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線,贏在後半場

2020-09-27 物聯網與智慧城市

01 什麼是起跑線

起跑線,顧名思義是孩子教育的早教關鍵期,在這個時間段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行為養成、語音學習,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為孩子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般認為7-8歲以前的孩子是早教關鍵期,也就是所謂的起跑線階段,早期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齡段如下:

  出生後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餵乾食物的關鍵年齡,進乾食物過了這個關鍵年齡,嬰兒就可能拒絕咀嚼從口中吐出食物。

  出生後9個月至1歲是分辨多少、大小的開始。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年齡,也是技數發展的關鍵年齡。

  2歲半~3歲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規矩的關鍵年齡,應使之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

  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年齡。

  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

  5歲左右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年齡,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時期。

  5~6歲是掌握語言詞彙能力的關鍵時期。


02 起跑落後了怎麼辦

「孩子才十歲,天天放學回家回家就捧著PAD玩遊戲,作業也不做,一說他就跟你急,我是辦法了,管不了了!」張媽一提起自己的孩子就來氣,一臉的無奈和無助。


這就是典型的沒「起跑」好的孩子的狀態,有的家長可能忽視了孩子這個階段的行為養成、計數發展,把重心放在了學習外語、樂器等其他看起來「更重要」的方面。等到孩子學習成績下滑、沉迷於網路遊戲、上課心不在焉、作業磨磨蹭蹭,說他一句好像沒聽見,無動於衷,說多了跟你起急甚至跟你嚷嚷,再說就要離家出走時,家長此刻焦慮萬分,卻又感到束手無策。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忽視了早教關鍵期,或者早教關鍵期沒取到預期效果,沒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尊重規矩遵守規矩和愛好閱讀、學習的習慣。

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麼辦?是不是就無能為力了?

03 決勝後半場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領域,有一位「早期誘發」家庭教育理念的倡導者、中國科技大學、重慶大學教授,寫了一本《帶孩子決勝後半場——錯過早期教育的大孩子如何加快發展》的書,提出了「決勝後半場」的觀點。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掃描二維碼,關注司教授的課程。掃描我帶走我,司教授手把手幫你把孩子送上名校。



