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動大三峽 協同渝東南 服務大都市 承接川東北 忠縣 立足節點城市...

2020-12-24 重慶市人民政府

忠縣「大」字形高速路網構建對外開放大通道

重慶新生港開港試運營

「四好農村路」在美麗鄉村

「潔安舒美暢」的普通幹線公路

忠縣位於重慶中部、三峽庫區腹心,具有承接主城都市區、連接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的區位優勢。

聯動大三峽、協同渝東南、服務大都市、承接川東北,近年來,忠縣立足「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節點城市定位,以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著力打造山水宜居之城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兩群」綠色協調發展示範區多式聯運樞紐。

構建對外交通大通道、升級提速骨幹通道、鋪築「四好農村路」,如今一張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在忠州城鄉大地鋪展開來……

構建對外開放大通道

全面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

11月9日,備受關注的渝萬高鐵開工建設。忠縣將因此結束無鐵路的歷史,「鐵公水」多式聯運體系即將形成。屆時,忠縣到重慶主城只需36分鐘車程,並實現2小時到達成都、西安、貴陽,3小時到達武漢,5小時到達上海,6小時到達北京。

「對外開放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忠縣交通局局長陳頻介紹,渝萬高鐵南端銜接成渝、渝昆、渝貴高鐵,北端銜接渝西、鄭萬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包(銀)海縱向通道和沿江橫向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深入實施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促進主城都市區和三峽庫區城鎮群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工程。項目建成後,忠縣通過包(銀)海通道自北對接呼包鄂榆城市群、關中城市群,向南銜接黔中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通過沿江通道向東對接長三角城市群和長江中遊城市群。

目前,忠縣只有通過高速公路、長江水運以及到周邊已開通渝利鐵路(重慶—利川)、渝萬城際鐵路(重慶—梁平—萬州)的區縣換乘動車到達其他省市或者重慶其他區縣。今年5月28日,忠縣縣委召開十四屆十一次全會提出,著力構建「一港一機場二高速三鐵路」對外開放大通道,全面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

「一港」即重慶新生港。新生港是我市規劃的八大綜合樞紐港之一,為交通運輸部批覆的長江上遊第一個萬噸級碼頭,總投資50餘億元,佔用岸線2220米,擬建5000噸級(水工結構按萬噸級設計)泊位14個、總吞吐量2500萬噸,上距重慶主城區水路裡程238公裡,下距宜昌水路裡程437公裡。

忠縣副縣長劉杉樹介紹,新生港向東通往上海洋山港,實現「江海直達」,承載長江經濟帶發展;向西通過黔忠廣鐵路,連接廣安支線和蘭渝鐵路,轉往「渝新歐」大通道,直接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通過黔忠廣鐵路,可連接渝懷鐵路,通往廣西北海港,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過「新生港+黔忠廣鐵路」,還可實現渝東南和渝東北的有效連接,輻射川東北、甘南、陝南、鄂西等地,創建長江「魚刺型」鐵水聯運模式。

目前,進港大道已通車,1#—5#泊位水工結構完成,第一級190米平臺基本形成,部分港機安裝調試完畢,1#、4#、5#泊位具備運營條件。2021年4月1日前,5個泊位將全部投入運營。

「一機場」即忠縣通用機場(A1類),位於忠縣復興鎮馬家衝,預計佔地約1000畝。目前已完成項目選址評審並取得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的選址意見批覆,可研報告已評審,正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二高速」,即第一條是規劃建設梁忠石高速,起於梁平新盛,經忠縣石寶鎮跨長江,在石柱縣西沱鎮與G69銀百高速銜接;第二條是規劃建設沿江高速北線,起於長壽,經涪陵、豐都過忠縣,在萬州接G42高速。

「三鐵路」,即一是正開工建設的渝萬高鐵;二是規劃成遂廣忠黔鐵路,起於成都,經遂寧、廣安及墊江、忠縣、石柱、彭水,止於黔江;三是規劃達梁忠石鐵路,自達萬鐵路梁平站萬州端引出,經忠縣跨長江,過石柱,接入渝利鐵路石柱站。

此外,忠縣正打通毗鄰區縣「斷頭路」,會同梁平區加快啟動梁平至新生港快速物流通道前期工作;適時啟動石寶—松林(萬州界)、兩河—善廣—青龍(豐都界)、金雞—大觀(梁平界)、長嶺—墊江沙河界、金竹鋪—石子(石柱界)、白石至兩河、石子至洋渡7個出縣省道項目,加快周邊及縣內互聯互通通道建設。

