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蔬果,味道就是不一樣

2020-12-23 齊魯壹點

八大山人 枇杷

八大山人是近代多位名家爭相學習的對象,他的畫大多小而精妙,其筆墨和形式簡練的背後,給人留下了無窮的審美空間,使後人們在翻閱畫卷時意猶未盡。

八大山人 蔬果圖卷-梨

今天來看看他筆下的蔬果圖,味道的確不一樣,極簡的筆墨,奇絕的構圖,獨特的意境,很是耐人品味!

八大山人(款)《瓜鼠圖》日本泉屋博古館藏

八大山人朱《鼠瓜圖 》畫的是一隻小老鼠,目光炯炯有神的踞於碩大痴肥的冬瓜上,八大妙筆生輝,小鼠與冬瓜表現得逗趣可愛。畫家純以墨色漬染出老鼠身體與長尾,然後細筆短線勾出下腹與左耳、鼻尖,率意隨性之至,雖是小品,仍顯畫家過人天分。

八大山人《月光餅子圖》1689年作

題識:眼光餅子一面,月圓西瓜上時,個個指月餅子,驢年瓜熟為期。己巳閏之八月十五夜畫所得,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饕餮圖》

題識:所食:籃裡魚、肉邊菜,不甚饕餮也。

八大山人《墨葡萄草書合璧》

款識:臥龍躍馬浮雲夏,綠蟻黃蒼晚飯時。風處只今書一卷,高歌陽上武矦祠。

八大山人《茄子》

八大山人 涉事落花圖冊-佛手

八大山人《西瓜》

八大山人《蓮藕》

八大山人蔬果圖卷-蓮藕

八大山人《蔬果圖》

八大山人《蘿蔔》

八大山人《蘿蔔》

八大山人《芋頭》

八大山人《芋頭》

八大山人《蔬果圖》

八大山人 葡萄

八大山人《石榴》

八大山人《瓜鳥圖》

八大山人《桃實千秋圖》1699年

相關焦點

  • 八大山人 :八個人?還是一個人?
    先來澄清一點,八大山人,真的只有一個人,他就是明末清初的知名書畫家朱耷。 不過,他也是歷史上最神秘、最怪異的畫家之一,跟傳統的文人畫不同,在八大山人的畫作裡,你能看見一隻只翻著白眼的鳥、翻著白眼的魚、粗獷灑脫的山石花草……如果放大它們的細節,簡直就是活生生的「表情包」:
  • 八大山人的禪宗美學
    八大山人是近代文人畫高峰式代表性畫家,其繪畫作品包含深刻哲學思想和濃厚的佛學色彩。八大山人的存世作品和題跋多隱晦難懂,其遺民身份更增加了八大山人藝術的神秘色彩。現實生活的人執著於世界的物質,而八大山人的繪畫表現的空間形態又不是真實的「實相」。八大山人通過繪畫突出世界的「幻相」不是真實的特點,進而讓人放棄對「幻相」的執著,把握「實相」世界。因此,八大山人所畫花非花,鳥非鳥。反之,所畫的一花,一草,一鳥又是佛之本意。
  • 「神交」八大——八大山人書法及臨習札記
    《八大山人小像》中有兩行董其昌體的行書題跋,空間形態靜雅,字字基本獨立,字間、行間的空間節奏變化不大,只是通過肖似董字的形神而整篇相映照。八大山人書法創作的成熟期雖然不到10年的時間,卻是他書法創作數量最多、風格最突出、成就最高的創作黃金期。此時字的空間形態之豐富讓人嘆為觀止。不局限於字的點畫長與短、疏與密、大與小等空間姿態,有時還通過字的重心移位來造險。
  • 中國凡高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圖)
    ,《八大山人山水卷》5000萬起拍,最終以1.01億落槌。  同我們常見的花鳥畫中透露的閒適、放鬆很不一樣。  為什麼如此?  不妨,先來看看作者的身世。  八大山人是什麼人?明朝王孫,清初四僧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你也許會因襲「揚州八怪」的思路,以為「八大山人」是八個人。
  • 八大山人的這幅畫極簡,卻極富深意!
    八大山人 雛雞圖 這是八大山人畫的一隻小雞娃,畫這幅畫的時候,他已68歲。 八大山人在這幅畫的右上角寫道: 雞談虎亦談,德大乃食牛。 芥羽喚僮僕,歸放南山頭。 這首詩,不知你讀懂了沒有,八大山人想表達什麼呢?
