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粗心失分?做到這四點,成績大飛躍

2020-08-28 博沃思未來教育

在我接觸的中小學生學習的諮詢案例中,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大學的學生,都存在粗心問題。

粗心問題在一年級還並不是很迫切的問題,因為一年級孩子面臨的主要問題首先要適應上學,養成好的習慣,但是粗心的根源是從一年級就開始的;所以我把這個問題也放在一年級前後來講,讓家長從一年級開始注意關注粗心問題。

那麼粗心是怎樣發生的呢?小學生粗心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有如下幾類原因:身體原因、習慣、智力活動特點、情緒、自控力品質、外在因素等。

1、身體因素方面

孩子粗心的原因,家長首先要考慮身體的、生理的因素。

  • 睡眠不足、營養不足

大腦是生物器官,需要足夠的生物條件才能好好工作。

如果睡眠不足、營養不足、大腦獲氧不夠、能量不夠,就不可能高質量地工作,粗心必然發生。六七歲的兒童尤其如此。

  • 視覺加工不足、聽力障礙

視力和聽力的問題也是粗心的原因,孩子的視覺加工能力落後於年齡階段水平,視覺掃描書面符號信息的時候,容易看錯符號,跳行、錯行;還有就是眼手配合不足,訓練不夠,看到的與寫出來的不一致,抄寫就出錯。

視覺記憶不足也是出錯的原因,剛剛看過的數或字詞,轉眼就記不準確,寫錯了;計算正確的結果,寫出來卻是錯的。

聽力有輕微障礙的孩子,由於聽力不穩定,聽課、聽題也不穩定,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容易出錯,總是似是而非的,自己也搞不清楚。

輕微的聽力障礙不易被察覺,但家長要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首先確定是否病理因素引起視力、聽力等問題,查明身體方面的因素,及時治療矯正。

2、智力活動方面

智力活動包括感覺、知覺、思維、記憶,粗心反映的是思維的邏輯性、縝密性、條理性的不足,還有知覺的細化不足、秩序性不夠等,所以粗心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大腦的智力活動質量的問題,這幾個方面的訓練不夠,就會導致智力活動質量不高。

  • 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不夠

一年級開始的基本訓練「聽說讀寫」,家長要重視是否紮實。

比如字詞掌握需要能聽懂、能讀出、能說出意思、能寫,是需要經過一定次數的重複練習才能達到的。

練習的「習」字,就是「鳥一遍一遍練習飛」的意思。

有的家長認為能認得就行了,多寫幾遍就反感,認為是加重孩子負擔,殊不知恰恰是練習不夠,沒有真正掌握,要麼聽錯、要麼讀錯、要麼筆畫錯、要麼詞義錯,家長還以為是「題目是孩子會的呀,就是粗心」。

有的家長輕視「粗心」,忽視基本訓練,認為粗心只是「大意了」,並非孩子不懂、不會做,所以沒有當回事兒。

還有的家長甚至帶有炫耀地說,「我那孩子越是難度大的題越不會錯,越是簡單的題越容易錯。」這也許是事實,但家長此種態度有問題,至少,在無意間讚許、強化了孩子的粗心,甚至強化了孩子基礎不紮實的毛病,也顯得家長的教育心態有些「浮」,不應該提倡。

  • 短時記憶還不夠穩定

什麼是短時記憶呢?平時我們臨時記一個電話號碼,記下了然後撥打,之後並不需要記住這個號碼,這種記憶就是短時記憶。

孩子抄寫字詞或算式,就是短時記憶。由於短時記憶不穩固,在黑板上、書上看到的是5+6,轉過頭寫在本子上就成了8+6,「b」寫成了「d」,有時候打草稿算對的數,抄在試卷上就錯了,這種情況與孩子大腦神經發育還不夠成熟有關,也與訓練不夠、方法不夠有關。

對短時記憶的訓練,在抄寫數字或字詞的時候,通過小聲地讀來幫助鞏固知覺記憶,這樣「68」就不容易寫成「86」。

孩子才七八歲,短時記憶不穩定是正常的,我們成人有時候記一個電話號碼也會記錯,對一年級的孩子,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耐心促進,耐心等待。

3、學習習慣方面

  • 條理性差,動作不利索

有時候孩子粗心並不是智力有問題,而是學習習慣不好,聽課、作業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動作不利索,沒有條理性。

