用之後的餘額,就是應納稅所得額,依照20%稅率進行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按次進行徵收。股權轉讓所得應繳個人所得稅=(股權轉讓收入-取得股權所支付的金額-轉讓過程中所支付的相關合理費用)×20%。自然人在進行股權轉讓時,要按照公平交易價格進行計算,還要確定計稅的依據。
-
自然人股權轉讓中價格明顯偏低、需評估、股權收入核定方法等規定
這是個誤區,當時股東實繳為0元,只是代表財產轉讓的原值為0元,並不代表財產轉讓的收入就可以是0元,若是你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於股權對應的淨資產份額的,則視為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稅局照樣給你核定轉讓價格。 6種情況視為價格明顯偏低 (一)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於股權對應的淨資產份額的。
-
一般地方政府針對股權轉讓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
股權轉讓涉及到的資金是非常大的,而且所得是非常高的,所以轉讓時所得稅是非常高的,或者即使沒有所得稅也有20%的分紅稅。這就讓股權轉讓時所繳納的稅費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地方政府就會出臺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讓股權轉讓在當地進行。
-
最高院:股權轉讓的內部效力和多重股權轉讓中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
【爭議焦點】1.在股權轉讓糾紛中,在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即使股權沒有進行轉讓登記,只要轉讓協議合法有效,股權亦產生轉讓效力;2.在股權轉讓糾紛中,轉讓人將股權轉讓受讓人後,未進行轉讓登記,又將股權轉讓給第三人並進行轉讓登記,可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判斷第三人是否為股權所有人。
-
股權贈與的稅務問題
一方面平價轉讓在沒被採取核定徵收、反避稅措施的情況下,無需繳納所得稅。另一方面,股權受讓人取得股權後可以承續之前股東的股權原值,在今後的轉讓交易中可以抵免所得稅。(3)同一目標公司交易價參照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一企業同一股東或其他股東股權轉讓收入核定。
-
解析「股權轉讓」的40個核心問題!
法人股東股權轉讓需交納企業所得稅(25%)和印花稅(0.5‰)。根據財稅[2002]191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的規定,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必須要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管理的通知》(國稅函[2009]285號)的相關規定,納稅(包括取得免稅、不徵稅證明)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股權變更登記的必要前提。 12 就股權轉讓繳納個人所得納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股權轉讓與稅(八)合同解除
老王持有甲公司的股權,因為急等錢用,沒辦法,只能將股權以較為優惠的價格轉讓給了朋友老李。 雙方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時,老王感覺自已吃了虧,嘴裡嘟嘟囔囔。老李看出了老王的意思,說咱倆多年的朋友了,我不會佔你的便宜,等你手頭寬鬆了,咱們協議作廢,我把股權還給你,你把錢給我,你看如何?老王聽了很高興。
-
核定徵收什麼情況下好使?
近年來,在各地各類產業園區的招商引資活動中,入園企業可享受核定徵收稅款待遇往往成為噱頭之一,儼然被視為一種地方稅收優惠。是的,通過核定徵收應納稅款,企業有可能顯著降低稅負。但是,核定徵收真的有一般人以為的那麼「香」,想適用就能適用嗎?未必。
-
什麼是核定徵收?核定徵收與查帳徵收有什麼區別?
,核定徵收是其簡稱。稅務機關在進行核定徵收稅款的時候一定要遵循法定的權限和程序,也一定要對納稅人合法權益進行一個保護。比如說,對個體工商戶進行核定徵收稅款,就要遵循法定程序,也就是業戶進行自報、進行典型調查、然後定額核定、再下達定額。
-
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增值稅清算核定徵收
,稅務機關按照核定徵收程序於2013年3月6日至2013年8月27日向被告單位發出《土地增值稅核定徵收通知書》。案例二、不具備核定徵收條件,按核定方式徵收土地增值稅涉嫌徇私舞弊少徵稅款犯罪2013年初,時任武漢市江漢區地方稅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的李某(已判刑)為幫助信達信公司獲得三金公司的三金華都一期(B1地塊)項目土地增值稅清算代理業務,明知該項目沒有達到清算及不符合核定徵收條件,仍決定以核定徵收方式徵收該項目土地增值稅
-
公司股權轉讓的40個關鍵問題!
納稅申報應在股權變更企業所在地,而不是自然人股東所在地。第四,股權交易價格要公允。股權轉讓交易價格不是「我的股權我做主」,無正當理由的低價轉讓,稅務機關有權按淨資產或類比法核定交易價格計徵個人所得稅。第十四條 主管稅務機關應依次按照下列方法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一)淨資產核定法 股權轉讓收入按照每股淨資產或股權對應的淨資產份額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