升級提速骨幹通道

構建城鄉「1小時通勤圈」

跨東溪河、經龍潭溝、連烏楊新區……日前,起於忠縣長江大橋南岸橋頭,止於G50滬渝高速公路普樂互通出口的忠信大道(水普路)已初具雛形。這條長10.01公裡、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60公裡的道路通車後,忠縣縣城到工業園區僅需10分鐘時間,同時有效帶動烏楊新區經濟發展。

忠信大道只是忠縣改善城區交通條件的一個縮影。據了解,2018年以來,忠縣爭取上級補助資金23.91億元,完成投資91.42億元,先後實施了忠州大道(一級公路,雙向四車道)、環城西路(一級公路,雙向四車道)、G50忠縣互通擴能工程,以及正在建設的忠信大道、進港大道,形成了「一江兩岸三片區」快速骨幹通道。

「城鄉交通一體推進,構建『1小時通勤圈』。」劉杉樹介紹,結合城市、高鐵站、重要鄉鎮交通疏導需要,忠縣策劃了G348胥家埡口至順溪段(疏導高鐵站交通)、G350四公裡天橋至獨珠段(疏導高鐵站與城區交通)、獨珠至西流、G50拔山互通至楊柳村段(拔山繞鎮路)、石寶大橋至梁忠石高速石寶互通(石寶繞鎮路)、涼山壩至堰家村(烏楊繞場路與省道轉換)6個國道新建項目,共計42.5公裡城鎮交通疏導型項目。同時逐步實施G348胥家丫口至高營鋪段、S204興峰至三元段等20個國省道路面大中修改造項目共計201.3公裡,以及規劃改造馬灌經金龍到三匯、野鶴經鹹隆至石寶(萬金)等重要連接道,不斷優化城鄉路網,推動轄區公路幹線提檔升級。

石寶寨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遊新景觀之一,被稱為「江上明珠」。過去,石寶寨距離忠縣縣城近50公裡,影響了陸地遊客達到。現在,忠縣正推進縣城至石寶沿江旅遊公路建設,也是國道G348、省道S511的組成部分,主線全長18.9公裡、路基寬度12米,塗井支線4.4公裡、路基寬度8.5米,工程建安費約8.8億元,已爭取市級交通補助資金10080萬元。今年8月,塗井支線4.4公裡開工建設,本月底將完工;主線一期工程7.3公裡目前完成公開招投標,預計本月開工建設。

忠縣庫心辦負責人介紹,沿江旅遊快速公路是「三峽庫心·長江盆景」的連接主幹道,建成後將打通塗井、石寶、汝溪片區交通大動脈,有效串聯石寶寨、三峽橘海、三峽港灣國際旅遊區、天子山等景區,實現城區與景區、景區與景區之間無縫銜接,形成「快進慢遊」的旅遊交通網絡。

到今年底,忠縣要完成30個項目共計288公裡骨幹通道升級。目前已完成項目29個共計279公裡,在建項目1個共計9公裡。當前,僅剩的1個在建項目即將開始路面施工,預計今年12月下旬可完工。到今年底,忠縣轄區內國道二級裡程佔比達到90.2%,省道三級裡程佔比達到70.6%。

鋪築「四好農村路」

銜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2020年是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同時也是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忠縣「四好農村路」三年行動計劃總目標是2555公裡,截至11月,已完成建設裡程2429公裡,將於12月完成目標任務。

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工期延後一個月。時間緊,任務重。3月初,忠縣有序推進「四好農村路」復工建設。在3月10日前,全縣219個「四好農村路」續建項目全面恢復施工。

在忠縣黃金鎮桃花村,村民鄒慧娟與人合夥種植了200畝桃園。鄒慧娟說,過去一直擔心沒有路,桃子運不出去、遊客開車進不來。今年,忠縣各鄉鎮(街道)搶抓工期,推進公路建設。就在桃園掛果時,一條1.5公裡的產業路修到了果園。鄒慧娟懸著的心終於變成了臉上豐收的喜悅。

「一條條『四好農村路』通村暢鄉,成為民生路、產業路、致富路。」陳頻介紹,農村道路建設,承載著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是全面脫貧的基礎性、先導性條件,對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服務引領和服務支撐作用。忠縣按「統一規劃、統一勘測設計、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竣工驗收,分別組建工程建設業主」原則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不斷優化建設項目前期審批程序,組織退職村幹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參與監督,落實50名技術幫扶責任人,分7個工作組聯片技術幫扶。

忠縣汝溪鎮長安村九組地處偏僻的深山,長期以來,群眾與外界連通只有羊腸小道,出行極不方便。同時,山裡竹子、筍乾、山核桃等農產品運不出去,採購的農資品只能靠肩挑背扛進山。

「道路制約了村民脫貧致富。」汝溪鎮黨委書記鮑和平介紹,為徹底解決長安村群眾出行難題,助推脫貧攻堅,忠縣交通局將這條全長4.1公裡的「四好農村路」納入全縣通達、通暢項目開工建設,惠及長安村以及鄰近的馬河村、安全村近700戶群眾。

