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啦!老蘇州過年的味道,還記得嗎?

2020-12-23 騰訊網

記憶裡,

童年的歡樂都是帶著甜味的,

這和蘇州人特有的年味緊密相連。

蘇州人老底子的年味兒,

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食品店裡拌什錦糖

平時家裡看不到的一些糖果,過年就會開始準備拌什錦糖。

那時過年,家家人家都會拿出一盤什錦糖待客,這個什錦糖的賣相相當重要,拿得出手。記得那時的糖果有大白兔奶糖、花生牛軋糖、話梅糖、椰子糖等,有了它們增色不少。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做蛋餃

每年春節,外婆家的廚房裡都少不了雞蛋混合著豬油的香味,這熟悉的蛋餃味,一飄就是二十多年。

用上好豬皮擦擦鍋底,隨後倒入一小勺打均勻後的蛋汁。左右攪動鍋柄,那蛋汁便十分「服帖」地化作一個薄薄的圓...看著一個一個蛋餃心滿意足。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包春卷

過春節的時候家家都有包春卷的習俗。

過春節的時候不但自己吃,還常常用於招待客人。春卷餡心可葷可素,可鹹可甜。老蘇州愛吃薺菜餡和豆沙餡的,吃年夜飯飯前炸點墊墊飢,早上起床還能過過泡飯吃,過年家家必備。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發筍乾

老蘇州的年味,是那濃濃筍乾味。

蘇州人俗語:「一亂勿亂,先浸筍乾」,意思是其它不去管,先買點筍乾發起來。節節拔高的筍乾,有個好口彩,自己泡的乾淨無異味,還有一股濃濃的筍乾香味。筍乾用來燒肉吃特別香,而且越燒越入味,甜鹹鮮香,肥美可口。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做一條魚

對於蘇州人來說,青魚就是「年年有餘」的那條魚。

還記得小時候,每家買了青魚,在魚嘴與鰓之間穿了根紅繩帶,掛在自行車車把上,青魚尾一定要拖到地上才算夠分量。而且一魚可多用,能把青魚的各個部位發揮到極致。其中魚身可用來做蘇式燻魚,外焦裡嫩,鮮美無比。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釀酒釀

酒釀,是蘇州很多家庭冬天或春節裡的一道吃食。

做時先把糯米幹蒸熟,要讓米硬一點,然後在蒸好的米中混入買來的酒釀芯,再把它放入棉被中保溫,一般2~3天後即成,做時可加入桂花醬等。吃起來很方便,放點小圓子、水果,酸酸甜甜的超好吃。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打年糕

蘇州人過年要吃年糕。年初一傳統的早點:糖年糕、小圓子,老人家還會自己做年糕,吃著窩心。

舊時拜年,總要捎一簍黃天源的桂花豬油糖年糕。豬油年糕切成薄塊,醮上蛋清油鍋裡一煎,那是香甜肥糯打耳光不放。或是小朋友愛的糖年糕和小圓子一起煮了吃。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搓圓子、湯圓

過年,老蘇州一碗湯圓是少不了的。

用石磨把糯米磨成粉,配一點其它米粉,用溫水攪拌好後用手搓成小圓子。吃時在開水中燒開後,配以白糖或玫瑰糖醬或是桂花糖漿等。做湯圓餡有甜的是豬油芝麻或赤豆,做成圓圓的,鹹的是鮮肉搓圓後捏出一個尖尖的角。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自製鹹肉鹹魚

蘇州人十分勤勞,許多年貨都是自己準備的,像醃製臘肉、鹹魚,所以剛進入臘月,蘇州的「馬大嫂」們就忙開了。

老街巷裡掛著成串的各式醃製品,醃點兒鹹肉,風只雞,風幾條魚,灌點兒香腸,好像也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因為臘月裡天氣乾冷,醃的東西時候放得長,吃起來方便又美味。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自製肉皮

每到冬季,老蘇州總愛做點肉皮吃吃。

肉皮焯水,掛曬,冷油下鍋炸,要炸兩次,做好的肉皮放在盆裡,擺在窗臺上,啥時候想吃了就用刀切一點,放在全家福暖鍋裡一起煮煮,吸收湯的鮮美。過年前必須準備的「年貨」。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奶奶燒的年夜飯

老蘇州過年前就開始整整要忙一個月,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年夜飯了。

每到大年夜,家裡人熱鬧地圍著圓臺面開始吃起來,一年就吃這一回,蘇州人不光要講口味,還要講寓意,以便來年討個好彩頭,很多美食都是自製的,吃著放心、米道好。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終於捨得換新

蘇州人一直都是非常注意節約的。平日裡家裡用的都是普通的白色玻璃杯,飯碗菜碗磕掉一塊也捨不得丟掉...