  • 八大山人的這幅畫極簡,卻極富深意
    八大山人 雛雞圖  這是八大山人畫的一隻小雞娃,畫這幅畫的時候,他已68歲。畫面可以說簡到了極致,整幅作品除了這隻孤孤單單、弱不禁風、惹人憐愛的小雞和題識,全是空白。  八大山人在這幅畫的右上角寫道:  雞談虎亦談,德大乃食牛。  芥羽喚僮僕,歸放南山頭。  這首詩,不知你讀懂了沒有,八大山人想表達什麼呢?
  • 「八大山人」朱耷:從苦、少、悟這3個字,淺析他的「禪畫」人生
    這個哲理,在八大山人的詩畫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八大山人喜歡水墨畫,尤其喜歡畫山水和花鳥,這些畫往往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少」。這個「少」不是說畫的數量存世少,而是有另外兩個方面的含義:01.畫裡描繪的對象較少:在八大山人的畫裡面,往往描繪對象非常少,有時候一幅畫就只有單獨的一條魚、一隻鳥、一朵花、一個果等等,然後配詩或者不配,然後署名蓋上印章。據說他有一幅畫,就是單純蓋了一個印章,留給大家無限的想像空間。
  • 【60個老南昌記憶】解讀「八大山人」中的隱藏密碼
    今天,讓我們從這張《個山小像》入手,探尋一段八大山人在南昌的生活過往,找到隱藏在畫像背後關於朱耷的身世密碼。  《個山小像》揭開朱耷的出生之謎  八大山人紀念館內的一尊八大山人銅像,或許代表了很多人對八大山人外表的認知。
  • 八大山人一幅畫,一招白眼走天下
    西瓜 中期 八大山人回到了南昌以後,在這一段時間八大山人瘋過,很有可能是因為當時朝代更替,但是具體原因誰也不清楚,後來經過一年多的調養
  • 齊白石的鳥,畢卡索的牛,八大山人的魚,為啥都像簡筆畫?
    齊白石隨手畫了一隻鳥,和畢卡索的公牛有一拼,賣了4.2億,齊白石的鳥,畢卡索的牛,八大山人的魚,為啥都像簡筆畫?齊白石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的畫家、書法家、篆刻家,他博學多才,於書法、繪畫、篆刻都有很高的成就,都能稱為開宗立派的大事,關於齊白石的成就我們就不多做介紹了。
  • 八大山人:大明王朝是他遺失的精神國度
    隅裡中曹碩 , 莫不噪然」年少成名,一時間好不風光。當他的名字印在皇榜上的時候,他完全可以想像在之後的歲月裡當如何青雲直上,如何春風得意。可是,上天似乎並沒有想讓天才一生順遂。當他19歲,也就是1644年,崇禎憤慨道「諸臣誤我!」再後來,崇禎走上風雨飄搖的皇城牆上,又道「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
  • 八大山人:別猜了!我畫的動物就愛翻白眼
    其實在這些「詭異」的動物背後,埋著八大山人深沉的孤獨,藏著他對朝廷的鄙夷。一:八大山人是誰?八大山人,到底是幾個人?在初讀「八大山人」這個名字時,往往會有這樣的疑問。▲八大山人筆下的動物,向你發送一波翻白眼攻擊。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小朱也確實不負眾望,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他八歲能吟詩,十一歲提筆就能畫青山綠水,米芾小楷也寫的極好。十六歲時,天才少年小朱已然不滿足這種「自娛自樂」了,他迫切地想要參加科舉,想要以自己的滿腔熱血來報效國家。
  • 觀點︱八大山人藝術有強烈的孤獨感
    八大關注的不是一隻小鳥的命運,而是人的命運。曹丕詩云:「人生居天壤間,忽若飛鳥棲枯枝。」從無限的時空來說,人就是一隻孤獨的鳥兒,一個短暫棲息、瞬間消逝的鳥兒,人的生命過程乃是孤獨者的短暫棲居。八大通過他的鳥,展現對人孤獨命運的思考。八大不畫鳥覓食的專注,卻畫獨鳥的怡然。
  • 明末清初的書畫家「八大山人」指的是一個人還是八個人?