今年6月,這條公路建成通車,同時結束了汝溪鎮最後一個行政村組不通公路的歷史。這條「幸福民生路」帶來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村民種植桃林、花椒、竹筍等積極性大增。

據統計,2015年以來,實施了全縣72個貧困村通暢工程535.919公裡,完成了72個貧困村通達235.653公裡,完成行政村主幹道拓寬改造98.6公裡,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再過幾天,我市實施的首個國家級示範田園綜合體項目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即將在忠縣新立鎮開園。在這裡,一條長22公裡、寬7.5米的環形彩道既可以舉行田園馬拉松比賽,又可以讓遊客便捷地前往景區的果園、民宿、果工廠等地遊玩。

據介紹,除了環形彩道,整個田園綜合體修建了46.5公裡通組公路、26公裡產業道路、35.6公裡人行便道,形成了四通八達的路網。

「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新立鎮鎮長陳紅松說,公路修好了,環境變美了,遊客慕名而來,農家樂、民宿、採摘、運動等項目應運而生,鄉村旅遊自然興盛起來。「四好農村路」建設有效盤活了農村資源,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現在,忠縣「四好農村路」全面完成,解決了503個村民小組通達、964個村民小組通暢,全縣具備條件的村民小組公路通達率達到100%、通暢率達到86%。在「一興四美、七彩大地」上,全縣累計鋪築起6351公裡農村公路,有力助推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