但到了過年,磕掉一塊的碗實在上不了臺面,白玻璃杯也略顯寒酸。所以,大家都會去雜貨店、百貨店挑選中意的飯碗與玻璃杯。過年,無論如何也是要撐撐面子的。

過年時,家裡都要準備一塊新的毛巾,客人來了或者吃完飯,都要拿出新毛巾讓客人洗臉,儘管自己用的毛巾已是硬邦邦了。床上的枕巾平時破了一個洞,也不忍心扔掉。但到了過年時分,換上一對新的枕巾使簡陋的房間頓時「蓬蓽生輝」。

曾經年味兒

就是乾乾淨淨過大年

按照以往傳統,蘇州有「理髮泡澡大掃除,乾乾淨淨過大年」的年俗。

因此,理髮店與澡堂子在大年三十大多門庭若市,去做個髮型過大年,女人們喜歡把頭髮燙捲起來,時髦利落,男的一個平頭是最好的。

至於該洗的衣服、該倒的垃圾,一定得在除夕晚上前搞定。貼福字、貼對聯,鄰裡間相互「搭把手」幫忙是常有的事,可熱鬧啦。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曾經年味兒

就是穿新衣

穿新衣是個古老的習俗。不過,這套新行頭一般要等到大年夜才能換上,迎接新年到來!

從裡到外都有一種新的氣象,衣服就很像穿在身上的春聯,表示對春天的慶賀。這個穿新衣還是闢邪的,它是驅邪降吉祥這樣一個寓意在裡邊。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辦年貨

年貨的演變史可以說是我國經濟發展史的縮影。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小時候家裡能買點瓜子和玉米糖都開心得很,現在的年貨種類太豐富,瓜子花生也被各類堅果所替代,唯一不能替代的就是期盼過年的心情。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熱熱鬧鬧拜大年

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

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騎著自行車或是走路外出相遇左右鄰居就會大聲拜年,互道吉祥的話語,「身體健康、恭喜發財」...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熱鬧的氣氛一直延續著...如今親朋好友們都住得好遠,改成簡訊、微信拜年了。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收壓歲錢

壓歲錢不在多少,用意是鎮惡驅邪,保佑平安。

不過壓歲錢總會被父母各種理由收回去,「幫你存著買好吃的啦、來壓歲錢給我,這包煙花就歸你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現在的小孩伸手問父母就有錢拿,壓歲錢估計也沒我們以前那麼盼望了。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於