相關焦點

  • 司有和:輸在起跑線,贏在後半場
    01 什麼是起跑線起跑線,顧名思義是孩子教育的早教關鍵期,在這個時間段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行為養成、語音學習,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為孩子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一般認為7-8歲以前的孩子是早教關鍵期,也就是所謂的起跑線階段
  • 正義論道:人生贏在後半場
    高考只是人生的前半場博弈,而決定成功的大多是後半場的厚積薄發和運籌帷幄。都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但今天既然說到人生了,我順帶提及一下當年的自己。我1991年底入伍,因當時有點雜七雜八的特長,選到十二集團軍警衛調整連新兵排。
  • 《起跑線》電影賞析:贏在起點不算贏,輸在終點可是真正輸
    影片用多種角度詮釋「起跑線」,也讓「孟母三遷」的典故,映照在每一個如今的學齡前兒童的家庭裡!影片的敘事角度,也一度以母親的教育理念作為最高學術任務,但最終歸根結底,「入學形式」物化成了父母替孩子「順利報名」的死循環。
  • #信陽#孩子起跑線的「輸」和「贏」
    現代家庭的教育方式,孩子只能贏,絕不能輸!常聽到家長說「一定要讓我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咱倆孩子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無論衣著或飲食還有學習,都得趕到別的孩子前面才安心。其實,起跑線無關孩子的輸和贏。只有把握好孩子年齡段的發展目標,對孩子進行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即使孩子在起跑線上沒有贏,以後的人生發展也不會輸!
  • 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
    「我們不想一開始就把自己所有的體力、精力耗掉,不想急著衝刺,我們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上的花費也越來越高,「花樣」也越來越多,學區房也應運而生,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有甚者,有人花費巨資購買一間不能住人的倉庫當學區房,就是為了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學校。
  • 中國不輸在起跑線,美國贏在終點線
    「陽光下,快跑的未必能贏。」------ 《聖經 所羅門書》「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在中國鋪天蓋地的到處可見,也引領了很多相應而生的商業,如早教,如營養品等。鄰居家的牛牛離本城市最好的初中就差了四分,為了不讓牛牛輸在起跑線上,他爸爸動用了所有人脈,才讓他擠進了這所中學。另外一條街上的甜甜已經換了四種鈣片了。甜甜媽媽想讓甜甜學習舞蹈,贏在起跑線上,一歲就開始給她補鈣,這樣可以比同齡人早點開始學習舞蹈。
  • 輸在起跑線上,如何才能贏在終點
    比賽是一個過程,輸在起跑線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輸,可怕的是驕傲自滿。還沒跑到終點,就自動放棄了。槍聲響起的時候,每個人的反應是不一樣,衝出起點的時間必然不一樣。但是人生是一場持久戰,是一場非常漫長的馬拉松,就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的擔憂。
  • 翟天臨事件,贏在起跑線卻輸在了終點?
    被踢爆「學術不端」事件前,這是一個典型的贏在「起跑線」上的人。可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腳?一朝敗露,就成了輸在「終點線」上的人。子曰「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他們終有一日會從贏了「起跑線」變成輸在「終點線」。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何以輸在了終點線上?
    任天軍先生撰寫過一篇文章《輸在起跑線的德國孩子》(原在《芳草(經典閱讀)》 2014年11期 ),文章中說:德國禁止過早和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德國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在上學前對孩子的「教育」重點放在三個方面:基本的社會常識;孩子的動手能力;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 輸在起跑線,贏在終點線?
    Osports 供圖  帶著一個負場打附加賽、輸在起跑線上的山東全運男籃,在逆境中爆發出了巨大的能量。繼首個比賽日逆轉山西隊之後,昨日在與北京隊的生死之戰中,山東隊又以79:73力克對手,拿下兩連勝,目前附加賽戰績為2勝1負,雖然還尚未掌握出線主動權,但希望也越來越大了。
  • 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還能贏在終點嗎?
    最近熱映的一部印度輕喜劇影片《起跑線》,讓小編很感興趣。吸引我的主要是名字和豆瓣8.2的評分,但看完後卻笑不出來。從最後夫婦倆的對話可以看出來,這部片子的主旨是提醒人們真正的起跑線不在於孩子,而在於父母是什麼樣的人。但是父母的高度卻決定著孩子的起點,這個高度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質上的。也就是拼爹,從古至今從未停止。
  • 輸在起跑線不可怕,要贏在終點才精彩
    每個人都不想輸在起點,每個人都想一路順風,每個人都想一輩子風風光光,但現實,回到現實才會發現,很多人明顯輸在起跑線。你輸在起跑線了嗎?輸在起點真的很可怕嗎?是的,他會限制的思維,會限制你的生活質量,會影響你的人際交往,以及未來的方方面面,起點已經把很多人趕下奔往贏的路上的班車。輸在起點真的那麼可怕嗎?
  • 不怕輸在起跑線,就怕停滯不前
    總是有家長說:「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也有人說:「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起跑線就決定了終點?贏在起跑線,就能一直贏了嗎?莫言從一個十二歲輟學的孩子,到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是「輸在起跑線,贏在終點」的勵志典範。雖然輸在了起跑線,只要堅持前行,最終會到達終點。堅持繼續奔跑,才是到達終點的必要條件。
  • 僑報:填鴨式教育施壓 贏了起跑線輸了未來?
    信息 僑報:填鴨式教育施壓 贏了起跑線輸了未來?「虎式」、「填鴨式」——不斷向孩子施壓、生硬灌輸的教育方式,或許只能讓孩子「止步在起跑線上」。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步入社會後就真的能成功幸福嗎?古今中外,不乏兒時成績落後長大卻成為棟梁之才的人,同樣也有幼年課業優秀最後卻「泯然眾人矣」者。一時的成績固然重要,但優秀的創造力、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品質才是照亮人生大方向的指明燈。
  • 什麼是贏在起跑線?
    「我家孩子的英語補習班在周三;語文補習班在周五」「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麼,我們可曾想過,什麼才是決定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因素呢?今天我們來探討兩個問題:一是孩子需要的是什麼?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對於陌生的世界,缺乏安全感,在他們長大成人、有獨立判知之前,我們父母是孩子的全部依靠,也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父母對於成長期孩子的陪伴是最重要的。
  • 學生贏在了起跑線,可是輸在了終點,好的規劃不如教學生如何去做
    現在的學生壓力真的是非常的大,家長們都努力的不讓學生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很多家長無論家庭條件如何,拼了命一樣的都要給學生報各種的補習班和興趣班。可是,當學生還在小學階段的時候可能還可以,但是到了初中或者是高中之後,那就會發生明顯的不一樣了。
  • 「尖子班家長就沒有擺攤的」: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如何跑贏人生
    當下,有的父母很著急,一開始就給孩子制定人生規劃,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現實真的很殘酷,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在起跑線上輸了。有一句話,"尖子班家長就沒有擺攤的",因為擺攤的家長沒有時間陪孩子學習,而沒有家長的參與,孩子很難靠自己能力獲得成長進步,更別說躋身尖子班。小李卻是個例外,她爸媽都是農民,只能靠擺攤賣菜來養活一家子,但小李也沒有埋怨父母,自覺學習,考上好大學。
  • 贏在起跑線上的項羽怎麼輸了?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們焦慮重重,有的把不滿周歲的嬰兒就送去上課,有的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周參加五六個培訓班。人生的起跑線在哪裡?贏在起跑線上就能做人生的贏家嗎?項羽和劉邦的故事告訴我們,起跑線上的輸贏不能決定一生的成就。
  • 父母不顧孩子想法、盲目報補習班,就算贏在起跑線,也會輸在終點
    近年來,孩子教育題材的電視劇數不勝數,一句「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現如今廣大父母的真實寫照。眾多家長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就將孩子從小送去不同的興趣班、補習班,我們擁有更多的技能,有更多的機會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