相關焦點

  • 融入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忠縣按下快進鍵 「一地一城三區」接地...
    她說,渝萬高鐵要開建了,忠縣和萬州區在「一個群」,作為一名做微信公眾號的媒體人,她在忠縣有成就感。兩年前考到石柱縣西沱鎮某服務中心的楊吳甲,今年起不再花心思尋找今後的接收單位。他覺得,石寶和西沱之間的長江大橋修通後,在西沱上班就像在石寶一樣方便。建設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從多個層面惠及眾多普通老百姓,催生忠縣新一輪發展動能。
  • 構建「一心、一堡、四節點」城鎮空間格局 提升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
    努力打造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範扈萬泰表示,加快推進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與主城都市區、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以及川南、黔北、湘西、鄂西地區融合發展,對築牢生態屏障、促進文旅融合、協調周邊發展意義重大。
  • 重慶忠縣:高水平打造「一地一城三區」 加快融入渝東北三峽庫區...
    近日,忠縣縣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在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各項工作。忠縣縣委書記江夏主持會議並講話。會議指出,陳敏爾書記在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總攬全局、思想深邃,內涵豐富、語重心長,給渝東北各區縣人民以極大的鼓舞和鞭策,給渝東北片區發展賦予了重大機遇,給我們今後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 渝東北加快建設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
    原標題:渝東北加快建設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   7月5日,渝東北區域旅遊協作工作會議在萬州舉行。渝東北區域旅遊協作組織15個成員區縣(市)將加快推進旅遊交通、產品開發、線路培育等「六個一體化」發展,建設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讓「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美景煥發新風採、展現新魅力。
  • 萬州積極投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渝東北、川東北共譜建設華章
    雙城圈」遊客紛至沓來暢遊平湖,欣賞美景。4月9日,萬達開黨政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在萬州區舉行,其後又召開2次協調會,先後出臺萬達開統籌發展工作方案、2020年重點任務、爭取國家(省市)支持重大事項、工作機制等「4+3」文件,合力唱好渝東北、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大戲」。
  • 渝鄂攜手,三峽旅遊打出多張牌
    據統計,目前,渝東北三峽庫區、鄂西三峽區域共擁有A級旅遊景區156家,其中5A級景區8家,4A級景區64家,形成了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休閒度假於一體的三峽旅遊景區集群。2019年,鄂渝兩省市長江三峽區域接待遊客超3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710.65億元,長江三峽區域旅遊合作發展成效顯現。
  • 重慶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開園
    摘要:12月20日,重慶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正式開園,這標誌著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建設邁上了新臺階、站在了新起點。據了解,今年基本建成開園後,預計可實現年綜合總產值約20.5億元,帶動約3500名農民就業,年接待遊客約35萬人次。
  • 渝鄂兩地攜手共同提升三峽旅遊國際化水平
    在線路上,兩地聯合推出了「長江三峽—奉節白帝城—恩施大峽谷」和「長江三峽—奉節白帝城—武隆」等系列旅遊產品,共同開通了「船遊三峽·夜宿巴東」遊輪專線,較好推動了三峽遊輪市場復甦。  據統計,目前,渝東北三峽庫區、鄂西三峽區域共擁有A級旅遊景區156家,其中5A級景區8家,4A級景區64家,形成了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休閒度假於一體的三峽旅遊景區集群。
  • 昨日,市規劃局介紹,重慶市勘測院編制了新版《長江三峽(渝東北片區...
    昨日,市規劃局介紹,重慶市勘測院編制了新版《長江三峽(渝東北片區)導覽地圖》,並正式印刷出版。地圖包括14個區縣(渝東北片區)旅遊景點,並推薦了16條旅遊精品線路,吃、遊、住、行「一圖打盡」。被喻為史上最全重慶境內「三峽遊」攻略,讓你玩轉、吃遍、嗨翻三峽沿線。
  • 協同建設「一帶一路」共推「川菜渝味」區域品牌 川渝商務攜手合作...
    共建「川菜渝味」出海平臺 培育千億級專業市場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建「川菜渝味」區域公共品牌出海平臺,促進餐飲企業國際化發展。同時,舉辦「川渝好物進雙城」活動。發展假日經濟,聯動舉辦區域性特色節慶活動。雙方還將共同打造國際消費目的地,相互支持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國際消費環境,激發國際消費需求,將重慶和成都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相互支持培育建設一批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和新型消費商圈、智慧商圈、便民消費圈、特色商業鎮;大力發展「夜經濟」,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精品夜市街區。
  • 三峽遊走向縱深 唱響大三峽旅遊黃金品牌
    數據顯示,2019年三峽豪華型內河遊輪共計34艘,床位數為10406個,實現62.9萬人次的年載客量;經濟型遊輪18艘,床位數為4498個,實現45.3萬人的年載客量。  具體到萬州,在他看來,萬州位於長江三峽黃金旅遊帶的中心節點,水陸空鐵立體交通方式便捷,三峽「新景觀」、三峽著名旅遊景點大多在萬州1至2小時車程範圍內,輻射客源廣泛,發展內河遊輪優勢明顯。
  • 萬州:全力推進區域旅遊深度合作,持續唱響三峽旅遊「四季歌」
    創新區域協作工作機制開創協同發展新局面只有創新區域協作工作機制,才能開創協同發展新局面。自萬州擔任渝東北區域旅遊協作組織輪值主席以來,區域協作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在萬州區文化旅遊委設立辦公室,專門負責渝東北區域旅遊協作工作,印發《渝東北區域旅遊協作組織工作通訊錄》,溝通協調處理協作組織日常工作,商討工作做法,分享工作經驗,使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 渝鄂旅遊合作敲定「十大協同」 持續深化渝鄂兩地全方位旅遊合作
    渝鄂旅遊合作敲定「十大協同」 持續深化渝鄂兩地全方位旅遊合作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12月15日 11時06分
  • 總金額216.8億元的20個項目籤約落戶三峽庫區
    劉相琳 攝中新網重慶12月11日電 (記者 劉相琳)第十一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11日在重慶萬州舉行招商合作項目籤約,總金額216.8億元的20個項目籤約落戶三峽庫區,進一步助推三峽旅遊發展,提升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國際化水平,擴大長江三峽旅遊品牌影響。
  • 代表建議辦理記⑥ | 依託山水奇觀和人文底蘊 重慶推進「大三峽...
    ,如何推動「大三峽」旅遊一體化發展?  2020年初,在重慶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雲陽代表團提出,《關於進一步強化「大三峽」旅遊一體化發展的建議》,呼籲推進「大三峽」旅遊一體化發展,推進三峽旅遊品質化發展,市文旅委辦理該建議,並充分吸納該建議。
  • 都在爭老大,為何是「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
    一、三峽橘鄉的名片重慶市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位於重慶市忠縣西部,緊鄰滬渝、張南高速,規劃面積8.3萬畝,涉及新立、雙桂、拔山、馬灌4個鎮。憑藉柑橘特色產業支撐、核心引領等因素,成為首批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約32億元。
  • 《高質量發展看忠縣》系列報導② 忠縣「三峽橘鄉」:助力鄉村振興...
    隨後,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憑藉柑橘特色產業支撐、核心引領等優勢,成為全國首批18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之一,也是重慶市唯一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建設目標是以柑橘產業為主導,形成集「產業、生活、景觀、休閒、服務」五大功能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並採取「農業+文創+產業」的綜合發展模式,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在此基礎上,將其打造成為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示範項目。
  • 長江三峽遊輪8月復航 重慶多個景區推出惠民措施「攬客」
    7月24日,市文化旅遊委召開新聞通氣會,隨著疫情防控持續向好、「跨省團隊旅遊」恢復等,我市將加快推動「周末遊」「鄉村遊」,重啟「百萬市民遊渝東北渝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