    中國歷史上書畫領域的「八大山人」是一個人,指明末清初的朱耷(漢語拼音zhū dā),他本名朱統(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人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他在明亡後削髮為僧十三年,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終年八十歲。
  • 他比八大山人多「一大」,自稱九大山人,書法繪畫水平如何?
    自朱耷之後的三百餘年間,即使出了如齊白石這樣的繪畫大師,他也保持著對八大山人的仰視姿態不敢逾矩,迄今為止,也僅有當代大師範曾敢放豪言稱自己有可能超過朱耷。」,大有「八大山人算什麼,我比八大還多一大」的英雄氣概。
  • 八大山人的奇人奇字,其《行草臨河敘》的哪些有意思的特色
    八大山人的奇人奇字作者:魏傳奇八大山人的奇人奇字,奇字就是用大篆(古籀)、小篆的寫法和一些別體的、異體的寫法寫出的字。這類字往往字形新鮮獨特,有些甚至見所未見。在晚明中期和清朝中較為普遍,所以八大山人也是隨當時形勢,通過這些字在他作品中増加了新鮮度和陌生度,給觀賞的人奇特的「提神」效果,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性表現。但這些字的使用需要有紮實高超的古文字功底,如果一味地在這個方面做文章而不能把握好一個度的話,就會有做作刻意、故作高深嫌疑,這些字不適合當前展覽使用。
  • 美術研究|3·15打假鑑真,八大山人「真賞」印
    《臨藝韞帖》(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八大山人是中國大寫意花鳥畫的宗師,他的書畫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但自清代以來,八大山人的偽作就層出不窮,特別是民國時期,造假尤為猖獗,給後人研究他的書畫製造了很大的障礙困難,所以研究八大山人傳世書畫的真偽,就成為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 美術研究|孤傲焦慮——淺析遺民心態對八大山人山水畫風格的影響
    八大山人的遺民心態在其山水畫作品中的體現或許就是對這句話的最好闡釋。「遺民」,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它橫亙歷史、社會、人文和藝術等諸多領域,千百年來作為左右文明變革的重要依據,始終發生著作用。從現有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遺民當為商周之際的伯夷、叔齊。孔子贊其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至司馬遷《史記》始為兩人立傳,且置於「列傳」之首。
  • 西泠印社鎮館之寶:八大山人山水冊
    八大山人名字叫朱耷(da),他的骨子裡流的是明朝皇族血脈,他畫的鳥的眼神很有特色,給人一種怪誕的感覺(見第三張圖)學習書法的初期,我接觸到的是歐陽詢,大歐的字以瘦硬著名,字形較長,字的轉折處如斬釘截鐵,比較乾脆。
  • 八大山人的水墨寫意荷花作品其實隱藏「強治王權」,你看懂了嗎?
    八大這個名字人們或許不太熟悉又或者不甚理解,全稱「八大山人」,他是明末清初畫家朱耷的別號,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朱耷一生的別號很多,大部分人更偏愛「八大山人」這個別號。首次看到「八大山人」的名號是在《中國美術史》中,那時沒啥感覺,只是一個考試需要記住的名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