還不會準備好第二天要用的文具,放到固定位置,上課時耳朵到課堂、眼睛到課堂、心到課堂,這樣才有條理。

糾正孩子無條理、不利索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一定要堅持,孩子只有「自己去做」才能學會有條理、學會利索地料理自己上學的一攬子事情。

  • 檢查習慣差

檢查習慣差也是錯題的原因之一,有孩子不知道做完了題要檢查,或忘了檢查,或不會檢查,所以家長要從一年級開始,注意孩子是否學會了完成作業或考試題之後就開始檢查,如果還不會,就教孩子怎樣檢查。

養成仔細檢查的好習慣,要教給孩子檢查方法。對一年級小孩子,教給方法有時候比講清道理更重要。

反覆叮囑細心,不如叫孩子具體怎樣做。有個男孩很粗心,作業、考試錯誤不斷。仔細看看大約20%的題都是因粗心做錯,家長找原因發現孩子不會自己檢查,總是等家長、老師說哪裡錯了,他才去改正。

後來家長就教他寫完作業自己檢查,從頭至尾檢查一遍,這樣慢慢有了檢查的習慣和檢查的方法,粗心的情況減少了一大半,孩子非常高興,還在班裡介紹怎麼檢查作業的學習經驗。

  • 沒有及時糾錯的習慣

教孩子克服粗心,「及時糾正錯誤」這個方法的效果最好。在孩子出錯時,及時找到正確的,再對比一下細化區別,會克服掉大部分類似的粗心。

有位家長見孩子「末」與「未」弄錯了,在孩子檢查的時候,提醒這倆字是不是混淆了?孩子仔細一想是寫錯了,於是家長說我們來想辦法記清楚這倆字,「末」是上面一橫長,下面一橫短,越來越短,末尾的意思。記住這個「末」字就行了;而上面一橫短、下面一橫長的肯定是「未」字了。

4、情緒、專注力方面

對待孩子的粗心問題,家長首先反思自己是不是情緒化,家長的粗暴情緒讓孩子緊張、慌張、恐懼,怎麼可能仔細看清楚呢?

糾正孩子粗心,首先要讓孩子內心安靜下來,有安全感,才可能專心作業、思考作業。

家長要記住,不用情緒化處理智力活動,不以「粗心」為理由懲罰孩子,作業出錯了,就事論事,讓孩子從作業中去找原因,而不是製造緊張、讓孩子恐懼。

反之,也不因為孩子做題全對,就欣喜若狂地獎勵孩子細心。一年級孩子,經不起家長的大喜大怒,家長情緒要有分寸,正面強化不等於大喜過望。

此外,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耐心和耐力,可以安排孩子做一些枯燥的、簡單重複的需要耐心的事情,告訴孩子完成上學任務會有很多困難,需要有耐心、有耐力才能學好。