情調蘇州、施斌聊齋及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那些讓人難忘的過年老味道,東臺人還記得嗎?
    臘月的日子晴好的豔陽在古城流轉有一種幸福的韻味在瀰漫記得小時候過年都是從美食開始的蒸饅頭、敲米糕、灌香腸....這些千百年東臺人流傳下來的習俗除了酸甜苦辣鹹還有一種永不褪色的味道在東臺人記憶裡慢慢發酵那陪你長大的老味道你還記得它們嗎?
  • 鹹肉蛋餃春卷水磨粉炒瓜子 老上海閒話過年的味道
    我們再次來到龍門邨,由老高作為召集人,請居民們「復刻」了三十年前弄堂裡過年的情景。鹹肉醃到缸裡,鰻鯗、鹹雞掛起來;石磨上磨著水磨粉,姆媽「傳」下來的勺子攤著蛋餃;柴爿、煤餅「焦茫茫」的味道混合在炒瓜子花生的香味裡……過年的氣氛就出來了。  「倒不是要節省多少鈔票,瓜子有幾鈿啦,長生果有幾鈿啦?儂自己做,這個就是上海人的『巴結』。
  • 過年的味道你還記得嗎?它們能勾起你兒時的記憶嗎
    過年的味道你還記得嗎?它們能勾起你兒時的記憶嗎還記得小時候家裡客廳總是擺著各種糖果、巧克力、堅果,平時父母不讓多吃,只有在過年時能夠小小的「任性」一把,口袋裡揣著糖果那種甜蜜滋味至今都無法忘懷。當我們長大了才發現,還是小時候過年最有年味,你覺得呢?那春節,你吃到什麼食物才能體會到年味?網友的回答太「走心」了。柿餅。
  • 又要過年啦,醪糟/甜酒做起來,傳統老味道,讓家人嘗嘗你的手藝
    #米酒#又要過年啦,醪糟/甜酒做起來,傳統老味道,讓家人嘗嘗你的手藝!醪糟生食熟食均可,還可以用來燒菜、做饅頭糕點等,特別是火鍋,燉湯都可以加入醪糟去腥,口感更特別。醪糟熱量高,冬季最適合吃醪糟,特別是過年過節,做個甜酒小點心,如醪糟湯圓,醪糟雞蛋,都是不錯的傳統營養甜品。以前農村家裡過年時,醪糟也是家家必備品,過年時家裡來客人了,端上一碗醪糟紅糖湯圓,也算是吃個點心,提前墊墊肚子,穩住客人的心。
  • 過年啦!你還記得兒時過年的情景嗎?
    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將與你分享一篇中文散文——老舍的《過年》。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 這「魚」價格不到鱸魚一半,味道卻鮮美幾倍,過年吃魚就吃它
    工作都還順利嗎?眼瞅著就要過年了,家裡是不是都在準備年貨了呢?大家每年家裡都會準備一些什麼樣的年貨小吃呢?可以分享一下,看看有哪些是我們不一樣的,這樣過年就又可以多準備一些吃的了。每年春節,都是由媽媽和哥哥準備年夜飯,而我和爸爸就在屋裡面看電視,準備開吃。那種感覺真的是非常的幸福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美味的菜餚喝著爽口的小酒,感覺就這樣的停留在此刻就好。
  • 好吃的糕點類美食,讓你感受天天過年的味道
    還記得過年的時候,少不了的就是各類好吃的美食。然而剛過完十五好像一下子就回到解放前了,落差之大令人乍舌!難道平常聊天嘮嗑的時候就不能回到過年時的開心氣氛嗎?可以滴!好吃的糕點類美食讓你天天都吃出過年的味道來。
  • 小時候過年「必吃」的5種零食,你有多久沒吃過了?看看還記得嗎
    小時候過年「必吃」的5種零食,你有多久沒吃過了,看看還記得嗎?快要過年了,但是很多人都不期待,至少沒有小時候那麼期盼著過年,反而還希望慢點來。我小時候,一到臘月,就開始掰著手指頭算日子,巴不得快點過年。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各種小零食吃。
  • 央視少兒頻道與小朋友一起《過年啦》
    過年啦!狗年新春,央視少兒頻道春節特別節目《過年啦》將一如既往地和小朋友們相約。今年,少兒頻道的主持人們將化身尋寶特工隊員,在珠海、長春一南一北兩地展開神秘、驚險、有趣的尋寶之旅,為小朋友們贏得新春大禮包。
  • 少兒頻道和你一起《過年啦》
    少兒頻道和你一起《過年啦》 原標題:   小觀眾們,還記得去年賀歲之時少兒頻道播出的特別節目嗎?農曆羊年即將到來,新一季賀歲特別節目《過年啦》又要亮相啦。更精彩的節目、全新升級的禮物都在等著你!