有位家長從孩子四五歲時就交給他一項餵金魚的任務,每天要按時給金魚餵食,到時間了不管在哪兒玩耍,都要去做這件事情。

家長的目的就是培養「任務意識」、培養耐心,讓孩子有耐心去完成任務。孩子上學後很有「任務意識」,有耐心,很少煩躁,學習成績一直不錯。

文/趙石屏 重慶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報首席家庭教育專家

節選自《孩子要上一年級》,內容略有刪節

博沃思教育是一家知名認知力訓練品牌,在全國開設了20多家博沃思認知力訓練中心,累計為5萬多名學員提供了專業的認知力訓練服務。博沃思教育倡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父母,讓世上儘是快樂的孩子」的使命,為5-16歲青少年提供認知力訓練服務。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粗心」沒救了?了解5個原因、做到4點,成績大飛躍!
    後臺小學生家長留言:「我的孩子數學學習成績中上等,本來可達當班級前幾名的。但是幾乎每次數學考試都會因為粗心而掉分,掉分的題目都是簡單的選擇和填空題,老師,這種情況到底應該怎麼辦呢?」要想解決學生數學學習粗心的問題,必須要了解粗心的原因,簡單來講,主要有以下5個原因:性子急這類學生拿到題就不假思索的一骨碌做完,比較難沉下心來學習思考,常常會粗心。這需要家長慢慢引導,讓孩子參加速度慢些、要求安靜的運動。
  • 孩子很聰明就是粗心,老師提醒家長:做好這4點成績才能好
    孩子四年級了,越來越粗心,功課學得都挺好,就是一寫作業就問題百出,大部分都是因為馬虎,尤其是算術題,加減乘除常常搞混,怎麼辦?我家孩子三年級了,老師跟我提幾次了,說孩子有點「馬大哈」,考試時做得挺快、挺順,考下來給我誇下海口說要考多高多高,結果成績出來大失所望,一看卷子,好多都是因為馬虎失分的……怎麼辦?不怕不會做,就怕因為粗心沒做對!唐唐雲學堂的老師聽到太多這樣的困惑和煩惱,爸爸媽媽們為此感到焦慮不安。
  • 計算題總是失分?提高高中生的計算能力,高中生需要做到以下5點
    導語:計算題總是失分?提高高中生的計算能力,高中生需要做到以下5點 初中數學每次考試涉及到的計算題目有很多,計算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同學們的分數。仔細分析我們的數學試卷會發現,把題做對了往往比把題做完了分數要更高一些。這是為什麼呢?主要因為正確率的問題。
  • 家長:孩子粗心的毛病總是改不掉,老師:要從這3點做起
    這個學期的一半又結束了,期中考試的成績就是對前半學期孩子學習情況的最好反饋,成績考得優秀,說明孩子在前半學習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紮實,成績考得一般,自然對之前所學的知識就掌握的一般,當然,不管是成績的好與壞,期中考試總歸已經過去了,取得好成績的戒驕戒躁,後半學期再創佳績,成績差點的也不要氣餒
  • 考研複試:4大失分點&5大提分點
    考研複試面試很重要,幫幫整理了複試中的4大失分點和5大提分點,正在備考複試的考研er快來看看吧。   摘要:考研複試面試很重要,幫幫整理了複試中的4大失分點和5
  • 廣東高考,1分相差近1000名,是因為粗心嗎?不,事實不僅如此
    昨天高考成績出爐,表哥的女兒今年讀高三,她的高考成績是理科538分。按她平時的水平屬於正常發揮,我們全家人都為她感到高興。晚上,她告訴我她的同學比她多考了7分,位置相差幾千名。聽到這個數據,我嚇了一跳,一分相差近千名,這種競爭實在太激烈了。這不禁讓我們對這微小的1分重視起來!
  • 期末考試後,孩子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真相卻是…
    粗心是學習上的不良習慣,每個學生只要經過努力,都能擺脫這個壞習慣。
  • 做到這四點,快速提高成績!絕對乾貨!!!
    尤其對於升學的考生和家長來說,臨終大考的成績,有可能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每一分,都比黃金還要寶貴。孩子能在考試時考的比平時好,分數比平時高,是每位家長最大的心願。那麼,怎麼做才能在考試時提高分數呢?在考前,一定要做到這四點!!!
  • 孩子太粗心成績上不去,家長教會這幾招,分分鐘搞定
    孩子太粗心成績上不去,家長教會這幾招,分分鐘搞定。&34;、&34;、&34;、&34;等等這些問題令萬千家長困惑著,該如何幫孩子解決掉粗心這個問題呢?令家長們不禁頭痛了起來。孩子太粗心成績上不去,家長教會這幾招,分分鐘搞定。
  • 不愛打草稿的孩子,普遍粗心多、成績差!家長一定要重視3點
    但如果孩子平常學習、思考不喜歡打草稿,家長應該怎麼辦呢?有初中老師直言,小學不養成打草稿習慣的孩子、不愛打草稿的孩子,進入初中普遍成績偏差,原因3點:為什麼要打草稿,家長要告訴孩子。考試、作業的過程中,建議孩子打草稿要這樣做:一、草稿紙「十字」對摺,給草稿進行分區,打草稿要寫題號,標記草稿位置;二、草稿紙不要寫的太滿,多餘留點空餘的位置能方便閱讀,密密麻麻沾滿版面的草稿紙往往會讓人看著頭大;三、儘量做到按照一個方向書寫草稿
  • 不愛打草稿的孩子,普遍粗心多、成績差!家長一定要重視3點
    但如果孩子平常學習、思考不喜歡打草稿,家長應該怎麼辦呢?有初中老師直言,小學不養成打草稿習慣的孩子、不愛打草稿的孩子,進入初中普遍成績偏差,原因3點:為什麼要打草稿,家長要告訴孩子。04 養成正確的打「草稿」的方式很多孩子考試愛粗心,除了是基礎能力不過關外,往往也是不愛打草稿和或者打草稿的手段不對導致。
  • 老教師提醒:孩子做錯題,不是因為粗心,而是這5點!
    亮亮正在鼓搗著新買的模型,頭也不抬地說:「知道了,粗心而已,我等會兒改就是了」。媽媽無奈地搖了搖頭,說:「你總以『粗心』作理由,可在媽媽看來,粗心正是因為你沒有上心」。會的題審錯了、簡單的題做錯了、寫對的題填塗錯了.每當遇到上述情況,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我又粗心了」。孩子偶爾粗心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犯錯、反思中進步和成長。
  • 孩子成績差,家長別罵他「笨」,4個方法改掉粗心的習慣
    新學期剛上一個月,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就開始進行月考測試。數學試捲髮下來之後,晨晨拿著75分的成績拿回家,讓媽媽籤字。老師已經把孩子的成績發到了班級群裡。班裡50名學生,其中38名學生取得了滿分。晨晨媽媽很著急,孩子從一年級的時候就出現這樣的情況。平時成績都不錯,一到考試,就因為粗心、馬虎,丟失了不少分數。晨晨媽媽為此不惜特意給孩子文具盒上、本子上都貼了醒目的提醒:「戒粗心大意」,但沒有什麼效果。相信像晨晨一樣馬虎、粗心的孩子不少。家長不必擔心,試試下面這幾種方法,專門糾正粗心大意的。
  • 如何糾正孩子數學上的粗心?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粗心,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常犯的錯誤。尤其涉及到需要計算的數學科目上,明明是很簡單會做的題目,往往因為一個地方上的馬虎大意而導致整題失分,令人扼腕不已。對此,雖然家長和老師不止一次叮囑、教訓過孩子,但是粗心這個壞毛病卻像如影隨形的鬼魅,不是想甩就能甩脫的。孫老師是南京一位資深的數學老師,在解決孩子學習粗心的問題上,他的一些建議,或許對你有用。一、分析孩子粗心的原因萬物皆有因果,同樣智力的孩子,為什麼有些孩子能做到細緻入微,而有些孩子卻是粗心大意呢?簡單的事物背後,則需要家長進行深層的自我檢省,孩子為什麼會粗心呢?
  • 班主任提醒:孩子做錯題,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這4點
    還有書寫習慣等,也會導致一些粗心問題。還有的孩子做題喜歡跳步驟,不但容易錯,還會導致按步得分時得不到前半部分應該能得到的分。另外,有的孩子喜歡對同一題給出多種算法的樂趣,這其實也可以幫忙檢查出一些錯誤。
  • 粗心是「性格」問題?北大老師坦言:粗心,其實是缺失這5種能力
    粗心幾乎是大部分學生都存在的問題,很多家長都認為「粗心」是一種天生的,由天然性格決定的,及時後天再仔細,也不是容易改正的「天然缺點」。其實不然,北大老師坦言,經過多年的教育研究發現,粗心其實是一種「能力」問題,是可以經過後天訓練而解決的。
  • 孩子很粗心,改掉粗心的習慣,關鍵在於「認知到自己的錯誤」
    德德這次參加了他們補習班的一個摸底考試,成績考的其實還可以,就是有些不該失分的全部都丟了分數導致孩子成績就下落了幾名。回家把成績拿給媽媽看的時候,媽媽一開口就說「怎麼還是沒有改掉粗心的這個毛病,平時就和你說要你多多注意,考完後檢查檢查。」
  • 期中來臨,老師提醒:孩子做錯題,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這4點!(轉給家長)
    期中考試的成績是對孩子上半學期學習成果的檢驗,學得怎麼樣,從考試成績就能看出來,通過考試可以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不足,以便查漏補缺!對於考試,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很多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
  • 期中考試捲髮下來,孩子粗心這個大問題怎麼解決?
    期中考過後,你家孩子的成績一定也出來了吧!微博上,不少老母親們曬出孩子的考試問題:在考試拿高分的路上,最可惜、最害怕的,莫過於——粗心,一起來看看媽媽們的吐槽吧!雖說不能以一次分數定輸贏,但期中考試的成績還是讓人不太滿意的,主要是太粗心了,光數學計算錯誤的就是6分,還有小數點都點錯位置的,老母親看著真是有點心塞「笨鳥先飛」勤練習還是錯漏關鍵詞▽@快樂地學習生活下去
  • 老師提醒:期中考試孩子做錯題,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這4點!
    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當父母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簡單地把過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真正的原因,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 「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建議老師們給家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