  • 過年的味道(孔一露)
    過年的味道(孔一露)作者:孔一露煙臺學習平臺如果一年的日子是本書,春節就是色彩斑斕的封面。封面上畫著千家萬戶喜氣洋洋的笑臉,畫著大街上鑼鼓秧歌的喧鬧,畫著煙花爆竹綻放的絢麗,更畫滿了中國人豐富多彩的年味。過年有童年快樂的味道。
  • 開啟第六年的新春約定:過年就看《過年啦》
    在2019年第六年《過年啦》節目中,小觀眾們除了會看到他們喜愛的央視少兒頻道全體主持人、芝麻街小夥伴以及「動畫過山車」「嘻哈轉轉杯」「動畫電影賀歲周」等經典內容板塊,還將收穫許多意外的驚喜:以大亞灣核電站為背景,由全體主持人參演的原創主題賀歲情景劇將第一次和小朋友們見面,劇情幽默、搞笑又富含文化性、知識性;呆萌國寶大熊貓驚喜亮相,陪你一起開心過大年;新媒體互動全新升級,新版央視少兒客戶端將會給小觀眾們帶來更酷的沉浸體驗
  • 「「年的味道」徵文」過年的味道
    錢江晚報「年的味道」學生徵文《過年的味道》杭州天地實驗學校五(6)班對於我這個從小在城裡長大的小孩來說,過年並沒有感到大人所說的那麼熱鬧,反而讓我覺得冷清。平時路上到處堵車,過年路上空空蕩蕩;平時小區車位想停也停不進,過年車位空了一大半,想停哪兒都沒問題;平時快遞小哥無處不在,過年快遞小哥一下都不知去哪兒了,不見了蹤影……城裡人過年的味道到底在哪裡呢?
  • 過年的那些習俗你還記得嗎?
    過年前的這段時間,大人們會帶著小孩子,把整個房子都打掃乾淨。首先需要拿長竹竿綁了小掃把用來除去房間位置較高地方的蜘蛛網,然後把房子裡面角角落落的髒東西都給掃出去,把所有的桌子凳子都要擦拭一遍,把柜子裡面的東西掏出來,並且擺放整齊,把那些陳舊的杯子都拿出來清洗一遍。感覺這個打掃房屋的過程還是比較費事情的,一般需要大半天時間才能夠完成。
  • 《過年啦》提前開啟小朋友們的「春節時間」
    今年還為《過年啦》特別打造了一首主題歌,旋律輕盈歡快,朗朗上口,由所有少兒頻道主持人參與拍攝的MV也已經與小朋友們見面。 亮點二:走進新加坡,和芝麻街小夥伴海外傳播中國年文化還記得芝麻街的艾摩和他的小夥伴們嗎?
  • 老裡八早:過年吃水筍
    侯寶良 上海老底子過年吃水筍作者:侯寶良小辰光勿懂事體,勿曉得啥個日腳過年,勿過看到大人用淘米泔水浸筍乾,招呼待客切水筍嘛,就曉得快要過年了。因為過年開心啊,有吃個了,還有壓歲鈿買白相物事啦。水筍扣肉是阿拉江南一道名菜,是上海人家過年辰光常樁有個小菜。為啥從前頭只有到過年辰光才有水筍燒肉呢?
  • 除夕是過年嗎?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辭舊迎新的標誌,每年的春節與除夕都是我們最重要的時候,兩者是首尾相連的,對於這兩個節日有的人會弄混淆,那麼2018除夕夜是過年嗎?過年是大年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而除夕是上一年的最後一天,不能算是過年。
  • 江蘇蘇州過年「老三篇」:理髮、泡澡、大掃除
    中新社蘇州二月八日電 題:蘇州過年「老三篇」:理髮泡澡大掃除  中新社記者 韓勝寶  農曆大年三十,古城蘇州沉浸在一派濃濃的辭舊迎新的春節氣氛裡,而大部分蘇州市民仍沿襲「理髮泡澡大掃除,乾乾淨淨過大年」的傳統習俗,把一年的陳舊洗去,預示來年一片新光景、新氣象、新天地。
  • 臺灣年俗融入蘇州 臺商"第二故鄉"過年其樂融融
    中新社蘇州二月十八日電 題:臺灣年俗融入蘇州 臺商過年其樂融融  中新社記者 韓勝寶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是炎黃子孫,都把春節當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來過。臺灣民間過春節的方式與大陸相近,都有大年三十夜「守歲」、「壓歲錢」等習俗。
  • 舟山寧必備年貨清單來啦!準備好這些就過年
    每年吃過臘八粥, 差不多就正式進入過年模式啦! 海鮮 在舟山備年貨,海鮮是頭等大事,距離農曆2020年春節還有20天,高檔海鮮的價格節節走高,再不早點囤貨就要被別人搶光啦!